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覃员外晕厥不醒,江彪去找郎中,终于,请到一位老郎中,二人急急赶到客栈。老郎中细细诊拿覃员外脉搏,良久,老郎中说:“他是因为年老体衰,加上劳累焦急,于是,急火攻心,致以晕厥。我开一剂汤药,你们给他喂下去,如果能醒,我再开药;如不能醒,我也无法。”
江彪连忙跟随老郎中去抓药。汤药熬好以后,刘山扶住覃员外,江彪则一勺一勺细心地喂进覃员外口中。汤药喂完,刘山刚要缓放覃员外躺下,忽然,覃员外喉中“咯咯”一响,顺即咳出一口痰来。痰一咳出,覃员外慢慢睁开了眼睛。他见此况,问道:“我怎么了?”江彪便把情况如此这般说了一遍,然后说:“覃爷爷,你好好休息,我再去抓药。”
第二天,江彪对覃员外说:“覃爷爷,我想了一下,住客栈有很多不方便。您看,这样可不可以。您带上老郎中开的这十服药,回去服药修养;覃忽小叔的事,我在这里探听催办,一有消息,我就马上回县,相机行事。”覃员外一想,这孩子说的也是道理,于是,早饭过后,覃员外、刘山二人收拾好药剂行李诸物,打道回家。
一日,文九智那里有了回音,他叫去江彪,把州衙对覃忽案子的批复,给江彪看了一遍。江彪阅看,遂记该文,其大意为:光天化日之下,吴智仁强抢民女。凶手、覃忽等三人,路见不平,聚众斗殴。打斗中,吴智仁摔死,凶手逃匿。覃忽参与聚众斗殴,但未伤人,死罪应免,然聚众斗殴,应予惩戒。县衙可酌情处置开释,云云。江彪看后,日夜兼程,赶回县城。是夜,上下使钱,买通监狱节级、看守狱卒,方才得进牢房,正遇周一鸣、向天子兄弟二人来救覃忽。
此时,江彪便把多日来的营救情况略说一遍,接着说:“覃忽小叔就要开释了,所以,今天不要走。如果今天走了,那就是越狱,他们又会给覃忽小叔安上罪名,岂不是坏了事?”周一鸣听后,说道:“覃忽大哥,江彪说得有理。这下,我也放心了。你保重。我且先出去,不日再相会。”覃忽说:“一鸣兄弟,谢谢你的打救。”周一鸣说道:“不,是我应该谢你的。”说罢,收拾行装,欲出牢房。江彪说:“且慢,周大哥,你用解药把两个狱卒弄醒。”周一鸣说:“这可不行。你想,把他两个弄醒,岂不是暴露了我们今天的行动?”江彪说:“那怎么办呢?”周一鸣说:“不要紧的。熏香的药力,只要两个时辰。两个时辰一过,他们自然醒来,还以为是自己睡着了,这岂不是好。”说完,步出牢房,回头向覃忽、江彪拱手道:“后会有期。”顷刻,周一鸣、向天子兄弟二人消失在黑夜之中。
隔日,江彪估计州衙的批文应该到了,便去县衙书办那里,送上银两,打听消息。终于,书办传来县令之意,说是,按州衙批文,覃忽应予惩戒,县衙酌情判定,一或充军岭南;一或罚银一千两,开释回家管教。这两项所谓判定,使江彪明白,县令就是要钱,否则不会开释。于是,江彪回到家里,告诉父亲其情。江成说:“你带上一千两纹银,去救覃忽小叔。凡事多加小心,要把这事办妥。记住,一千两纹银之事,你不要告诉覃忽小叔了。”
江彪到了县城,免不了求找书办、告禀县令、打通关节、多方周旋,然后,稳妥交上那一千两纹银,把覃忽保释了出来。
翌日,覃忽打道回家,江彪跟随他到了覃家寨。覃忽一进家门,就喊道:“阿爸、阿妈,我回来了。”覃员外还在病中,一见覃忽,悲喜交集,无从言表;当员外得知自己离开州城后的一些情况,则对江彪万分感谢。江彪说:“覃爷爷,吾父交代,送小叔到家,就得回转。这里,我就告辞了。望爷爷好好保重身体,日后再见。”员外与覃忽苦留不住,只好礼送江彪出寨。
覃忽拜过父亲,见过哥哥嫂嫂并小侄子及刘山等人,唯独不见妈妈,便问道:“阿爸,阿妈怎么未见出来?”覃员外一听此言,潸然泪下,泣道:“儿呀,你几年未归,阿妈思你心切,忧郁成病,久医不治,年前已故。”覃忽听罢,泪如泉涌,哭声撼天,叫人听了,撕心裂肺。众人亦哭起来。
覃忽由哥哥覃守仁引着,到了妈妈坟前,边烧纸祭奠边恸哭不止。覃守仁在一旁,边哭边劝解:“弟弟,阿妈临终前说,要我告诉你,叫你不要太悲伤,另外,要你继续好好习文练武,保家护寨,为祖宗争光。”覃守仁的劝解,焉能止住覃忽思念慈母那悲痛之情。
大部分田庄已经变卖,银两将近花光,覃员外家境堕入窘迫,于是,覃员外与覃守仁及覃忽商议,决定将剩下的不多纹银,拿大部分出来,分发给刘山等家人,用以遣散,让他们各奔前程。
