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再生缘·归路晚清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章 战兢兢水来土掩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皇上,喜报,西北有捷报”

    随着内侍一声响亮的报喜,锦衣卫北镇抚司大堂上的沉闷压抑被打破了,紧跟着,梁鉴走了进来。百度搜索,更多好看小说免费阅读。

    四位丞相本来三缺一,这下凑全了。

    其实算不上什么大捷。章桓枝和周洪坤南北夹击,收复了彭阳、德隆,切断了固原和泾源之间的联系。要说杜辉还真不是等闲之辈,就在这样两线作战的情况下,居然还拿下了西吉,并有进一步向西意图。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官军占有优势。

    奏章递到兵部,薛劲松一看,正好,郦君玉被锦衣卫带走,做为上官如果对此不闻不问,旁人看了难免觉得寒心,但是出面又保不定要触霉头。不过,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军情及至,照理应即刻上达天听,倒是一个凑过去的好借口,再说有了这个好消息,皇帝心情好一点,想求情说不定也能容易点。二话不说,揣上奏折就去找梁鉴。

    梁鉴正在为郦君玉担心,只是情况不明,贸然往跟前凑也许反而适得其反。军情就不一样了,规矩是要即刻上报以免遗失战机。因不知道郦君玉和孟士元是什么原因被带走,梁鉴就比较慎重,仔细推敲了一番,觉得里面没有什么能牵扯到他两人,这才去了锦衣卫镇抚司。

    听见是西北的捷报,孟士元和郦君玉都是一阵紧张,如果章桓枝在奏章里对王华有什么溢美之词,元熙一定越发有顾虑。万幸,章桓枝对王华、柴穆恬、熊浩、沈星吉日各有称赞,并没有特地把他单列出来。这就给了元熙一个错觉,似乎王华并不出挑

    当然不是,彭阳、德隆两城都是王华参与制定攻城策略,并且由他带队攻下来的,虽不是以他一人之力拿下两城,但也不可否认他在其中有极大的功劳。章桓枝之所以在奏章里没怎么提他,一方面因为他的功劳是实打实的,战后记功,别人也抢不了,另一方面,他立功也是章桓枝意料中的事,谈不上什么惊喜。反而是那三个人大大出乎章桓枝的预料。

    前面也说过,章桓枝对这几人实在是顾虑重重,生怕也遇上刘奎璧那样的事,要是这几个人里面有人不听号令擅自行动,遇上险情你说是救他不救救把,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说不定因此就要一败涂地,要是不救,他几人尤其是柴穆恬身份放在那,你敢不救吗章桓枝为此不但三令五申不听号令者军法从事,而且一路上对那几个人一丝亲近的意思都没有,就这么不冷不热、公事公办的处着,也是防备过近则狎的意思。

    要说这三人还真是了得,哪怕被冷待,依旧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让守营就守营,让殿后就殿后,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倒让章桓枝对他们刮目相看了,如果机会合适,想着是不是也应该让他们几个上上场,立立功。百度搜索,更多好看小说免费阅读。

    因前面几仗都是王华、韦勇达、郝南英三人出战,三人也都立下功劳,章桓枝上报军情的时候就着意褒奖另外三人。

    如果能速战速就好了,决别的不说,大军在外所花的粮饷是平时的好几倍,赶紧得胜还朝可是省下不少银子呢。元熙只在心里做了一瞬间的美梦,虽然收复两城,他还没被胜利冲昏头脑,更没以为从此大军兵锋所指,敌人望风臣服。柴克俭要是这么容易就投降,当时还折腾个什么劲儿呀。

    听臣下说了一通逢迎拍马的话,元熙自己就冷静下来。拿下两城又怎么样,柴克俭和杜辉都还好好的活着呢,你今天夺回来,说不定明天就又到人家手里了。如果官军里藏着个吃里扒外的,更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歼灭叛军。

    想到这儿,就又想到王华的身份。

    梁鉴面前也没什么好瞒的,更别说他女婿还牵扯进来了,元熙让权昌便把事情说了一遍。

    梁鉴第一反应就是不会吧,不会这么倒霉吧。一直以来戎政这块就是他这边的弱势,而是刘捷的优势。机缘巧合,郦君玉到了兵部,又做了武会试的主考,可以想见假以时日,自己等人在武将中的威望会慢慢增加,到时候才可以和刘捷一较高下。怎么郦君玉做主考点的头名就出了问题。

    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可能,有些话郦君玉、孟士元不好说,他的顾忌就要少一些:“如果真是皇甫少华,这又是何苦呢毕竟瞒的了一时,瞒不住一世,他难道没想到,万一被人认出来会有什么结果”

    皇甫敬俘也罢,降也罢,总之他到了朝鲜并不是有意谋划的结果。哪怕他真的就此想把儿子也拉到朝鲜,或者想凭借皇甫少华透漏的军情换得高位,又或者是皇甫少华自己想以此换取他父亲更好的生活,前提都是第一他活着,第二能够窃取到机密。

    可是眼下的情况是如果他真是皇甫少华,随时都有可能被认出来,皇帝一怒之下杀了他也不一定,命都没了,还谈得上别的

    哪怕没被人认出来,就这么从一个五品的镇抚能探听到什么机密,要想透漏军情,说实话,还不如直接投到那位大员的门下,凭他的本事只怕也能很快显露出来,等成了心腹,想要情报还不容易何苦象现在这样一步一步打拼上来,既要看机遇,还得有运气,万一还没等升到足够能接触到机密的品级就战死沙场,岂非白白受苦受累,担惊受怕一场。何苦来哉。

