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去一趟非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十一 险象丛生的日子 (1)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012年,果然是硝烟弥漫的一年,所有在尼日利亚的华人都是胆战心惊地过着日子。难道尼日利亚和博科圣地真的已经走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方面如果有这个实力镇压住博科圣地,他们的活动范围也不会扩张的如此之迅速。尼日利亚北部一直都是他们的大本营,眼下,他们已经慢慢渗透到中部来了,连首都阿布贾他们都成功进行了好几次小规模的爆炸袭击。可见,尼日利亚的武装实力他们并没有放在眼里。两方势力果真是势均力敌的话,最受苦受难的便是夹在中间的无辜百姓。

    我合上了报纸,走出磅房,来到一处空旷的地方。往常这种新闻我会即刻就和程珍说起,今天却不想说。我更不能同工人们说起,倒不是因为刘老板之前叮嘱过,而是说出来也没用,徒增恐惧而已。今天的空气显得特别的闷热,云层压得低低的,身上黏着一层密密的汗液很不是滋味。

    看样子,是有一场雷阵雨要来了。

    日落西山,工人们收了工,一个个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向各自的村庄。生产线上灰尘大,他们全部都灰头土脸的,好在肤色黑,脸上头上沾满了灰尘也看不出来。他们会成群结队地去那条河里洗个澡再回家。人走完了,门卫放下栏杆,他在门卫室外的一处荒草丛里点燃了火,在那里烤木薯吃。那木薯我吃过好几回了,糯糯的比我们国内的番薯还要好吃。由于是干燥的荒草,红彤彤的火苗一下子窜了上来,映着灰沉沉的天空,映着静默不语的青灰色远山,又想着我们一帮在此处无依无靠的中国人,随时随地都有被敲诈、被绑架的可能,那情景,真是觉着有不尽的凄凉。

    我走过去好奇地问那门卫:“你看天都要下雨了,万一木薯还没有烤熟就下起雨来了,你的木薯不能吃,火也被雨水浇灭了,那该怎么办呢?”门卫一个劲儿地往火苗上添加干柴,并不朝我看,匆忙说道:“并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下过了雨,低洼的地方全是积水,火就更烧不着了,那我只能空着肚子度过今晚了。如果雨来得不是那么及时的话,说不定木薯就先烤熟了,我的晚餐就有着落了。”门卫用木棍把火堆里的木薯翻了个身,继续往里扔干草,火势窜得太汹涌,差点把他额前卷曲的头发也当成枯草烧了起来。

    不知为何,门卫说的话让我想到了一个成语,叫做“背水一战”。生在尼日利亚,他们的命运和这个国家的命运紧紧绑在了一起。乡野之民,他们只知道求生存、求温饱。那些绑架女学生的恐怖组织呢?他们一个个也是血性男儿,为什么会成为杀人不眨眼的魔鬼?也许是找不到一条合适的路,也许是被断了后路,亦不给自己留后路,不得不加入博科圣地,不惜背上祸国殃民的骂名。

    也许,还有一种可能,是我想多了。我一个中国人有什么资格去评判他们呢?在的世界里,很多事情只凭一个信仰,是没有办法加以分析揣度的。

    他们的信仰,便是所有事情的那个解。

    晚饭时间到了,天空还是没有落下一滴雨水,那门卫倒是可以好好吃一顿木薯晚餐了。我们低头吃着碗里的饭,一个个脸色郁然,像是发生了什么不祥的事情。我心想,是不是我今天情绪低落,所以看每一个人都一脸的不悦。这样的事也常有的,开心的时候,眼里看到什么东西都是喜气洋洋的样子。

    吃完饭,终于下起了滂沱大雨。雨点打在彩钢瓦上噼里啪啦地响,站在屋檐下,雨水溅到了腰间,面前像水帘洞般出现了一排排水柱。一道闪电划破苍穹,伴随着雷声轰轰。一阵斜风刮来,虽然站在屋檐下,整个人都淋在了雨里一般,浑身湿透。

    “这风吹得真爽,雨也淋得痛快,真痛快!”杨师傅只穿了一条黑色裤衩,朝我们大声喊道。喊声还是盖不过雷声、雨水、风声,我只清晰地听到“真痛快”三个字。我和刘师傅、杨师傅、王师傅,四个人光着膀子站在屋檐下,任风吹,任雨淋,有一种豁出去的感觉。

    过了十多分钟,雨就停了。天还没有黑透,远处能看到一抹红艳艳的晚霞挂在天际。一场雨后,燥热烟消云散,空气也很清新。一个下午的闷热终于在这个时候释放完毕。我们搬了凳子坐在院子中央聊天,程珍和杨大姐也加入了我们,头顶一方天空,我们几个人显得那样渺小。十几个中国人围坐在非洲大陆的一个小小院子里,大家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说话可以排解心中的苦闷。尼日利亚的网络媒体还相当的落后,信息流通的速度非常慢。原来他们从国内的新闻里已经看到了博科圣地犯下的罪行。这一则消息可谓是国际震惊。英国首相卡梅伦、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俄罗斯名模伊莲娜等国际名人纷纷在媒体上大肆声讨博科圣地,指责他们灭绝人性。通过这些国际名人感召,一系列的国际救援也加入了尼日利亚营救的队伍当中。

    王师傅抽着他从国内带来的红双喜,叹气道:“唉,想回国喽!在国内,除了赚不了钱,比起这里来,真是千好万好。”

    杨师傅也附和道:“是啊,呆在别人的地盘上总不踏实,提心吊胆的。”

    有一个年轻的声音响起:“大不了就大伙儿一起回国呗,赚再多的钱总得有命花吧!”

    又有一个人高声说道:“要是大家都回去了,刘老板一个人能撑得住这个场子?这个时候回国,刘老板哪里会答应。我看,大家还是咬咬牙,熬过这一段时间吧。”

    王师傅很是不满地看了那人一眼,说:“你是刘老板的什么人,这么为他着想!等哪天博科圣地抓女人抓够了,想抓几个中国人玩玩的时候,说不定就来我们石矿了。在这里出点事,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连救援的人都没有,还不是死路一条!”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说着。说到回国的事,每个人都感到很遥远。想要立刻回国,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护照都在刘老板的手里,言语又不通,大部分工人从早到晚都在矿里活动,市区也没有去过。走的远一点,也就是在附近的村庄里逛逛了。他们其实心里都很明白,不管尼日利亚局势糟糕到什么程度,他们都被困在这里了。

    一种巨大的原始的恐惧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上。我们好像是来到了武侠世界里的江湖,就如金庸古龙书里写的那样:弱肉强食,血雨腥风,死生难料。

    这个人类所居住的大环境并不是一个太平的世界,好在我们生在一个太平的国家。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大家的爱国情怀发挥到了极致。

    刘老板的房门忽然打开了,吃了饭他就回屋里去了,刚才下大雨的时候,他应该就躲在屋里没有出来。他的脸色还如下阵雨前的天空一样,阴沉沉的。大家听到他开门的声音,顿时安静了下来。他站在房门口吸烟,吸的很凶,周身烟雾弥漫。

    “现在这个安全局势确实让人揪心,你们别慌,我会想办法保障好你们的人身安全。你们还是多想想怎么把活干好,提高产量吧。其他的,不用你们担心。”刘老板一副中央领导人发言的姿态,信誓旦旦地同我们说。可见他在屋里听到我们的谈话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