覃员外的病,不见好转。请了多位郎中到家诊治,郎中俱说,没有回天之力。一个半月过去,覃员外病危,叫来儿孙。覃守仁、刘芝香、覃忽及小孙子俱到床前。覃员外断断续续说道:“我…即将…去见祖宗…尔等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我在那边…也…”话未说完,两眼一闭,撒手西去。儿孙媳妇,立即大恸,霎时间,哭声一片,惊动村坊。
覃员外是个大善人,他如今乘鹤西去,覃家寨举寨悲痛。出殡那天,千人送葬,送葬队伍连延一里多长,人们悲戚肃穆,哑然无声,只有抽泣。
按照员外意愿,在其夫人坟旁,为其立坟。立坟事宜,遵循土家风俗,各项俱到,不予细表。员外安葬已毕,覃忽对哥哥覃守仁说:“我就在这里搭一茅屋,为父母守孝三年。哥哥,你每月只要将大米蔬菜,送上山来给我即可。”覃守仁道:“我亦陪你守孝三年。”覃忽说道:“哥哥,那怎么能行呢,你要照顾小侄,还要养家糊口,家里少了你,那是万万不行的。”覃守仁说:“那你一个人在这大山之中,就不害怕吗?”覃忽道:“想想父母养育之恩,而我远出未能尽孝,相衬之下,我还有什么可怕。”覃忽坚意一个人要在大山之中守孝三年,覃守仁只好与之相别,怏怏而归。
茅屋搭好,覃忽便是日出朝起,夜宿草榻,山风为伴,虎啸为邻,孤独伶仃,终日一人,祭奠祈祷,告慰亡魂。也有间休之时,不想闲着,便舒展拳脚,丢开路数,把那十八般武艺,习练一番。
三十六个月,一千一百天,冬夏寒暑,日复一日,覃忽那守孝的诸多酸辛,这里先且按下不表。
且说周一鸣、向天子兄弟二人告别覃忽与江彪,依然翻墙越壁,出了监狱,乘着月色,直奔袁家界。第二天傍晚,回到周一鸣的家中。向玉璇与周母,见兄弟二人安全归来,甚是欢喜,连忙生火做饭。席间,向玉璇问起搭救覃忽之事,周一鸣便如此这般相告一番。向玉璇听了说:“虽然不是你救出了覃忽,但覃忽已经安全,这也是好事;以后,再去报答他吧。”饭后各自安歇,是夜无话。
历经三月,一座庄园建造竣工。竣工之日,按土家习俗,放鞭鸣炮,宴请四邻,以示吉利。
且看这座庄园,楼房三栋,各有三层,大小房舍二十余间。楼房层层飞檐转角,房屋间间雅致玲珑;坚实梁柱,雕龙画凤;楼梯扶手,更显富贵美观。
竣工剪采之时,村民扶老携幼,前来观看。众人啧啧连声,齐声喝彩。进住新家那天,周家杀猪宰羊,开席三十余桌。村民赴宴,歌功颂德,众人喜气洋洋,日落方归。
在新房里,周一鸣高兴之情,无以言表。他深情地对向玉璇说:“玉璇贤妻,没有你,哪有我的今天。”向玉璇头稍一低,莞尔一笑,轻轻说道:“夫君,你莫客气哟,这都是命中注定的。”周一鸣听了向玉璇如此之说,心中更是敬佩面前这美貌的贤妻。他心里想道,我只有努力把家持好,方才对得起我的贤妻。
翌日,向天子告别姐姐、姐夫,准备回家。周一鸣取出那张虎皮,对向天子说:“弟弟,这张虎皮,给阿爸带着。以后若能猎到更大的老虎,虎皮再行送去。”
送别向天子,周一鸣、向玉璇回到新宅。周一鸣说:“贤妻,我今天就去打猎。”向玉璇说:“夫君,弟弟刚走,我心中凄然,你今天就不要去打猎了,陪陪我。”周一鸣说:“好吧,等两天,我再去打猎。”向玉璇听后,若有所思,然后说:“今后,你也不要去打猎了。”“为什么”向玉璇说:“因为,打猎有危险,我不放心。”周一鸣说:“贤妻,你不要怕。凭我的一身武艺,狼虫虎豹,没有拿不下的,不会有什么危险。”向玉璇摇摇头,说道:“俗话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打猎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测之时,一日无事,不能保证千日无忧。你如果怜爱拙妻,以后就再莫打猎了。”周一鸣说:“不去打猎,我怎能养家?”向玉璇说:“你就去做生意吧。”周一鸣为难地说:“做生意是好,可是,我一无本钱,二无做生意的经验,这怎么能行呢?”向玉璇又是那么莞尔一笑,然后说:“经验不是天生的哟,哪样事情,都可以学得会。以夫君的聪明,做生意又有何难?至于本钱嘛,你打开床头右边的箱子看看。”周一鸣打开箱子一看,这下吃惊不小:呀,只见满满一箱子纹银!
