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幻世墨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篇 古蜀——释奴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一日,正当继墨、啸川和季姚在郪王府院子里,学着游侠的样子胡乱地舞枪弄棒的时候,蜀王杜尚派内臣过来宣他们进宫,他要亲自接见他们。

    三人还是第一次进入蜀国王宫。昨日他们已被蜀国都城宏伟的气势所折服,现在正在脑海里想象着王宫华美的样子。当大家一步一步走进王宫的时候,才发现,眼前呈现的样子跟想象相差太远。王宫算得上高大雄伟,但用料极其简约,风格古朴,如果用极简之美来形容,倒也贴切。

    众所周知,蜀王杜尚深受墨家思想的熏陶,与墨家有着深厚的渊源,墨家提倡的“兼爱”、“非攻”、“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在他身上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都城宏伟,乃为蜀国形象和贸易,王宫自用,能省则省。三人对这样一个传奇的人物充满了好感与好奇,自然也在心里不断想象勾画他的模样。

    眼前的这位老者便是蜀王,他大概五十岁左右,身材高大挺拔,古铜色的肌肤长期日晒而成,结实的肌肉则是劳作和习武的成果,双目巨大而有神,鼻子高而挺拔,胡须浓密,并没有特别的打理。由于是在寝宫,他并没有穿得十分的正式,一身素布麻衣,看起来跟普通的国民老汉并无两样。

    在蜀王身旁站着几个人,除了一位少年和一位少女之外,竟然还站着昨天帮着整治杜灿一伙的素衣壮士们。壮士们向着继墨三人拱手后,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赏,两位少年则不停的朝三人挤眉弄眼地做鬼脸。

    继墨、啸川和季姚都觉得奇怪,这两位少年到底是生性顽劣还是对谁都自来熟呢?

    蜀王慈爱地看着眼前的三位孩子,爽朗地笑着说:

    “欢迎啊欢迎,欢迎三位少年英雄来到蜀都,诸位在郪国之事迹,本王早有耳朵,昨日义举更让人佩服之至,以后蜀国便是汝等之国,王都便是汝等之家,所有王室成员便是汝等之亲人。。。。。。这几位,想必汝等昨天就见过面了,来来来,还是本王来一一介绍吧”

    蜀王来到昨天的几位素衣壮士面前,掌心向上,拇指指向他们,介绍道:

    “这几位先生乃是行侠仗义、仗剑天涯之墨者,墨家汝等总该早就听说过吧。”

    继墨三人赶紧不停点头,然后抱拳鞠躬。墨者们也急忙回礼,对三人不吝赞美之词,丝毫没有把他们当孩子看待。

    蜀王拉着身边一位年纪稍长的素衣老者,特别介绍道:

    “这位先生姓孟名胜,乃是墨家巨子,要知道,巨子之号召力和能量不低于本王啊!天下太平,还要仰仗先生啊!”

    孟胜赶紧拱手道:

    “陛下过誉了,如若天下诸王均如陛下之德行,那墨家弟子则皆可以归隐山林了。墨家愿与陛下及各位少年英雄一道,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弊’为己任,天下墨者愿赴汤蹈火,死而后已。”

    接着,蜀王又向继墨三人介绍高个少年,说道:

    “此乃本王之长子,蜀国太子瑟。瑟儿速速过来,见过三位少年英雄,日后可要和睦相处!”

    杜瑟赶紧上前抱拳道:

    “杜瑟在此见过三位英雄,仰慕已久,请多关照。”

    但见这位王子大概和啸川一般大小,长得仪表堂堂,挺拔俊秀,眉宇之间,透露出坦荡和实诚。

    继墨、啸川和季姚赶紧回礼。

    蜀王走到少女面前,用手抚摸着她的头发,正准备介绍,少女却主动发声,说道:

    “本公主玥,大家都称呼吾簇锦!本公主只想说,昨日干得漂亮!”

    她先走到季姚面前,握住她的小手,赞道:“干得漂亮!”。

    然后,她又走到啸川面前,用手拍着他的肩膀,小大人般,赞道:“干得漂亮!”。

    最后,她走到继墨面前,用肩膀使劲撞了一下他,俏皮地笑着说:

    “公子也干得漂亮!对了,本公主欠汝之鹅钱,当场便已结清哦!”

