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影兴冲冲的来,忧心忡忡地走,恍惚间感觉自己在做梦。
佛儿修为比师姐低了许多,对沈家发生的事只是有个模糊的感觉,等回了书府,立马忍不住向师姐发问:“师姐,刚才到底发生什么了,你怎么那么失态?”
书影看了佛儿一眼,语气复杂地道:“小猴子,如果我说那间小院里住了个如中古诸子般的圣人,你信不信?”
佛儿:“……”
……
沈墨心情很不错,他不过是把前世学过的东西加上一点自己的理解搬到这个世界,人道便慷慨地奖励了他一大波功德之力,怎么说他都是血赚。
沈墨高兴,沈灵也很满足,不得不说书影是个很好的聊天对象,不仅在诗词歌赋上见解独到,而且博闻强识,天南海北、古今轶事、文坛掌故,信手拈来,兼之谈吐文雅,使人如沐春风。
沈灵难得有聊的开的对象,心里已经开始期盼起书影再次来访了。
如果沈墨知道妹妹的心思一定会万分头疼,一开始他以为书影有断袖之癖,对自己小妹的男子身份图谋不轨,就算后来发现书影似乎另有所图,也没放松这方面的警惕,可惜他再警惕,也管不住自己妹妹的心思。
也不知道今天是不是串门访客的好日子,书影“主仆”刚走,周掌柜就来了。
周掌柜的脸色不太好,好像好几天没睡好的似的,眼睛下面黑眼圈重的跟浓烟熏了一样,他年纪已经不小了,平常因为精神很好,所以不怎么显老,这时候看来却已经有了丝老朽的气息。
沈墨被周掌柜这副样子吓了一跳,不久前见周掌柜时他还好运盖顶呢,这才多久啊怎么就这副样子了?
沈墨连忙运用慧眼向周掌柜看去,然后微微一怔,周掌柜头顶的蓝云并没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他的好运还没结束,然而周掌柜脸上却蒙了一层灰暗之色,印堂发黑,这又是倒霉的表现。
虽说福兮祸所伏,又有命运无常一说,可从气象上的变化来说不应该是这种呈现方式,正常表现是在头顶的气运云朵蓝中藏红或者干脆由蓝转红才对,一个人的运气是一个整体,好运盖顶的时候又同时印堂发黑,却相当于把这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分成两份,根本不可能发生,除非这部分霉运是某种外力强加进来的。
沈灵去烧水沏茶,沈墨把周掌柜请到花厅,问道:“周掌柜,您这是怎么了,怎么脸色这么差?”
周掌柜叹了口气,“别说了,我这些天也不知道是撞了什么邪,天天晚上做同一个怪梦,搞得我睡不好,这不就熬成这样子了吗?我正考虑着要不要去兰林寺拜拜,请寺里的大和尚破解一下。”
沈墨心中一动:“怪梦,什么样的怪梦?”
周掌柜的脸色瞬间变得奇怪起来,“具体细节我也记得不太清楚,只记得梦里有个小孩,我也记不起他是男是女了,只记得是个小孩,不断地问我梦川先生在哪里。”
“啥?”沈墨听到一头雾水,这又关他虚构的“梦川先生”什么事了?
周掌柜缩着脖子,疑神疑鬼的左右看看,仿佛莫名处藏着什么东西,他向沈墨压低声音问道:“沈先生,你说是不是你把《梦川奇谈》写的太诡异了,引来了些什么奇怪的东西。”
周掌柜这番话已经近乎荒诞了,但沈墨知道这种可能并非没有,不过他想了想又觉得不对,“那那些东西要找也来找我,没道理找周掌柜你一负责印书卖书的啊?”
“也许是那些东西先接触的我老周印的书,所以先找上我的呢?”
还有这种说法,沈墨恍然,他指着周掌柜,带着几分玩笑地喊道:“好啊老周,敢情你今天是当带路党来了!”
周掌柜从没听过“带路党”这个词,不过其中代表的意思他还是听的懂的,连忙摆手,“不不不,我老周怎么会害沈先生呢?”
