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莽与刘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6赤眉绿林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凤四年(公元17年),王莽重申了六管之法,要在全国上下,不惜一切代价地推行下去。王法无情,凡是违反相关规定的,一律严厉制裁,最高可判处死刑。

    他下令自公卿以下,家有奴婢的,都要按人头缴税,一人三千五百钱。这项规定本来是为了限制奴婢数量,防止瞒报人口,豪强大户们显然不愿吃亏,索性把奴婢们赶了出去。但生计无着的奴婢,和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选择成为流民,或者盗贼。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各地的群体事件开始爆发。远离帝国权力中心的江东地区,首先出现了动乱,一个叫瓜田仪的人聚众占据了会稽长州,跟官府公开叫板。

    青州琅琊一个叫吕母的妇人也起事了,都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强,吕母的儿子被县宰冤杀,她出钱招募亡命之徒,冲入县衙,杀了县宰。大量的流民就像一个桶,迅速被点燃并裹挟其中,他们转战至海边,人数扩展到万人。

    青州是后来赤眉军的策源地。

    王莽急派使者招抚,但是招而复叛,使者回来说:“百姓们都说租税沉重,辛苦耕种却养活不了自己;刑法严苛,待在家里却动辄得咎。实在活不下去,才铤而走险。”他听不进任何反对意见,勃然大怒,把使者撤职查办。那些见风使舵的人,都顺着王莽说:“陛下说得对,这帮刁民都该杀!”王莽一高兴,就给他们加官进爵。

    王莽觉得要镇压刁民,还得借助上天的力量,他来到长安南郊,亲自督造了用铜合金铸造的“威斗”,这东西像北斗的形状,长二尺五寸,用来威压天下。他让随行官员扛着这个威斗,形影不离,活像一个大马勺。

    天凤五年(公元18年),王莽派遣费兴为荆州牧,临行前他亲自询问:“费兴同志啊,你到了荆州以后,准备如何施政啊?”费兴直言不讳:“荆州一带多山林水泽,不少人从事渔猎樵采。此前六管之法太严,与民争利,加上连年干旱,百姓衣食无着,盗贼蜂起。我到荆州以后,自然要下令招抚,贷给他们耕牛种子,轻徭薄赋,情况才能慢慢好转。”

    这是经国之策肺腑之言,可惜王莽为了将强推改革,一意孤行,根本听不下去。他气急败坏,将费兴免官,荆州的形势一天天的混乱下去,最终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荆州是后来绿林军的策源地。

    王莽为了解决财政危机,下令自始建国二年以来,所有贪赃的官员,必须上缴所得财产的五分之四。官员们一致哭穷,王莽派出使者,鼓励互相揭发,于是部下告长官,奴婢告主子,搞得鸡飞狗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愈演愈烈。

    青州又出事了,琅琊人樊崇揭竿而起,聚集在泰山一带。当时青州徐州大旱,流民四起,一听说有人挑头,纷纷前去投靠。队伍像滚雪球似的发展到数万人,攻城略地,渐成气候,为了区分敌我,他们把眉毛染红,称为赤眉军。赤眉军草创约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只靠口头传达信息,没有文书、旗帜、编制、军令。

    赤眉军的组织方式让王莽君臣很奇怪。有好事者说:“难道是效仿三皇时代,没有文书名号吗?”王莽遍问群臣,都说不知道。只有庄尤说:“此事不足为怪,这些人不过是饥寒交迫,如犬羊相聚一般,不知道使用罢了。”大家都心悦诚服。

    天凤六年(公元19年),王莽被民变搞得焦头烂额,命令太史推演出三万六千年的历法,六年一改元,以昭示大新千秋万载,常在常新。大家暗自窃笑,流露出关爱智障的眼神。

    内忧必有外患,继任的匈奴单于挛鞮舆又趁机犯边,理由简直强词夺理,说王莽篡汉,他们这是为汉朝报仇。王莽病急乱投医,招募天下壮丁及死囚、奴隶,组成“猪突豨勇”,向百姓加征粮饷,向官吏摊派军马,准备反击。

    他还不忘用科技优势碾压匈奴,公开招聘异能之人,于是各路牛鬼蛇神闻风而至。有说过河不用船,会搞水陆两栖部队的;有说吃饭不用粮,会搞超级能量药丸的;有说能飞行侦查,会搞人体滑翔机的。