    继墨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现在他终于肯定了自己心中的猜想:簇锦便是昨日的矮个黑脸少年,杜瑟则是那高个黑脸少年!只是继墨仍然不明白,堂堂蜀国王子和公主竟然把自己弄得乌漆墨黑,邋里邋遢,一副乞丐的样子,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他也很难把昨天那位黑脸邋遢少年同眼前天仙一般的公主当作同一个人。

    但见公主玥年龄比继墨稍小,身体却已经有了发育的迹象。她眼如潭水,明目善睐,鼻梁小而挺,小小的红唇配着雪白的牙齿,皮肤白如雪,嫩如羊脂,小巧消瘦的脸颊上,笑的时候便旋起甜美的酒窝。

    正当继墨沉醉于公主的美貌之中,忘乎所以的时候,一小手在他眼前晃了几下,然后在他鼻梁上刮了一下,一个俏皮的笑声传入耳朵。

    “喂,醒醒,这位英雄在想何事呢?”

    继墨放飞的思绪赶紧回来,就在鼻梁被刮的那一刻,他仿佛又感觉到孟杨就在身边,双眼早已噙满泪水。他被簇锦的目光盯得低下了头,不好意思的搽着眼泪。他此刻的举止和心情,唯有啸川和季姚能够体会。

    蜀王杜尚见季姚人小鬼大,机灵可爱,对她非常喜欢。他一手抱着簇锦,一手抱着季姚,一副陶醉的样子,此时他宛然只是一个幸福的父亲而已,根本不是高高在上的王。

    孟胜等平生为了理想,不断漂泊,看着眼前的这幅景象,不禁羡慕不已,人人眼里都湿润起来。

    墨家子弟几乎全部来至下层平民家庭或者手工艺人家庭,自幼艰苦劳作,却常常食不果腹,受到的宠爱自然少了些,于是把家里只当成打拼度日的地方。此时,眼见蜀王也是如此渴望亲情,享受家庭的温馨,方才体会到父母当年“欲要宠儿而不能”的矛盾心情了。自从进入墨家以后,便远离亲人,严格遵守着墨家的清规戒律,远离礼乐享乐,更以无差别的博爱看待世人,便视墨园为家,视墨者为亲人。

    然而,当墨者们游走在诸侯列国之间施展政治理想的时候,却发现墨家虽然得到平民百姓的拥戴,与统治者相处得却并不融洽:墨家的主张、组织和行为方式让他们心惊胆战、寝食难安,大国拒绝排斥,弱小之国则往往在利用之后,也不太愿意让他们久留。眼看天下乱局依旧,治世抱负却不能得到施展,墨者们救世理念开始有了分歧,在内部形成了不同的派系。原本亲如一家的手足同胞,也慢慢变得疏远。近年,孟胜带领了一批弟子去楚国阳城发展,主要是试图阻止楚国对巴国盐泉不断的骚扰侵占,从而改善巴、蜀、楚、秦四国的关系,其次,阳城君信奉墨家思想,而且与自己交好,他也一直邀请自己过去。前些日子,他听说历任巨子正在古蜀讲学,便从阳城来蜀地,与他们商量如何应对这些颓势。

    就这样,继墨、啸川和季姚在蜀国安顿下来,期间与公主簇锦、太子杜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甚至与王室宗亲公子杜冽等人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然而,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和杜灿等纨绔子弟搞好关系,期间多次与他们针锋相对,破坏其卑劣的行径,被他们恨得入骨。。。。。。

    这段时间,蜀王因为奴隶的处置问题绞尽了脑汁。蜀王仁厚,虽已尽肯能的优待奴隶,但现状是年轻力壮的奴隶缺乏生产积极性,效率低下,而大量老残奴隶的存在更让王室不堪重负。

    对于奴隶主来说,年轻力壮的奴隶才是最有价值的,他们生产有力,还可以作为人牲用来殉葬和祭天。如果说幼年奴隶可以用作人牲或者迟早会长大的话,那老年奴隶则是实实在在的累赘,他们不仅丧失了生产能力,而且连作人牲都会遭到各种嫌弃。因此,奴隶如果有幸活到暮年,不累死在农田也会被抛弃或者被虐杀。

    期间有大臣提议,将老残的奴隶赶出王城,但准许他们开垦荒地,能活多少年,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然而,开荒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需要耕牛,这些条件都是老残奴隶所无法提供的。另外,事先得准备一定的存粮,以应对灾年,在贫瘠的土壤里,把宝贵的粮食撒到地里,是一种冒险,弄不好颗粒无收,连种子的数量都收不回来,如果没有存粮就只有等死。荒地并非全是荒地,很多其实都是有主的,只是还没有被开垦。无主的荒地,大多条件恶劣,难以开垦或者生产回报低。稍微可以用来开垦的荒地,开荒以后,可能会被强占或者强行征收。如遇灾年,很多庶民和国民为了避税,就把自己的土地卖给士族,要么成为流民,要么成为佃户或者奴隶。

