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刘一地和彪子分手之后,一路北行,向山西大同方向行进。初春的陕北显得荒凉,赶羊老头一首首信天游不时飘过来,不过他最喜欢的还是那几句词儿:“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乱吼秦腔。捞一碗长面喜气洋洋,没调辣子嘟嘟嚷嚷。”过年前他寻访龙穴,路过山西大同就去拜访了他的一位挚友穆念秋,几年不见穆念秋似乎变了一个人,瘦得像鸦片鬼。他对刘一地说,“刘兄呀,我现在一只眼睛己经瞎了。”这倒把刘一地吓了一跳,忙问他倒底怎么了,想不到穆念秋神神秘秘的对刘一地说,“刘兄呀,这些年我就泡在《邵子神数》里了,现在己有进展。”说着就取出一个小木箱子,拿出了几本线装古本书说道,“先报一下你的生辰八字。”
刘一地疑惑的望望他说道,“同治七年阳历八月二十八,怎么了?” 穆念秋说你等着吧,然后嘴里念念有词,列出几组数字,“你自己动手去查吧。” 刘一地莫名奇妙,看着他列出的三个四位数字,就按穆念秋述说的查法去翻阅那几本破烂的古本书,居然真有三首偈语
。
第一首:
历尘一世望高楼,天南地北不止休。
生辰定在八月秋,二十八日世上游。
第二首:
浮世之竹又一册,官中寿令各不匀。
兄弟姊妹五六人,内中两人先夭折。
第三首:
清凉山下望日出,大雁一只飞来孤。
双亲官中定丧母,园中老父不孤独。
刘一地仔细斟酌了一番,只惊得目瞪口呆出声不得,天下居然还有这等奇书!我家的什么情况都写在上边了。穆念秋一合书籍得意的说,“第一首偈语算出了你劳碌奔波游历四方的一生,第二首偈语道明了你兄弟姐妹大体寿数的情况,第三首偈语则算出了你父母在哪里生活,谁先离世的定数。以前给你说,你总是不信,这书在《易经》数典中是最精的一部,它失传了很多很多年了,许多占卜算卦高手都是听说过但根本没见过这本书。据我这些年的探究,西安图书馆早些年也是有这本书的,大家都传说是康有为当年偷走了,康有为死后,这书就不知去向了。我耗尽家财,也就寻得了这几本神数,但没有神数的查解法。我现在刚刚初窥门径,只知道将生辰年月如何转变为四位数,所查出的也只能是本人生于何年何月,一生命运何去何从。再有就是父母和兄弟姊妹大体寿数,兄弟姊妹有几人等等。此书上开篇就说了,泄露天机,瞑目聋哑。但这诱惑确实太大,就算聋哑眼盲,我也是在所不惜了。”
穆念秋接着说,“刘兄呀,我己探得大同府的一位垂死的太监也是研究了神数几十年,但手头也只是仅仅有十六句查解神数的口诀,应该是皇室之中偷偷背颂了口诀偷出来的。我去找了那 太监的痨病鬼儿子十几次了,总是要价太高,我己经拿不出银子了。兄弟高义,你筹划筹划咱俩一起把这十几句口诀买回来。”
刘一地一路向北行进,一边回忆上次和穆念秋相见的情形,这次他筹集了八十多个大洋,不知道能否满足那痨病鬼的胃口。不止一日,刘一地终于到了大同府,但见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繁华,三教九流,贩夫走卒,各类角色都杂七杂八呼朋唤友打鼓吹号。刘一地无心观看,想着《邵子神数》,马不停蹄地直奔穆念秋的家门。
当天下午,穆念秋约了太监的养子出来酒楼坐坐,然后对他说筹备了半年,只有八十个大洋,你愿意交易只需要把你爹的原本偷出来抄录一次即可,实在不愿意以后也就永不找你了,省得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那痨病鬼闷了一大口酒,自己扇了自己两耳光,然后从怀中掏出了太监的手抄原本。穆念秋看了看抄本的成色和字迹,根据所记的神数仔细查验了几番,激动得双手直抖,一把从刘一地腰中掏出钱袋子扔给了他。然后叫刘一地找帐房先生拿来纸笔一字不差地抄录了这神数的十六句查解口诀。
刘一地和穆念秋回到家中,两人没日没夜的参详这查解之法,虽屡有收获,但始终因为没头没尾,以至于一时之间难以通透。一日酒后,刘一地对穆念秋说道,“既然己了兄之心愿,我准备南归了。” 念秋心存感激,一定要刘一地住多几日以便他手抄神数及口诀给他,刘一地摇头道,“我的心愿不在于此,仅致力于堪舆之术寻找真正的龙脉,这些年来走遍了三山五岳都未如愿,去年所收义子的家事我正在谋划,到时请穆兄助我一臂之力。” 言罢便告辞而去。
末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