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年轻时目睹悬首槁街的盛况,从此成为陈汤的铁杆粉丝,却分不清名与实的区别,因此在对外政策上表现得很中二。他派五威将四处宣示祥瑞,表明自己是天命所归。一名五威将分设五帅,“将”号称是东皇太一的使者,“帅”号称是五帝的使者,东出夫余,南出益州,西出西域,北出匈奴。将西域各国的王降封为侯,将与天子平级的匈奴单于的“玺”改为臣子的“章”。
五威将到了匈奴,只说更换新印,耿直的挛鞮知单于当即解下印绶,但是左右从旁提醒他:“还没看印文,先别急着交。”于是单于多了个心眼,先请使者入帐。五威将催促他:“大单于,旧印应该现在交上来。”单于拗不过,诺诺连声,左右则再次提醒他。单于不耐烦了:“印文有什么可变的!”神经大条的他,接了新印,看也不看,只顾吃肉喝酒,直到深夜方散。
五威将右率陈饶想了想,对其他人说:“左右一再提醒单于,如果他真的拿出来看,发现印文变了,就会要回旧印。到时候咱们进退两难,有辱使命,干脆把旧印砸了,以绝后患!”人心犹豫,都不敢回应。陈饶心一横,抄起斧头把印给砸了。
第二天,单于发现了情况,果然派人交涉:“旧印上写的是‘匈奴单于之玺’,新印上写的是‘新匈奴单于之章’。汉朝诸侯王才用这样的形制,而单于对天子,用宾礼不用臣礼,请归还旧印。”五威将拿出一把碎片给他看,说新朝就该按新朝的规矩。单于只好忍气吞声,派右贤王入朝上书,请求再赐旧印。
王莽刚一上台就搞得鸡飞狗跳,精神正常的人都只能忍着,但是有个叫阿碧的长安女子,自从得了精神病,整个人都精神多了。她疯疯癫癫地跑上街头,大喊大叫:“大新要完了,高皇帝怒了,让王莽把国家还给他!”
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王莽觉得已经坐稳了江山,除了将依附自己的三十二名刘姓诸侯保留官爵外,其余的刘姓诸侯一律罢黜。这时他想起了自己的女儿、曾经的孝平皇后,给了个名份叫黄皇室主。由此,王莽的反对者中又加入了大量的刘姓宗室。
自我感觉良好的王莽开始进行工商业改革,合称“五均六筦(通管)”。五均六筦都是虚指,即在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城、成都设立五均官,负责盐、铁、酒的,以及山泽、铸钱、赊贷等业务,统称六筦。他的初衷是为了抑制豪强,增加财政收入,诏书说得明白:“夫周礼有赊贷,乐语有五均,传记各有斡焉。今开赊贷,张五均,设诸斡者,所以齐众庶,抑并兼也。”但是,一向以清流自居的他,从入仕开始就在朝堂里混,显然不清楚下面官场的实际运行情况。
五均六筦迅速演变成与民争利的饕餮盛宴。六筦中的项目,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撑,普通百姓根本无法承担,五均官只能由富商大贾充任。地方上官商勾结官吏,弄虚作假,牟取暴利,百姓生活更加困难。酒里掺水,盐里掺沙,铁以次充好,钱成色不足,赊贷变成了高利贷。王莽出台各种禁令,最高可判处死刑,也还是无济于事。
“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这句话在任何时代都是合适的。
话说匈奴右贤王到达长安,请求归还旧印,王莽不给,挛鞮知单于大怒之下,遂发兵袭扰边境。戊己校尉部下陈良、终带等人见西域各国背叛,又怕匈奴报复,于是发动叛乱,杀害戊己校尉,并裹挟部众两千多人逃奔匈奴。单于热情招待,授予他们乌桓都将军的职务。
王莽也不甘示弱,对匈奴单于进行了降维打击,把他的名号改为降奴服于,又在地图上将匈奴为十五部,派遣中郎将蔺苞、副校尉戴级率领一支骑兵,多带金银珠宝,招降呼韩邪单于的子孙,把他们都封为单于。为了威慑匈奴,他下诏征发各郡士卒、民夫、囚犯三十万人,兵分六路,讨伐匈奴。从东海之滨到北方边境,人员物资络绎不绝,天下骚动。
此时,第三轮货币改革又开始了。他觉得以前的货币简直太原始了,面值太大的不方便找零,面值太小的不方便携带。于是发行了金、银、龟、贝、布五大类,二十八小类的一整套新货币,比现在的货币体系还要复杂。老百姓刚刚适应了大小钱,就被迫使用新货币,很多人发现以前很容易算清的账越算越糊涂。
百姓们仍然私铸五铢钱,王莽制定了更严厉的惩罚措施,一家私铸,五家邻居连坐,统统籍没为奴婢。不仅如此,还要求通过关卡时,必须同时出示文牒和布币;公卿大臣们上朝时,也必须携带新货币。后世的古钱币收藏家都非常感谢王莽同志,但是当时的人们都会在心里问候他全家。
