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元年农历腊月初六(公元前5年1月15日),这是年末普通的一天,前几日刚下了场不大不小的雪,天气正是阴冷,如同目前的朝局一般。
对于兖州陈留郡的济阳县令刘钦(与汉宣帝时淮阳王刘钦同名)来说,天高皇帝远,朝堂上的纷争似乎影响不到自己,他目前最关心的事情,是妻子即将分娩。正值壮年的刘钦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刘縯、刘仲,还有两个女儿,刘黄、刘元。
县令虽然不大,毕竟也是朝廷命官,刘钦的家境还算不错,几个孩子衣食无忧。刘縯身体强壮,活泼好动,像是个能撑家业的人;刘仲老实巴交,沉默寡言,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多子多福,该生就生。不过产妇最怕受寒,有规格限制的县衙条件简陋,恐怕并不合适。
刘钦一拍大腿,对呀,咱济阳有个行宫!这个行宫还是当年汉武帝下令修建的,如今早已闲置,“借用”一下未尝不可,没准还能沾沾祖宗的光呢!
是的,刘钦姓刘,是汉室宗亲。
这事还得从汉景帝说起。汉景帝有一次喝醉了酒,召幸程姬,不巧那天她正来大姨妈。程姬没办法,就把自己的唐姓侍女乔装打扮,献给皇帝,结果就怀孕了。不久生了个儿子叫刘发,汉景帝很不待见这个儿子,勉强封了他个长沙王。
长沙国原是异姓诸侯王吴芮的封地,由于吴芮小心谨慎,长沙路途遥远,才传国五代,得以保全。不过吴氏在汉文帝后元年间绝嗣,因此封国被废除。
把刘发封到长沙,潜台词是:永远有多远,你就滚多远。那时候长沙还是烟瘴之地,谈不上人杰地灵,封到这里跟流放没啥区别,刘发心里非常憋屈。
后来诸王入朝贺寿,轮到刘发献舞的时候,只见他蜷着胳膊张着袖口,非常滑稽,大家想笑又不敢笑。景帝问他怎么回事,他说长沙国太小周旋不开,景帝脸上有些挂不住,就把武陵、零陵、桂阳三郡加封给他。
汉武帝时,朝廷颁布了“推恩令”,明确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土地为列侯。
刘发有个儿子叫刘买,被封为舂陵侯,舂陵原在零陵郡。刘买的嫡子刘熊渠继承爵位,另一个儿子刘外出任郁林太守;刘熊渠的嫡子刘仁继承爵位,刘外的儿子刘回出任巨鹿都尉。
汉元帝时,刘仁觉得舂陵低湿,蚊虫肆虐,简直不是人呆的地方,上书请求迁入内地。
仁慈的汉元帝批准了,舂陵侯国被迁到了南阳郡蔡阳县白水乡,一大家子不离不弃,举族迁了过去。刘钦就是刘回的儿子,出任济阳县令,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刘钦悄悄打开了行宫小门,把妻子樊娴都安置到后殿,约摸过了几个时辰,夜幕已深,妻子终于临盆。一阵忙碌之后,室内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刘钦第一个冲了进去,是个男孩。
不知是天生异象,还是他太过兴奋,只觉得一片红光笼罩。欣喜之余,他请来了算命先生,算命先生一本正经地说:“这孩子呀,贵不可言!”
刘钦看着怀里的孩子,连说带笑:“贵不可言,那得贵到什么程度啊?咱家是支脉中的支脉,从我祖父那辈起,就一代不如一代了,说不定以后这小子能重振家业呢!”家人也都随声附和着。
刘钦从家事想到了国事,叹了口气说:“其实不光咱们家,我看这汉家江山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不知道谁重重咳嗽了一声,提醒他慎言。
“今上还是嫩了点。”刘钦坚持把话说完。这如冬日般阴冷的朝局,说不影响自己那是瞎说,但是过日子更要紧。该给儿子起名字了,刘钦绞尽脑汁回想今年有什么吉利事,一想还真有,金秋时节,县里获得大丰收,有一株嘉禾长了九个穗。
《说文解字》中“秀”字解释为:“禾实也。”文化水平还算可以的刘钦,就给这个儿子起名刘秀。
不到一个月便是元旦,今年的岁考成绩不错,又添了个大胖小子,也算是三喜临门,刘钦一家有说有笑欢天喜地过了个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