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望云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曹泰祥”是曹望舒的祖父曹树之一手创办的丝绸名店,除此之外曹家还经营着茶庄生意和西洋进口的纺织品。曹树之是19世纪下半叶江浙一带知名的买办,这个时期的买办比起前辈来环境更加自由,也更加富贵,和原来清政府严格控制的买办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不再受封建政府的控制,完全受雇于外商在华的各大洋行,全权为洋人办事,即做中间人又做商人。

    而曹树之,就是买办当中的佼佼者。他本是一个晚清秀才,一个私塾先生,识文啖字,博通古今。他又不掬泥于现状,年纪轻轻时就看准时机,找个机会到公共租界的教会里学英文,由此掌握了当一个买办最基本的语言技能。到后来买办的地位越来越高,一夜暴富的故事时时贯耳时,他便辞去教书先生的工作,开始了他的买办生涯。

    初期是有点困难的,可曹树之参悟性极高,很快就进入角色,从一个书生摇身一变成了像模像样的商人。

    曹树之的买办生意做到最好时,不仅每年拿高额的工资、佣金、自己开店,由于信誉良好,他还时常保管着洋人交待的巨款为其看地、收货、交易、谈判,短短几年就积累了不菲身家,成了江浙沪响当当的民族资本家。

    可不知是谁说过,人的行为总是会受到各式各样的自身局限。这些局限性有时是坏的,有时也是好的,没法一下子说的清。

    曹树之毕竟是读书人出身,从小读四书五经,背孔圣人教训。在很多同行都在置钱庄、贩鸦片、开赌场时,他还是选择了一条最保险、也最不荼毒同胞的生意:丝与茶。而其中,又以经营丝绸生意的“曹泰祥”最为出名,在江南甚至广东沿海一带,名号震天响。

    因此,他不是财富最大的资产家,在民间的口碑却是要好过其它同行的。因为鸦片荼害同胞,赌场泯灭志气,还有坚船利炮,他更不想沾惹。因此在后期一段时间里,他开始不那么招洋人待见。

    而曹府上下都认为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洋人所赐,都想沾沾洋味,就连佣人都能说几句洋泾浜的英语。

    而曹树之万万没有想到,他苦心经营的家业居然一夜之间就付诸东流水,就连当年斥巨资在法租界购置的曹家花园,也差点就要变卖。

    正因曹树之不忘自己是秀才出身,骨子里有些胆小,也有一丝爱国情结。他很清楚自己所做的生意实际上是外国洋行的帮凶,是外商对中国的资本侵略,所以曹树之心中一直存有忧患意识,担心迟早一天会引起民愤。

    所以他纵然发家致富后还是不忘根本,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与新文化并存。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矛盾心理,造就了儿子曹鋆思想的摇摆。

    一切都如曹树之所料,在买办的群体发展的越来越大、买办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资产阶级。而且因为他们常年与洋人合作,即剥削本土的商人,又为了利益贬卖军火鸦片,还官商勾结期压百姓,最终成了人民斗争的对象。

    起初,曹鋆并没有直接参加民间兴起的各种形式的斗争活动,他只是对时下的一切都感到迷茫。西学东渐,历史新篇,他觉得自己所学根本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解释不了他心中的困惑,而且意识到这一点后,他是很痛苦的。

    在那种混乱的时局和繁杂的头绪里,曹鋆根本无心于继续家族的生意,而是执迷于钻研学术,新旧思想一锅端,表现得却很消极厌世。只是父亲曹树之忙于越来越大的家族产业,一不小心忽略了他的叛逆。

    可谁又能料到最后的结局。

    曹鋆的叛逆是很隐藏的,他自小到大就没有违拗过父亲的意愿,因为他学古书,知家训,读孔儒,知孝道,表面上对父亲的一切安排都惟命是从,几乎没有忤逆过父母的意愿。直到曹树之年迈,要全权将产业交给他这个唯一的儿子时,曹鋆的所有作为才让父亲担心起来,而最先发现儿子思想叛逆的,是曹鋆的母亲。

    母亲在曹鋆十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弥留之际曾叮嘱过自已的丈夫:曹瑛虽然是女儿,可能力不输曹鋆,要适当地让她接触生意,不要有男女之别,这样两姐弟将来遇到事情时,力量才能更强大,也有个相互商量的。更重要的是,如果曹鋆担当不起家族的重任,只要有曹瑛,或许还能有所挽救。

    母亲终究是最了解自己儿女们的秉性的,她或许早就看出了儿子没法继承家族大业。曹树之听了她的话,让曹瑛分管茶庄和进口贸易,并且时常带她出去会见名流扼要,扩大她的交际圈。

    曹瑛就是在一次慈善晚宴上遇到她后来的情人潘简之的,这是后话。

    当然,重中之重的“曹泰祥”还是留给曹鋆。

    曹树之在做此安排时,心有担忧,怕儿子不乐意这样的安排,怕自己家也上演像别的大户人家那样争夺家产的血淋林的画面。可他确实多虑了,儿子不仅满口同意,甚至还想让曹瑛连“曹泰祥”一起接管了。

    而最后的结果也证实了曹母的话,曹家在命悬一线的时候,是女儿曹瑛力挽狂澜,才使得曹家并没有一落千丈,流落街头。

    而千算万算,曹树之还是没有算到最后的结局。曹鋆后来爱上了一个同样不安分的女人,一个出身于富贾之家的千金小姐,一个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走一条与父辈们完全不同的道路的女人—秦惜时。曹鋆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和她共结连理,并生下了望舒和望竹这一对姐妹花。

    如果没有秦惜时,曹鋆的所学还只是在思想上发光发热,还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因为有了她,曹鋆内心那一腔的正义情绪才真正被调动起来。如前面所说,曹鋆的内心其实是矛盾的,他有时觉得无为而治天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切都不在意;有时突然又很燥动,想在外面洒洒男儿豪情。他也是胆小的,他没有秦惜时那般豪杰和义无所顾,所以只能是化名写写文章,发表社论。他言辞犀利,矛头直指,却鲜少露面,连集会游行也从来不去参加。

    秦惜时生下望竹后没几个月,在大学里做一次学术演讲的时候,被串通好的上海道台和公共租界当局抓走了。随后几天,“曹泰祥”的几家分店、几家茶庄在短短三天之内莫名被人打砸抢掠,一片狼籍。曹家几十年沧桑与繁华、两代人迷茫与探索,凄凉收场。

    在内外联系的强大的势力面前,无论你是穷苦的华人,还是富极一时的巨贾,都不堪一击。而唯一能摆平事件的,或许只剩下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