    元熙似乎是听进去了,又觉得一堆人折腾这么大半天,还因此误会郦君玉,简直不知所谓,可恨杨弘是言官,有“风闻言事”这道护身符,治罪也只能以陷害官员来治他。怏怏道:“此事朕再想想,先散了吧。还有,今天的事不许泄露出去,张志义,你给朕盯紧了,若有人生事,不许看面子,只管严加查办。”嘴里说的是张志义,眼睛看的却是刘捷、祁成德两个。

    元熙本想着明天找时间叫郦君玉来,说说体己话,描补描补,可是一想起他脖子上那道伤,心里就难受的就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回到宫里,晚膳也没好好用,拽了本书又看不进去,看看天色还早,干脆今日就叫他进宫又怎么样,转而又想到郦君玉第一次见识镇抚司大堂,想来梁鉴、孟士元跟他剖析剖析刚才的事。耐下心,算着时间,估计他一个人了,才又打发小宦官去请他。

    却说兵部这边,唐文潜、范沂森等人因郦君玉是锦衣卫带走,都觉得是必有大事,莫非前方出了什么岔子他们会不会受牵连一时职方司上下人心惶惶。忽然见郦君玉回来,顾不上别的,都过来想看看究竟,唐文潜挤开书吏,倒了杯茶端给郦君玉,道:“刚才好大阵势,我们都以为还专门给梁丞相送了信,嗯没事吧。”

    “没什么大事,就是叫我过去问了几句话。”虽有元熙下令命此事不得泄露,但一件事只要超过两个人知道,就算不上秘密了,今天有多少人在场不过郦君玉当然不会就这么大喇喇说出去。

    唐文潜等人满肚子疑惑,见他不愿多说,也不便再问,请他好好歇息就都退了出去。郦君玉这才坐下静静理一理今天的事。

    刚坐下,气还没喘匀呢,宫里来人了。没办法,只好跟着内侍又往宫里去,一路走一路惴惴不安,莫不是元熙仍旧觉得不放心

    元熙百无聊赖地翻着书,时不时朝门口看一眼,总算盼得满脸疑虑的郦君玉跟着小宦官到了福安殿。掷了书,迎到门口,不待行完礼已将人拽起来了。郦君玉更摸不着头脑。

    元熙仔细看看他脸上或有惊疑却无含怨之色,心里越发过意不去:“郦爱卿今天受委屈了。”

    平时元熙对郦君玉都是直呼他的表字,猛听一声“爱卿”,郦君玉几乎打了个哆嗦。这是什么意思应该不至于是又觉得什么可疑之处了,要兴师问罪了吧。“臣虑事不周,累陛下操心,是臣之过。”

    如果是不待见的人这么说,元熙肯定觉得这是以退为进,至少是想在自己这儿落个好,为日后谋好处。但是郦君玉这么说,元熙就只觉得他识大体,越发过意不去,把人带到书案前,赐座,两人隔着桌子,看他脖子上的伤,“朕今日也是恼极了,想你竟然和旁人联手骗朕,一时不察上了杨弘的当,你放心,朕已命有司将其从重治罪,总不让你白白受一番冤枉。”

    郦君玉听得心惊胆战,可以预料到元熙现在有多和颜悦色,一旦事情败露,就有多怒火滔天。他确实和王华联手欺君,谈不上冤枉,杨弘的错是做与证人撺供,但所告的却是事实,两相比较只怕也是半斤对八两,嗯,自己和王华论罪保不住就要论斩,人家杨弘说不定也就是个流放。

    又听元熙道:“权昌,去架子上取一盒凝玉膏来。”

    打开盒子,先闻到一段冷香,元熙笑道:“这个虽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外面却也不好找到。这原是宫里专门制的,伤口用了不会留疤的。”

    郦君玉都忘了这事儿了,给元熙一提醒才想起来,不自在地动了动脖子,谢恩,接过。

    元熙却想,要是能亲自给他抹药,手指从如玉般的肌肤上滑过,不知该有多么销魂,这么想着,手指也不知觉地捻了捻,打住不能再想下去。

    元熙急欲找件事岔过刚才的念头,仔细一想还真有一件事,问道:“君玉,你是不是在朕这儿存了一件盒子”既然能想起来,肯定就是有这回事了,不用等郦君玉回答,径自又道:“权昌,收到哪里了去取来。”

    打开盒子,元熙脸色就不好看了,心想难怪呢,刘捷以为郦君玉收了钱,却没办好事刘奎璧虽没回来,但是受了重伤,以刘捷的心胸,自然要怨上郦君玉,也自然要处处给他下绊子了。

    刘捷和梁鉴、孟士元斗了这么多年,元熙不是不知道,可郦君玉是他的人,刘捷居然也敢下手,实在是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

    元熙一说拿盒子,就已经表明态度了,不过这会儿并不是落井下石的好时候,还是先来解决自己的麻烦吧。郦君玉斟酌着措辞:“臣从未见过皇甫少华。臣是这样想的,忠臣良将之后未必没有奸佞之人,公忠体国的也未必,未必都是忠良之后。与其纠结于王华是不是皇甫少华,不如考察他是否忠心可靠。”

    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但还有一句俗话叫做歹竹生好笋,元熙一想,倒还真是,早年跟太、祖起兵打下偌大家业的人家,如今子弟多半是纨绔,朝上真正得用的人大多还是读书应考过来的人。说白了,男人家顶门立户,有多少时间教儿子子弟如何,还是要看家里的女人,再一个就是请来的先生了。

    不过这也都是贤、愚之别,不是忠、奸之差。等等好像秦桧的曾孙秦钜是力战金军而战死的。脑字里画出一出皇甫敬父子阵前相见,皇甫敬被其子百般责骂,最后羞愧难当吐血而亡的好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