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周一鸣正想给覃忽用解药,忽然一人提着灯笼来到。这人注视了一下,显然看到了牢房这边情形。只见他大步而来,躲避猝来不及,周、向兄弟商议,准备擒拿来者。那人还未走到门首,便就停住脚步,问道:“两位大哥,不要动手,有话好说。请问,你们之中是不是有周一鸣大哥?”来人竟然知道自己的名字,周一鸣一愣,说道:“我是周一鸣。你是何人?”那人说:“看你们的架势,我就知道,你们是来救覃忽小叔的。所以,我猜想你们之中可能有周大哥。我是按年纪这样称呼你。我呢,名叫江彪,覃忽是我的恩人。”
周一鸣一听,松了一口气,便说:“你快进来,我们一同把覃大哥救走。”说着,连忙给覃忽口中喂进解药。须臾,覃忽醒来,睁眼一看,大喜道:“原来是周一鸣兄弟和江彪二位。”他转过头,看了一眼向天子,问道:“请问,这位是谁?”周一鸣说:“这是我的内弟向天子。”覃忽又问道:“你们来做什么?”周一鸣说:“我们来救你出去。不要多讲了,我们快走吧。”
这时,江彪说:“周大哥,今天,覃恩人不能走。”周一鸣问:“为什么?”江彪便道出了其中原委。
这个原委的来龙去脉,还得从杏花楼前,英雄援手的那天说起。
却说那天,杏花楼前,覃忽被绊马索绊倒,麻三将他缚住,押往县衙。围观众人将这杏花楼之事传了开去。一时间,县城里面沸沸扬扬。江彪闻知此事,便和姜掌柜四处打听,第二天得知,覃忽被问成死罪。江彪连忙回去,拟告父亲想法搭救。
再说刘山杀出重围,日夜兼程,赶回覃家寨,直奔覃忽家。到了堂屋,看见覃员外独自坐在那里,刘山一见,急忙上去,跪倒在覃员外跟前,放声大哭。三年多不见,刘山现在突然归来,却没有覃忽,覃员外见此,心想:大事不好!连忙扶起刘山,问其究竟。刘山便将前前后后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覃员外听了,立即安排家人为刘山备饭。刘山饭毕,覃员外已经备好行李盘缠,二人即往县城进发。
到了县城,拣一处客栈住下。经打听,得知覃忽问成死罪,覃员外一知此信,痛心疾首,老泪纵横,须臾,昏厥过去。刘山连忙扶住覃员外,大叫道:“员外,你醒醒!你醒醒!”覃员外终于缓过气来,睁开双眼,大哭道:“我的儿呀,你好命苦!”刘山说:“员外,莫哭莫哭。我想,小叔师父是有救的,因为,他没有打死人。我们得想办法去救他才是。”
翌日早晨,覃员外提上饭肴,前去探监。走进覃忽牢房,见已有二人站在那里,其中,年长的那位也提有饭肴,覃忽正在吃饭。覃员外走上前去,说道:“好心人,谢谢你了。”覃忽一见覃员外,叫了声:“阿爸。”那年长的闻声回过头来,一见是覃员外,说道:“覃员外,难道你不认识我了?我是江成。”“江成?”江成说:“二十年前,在泥镇,你救过我啊。”覃员外说:“江成,我人老眼花,真是对不住了。”江成说:“哪里哪里,有什么对不住的。况且,人有急事,哪里记得许多。”一听江成说“人有急事”,覃员外不觉流下泪来。江成说:“覃员外,你不要伤心,我给覃忽也说了,我会想办法救他出去。”覃忽说:“阿爸,你放心,我想,我是不会死的。”覃忽这样想了:有人救我出去,当然为好。如果没人来救,自己现在蓄精养锐,得有时机,打出大牢,未尝不可。
江成指着身旁的年轻人,对覃员外说:“这是我的儿子江彪。前不久,覃忽救了江彪。江彪,快给覃爷爷行礼。”江彪单膝跪下道:“覃爷爷,请受我一拜。”覃员外连忙扶起江彪,对江成说:“啊,儿子都这样大了,好,好。”
这时,江成说道:“覃员外,我有一个熟人,名叫文九智,原来和我一起做过生意。有一次,他差了钱,我借给了他。他对我很是感谢。后来,这人弃商从吏,如今做了州衙书办。我去请他想办法,一定能成。”覃员外听了,连说:“那好,那好。”
江成、覃员外和刘山三人到达州城,当天,江、覃二人就去找文九智。文九智一见江成,忙说:“江兄,请了,请了。相别多日,现今怎么想到前来小弟寒舍?”江成开门见山,诚直问道:“我县有一个覃忽的案子,你知道吗?”文九智没有作答,而是续问江成:“和你一同来的这位是谁?”江成答道:“这就是覃忽的父亲。”覃员外忙说:“文书办,请了,请了。”文九智道:“老人家,不必客气。”稍停,他凝重作状地说道:“覃忽的案子我是知道的。唉,这可是件人命大案啊。”江成听了,连忙解释说:“其实,这个案子不是这样,覃忽并没有杀人。”于是,江成便把杏花楼打斗一事,前因后果,详详细细说了一遍。
文九智听完江成所述,不以为然地说:“你说的,可能是实情,但是难以叫他人采信。因为,案卷我看了,案卷中注明有指证人,是一兵丁。这个兵丁指证,覃忽杀了人,说覃忽杀人之时,他就在场,亲眼所见,作了铁证。”江成问道:“照你这么说,覃忽的案子是不是翻不过来了?”文九智似乎若有所思,稍停一会,然后说:“那也不完全是这样。”江成着急地问:“此话怎讲?”文九智说道:“那就要看翻案的努力程度了。”