这时,向玉璇说道:“这是三百两纹银。阿爸早就为我们安排了后路,要你以后去做生意。你慢慢地学,有这么多本钱,就是先亏点,也不要紧。”周一鸣喜不自禁,连连说:“那好,那好,我一定努力,把生意做好。”稍停一会,他接着说:“玉璇,正好,那个江彪也是做生意的,我就约他一同去做生意,向他学习。”
过了数日,向玉璇为周一鸣准备好行装,二人即将相别,不免心中惆怅,依依不舍。向玉璇叮嘱:“夫君,一路上,你要多多小心,注意安全;不管生意如何,早早归来为是。”周一鸣说:“贤妻,你在家里,打理家计,定然辛苦,你也要多多保重。”
向玉璇与周母将周一鸣送出村外,直到看不见了,婆媳二人方才携手而归。
周一鸣到了江家庄,见到江成、江彪父子二人。江彪介绍道:“阿爸,这位就是在杏花楼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攀越大狱,拟救覃忽的英雄周一鸣。”周一鸣单膝跪下,向江成行礼道:“江伯伯,侄儿周一鸣这厢有礼。”江成扶起周一鸣,说道:“免礼免礼。贤侄到此,有何贵干?”周一鸣说明了来意。江成说:“那好那好。正好江彪也需要有个伴。具体做什么生意,怎么做,你们俩商量吧。”
江彪把周一鸣请到书房,二人商议。江彪说:“周大哥,你和我一起做药材生意,怎么样?”周一鸣说:“做药材生意,只怕不行。虽然,我也懂得一些药材,但是我们那里,已有郎中,他们都是自采草药。所以,药材在我们那里是没有销路的。”江彪问:“那你准备做什么生意呢?”周一鸣说:“做什么生意,我还得请教你。我这次带的银两不多,只有二十两,你看这点本钱,能做什么生意?”江彪说道:“大本钱大做,小本钱小做;况且,二十两银子已经不少了,做什么生意都可以。”周一鸣没有说话。江彪想了一瞬,便说:“这样吧,州城我很熟,这次,我们去州城走走。那里,什么百货、南货、布匹,装饰品等等,无所不有,样样俱全。我们到了那里,看看各样行情,然后再作区处,如何?”周一鸣说道:“好的,看好情况,心里才有把握。”
不日,二人到达州城。翌日清晨,洗嗽完毕,江彪说:“周大哥,这沿街左去百步之处,有一专售发糕的店面。那里的发糕,非常好吃。富人衙吏豪绅等,多到此处购买发糕。我救覃忽小叔的那次,天天去那里买发糕,做早餐。今天,我们也去那里吃一顿发糕早餐吧。”周一鸣答道:“好的。”
二人来到发糕店,只见已经有很多人在这里吃发糕。他们拣一张靠窗户的桌子坐下。刚刚坐下,周一鸣起身道:“贤弟,你稍等一下,我去净个手。”
江彪正在那里坐等,忽然,大门口走进两个人来。江彪一见,眼睛一亮,似有惊奇。
这道是,街头巧遇成佳话,引出一桩故事来。
进门来的何人,引出什么故事,后事又是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