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落笔写成个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4 功德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书影的灵光比普通的读书人强的多,但比不得沈灵,只有一尺,色泽洁白,呈一朵莲花形状,颇为漂亮,而他的书童佛儿的灵光竟然比他还盛,足有二尺,金红交杂,闪烁不定,偶尔还会爆出一朵小小的光花,十分活泼,但这些都不是让沈墨吃惊的,他吃惊的是这对主仆身上其他的异象。

    那是水光和火光。

    水光是一条三尺的小河,他藏在书影的身体里,那小河闪烁着粼粼的波光,和书影的身影重合在一起,静静流淌,带着几丝温柔的意味。

    比起书影,佛儿体内的火光就要弱的多了,只有豆大的一点赤红火光蕴在他的眉心。

    沈墨瞬间就辨认出,这水火的光华是法力玄光,是食气或者接近食气一脉的修行道路的修行者所特有的异象。

    换句话说,眼前这两个人是修行者。

    修行者可不是野地里的杂草,哪哪儿都能随便冒出来,还恰巧非常仰慕他们兄妹的文采,想来结交一番。

    否则就太巧了,巧合的太刻意了。

    刻意的像有所图谋。

    沈墨下意识地看向沈灵——难道是为了小妹?

    沈灵很有资质,这资质并不仅仅是指她比常人聪明伶俐这么简单,那三尺灵光代表的还有在真正修行者看来也堪称恐怖的资质,一旦踏上合适的修行道路,修行速度只能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修行门派看见要抢破头的那种。

    说不定眼前这两人就是看出了小妹的资质,打算收拢到自家的门派里去。

    沈墨得到夜色天女的记忆后就打算找出一些合适的法门,找机会接引小妹走上修行之路,不过就算有夜色天女的修行经验,他也清楚的知道自己只能算是个半吊子,对自己能否好好给予踏上修行之路的小妹以正确的教导很没信心,这方面就算当年野路子出身的夜色天女实际上也比不过那些传承了几百甚至几千年的门派。

    如果这两个人真是为了小妹的修行资质而来的话,沈墨倒是十分欢迎的,毕竟人家是有组织的,人家门派里光修行资源就是他这个野路子望尘莫及的。

    不过还得确定下这两个人有没有坏心眼,虽然从法力玄光上来看,这两个人修为纯正,不像是歪门邪道出身,观其言谈举止,也算是正派之人,可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要是这两个人真有什么不良的居心……沈墨心底有些沉甸甸的,他虽然守着一座天下修行者梦寐以求宝藏,但还分毫没有把这些宝藏转化为自己拥有的力量,面对真正的修行者,他是很没底的。

    沈墨心里想了许多,其实时间上也就转瞬而已。

    他看看做出请教姿态的书影,心中计较了一番,淡淡道:“说起来简单,八个字而已,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书影一愣,心里反复咀嚼着“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八个字,似有所悟,又仿佛一无所得,皱眉向沈墨请教道:“在下愚钝,请问格何物,知为何,又如何知行合一。”

    沈墨答非所问,“书兄知道今年朝廷颁布下发的《劝农书》吗?”

    书影道:“自然是知道的,此乃我朝翰林学士胡雍所作。”

    沈墨道:“书兄以为这《劝农书》如何?”

    书影道:“文采斐然,言之有物,是利国利民的良书。”

    听到这个回答,沈墨轻笑了一声,声音中隐隐带着一丝嘲弄。

    书影听出了这丝嘲弄,心中有些不喜,皱眉道:“沈兄有不同看法?”

    沈墨依旧答非所问:“书兄知道我前些日子最担心什么吗?”

    “在下怎么可能知道?”书影摇摇头。

    “书兄可能不知道,前些日子在下还没写出《梦川奇谈》来,平常只能靠一些抄抄写写的活计维持家计,那时我最忧心的就是今年的粮价要涨了。”

    书影皱眉道:“沈兄何出此言,我大宁国今年境内俱都风调雨顺,乃是难得的好年景,粮价只会降,怎么会升?”

    沈墨冷笑道:“怎么不会,朝廷把《劝农书》下发至州府县,各级官府把其作为农业生产的金科玉律,强制要求农民按照《劝农书》的内容耕种,伤农害农深矣,本来好好的丰收年景怕是要闹饥荒了,我能不怕吗?”

    穿越前沈墨来自一个农业大国,对农民先天就有着好感,这几句话说来难免带着他的真情实感,在书影听来隐隐竟有着愤怒和悲悯的意味。

    佛儿听到这里却忍不住了,她来头甚大,身份尊贵,听不得沈墨这种已经有几分大逆不道的话,语带讥讽地反驳道:“《劝农书》乃胡学士总结历代农书精华所作,乃是劝农利农的良书,当今陛下看了都大呼胡学士乃国之栋梁,《劝农书》乃国之宝典,怎么到你嘴里就反过来了?”

