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命将休矣,这本是收回权力的最好机会,但刘骜拘泥于亲情,并没有作出反应。他亲临病榻之前,拉着大舅的手,一边哭一边说:“大将军忠心辅国,劳苦功高。一旦身有不测,就让三舅王谭接替如何?”
王凤与亲兄弟们不和,又想报答王音的恩情,也哭着说:“王谭这些人虽是臣的至亲兄弟,但他们骄奢淫逸,不能为百姓表率,不如御史大夫王音谨慎,臣愿以性命担保。”刘骜同意了,让王音出任大司马、车骑将军,王谭加为特进(地位仅次三公),兼领城门卫兵。
刘骜对舅舅们的出格行为早有耳闻,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久他就造访王商等人的府邸,被眼前的一切彻底激怒了,决定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他叫来大司马王音一顿训斥,王商、王根得到消息后,把王政君抬出来做挡箭牌,扬言要刺面割鼻向太后谢罪。
这种近乎于街头无赖的行为如同火上浇油,刘骜怒火冲天,派人责问主管京师地面的司隶校尉、京兆尹:“成都侯王商私掘帝城,引水入宅;曲阳侯王根僭越犯上,仪比天子;红阳侯王立窝藏亡命之徒,纵容宾客为盗。司隶、京兆知情不报,该当何罪!”两人吓得瑟瑟发抖,磕头求饶。王音也接到了措辞严厉的诏书:“王家兄弟自暴自弃,竟要在太后面前刺面割鼻,伤慈母之心,祸乱国家。朕今天就要收拾他们,你把他们控制起来,等候发落!”
然后他授意尚书,奏请依照汉文帝诛杀国舅薄昭的故事,治王商等人死罪,一时间杀气腾腾。王音跪在草席上,王商、王根、王立则带上腰斩的刑具在宫门前请罪,摆出服软的姿态。刘骜又心软了,终究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了了之。
你当然可以说刘骜心慈手软、优柔寡断,但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又是谁呢?汉初,在经过吕氏专权的腥风血雨后,出于对外戚的防范,皇帝和功臣们达成妥协,恢复执行了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的三公体制。在无为而治思想的指导下,职能得以顺畅运行。而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以将军、侍中组成内朝,又借对匈战争,废太尉设大司马,以大司马统领内朝。
为了保证大司马的忠诚度,只能任人唯亲,但宗室是万万不能用的,因为他们也姓刘;皇帝自然而然想到用母族或妻族外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汉武帝临终时,以霍光为大司马领尚书事,辅佐幼帝。
外戚政治形成路径依赖,即使汉宣帝清算了让自己如芒在背的霍家,也不得不起用外戚史家;汉元帝不喜欢王政君,却阻止不了王家的上位;汉成帝为了限制王凤,也不得不借用另一家外戚。前人栽种后人收,这一加强皇权的制度终于变成了怪物,反噬其主。
一面是大权旁落,一面是子女屡屡夭折,郁闷至极的刘骜开始微服到宫外散散心。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他来到阳阿公主府上游玩,阳阿公主见他闷闷不乐,就把歌伎们都叫出来助兴。
钟鼓齐鸣,丝竹悦耳,一名蒙着面纱的舞者在众人的簇拥中上场。那人螓首蛾眉,纤手玉足,腰肢如弱风扶柳,摇摆中风情万种,回首间脉脉含情。刘骜厌倦了死气沉沉的后宫,顿时被这活色生香的佳人迷住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阳阿公主注意到皇帝的失态,忍不住掩口而笑,一曲终了,舞者摘下面纱,露出了绝世容颜。
刘骜拍手叹息:“天底下竟有这般人物,朕今天是大开眼界了!”阳阿公主知趣地说:“既然陛下喜欢,我就把她献给陛下。”她又转过头对舞者说:“飞燕,陛下要召你入宫,还不谢恩?”舞者娇滴滴地答应道:“奴婢谢陛下恩典。”刘骜笑得满面桃花,连声叫好。