沈墨无奈地笑了,“周掌柜,在下开玩笑的。”
周掌柜松了口气,眼前这位可是他的财神爷,他可想开罪,“不过话说回来,沈先生,这事的确诡异,要是真有什么脏东西因为《梦川奇谈》作祟,恐怕沈先生也会受到殃及,我今天来找沈先生,就是想带着你一起去兰林寺拜拜,向大和尚们求件开光的法器,有邪辟邪,没邪镇宅,有备无患。”
沈墨很想当场就告诉周掌柜,兰林寺的和尚是吃肉的,九成九是一帮依托寺庙敛财的假和尚,跟他们求助无异于缘木求鱼,不过考虑了一下,还是同意了。
实际上他并不担心邪祟,邪祟这种东西在修行体系的划分中只是些不入流的东西,他刚刚被人道赠与了一大波先天功德之力,功德之力都凝结成金莲了,等闲的邪祟真要找他作怪那是给自己找不自在,自家小妹灵光充盈,先天福德紫霞附体,邪祟也加害不得。
听周掌柜的描述,他碰上的东西怎么听也不像很厉害的样子,反而略微有点逗比气息,就算比邪祟之流强,也强的有限,他完全可以无视的,可周掌柜就不行了,福气蓝云可没有辟邪的功能。
周掌柜把沈墨当成财神爷,沈墨又何尝不是呢?
沈墨正好有些不用修行之力,就能产生神奇作用的小手段,需要用到兰林寺的某些东西,索性跟周掌柜走一趟。
沈墨跟沈灵说了一声,两人出门去了。
兰林寺位于城东,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一开始只是一间寒酸的小庙,有三四个和尚,前三十多年香火不盛,毫无名气,第二代主持接手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经营天赋,几十年来愣是把兰林寺的规模扩大了十倍有余,寺内有有五六十个僧人,在城东占了好大一片地,每日香火不断,信众布施的香油钱把一众僧人养的白白胖胖的。
站在寺外,沈墨运起慧眼看去,只见五彩烟气氤氲飘荡,笼罩了整个寺庙,这些烟气就是信众信仰产生的香火愿力了,但由于没有神灵接纳,所以未凝成愿力神光,一旦香火断绝,很快就会消散。
换句话说,这间许多百姓口中有求必应的寺庙里,其实是没有神灵的,所谓的“有求必应”,只是神棍忽悠人的手段罢了。
进了寺里,周掌柜捐了二十两香油钱,立马就让对外宣称精修佛法,概不见客的主持大师破例接见了。
主持室内,玄智和尚手持念珠,披着大红袈裟盘腿坐在黄色蒲团上,双眼似闭未闭,静静听着周掌柜诉说。
沈墨心想,该说不愧是一手把兰林寺发展到如今规模的二代主持吗,光论卖相这位大师就十分的唬人。
银须长眉,明明年过古稀了,脸上的皱纹却是极少,也不知是怎么保养的,皮肤甚至隐隐泛着宝光,要不是慧眼之下这老和尚毫无异象,他差点真以为自己碰到得道高僧了。
周掌柜说完,玄智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道:“无妨,区区邪祟而已,我这里正好有两件贫僧亲自开光的佛宝,驱邪镇宅,妙用无穷,正好赠与两位。只是……为这两件佛宝开光,贫僧颇耗法力,所以……”
所以什么呢,这就近乎明示了,当然是你要拿钱来买了,买还不能说买,而是“善心布施,供奉我佛”,我佛要价也不高,一口价,两件佛宝一百两,谢绝还价。
沈墨当时就倒吸了一口凉气,心道我的乖乖,什么玩意儿红口白牙的就一百两,他写一卷《梦川奇谈》才能赚多少钱?
周掌柜看到沈墨一副肉疼的神色,挺仗义的连他的一份钱也掏了,沈墨挺想劝他的,但知道自己劝不住,所以也就没劝。
所谓佛宝,就是两串念珠,黄杨木的,每串十四颗数珠,怎么看也不像值五十两的样子。
沈墨拿着念珠,忍着把它扔到老和尚脸上的冲动,反而冲着老和尚合十一礼,道:“主持大师,在下还想求一些佛殿里的香灰。”
玄智一愣,“施主要香灰做什么?”
