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寂否定李世民和平阳公主的理由相当直接:
秦王刚刚才因为剿灭薛氏父子而声望如日中天,大有功高震主之势,不可于近期之内再用他;
而对之于平阳而言,让一个妇人出征,会让天下人耻笑。
他还言明不用秦王是为了圣上和太子着想,绝无私利!而不用平阳是为了朝廷和李家着想,更无私心!
在此大唐危急时刻,作为权位最高的臣子,他不从国家安危出发,却在一味强调皇上和太子的权位,说穿了,实质上还是在卫他自己的利益着想。对于这一点,本来老李是完全能够洞穿的,但处于对皇权的考虑,他竟认同了裴寂的想法。
不过,老李看不惯他那总是过分贬低女人的观念,他于是反讥裴寂说,平阳可不是普通女子,她乃是我大唐开国元勋,在朝堂里、在唐军中又有多少臣子将军能够与平阳媲美?
裴寂毫不客气地反驳道,能够收复几帮区区山匪,并不等于有能力抵御刘武周这样的强悍大军。
听裴寂这么说,李渊顿时火了,他正想要好好驳斥一下这个“同志加兄弟”的臣下,朝会的钟声响了起来。
今日的朝会不是日常的早朝,而是一次特殊朝会,主议抗刘之事。
李渊以秦王须镇守长春宫、从而扼守河东要地为由,没有传他进宫一同议事,原因很简单,今日所议之事与秦王有直接关系,他必须让秦王回避。
在诺大个朝堂上,分列两边的近30个臣子们个个皆低不语。
李渊心里明白,稍有统军能力和作战经验的将军们都已经被派往各处,征伐的征伐、抵御的抵御,此时朝廷还能够拿得出手的将领基本上是没有了,算来算去,就只有太子和秦王能够胜任。
大家都不做声,是因为这个问题太过敏感,人人心里都明白,圣上不会轻易动用太子,特别是面对强敌之时,因为太子乃是圣上的重点保护对象,就像大熊猫乃是当今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一样。况且,派太子对付刘武周也未必有胜算的绝对把握。同时,圣上也不会轻易动用秦王,虽然他相信秦王战胜刘武周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如果秦王不是他的嫡子,他毫无疑问会在第一时间就决定派遣秦王,这也就犯不着召集这个朝会了,原因很简单,人人都可以看出,圣上不想将所有功劳都归于秦王。
所以朝臣们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也就只有装出仍然还在谨慎思考的样子来。
只有历来处事严厉刻板,刚直不阿的户部尚书萧瑀(光禄大夫、宋国公)“不识好歹”地向高祖进言推荐秦王李世民出征。
其实,这也是众臣们的内心想法,只是没有人斗胆进言而已。
有一个人例外,他不是不敢进言,而是不愿意在此刻进言,这人就是陈叔达,黄门侍郎,兼任纳言。他一直都是个明白人,从心底里绝对赞成秦王出征,但他这个人恰恰就与萧瑀过不去,所以他没有站出来支持萧瑀。
最后,萧瑀的提议被李渊一句话否决了:秦王的兵马需要修生养息,暂不调用,无需再议!
接下来又是一片沉寂,所有人都保持缄默。
李渊见状便提出了让平阳公主领兵出征的想法,但话音刚落,向来只懂得迎奉皇上的裴寂,一反常态地跳了出来,与圣上作对,高呼“不可!”,他的理由是落得一个要派遣女子出征的境地,那是大唐的耻辱,只会让敌方感觉我大唐无人无男儿,万万不可!
李渊听了大为不悦,他没好气地回道,你认为平阳公主只是一个平凡女子、普通妇人吗?不!她可是一名将军,统帅!让她出征,若胜了刘武周,恰恰会让世人相信我大唐就连一名女子也能够打败强敌。
裴寂也不知道今天是吃错了什么药,非要跟圣上杠到底,他说正因为平阳是公主,那就更不应该亲自出征了,特别是平阳公主刚刚产下二胎,不能让她劳心劳力。
裴寂这个理由将李渊说服了。
其实,朝会之前与裴寂一席话之后,他就改变了主意、决定不让平阳挂帅出征原了,他的想法正是裴寂现在给出的理由:不能够让自己的爱女去犯险。
然而,不用平阳,又能够用谁人呢?
李渊心想,既然你裴寂认为让女子出征是一种耻辱,那么就让你本人上阵吧!你是个男子,那就看看你有多大本事了。丞相亲自上阵,名头够大、气势够强,保不准就把敌军吓跑了;而且,朝廷里,众臣们大多对裴寂有看法,认为他不学无术,素来溜须拍马,只懂一些雕虫小计和雕虫小技,只是因为裴寂被算做是一个开国元勋,而且又得宠于高祖,这才没有人敢对裴寂表现出任何不尊。现在派他出征,如若赢了战争,或许人们对他裴寂的看法能够扭转,这样他这个做圣上的脸面也就好看很多了。
此外,高祖还有一个小小的私心,那就是他内心对于诛杀刘文静是有后悔之意的,而裴寂正是促使和迫使自己痛下杀手的背后推手,他主张杀刘文静的理由之一就是刘的能力太强、才干太高,现在朕倒是要看看你这能力不强才干不高的臣子是否有能耐平定外乱了。
面对圣上这个提议,满朝文武臣子们实际上是不认可的,不仅仅是因为他们都不看好裴寂,更重要的是感觉圣上的决定实在有点轻率甚至脑残,但出于避免同时得罪本朝权力最大的两个人物的心思,竟然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
或许,他们都想看看裴寂出丑的情形和模样,真可谓一帮误国误民的臣子啊!
然而,他们有其它选项吗?
显然没有!到了这个份上,连裴寂也被自己逼到了死胡同一条———没出路了,他只好把自己变成一个公共垃圾桶———只能装了,他从左边队列前头迈出两步,走到中间位置,朝李渊弓腰施礼,说感谢主上天恩、陛下信任,他绝不辜负圣意,他还着意提高嗓门宣告,他将以此老身讨伐刘贼,虽万死而不辞,必将刘贼斩首碎尸,以保晋阳、以报圣恩云云……
(本章完)
&/arti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