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王莽的天下,他可以尽情表演了。
皇家就该有皇家的样子,王莽封妻子王氏为皇后,然后再封儿子。他本来有四个儿子:王宇、王获、王安、王临。王宇王获早就死了,王安有些智力障碍,只好立王临为太子。也许是王莽一大家子都姓王,为避免不必要的尴尬,“王”改称“辟”,封王安为新嘉辟,几个孙子则被封为公。
他非常关心刘婴小朋友的退休生活,亲下策书,封刘婴为定安公,封国五县,食邑万户。这只是物质上的关爱,精神上的关爱同样重要。他拉着刘婴的手,唏嘘流涕,好像受了很大的委屈,说:“当年周公摄政,最终还政天子,可惜全国人民都选我当皇帝,我也是没有办法呀!”
但王莽并不放心把刘婴放回封国去,而是把他安置在以前的大鸿胪府上,派人日夜监视。刘婴基本上与世隔绝,长大以后连猪马牛羊都分不清。
王莽按照《天帝行玺金匮图》,大封“功臣”:王舜为太师、安新公,平晏为太傅、就新公,刘歆为国师、嘉新公,哀章为国将、美新公,这是四辅;甄邯为大司马、承新公,王寻为大司徒、章新公,王邑为大司空、隆新公,这是三公;甄丰为更始将军、广新公,王兴为卫将军、奉新公,孙建为立国将军、成新公,王盛为前将军、崇新公,这是四将。王兴、王盛是杜撰出来的,但既然是天命,就不敢怠慢。王莽在长安城中遍寻同名同姓者十多人,找了两个容貌与图中相似的封公,王兴是个看门的,王盛是个卖饼的。
紧接着是官制改革,王莽参照周礼,把三公九卿、校尉守令的名字改了个遍,让人耳目一新,然而仔细观察,却只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比如碰见南阳太守要改口叫大尹,碰见南阳都尉要改口叫太尉,碰见蔡阳县令要改口叫宰了。
与此同时,王莽陆续着手壮大王姓,削弱刘姓。与自己有亲属关系的,按五服的次序分别封为侯、伯、子、男,刘姓诸侯王一律降封为公。他可能觉得自己的家族人口不多,不足以镇抚天下,又引经据典,指出虞舜一脉在黄帝时为姚姓,在尧帝时为妫姓,在西周时为陈氏,在东周时为田氏,在西汉初年分出王氏。因此将这五姓统统算作宗室,永远免除租税。
四月,徐乡侯刘快发动数千人攻打即墨。即墨城是原胶东国、现在扶崇公国的都城,扶崇公刘殷,正是刘快的大哥。在王莽的分化瓦解下,两兄弟针锋相对,刘殷关闭城门,让手下守城,刘快败走而死。王莽又开始引经据典,说当年燕国攻下齐国大片领土,只剩下莒和即墨二城,田单设计击退燕军,恢复齐国。现在刘殷所为,实属忠心,不但不予连坐,反而将他的封邑增至万户,地方百里。
很快王莽就启动了第二轮货币改革,因“劉”字有“金刀”二字,便废除了曾经发行的契刀、错刀,就连沿用一百多年的五铢钱也一并废除;改铸一铢的小钱,和之前值五十铢的大钱并行,通令全国,要求强制兑换。
如果说之前的刀币还有合理之处,这次改革就是无理取闹了,完全是封建正统观念作祟。
不久,王莽又迫不及待地进行了更激进、触及经济基础的土地改革。他意识到,自西汉中期以来,豪强倚仗权势,大量兼并土地,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后,或向地主租佃,或自卖为奴婢。不但农民生活艰难,朝廷的赋税也收不上来,问题是意识到了,但是他选择的解决方式是回到过去——恢复井田制。现在我们站在上帝视角,知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现耕者有其田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暴力的改朝换代,消灭过剩人口才能解决(马尔萨斯模型)。
但他是第一次遇到这种问题,只能抱着那本很有可能是伪书的《周礼》,照猫画虎,这就注定了他的悲剧。有人说,如果他不瞎折腾,也许就不会身败名裂了。然而,以裹挟民意的和平手段取代了西汉朝廷,就必须要解决其遗留下来的问题,否则自身的合法性就不复存在。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消息传来,天下震惊。整个新王朝都炸了锅,各地的豪强大姓都骚动起来。所有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禁止自由买卖,等于宣布土地国有。按户计算,男丁不满八口,而土地超过一井(800亩)的,多余的部分要分给亲戚乡邻。
新法自然而然受到了抵制,有坐拥田产的豪强,也有各种原因需要买卖土地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叫“误伤刚需”。加上之前很多人不愿兑换新钱,私铸五铢钱使用,新皇帝上任三把火,政令自然比较严厉,凡是反对井田和新钱的,一律发配边疆。一时间造成了农商失业,市井萧条。上至诸侯官员,下至庶民百姓,获罪者不绝于道,哭天抢地。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豪强大姓们勾结各级官吏,瞒报田产和奴婢数量,将自家私田谎称为族中公田,在地契上做做手脚,有些还真能蒙混过关。与刘秀家关系密切的南阳豪强们,恐怕也没少钻空子,只是史书上绝口不提罢了。
刘良一家七口男丁,土地并不多,还够不上豪强的标准,但作为舂陵刘氏的一员,他们必须站在南阳豪强的立场上。刘縯则更进一步,他想的是恢复汉朝天下,因此作为长男,却并不事生产,仗义疏财,结交豪杰,门上宾客众多。这是委婉的说法,站在王莽朝廷的角度,应该叫地方黑恶势力。刘良表面上虽不支持刘縯,但在内心深处,他何尝不希望刘姓能够再度雄起。这一年,刘秀十四岁了,一边读书,一边种地,还是一位普通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