    沈墨看了佛儿一眼,轻声道:“可是我猜国之栋梁胡学士肯定没种过地对不对?不仅胡学士,恐怕胡家往上数几代也没有一个种过地的吧?”

    佛儿哼了一声,“是又怎么样?”

    “怎么样?”沈墨厉声道:“一个连一粒谷子都没种过,五谷不分的所谓学士,捧着几本农书动动笔杆子,写一本不知所谓的《劝农书》,就敢高高在上地指导世代耕种的农民农事,这不是伤民害民是什么,我看他不该叫胡雍,该改名叫胡来才对!”

    佛儿被他严肃的样子吓的缩了一下脖子,反应过来感觉有些丢脸,针锋相对地道:“谁说没种过地就不懂得种地了?”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矣。”沈墨背诵了一段前世看来的古文,“书兄不是问我何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吗?很简单,实践出真知,理论结合实际,‘格物致知’是从生活或实物中体验得出自己的正确合理的看法观点和知识,而‘知行合一’是用知识去验证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否与‘知’相一致或正确客观。但不能简单理解知行合一的过程,在验证的同时也获得了新知识和大智慧,而这些知识又指导着实践,它们相辅相成。胡学士不是想劝农吗?行,那请麻烦他读完几本农书后,到各地走一走看一看,亲自种上几年地,体验一下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切实了解了农人的种种艰辛,真正把农书上的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再来劝农。

    “‘知’是知识,也是良知!”

    话音落下,冥冥之中似乎有雷霆之声巨响轰鸣,书影愕然抬头,失声惊呼:“人道感应!”

    人道,芸芸众生心意所集,尤其是人族意愿和气运的集结,所以它会刻意维护苍生尤其是人族的记忆,比如没逢天下动乱的时候,往往英雄辈出,力挽狂澜,因为这是大部分众生的期盼,所以人道感应众生意愿,给出的反馈,再比如,当某个人太过伤天害理、无恶不作的时候,“天打雷劈”也不是一句空话了,同理,当某个人对众生做出杰出贡献的时候,冥冥中的人道也会降下嘉奖,但这种情况很少,就书影所知,有记载的人道嘉奖,也就是上古时代的那些圣皇,中古时代的诸子百圣,近古以来能获此殊荣的却寥寥无几,没想到今天却让她碰到一个,而且还跟她有关。

    沈墨虽然不是修行者,但他本身就具有诸多神异的特性,也感应到了冥冥中的某种变化,连忙打开了慧眼。他只见天空突然闪光,无数金色的光点凭空出现,绝大大部分汇成一条光柱,落到自己头顶,小部分也化为一条细细的光流,往书影流去。

    沈墨顿时只感觉浑身暖洋洋的,像是泡在温泉里,非常舒服,同时他隐隐感觉的,自己身体似乎发生了某种良性的变化。

    等到光芒散去,沈墨再看,只见自己身周浅金色的薄雾中朵朵金莲浮动,颇有点如梦似幻的味道,再看书影,只见他头顶的灵光白莲暴涨一尺,莲心化作金色,看来得到了不少好处。

    竟然是先天功德之力。

    沈墨并非看不懂这番变化。

    人道嘉奖,这在夜色天女的记忆里也属于传说中的东西,他没想到自己只是把前世阳明心学的理论根据现代思想做了番改动搬到这个世界,竟然就会引动人道这么大的感应嘉奖,给了他的堪称海量的功德之力。

    所谓功德,有善于人,感其恩德,简单说就是生灵感恩的念头,佛门或者神道的修行者行善助人,把这些感恩之念收集起来,形成功德之力,有破业障、渡劫难、避邪妄等神奇的效果。

    而所谓的“先天功德之力”,则是人道感念有人做了对众生有大善的事,直接给予的,神奇之处胜过普通功德之力十倍。

    先天功德之力降临时,书影已有感应,让她既喜且惊的是,自己也能分润一份先天功德之力,这可是天大的好处,惊的是这其中隐隐透出的人道算计。

    她早就听山长说过人道虽然没有着人类定义的思想与智慧,但也并非无知无识的混沌之物,相反,它有着人类难以理解的智慧。

    得到了这份先天功德之力,书影总算有些了解山长所说的智慧是什么了。

    沈墨只是个无权无势的普通人,他今天所说的这番话,出得他口,入得自己等人的耳朵,以自己和师妹的处事方式本来不会到处声张,激不起什么浪花,自然谈不上对众生有益,然而现在不同了,她既然分润了人道赐下的好处,她身份之高又远超常人,自然就得把推广沈墨思想的任务担下来,要不然不说天打雷劈,人道运转之下,一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的境地。

    书影无语望天。

    自己明明只是想收个小师妹,怎么事情一下子复杂到了这个地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