    中国科技史上超前西方的一幕出现了,只见那人把大鸟的翅膀安在胳膊上,浑身上下贴满羽毛,从高楼上“飞”下,结果刚飘了一百步远,就摔了个嘴啃泥。王莽怕影响士气,不敢声张,仍然让他们做了军官。

    与八年前一样,王莽决定策反匈奴贵族,这次的目标是右骨都侯须卜当。他打算将须卜当诱至长安,立为单于、后安公。大司马庄尤再次劝谏:“若把须卜当留在匈奴,可以随时通报单于的动向,这对我们大有益处。若把他放在长安,不过是一个普通胡人而已,还不如不做。”王莽不听,因为此举的真实目的,是要派庄尤等人消灭挛鞮舆,另扶须卜当上位。庄尤向来反对妄开战端,无奈数谏不从,还专门为此撰写文章,试图说服王莽。他反对出兵,说攘外必先安内,匈奴不过疥癣之疾,山东的民乱才是心腹之患。但是王莽刚愎自用,一怒之下罢免了庄尤,让他滚回老家去。

    山东的地方官也献来了大宝贝,说在山东蓬莱有一个奇人,身高一丈,腰大十围,自称“巨无霸”,普通的马车根本载不下。为了进献这位巨无霸,他特制了一辆大车,用四匹马才拉得动,又说这巨无霸睡觉枕着战鼓,吃饭用着铁箸,威风凛凛。

    他原以为王莽会龙颜大悦,却没想到王莽很迷信,因为自己表字“巨君”,“巨无霸”不就是说巨君不行吗?王莽以大不敬的罪名处死了这个地方官,把巨无霸改名“巨母氏”,看来怕马屁也要有技术含量啊。

    公元20年,王莽改元为地皇元年。他参照黄帝时的记载,进行了军政一体化改革。设立前、后、左、右、中五名大司马,以州牧为大将军,卒正、连帅、大尹为偏将军,属令、属长为裨将军,县宰为校尉,加紧镇压民变。

    不过他觉得,只靠暴力难以服众,还需要祖宗神灵的保佑。为了表明新朝万世一统,他建起九庙:黄帝太初祖庙、舜帝始祖昭庙,陈胡公(妫满)统祖穆庙、齐敬王(陈完)世祖昭庙、济北王(田安)王祖穆庙、王遂(王莽高祖父)尊祢昭庙、王贺(王莽曾祖父)尊祢穆庙、王禁(王莽祖父)戚祢昭庙、王曼(王莽父亲)戚祢穆庙。这就是所谓的“昭穆相序”。

    王莽同志对这件万年大计高度重视,亲临长安城南,举起夯土的筑,筑了三下,进行了奠基仪式。可是国库空虚,怎么办呢?但凡这种时候,就有两个百试不爽的方法,一个叫“薅羊毛”,一个叫“拆东墙补西墙”。

    他号召官民人等捐款捐粮,但是谁也不傻,你王家的庙凭什么我出钱修。实在没法,只能来一波卖官鬻爵,平民捐粮六百斛可以出任郎官,官员根据捐助数额,可以赐爵至附城。建材不够,就拆掉上林苑中的宫殿馆阁,所得木材砖瓦用来建庙。

    可惜天公不作美,大雨连绵,下了两个多月,加上工程浩大,士卒民工苦不堪言,死伤枕藉。

    在这样的百忙之中,王莽还操心货币改革的事。大小钱也不要了,五等币也不要了,发行长二寸五分、宽一寸的铲子形状的“货布”以及类似五铢钱的“货泉”。由于小篆的“货泉”看起来很像是“白水真人”四个字,后来有人附会,在南阳的白水边会出现一位真命天子,而舂陵乡即原名白水乡。

    荆州又出事了,南郡一带的饥荒日益严重。不少流民涌入山泽之中,采集野果荸荠等物充饥,过上了原始共产主义生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野果荸荠也会争得头破血流,后来不想打了,就推举了王凤、王匡两位大哥为首领,居中裁决。

    这两位有重名,王莽的大伯也叫王凤,一个侄子和一个儿子也叫王匡。

    有了带头大哥,不愁没有小弟,马武、王常这些以后的著名将领,此时也来投奔。他们啸聚绿林山中,因此称为绿林军。这个“绿”字到底怎么读,我个人觉得,不过是古今音异或方言罢了,读读都可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