    继墨三人加上簇锦兄妹经常聚集一起,商量此事。经过反复的商量,他们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主张。他们提出几点:其一,尽可能的还奴隶们自由。其二,凡蜀国尚未开垦的土地,皆属蜀王,奴隶和自由民均可开垦;借种子给播种者;一旦种下粮食,土地便属于开垦者,其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巧取豪夺;土地拥有者要给国家交税;战时需要服兵役。其三,不愿开荒的奴隶,可以自由组成户,按户从蜀王这里租借土地,按人头数量给交租金即可;战时需要服兵役;每户按年幼和老残奴隶的数量,给与一定程度的减免;生产互助,体壮者出力,年老者传授经验,参与管理。其四,若遇灾年,王室免费提供种子或者借出最低限度的口粮,同时减免部分甚至全部的租金。其五,除了罪奴,凡按规定连续五年耕种和交税的奴隶,期满即可成为自由民。

    当这些主张书面呈给朝廷时,蜀王、大臣以及探索多年的墨者们都无不称奇,拍手叫绝,很难想象这是来自一群少年的主张。于是,蜀王决定大胆一试,结果发现效果很好,便全面推广开来。蜀中贵族从这次改革中看到了好处,纷纷自愿效仿,也同样获得了不少的利益。

    然而,即便这样,仍然有几家蜀中贵族对于这次改革感到十分厌恶,对于几位少年恨得咬牙切齿,这其中就包括杜灿的家族。因为,他们最近发现那些原本听话的奴隶开始变得不太听话了,做起事来总是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任由皮鞭如何抽打,都无济于事;他们还惊奇的发现,耕种同样面积的土地,他们家消耗的时间是自由民的几倍;最近自家农具老是出问题,不是丢了,就是坏了。而且,当他们看着那些有机会转变成自由民的奴隶,正不断拼命的开荒,把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了良田,愤恨嫉妒之情便涌上心头。他们相信这一切都是改革引起的,是那几个毛头小子搞出来的祸事。于是,他们几个贵族侯爷三番五次的去蜀王那里哭诉、纠缠,甚至威胁。

    蜀王杜尚深知国内多年来一直暗潮涌动,因此也不愿对这些贵族太过激烈。实在不耐烦的时候,他便问道:

    “诸位爱卿可曾听说魏国的李悝变法。他可是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称‘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视无功而食禄者称为淫民,欲‘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最终结果便是,魏国以后的封君在其封邑内再无治民之权,只有衣食租税,最终使得魏国一跃成为群雄之首。”

    贵族们听到这里,连忙紧闭其口,不再说话。这些养尊处优的贵族深知,离开奴隶,光靠着土地收租,他们也会过得很好,然而离开了世袭特权,他们便会很快没落,最终走向灭亡。因此,他们似乎在内心深处和蜀王达成了一种妥协,表面上承认并支持蜀王的改革。之后,他们便依葫芦画瓢,自己也尝试着跟随改进,从中确实得到了不少实惠,从此这些顽固派才算安定下来。

    仅仅过了两年时间,蜀国耕地面积翻了一倍,奴隶和民众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他们得到了实惠,生活变得稳定,少了后顾之忧,心态变得平和起来,甚至产生了某种蜀国国民荣誉感。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孟胜等人便准备离开蜀国,返回楚国阳城。继墨和啸川奏明蜀王,恳请恩准追随墨者。蜀王本来也想趁此机会让两人得到一些历练,在与孟胜商量后,便答应了下来。

    送行之时,继墨才发现自己除了舍不得丢下小季姚之外,居然也舍不得离开簇锦,一想到她,自己便心跳加快,额头发热。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竟然会如此依恋一位蜀国公主,究竟是从何时开始有这种感觉的,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难不成是她那次无意间做出刮鼻子的手势,让自己恍惚间看到了孟杨的身影?

    想到这里,他便不敢再抬头看她的眼睛,怕自己被她一下子看穿。

    此时,他看到季姚在不停地哭泣,便低头捧着她的小脸,不停安慰起来,并没有注意到簇锦脸上的表情。

    听到出发的命令后,继墨正转身要离开,便感觉肩膀被人狠狠地扇了一巴掌,屁股也被踢了一脚。

    一个少女清脆的声音传入他的耳朵:“早日归来!”

    “哎呦,好疼!”继墨嘴上叫着疼,心里却像吃了蜜一样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