这只是王莽反复无常的开始。当时靠献“符命”封侯的越来越多,人们甚至互相打趣说:“老铁,你咋就没有天帝赐书呢?”王莽也不厌其烦,下令让尚书们详查,不是五威将所颁布,一概下狱治罪。
比如甄丰、甄寻父子,不断用“符命”为自己谋取利益,终于把王莽惹毛了。甄寻自己造了个符命,说应当分陕而立,以甄丰为右伯,以平晏为左伯,如同当年的周公召公一样。王莽也不好意思说是假的,只好照办了。还没赴任,甄寻想攀高枝,又造符命说黄皇室主应该嫁给自己。
王莽忍无可忍,大发雷霆:“黄皇室主是天下之母,这是什么话!”遂下令逮捕甄寻,甄寻闻风而逃,甄丰在惶恐中自杀。一年以后,甄寻落网,供出刘歆的儿子刘棻、刘泳,王邑的弟弟王奇等私造符命,牵连而死者有数百人之多。自此以后,这股歪风邪气才有所收敛。
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他下诏说之前的官制改革牵涉太广,难以齐备,又恢复了部分汉制律令礼仪。
军事方面,更是乱成了一锅粥。北方边境兵将放纵,组织混乱,内郡百姓逃避兵役,成为盗贼和流民,并州一带尤其严重。王莽派出中郎将和绣衣执法各五十五人,分赴各郡督查,结果他们沆瀣一气,贪污腐败,鱼肉百姓。他痛心疾首,下诏申斥,今后再敢犯者,依法严惩。然而监察官员也靠不住了,一纸空文又有什么用。
蔺苞、戴级到塞外,废了半天劲,才招降了挛鞮知单于的一个弟弟挛鞮咸。挛鞮咸和儿子挛鞮登入塞,王莽遥封挛鞮咸为孝单于,赐给黄金千斤,封挛鞮登为顺单于,留在长安做人质。挛鞮知单于本想和平解决争端,这下可好,王莽都欺负到自己头上了。他吼道:“先祖呼韩邪单于受汉宣帝恩惠,不能辜负。现在的天子又不是汉宣帝的子孙,算什么东西!”遂派遣骑兵攻入云中郡,大开杀戒。
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有近臣婉言劝谏:“井田制是圣王之法,但是这届人民不行,他们无利不起早,对万恶的私有制念念不忘。现在想恢复井田,即使尧舜重生,没有一百年的工夫,很难实现。天下初定,万民新附,还是等条件成熟再说吧。”王莽对井田制遇到的阻力还是有些了解的,下诏暂缓执行。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在别的方面继续折腾。
他效仿周天子,以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在明堂里赐诸侯茅土。所谓茅土,就是根据诸侯方位,用茅草包裹五色土,作为封邦建国的象征。公爵地方一百里,食邑一万户;侯爵伯爵地方七十里,食邑五千户;子爵男爵地方五十里,食邑二千五百户;附城地方三十里,食邑九百户。
诸侯们欢天喜地准备就封,结果王莽说,版图未定,还要再研究研究,让他们在长安洛阳呆着,一个月先给几千俸禄。诸侯们拖家带口,几千钱根本不够花销,有些舍得脸面的,甚至替人做工挣钱。这些人都是姚、妫、陈、田、王五大姓,以及有功之人,他连自己人都开始坑了。
与匈奴的战事仍在持续,边将陈钦上报说,匈奴俘虏招供,此次犯边是挛鞮咸的另一个儿挛鞮角所为。这可能是误传,也可能是挛鞮知的反间计,王莽不辨真伪,将留在长安的挛鞮咸登斩首示众,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外交被动。
王莽又征发高句丽人助战,高句丽人不愿送命,纷纷选择逃亡。州郡官员归咎于高句丽侯高驺,老同学庄尤却说:“这事跟高驺没关系,若怪罪于他,恐怕会激起反抗,不如让州郡好言抚慰。匈奴未平,如果高句丽再乱,将成为心腹之患。”王莽不听,终于激起高句丽叛乱。庄尤奉命出兵,一路上偃旗息鼓,到辽东后,他假意招抚高驺,将其诱杀,首级送往长安。王莽一高兴,又施展降维打击,改高句丽为下句丽,出了一口恶气。
请大家记住庄尤这个人,他串起了王莽与刘秀之间的命运锁链。
始建国五年(公元13年),八十四岁高龄的文母皇太后王政君寿终正寝。她在刘家的媳妇和王家的长辈两种身份之间,始终找不到平衡点,对王莽一再退让,才造成今日的局面。她死后葬于汉元帝的渭陵旁,但是两人的墓穴之间被王莽下令挖了一道深沟,算是对她尴尬立场的绝妙注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