返回

沟渠树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章

    宗新武自小聪明,说话乖巧,父亲母亲更是宠爱有加。父亲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在牲口棚喂牛喂马,大多时间都不回家。母亲为了照看膝下儿女,更是含辛茹苦。大哥在砖窑厂上班,虽然辛苦,总算收入稳定;二哥也有机会继续读书。家里人口多,兄弟姊妹为了吃喝总是争吵不断,父母为了一家子吃饭也总是操不完的心。三哥比新武大三岁,由大姐照看,大姐为了弟弟从那时起就远离了学校,乃至于一提及当年就埋怨父母的不公平。二姐比三哥大四岁,新武出生的时候就已上学,家里的重担实际上都是压在父亲和大姐身上,新武在家最小,除非衣服是穿的哥哥姐姐剩下的,却也没有受到太多的苦。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这世间充满了无数奥秘,许多巧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似乎冥冥之间有一种世道轮回的天意。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全村老少都要到学校操场共同哀悼。宗新武还不到四周岁,跟着大人参加悼念仪式,那个时候的深刻记忆,终身印在新武的脑海里。回家途中,路过碌碡屯后村,由于跑得快一个趔趄摔倒在地,旁边的老年人把新武扶起来,还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回到家,发现带补丁的裤子露出肉了,在母亲的训斥下老实交代。在母亲去谢谢那位老人的时候,才知道这是一位姓张的干部刚从外村搬过来,这位干部确是几年前给新武起名字“文武”的大师。后来了解到,国家从1960年下半年开始,为了克服连续3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暂时经济困难,决定精简下放干部,这位张先生就是其一。张先生的出现让新武的学龄前得到了最好的启蒙,这是后话。但这些渊源,究竟有没有什么其他内在的规律和因素导致,我们不得而知,只有留待将这些谜团逐步破译了。当然,用唯物的观点来审视,在包罗万象的广阔的世界里,出现这些雷同也是一种必然。就是这种巧合,一直出现在新武的成长过程中,也许应验了名字这个重要符号,在人生之初就对命运产生了影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