沈墨随口扯了个谎,“最近肠胃不好,大夫开了个药方,做药引用。”
这年代,有些大夫为了故弄玄虚,开药的时候总是要加一味奇怪的药引,什么锅底灰、蛐蛐的腿、苍蝇的脑袋之类的,相比之下香灰反而算是其中最正常的一类。
玄智眼珠转了转,忍不住想再敲一点银子,但想想人家都花了一百两了,他再敲就未免不合适了,而且香灰这玩意儿他也不好多敲,要少了又显得斤斤计较,有损他高僧的形象,索性喊来个小沙弥,要他给沈墨包了一大包。
出了兰林寺,沈墨跟周掌柜说自己还有东西要买,两人便分开了。
沈墨的确有东西要买,朱砂、黄表纸、黑这三样,朱砂和黄表纸好买,黑没单卖的,沈墨干脆买了串鞭炮。
同香灰一起,这些都是他用来帮助周掌柜对付邪祟的小手段要用到的东西。
回到家,他把鞭炮掰开,取了里面的黑,以朱砂为主,又混和了香灰,加水研磨成墨,黄表纸裁成两寸宽半尺长的一张又一张。
沈墨要制符。
这符不是符法那种有着天地大力的道符,而是符箓一脉的符箓,运用材料特性产生不同效果的符。
沈墨把黄表纸用镇纸压住,右手提起笔,蘸了他特殊配置的墨,开始按照记忆中某段口诀,开始调动自身的灵性,注入笔锋饱蘸的墨汁之中。灵性每个人都有,只是强弱不同,强的就会像沈灵那样,会在体外形成灵光。
画符一脉符为表,修的其实是这灵性。
沈墨现在要画的叫做“朱砂爆炎却邪符”,墨汁以蕴含着阳性力量的朱砂为主,配合沉淀着信徒狂热愿力的香灰,以黑为引,以画符者的灵性通和为一,画于易燃的载体上,就是这“朱砂爆炎却邪符”了。
沈墨提笔注灵,某一刻感觉注入笔锋里的灵性突然一通,有种喷薄而出的感觉,再不迟疑,笔锋落于黄表纸上,一挥而就。
符箓的效果跟符文的形状其实没有关系,画符的把符箓画的那么玄奥复杂其实大部分目的是为了唬人,再者就是画符时用墨越多,符箓的威力当然就更大一些,复杂的图案当然用墨更多一些,也更好看。
沈墨自然选择遵从了符箓一脉的优良传统,加上他书法又好,画出的符看着就给人一种玄奥神秘的感觉,一笔一划仿佛都蕴含着奥秘。
沈墨把这张自己亲手画的符拿起来,轻轻吹干,感应了一番,知道自己成功了。
沈墨现在的感觉很复杂,高兴当然是高兴的,“朱砂爆炎却邪符”虽然只有一阶,但也不算是简单的符箓了,他一次就能画成,可以说在符箓一路上是天赋惊人了,这跟他在食气法上的天赋简直是截然相反,然而人家食气法是正统大道,能一路修到超越五阶的那种,符箓一脉呢,偏门小道,历代修行者就没有超过三阶,活过两百岁的,经常被人跟江湖骗子混为一谈,压根就没在沈墨的选项里。
莫非冥冥中自己肩负了振兴符箓一脉的重任?沈墨赶紧甩甩头,把这个想法甩掉。爱谁谁,他有那么多平坦的康庄大道可以选,有毛病走一条荆棘遍布的小路?
沈墨甩手抖抖符纸,灵性摩擦着符纸上的墨迹,某一刻感觉一到,甩手一抛。
符箓一路的甩符手法,光凭着手指、手掌、手腕力量间巧妙的配合,就能把轻飘飘一张符纸甩出一丈远,沈墨初学乍练,符纸扔出三尺远就力尽了,然后“啪”的一声爆竹似的炸响,瞬间化作火灰,一团拳头大的朱红火焰一闪,带着狂热愿力的炎炎热力扩散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