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明拔刀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上兵伐谋 A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保定军大营内,杜汉宣严令苏青岭部所有官兵对今日发生之事只字不许外传,违令军法从事,夜深人静之时,杜汗轩这才召苏青岭入中军大帐,屏退左右,细细询问事发经过。

    苏青岭将偶遇杨增一行等人遭遇假鞑军截杀等事一一道来,说起当时自己手下明军大喊“坐地免死”时,果然有鞑军士兵立即投降,苏青岭一刹那也有疑惑,直到假扮鞑兵的刺客欲道出真相时,自己不得已只好一枪将他刺死,之后宣府军的表现更是咄咄怪事。杜汉宣思此异事,沉吟半晌,方道:“你做的也不无道理,毕竟京师里党同伐异,其间凶险远殊难逆料。只恨北虏入寇,打到了京师城下,朝廷里仍然勾心斗角到这份田地,真令人气短!不过你当着钦差太监的面杀人灭口,虽然躲过一时,只怕杨公公记恨于心,早晚找你麻烦。”

    苏青岭当即跪拜道:“青岭自从军以来,大人对青岭关爱有加,此事是我处置失当,上峰若有责难,我甘愿一人受过!”

    杜汉宣扶他起身,苏青岭回想起宣府军阵前千钧一发的场面,又道:“大人,今日之事处处蹊跷,我们去救杨钦差时候,有不少假冒鞑军逃走,他们前脚刚走,宣府军后脚就跟上来了,如果宣府军和假鞑军有关联,那么易秋河多半洞悉内情。但易秋河只是个游击将军,他动用宣府军本部人马,一定要有将令,依我看,统领宣府军的参将张寅才是至关重要之人。再说,截杀钦差的假鞑军足有上百之众,换做是我,命令部下假扮鞑军去打鞑子,绝不会有人泄露军机,可那朝廷钦差行辕连同御前侍卫二三十号人,是身穿官袍,手持旌节,怎么可能说杀就杀?除非这上百人事先都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由此而来,这般刺客从何而来,受谁指派?卑职百思不得其解,回想起来更是心惊肉跳!最关键的一点,宣府军乃九边劲旅,朝廷干城,总不会全军通虏吧!他们从西北开来京师,不在城北扎营,却绕到城南,不得不让人怀疑他们是很早就得知有司礼监内臣去同虏酋和谈的消息。”

    杜汉宣听苏青岭分析使团遇刺之事头头是道,自己或有不及,但最后一句话却未免外行,于是道:“你说宣府军不驻扎城北,我看未必有什么阴谋,你读兵书岂不知‘围三阙一’的道理,俺达大军久屯于坚城之下,携的是连番获胜余威,以此胁迫朝廷签订城下之盟,朝廷岂不知其意?八路勤王军之所以猬集京师以南,是为阻挡他继续南下祸害州县,给朝廷造减轻压力,让出边墙隘口,则是让俺达知朝廷还是网开一面的,才能断了他铤而走险的念头。不过截杀钦差是通天的案子,一旦彻查必然是瓜蔓抄,远的不说,单说去年夏阁老一案,经历了多少反复,多少人株连获罪?一个久经宦海的老臣,落了个西市问斩。我们武将,地位不比文臣,当以战场杀敌建功为安身立命之本。我从军凡二十年,与鞑子多次交手,所见所闻,凡是敌胜我败,朝廷里必然有人借机相互攻讦;若是我方得胜,则人人争相来分一杯羹,没捞到功劳的,心怀不满给前线将士穿小鞋、使绊子就算小事了,更有鼓动朝廷开边衅,妄征伐,流我们武人的血,去挣文臣的前途富贵。”

    苏青岭点点头,深深呼吸一口气,万千思绪逐渐汇集起来,言道:“果真易秋河把我们全杀了,把账赖在鞑军头上,倒不失万全之策,可惜功亏一篑,反而露出了狐狸尾巴,现在应该他比我们更苦恼吧。”说罢淡淡一笑。

    杜汉宣道:“你当时不管不顾,一定要将那个俘虏置死地而后快,杨增肯定怀疑过你的动机,又遇上宣府军,说不定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苏青岭小声嗯了一下,一时都陷入了沉默。寒气袭来,虎帐里的灯光随风摇曳,打断了各自的思绪,二人都不禁抬头,远眺军营外无边夜幕,惟见一轮月华如水,繁星点点。身边萧萧北风,如梳如篦却又了无声息,天地间渐渐起了一层薄雾。

    第二天东方未白,保定军大营吹响起号角,尽管杜汉宣下了军令,可昨日遭遇太过离奇,官兵难免私下议论,仅仅过了一夜,小道消息已在保定军大营里传开了。

    保定军拔营继续向东移动,与河间军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同俺达军先锋对峙开来。只因尚在和谈期间,双方偶尔探马交锋,主力全部固守待机。又过一日,传来杨钦差和谈受挫,被俺答汗扣留的消息,两军二话没说,直接开打。几场交锋,面对行动迅捷的俺达军,明军受挫,但也凭本土作战之地利,稳住阵脚,苏青岭所部是骑兵,与鞑军对战三阵,官兵多有折损,把总之中有赵新丰受了重伤,送回营中半夜发起了高烧。

    军营中缺乏退烧药,苏青岭决定连夜派人去河间军里寻些回来,谁知忽然收到杜汉宣下令不准出兵的命令。原来明廷和俺答都是麻杆打狼——两头怕,明廷所畏者,官军精锐尽出,占据天时地利,仍不是远道而来的鞑军敌手,反而死伤惨重;俺达汗孤军越过边墙,深入明土数百里,也担心久留关内夜长梦多,不求明朝皇帝献城纳降,只要同意开放边市,就算达到目的。这就样,和谈又有了转机,期间敌我纷纷高挂免战牌,经过两日谈判,杨增等人也带着俺答汗开出的条件被放出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