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蒋介石的一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51、清朝收购川汉铁路时,局势向意想不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广东省的铁路,股东原来花多少钱,国家就补给股东多少钱…国家现在很困难…没那么多现银…所以只能补给股东60%的钱…剩下40%的钱…国家日后慢慢还给股东…作为凭证,国家会发给股东无息债券…

    债券是债务的证明书…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借钱时,会写这种东西…通常情况下,债务包含最初借的钱,以及最后还款时需要支付的利息…“无息债券”指的是:没有利息,只需偿还最初借款的债务证明书。

    湖南省、湖北省:商股全部按原值返还现银,另外少量的米捐、租股转成国家保利股票。

    翻译一下是:湖南省、湖北省的铁路…朝廷会把股东的钱全部退还给股东,少量的、通过捐米得到的股权…国家会颁发相应股票…

    “通过捐米得到的股权”是怎么回事呢?

    是这样的:为凑够筑路款,地方政府收税时,不但收取原来百姓需缴纳的赋税,还强制百姓捐米(参见《蒋介石的一生07》)…

    于是,百姓通过捐米得到了股权…

    此方案一出,基本上平息了广东、湖南、湖北三省的民愤…

    四川省的情况与上述三省不同:一方面,已经筹到的筑路款高达1400万两…即便经历了贪腐风波,账上仍余700多万两现款;另一方面,这些钱中有76%属于“租股”…

    “租股”的意思是:百姓通过捐钱、捐米、捐盐、捐房等方式得到的铁路股权…

    …其实当时百姓不愿捐…因社会环境所迫,百姓不得不捐…

    “如果不捐,别人会说你不爱国…”一位百姓说。

    “捐钱修建铁路是爱国之举…可以使国家免受洋人蹂躏…不捐的话,会被同乡人看不起,还会被官府抓走…”一位读过书的百姓说。

    多数百姓内心不想捐钱、捐米、捐盐、捐房…

    但是,不捐的话,会被视为“卖国”…

    …

    四川百姓并不关心谁来修铁路…四川百姓关心的是…自己的钱,是不是还能还给自己…因此,在湖南、广东、湖北三省闹得不可开交时,四川百姓显的十分冷静:表示只想要回自己的钱…

    看到湖南、湖北、广东三省的铁路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四川百姓内心燃起希望…

    “我们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一位川籍百姓说。

    虽然四川百姓认为自己的问题会得到解决,但是…现实朝向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了…

    1911年6月1日,盛宣怀致电四川代理总督王人文。

    盛宣怀向王人文通报了四川铁路的国有化方案:对公司已用之款和公司现存之款,由政府一律换发给国家保利股票,概不退还现款。如川人定要筹还现款,则必借洋债,并将以川省财政收入作抵…

    翻译过来就是:对于川路公司已经花掉的钱和公司现存的钱,国家会发给股东相应股票…这些钱不再退还给股东了…如果非要退还现款,那只能向洋人借钱…向洋人借钱,要用四川财政作抵押…

    国家保利股票…就是“国家发行的股票”…简称“国家股票”…国家财政宽裕时,会发给国家股票持有者一定红利…国家股票和一般股票一样,可以在市面上流通:可以买卖…

    清政府发行的国家股票和一般股票的区别是:一般股票可以计算…买下全部股票相当于买下发行股票的公司…每年股东该分多少钱、可以明明白白算出来…公司收益除以股票总数、再乘以股东持有的股票数、就是股东当年应分得的红利…

    清政府的股票算不出来:清政府发行了多少股票…没人知道;清政府收益是多少…也没人知道…

    买下清政府发行的全部股票,就等于买下清政府吗?

    “笑话!”一位官员情不自禁的说,“官府岂能买卖?…”

    “官府岂能买卖”是“怎么能买卖官府”的意思…

    每年分不分给股东红利,清政府说了算…通常情况下,清政府不分给股东红利…即便分了、也很少…

    “就像扔给要饭的几个铜板…”一位市民说…

    也就是说:清政府的股票,并不是股票;清政府的股票,是堆废纸…

    清政府占用百姓的钱后发给百姓国家保利股票…相当于:清政府占用百姓的钱后,给百姓几张废纸;官府打劫百姓…

    清政府是故意的吗?

    当然不是。

    股票这种东西涉及了深奥的金融知识和物权知识:当时,即便是洋人,也很难说得清股票是什么…

    在一般百姓眼中,股票就是“能买卖的、能定期分红利的一纸凭证”:对一般百姓而言,“能买卖的、能定期分红利的凭证”…那就是股票…

    清政府的官员的认知水平和百姓接近…官员们以自己的认知水平发行了“能买卖的、能定期分红利的凭证”…这种凭证,被官员称为“国家保利股票”…

    官员们并不是故意欺瞒百姓的…

    官员们自己也认为自己发行的是股票…

    虽然不大了解股票,但是…四川百姓凭自己的直觉领悟到:清政府没收自己筑路款后发给自己的国家保利股票…其实是空头支票…

    “以前,官府也发过股票,但是…”一位百姓说,“官府的股票有什么用?…能分钱吗?不能!能当废纸卖吗?勉强可以…”

    “对公司已用之款和公司现存之款,由政府一律换发给国家保利股票”:就是说,四川百姓的铁路被没收了,钱也变成了空头支票…

    …

    为使四川百姓接受自己的处理方案,盛宣怀强调说:“…其他省全是‘商股’,还可以考虑退还现银…你们四川多是‘租股’,理应转为国家股票…”

    盛宣怀拥有比普通百姓丰富的经济知识…

    从常识上说,人们集资做一项生意…这项生意被收购后,收购者应向生意的所有者付钱:一般来说,做生意的人花了多少钱,收购者就要向他们支付多少钱…只多不少…对生意的拥有者来说,这只能算“保本”…

    “物权是一个深奥的概念:直到现代,人们才对她有所了解…

    在盛宣怀时代,人们对物权很陌生…人们处理问题时常常忽视物权…

    请看下集《蒋介石的一生5、清末纪实:一个“物权的蛮荒年代”;打太极拳自保的官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