江成说:“九智兄,你就直说了吧,我们到底要怎么做才行。”文九智说:“有一句话说得好,香能通神;俗话又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肯出钱,案子也许能翻过来。”听到这儿,覃员外急忙说道:“只要能救覃忽,多少钱,我也愿拿。”文九智说:“那好吧,我去关孔目那里打听打听。到底怎么办,打听后再告诉你们。”说着,文九智站起身来,示意送客。覃员外、江成二人表示万分感谢,起身告辞,稍稍放心而归。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俱未见到文九智,门人说,文书办这几日外出公干,事务繁忙,已经吩咐,拒见来客。覃员外和江成托门人转告:现已等候三天,请文书办百忙之中,抽个时间一见。门人却叫覃、江二人莫急,再等几天不迟。
真是急病遇到慢郎中,覃员外心急如焚,好歹又过了两日,第七天,他和江成终于见到了文九智。文九智称,这几天,他也是忙个不停,找孔目、见刺史;上下疏通,左右辩述,没有半日得闲;终于,事情办得有了眉目。
覃员外问道;“文书办,我到底要拿多少钱呢?”文九智说:“这个不是我定的。我们明天见了关孔目再说吧。不过,你们见到关孔目,说话要小心点。”
文九智、江成、覃员外一行到了关孔目住所,免不了给门人送上碎银钱钞,门人通报,方才得许进入宅内,见到关孔目。
这关孔目名叫关福百,但见他,长方脸形,八字胡须,目光炯炯,一派严肃,让人望而生威。文九智开言道:“孔目大人,打搅您了。”接着,他指着江、覃二人,说:“这位是我的朋友江成;那位就是覃忽的父亲覃员外。”只听得关福百发出“啊,啊。”两声,表示应答。文九智接着说:“他们是为覃忽的案子,专程而来的。”关福百打着官腔道:“我昨天就跟你讲了,这个案子不好办,人命关天啊。”文九智说:“是,是,人命关天,人命关天。不过,孔目大人,能否可怜覃员外年近七十,白发人送黑发人之苦,而为其法外开恩?”这时,覃员外已经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哭道:“关…大人啊,万望你打救吾儿,如有来世,吾当结草相报。”关福百捻捻八字胡,若作沉思,然后道:“您也着实可怜。这样吧,我把你们的意思禀告刺史大人,我亦将尽可能为覃忽开脱。具体情况,以后不要再来找我,你们在文书办那里问信就可以了。”关福百站起身来,意示送客。覃员外、江成二人千恩万谢,与文九智一道,告辞关福百,退出关宅而回。
覃员外与江成又等了两天,终于,文九智告之了二人,钱要多少,这真是:半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只见文九智伸出两根手指,说:“这个数。”江成问:“二十两银子?”文九智那样子则是不屑一听,把头摆得像拨浪鼓。江成又问:“二百两?”文九智似有不满,声音稍大点说:“是二千两!”江成说:“要这么多?”文九智道:“是的。刺史那里一千两,孔目那里也是一千两。你可不要小看孔目,主要是他出力。”然后,以教训的口气自言自语:“真不晓事,一条人命,二千两银子还多吗?”覃员外连忙说:“二千两就二千两,我马上回去凑。”说罢,覃员外对文九智表示感谢,二人告辞。
二人回到客栈。江成对覃员外说:“员外,这二千两,我出一千两,你莫嫌弃。”覃员外道:“多谢贤侄,不过,你不要拿钱。二千两银子,我还是拿得出来的。”江成说:“员外,你救了我;覃忽又救了江彪,我拿一千两银子,是应该的。”覃员外坚意谢绝,并说:“你要再这样说,那就是瞧不起我。”江成无法,只好作罢。各自归房。
到了房中,覃员外对刘山说:“你明天回去,要你姑父把家里的一千两银子备好。邻村的那个贾财主,早就想出一千两银子,买我家在外坝的那五十亩水田,你叫你姑父把这块水田卖给他。凑齐银两后,你挑匹快马,带上朴刀,一路小心,赶快送来。”
翌日早晨,江成前来告辞,说:“员外,这里的事,基本妥了。我今天回去,打理一下家事。我叫江彪来陪你。如有需要,我再来。”覃员外道:“贤侄,多谢了。”
不日,江彪到来;二千两银子也送到了。于是,覃员外去到文九智那里问,是不是将银两各自送去。文九智说:“你怎么能自己送去,这岂不是有行贿官员之嫌?银两就放在我这儿。我帮你去送。”覃员外又问:“还要孝敬您多少?”文九智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嘛,算是帮了朋友的一个忙。”
银两只好送到文九智那里。这银两去向何处,谁得多少,文九智能否认真去办,这些事,覃员外虽有担心,但也无可奈何,心想,反正我只要人便了。
送银归途,覃员外恍惚恍惚,心神不定,步子踉跄,一路耗费多时。
刚进客栈,覃员外忽然晕厥。刘山、江彪二人急忙扶住员外,大呼小叫,呼唤半晌,员外毫无响应。二人慌忙将员外抬进房内,安放榻上。刘山见覃员外如此,急得六神无主。江彪也是诚惶不安,但他还是安慰刘山道:“刘大哥,你不要急,我去请郎中。我想,吉人天相,菩萨也会保佑善人覃员外的。”说着,跨出房门,去找郎中。
要知员外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