这位可人儿就是赵飞燕,据说她出生后遭父母遗弃,可是三天仍然没死,又被抱了回去。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赵飞燕长大后做了宫女,被分配进阳阿公主府。阳阿公主见她有天使的脸庞、魔鬼的身材,便让她学习歌舞。天赋加上努力,她进步神速,舞动起来身轻如燕,故称“飞燕”。
刘骜将她带回宫中,《飞燕外传》绘声绘色地说,她欲擒故纵,一连三次拒绝刘骜的召幸,活脱脱一个绿茶婊。这激起了刘骜的征服欲,单刀直入,强幸赵飞燕,用力过猛,竟搞得血流满床。刘骜上了瘾,从此夜夜临幸,如漆似胶。赵飞燕也许是扛不住折腾(污),也许是想提携妹妹,就在床笫之上对刘骜说:“臣妾有一个妹妹叫赵合德,也生得国色天香,愿陛下幸之。”
买一送一,岂不美哉?刘骜一见赵合德,果然明眸皓齿,丰乳肥臀,浑身散发着荷尔蒙的气息。上床一试,柔若无骨,让人流连忘返“无法自拔”。相比身体娇弱的赵飞燕,赵合德更能使刘骜大展雄风,因此后来居上,宠绝后宫。
这必然引起后宫争斗,此前许皇后的姐姐许谒,以巫蛊之术诅咒有身孕的妃嫔和王凤等人,事情最终败露。皇太后王政君震怒,下令彻查,赵氏姐妹趁机诬告许皇后和班婕妤也参与其中。巫蛊案向来都是疑罪从有,加之许皇后已经失宠,就此被废。刘骜想把赵飞燕扶正,但王政君看不惯她的狐媚样,说她出身低贱,不宜立后。淳于长从中牵线搭桥,鼓动刘骜先封赵飞燕的父亲赵临为侯,再立皇后就名正言顺了。刘骜终于如愿以偿,从后来王家人独揽大权来看,这很可能是一次利益交换。
几乎就在同时,成都侯王商上书朝廷,愿意把自己的封邑让出一部分给王莽,大臣们也纷纷为他点赞,甚至包括陈汤在内。汉成帝顺应众意,赐王莽南阳郡新野县都乡一千五百户,封新都侯,此后历任骑都尉(掌羽林骑士)、光禄大夫(掌议论)、侍中,成为皇帝近臣。而他依旧保持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用赏赐得来的财物,供养宾客,结交名士,以致家无所余;在职期间敢于直言,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誉,声望蒸蒸日上,比老王家的纨绔子弟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亲哥哥王永留下一个遗腹子王光,王莽同病相怜,对他视如己出。不但出钱供他读书,在休息日还亲自前往太学,带上肥羊美酒,款待授课的博士,连同学们也跟着开荤。王光和王莽的长子王宇年纪相仿,因此王莽还特意为他安排婚姻,并在同一天为他们举行婚礼,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忠孝仁义,王莽全占了,堪称道德模范。
刘骜则跟赵氏姐妹过上了没羞没臊的性福生活。放纵有放纵的资本,自昭宣中兴以来,天下承平已久,除了一些偶发的自然灾害,国家无事,百姓富足,从上到下都弥漫着奢靡之风。刘骜立赵合德为昭仪,仅次于皇后,为她建起一座富丽堂皇的昭阳殿,朝歌夜弦,醉生梦死。《飞燕外传》中说他把赵合德比作温柔乡,对身边人感慨:“我可不学武皇帝寻仙问道,就老死在这温柔乡里好喽。”
这嘴脸,活脱脱就是: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其实,皇帝好色真的算不上什么大毛病,《孟子·梁惠王下》中对此有过精彩论述。梁惠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却说:“当年周太王也好色,但是治国有方,既没有剩男,也没有剩女。大王即使好色,与百姓同好,怎么会有损王道呢?”
说到底,不过是他无力应对政治危机,以色自娱罢了。
在他统治时期,爆发了著名的铁官徒起义。自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以来,在各郡设置铁官,使用大量刑徒冶铸铁器。无偿劳动加上缺少安全保障,积累了各种矛盾。说起来,事件的正是一次安全事故。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沛郡的冶铁所正在烧制一炉新铁,快完成的时候,突然听见炉中传来阵阵如雷又如鼓的声音,刑徒们一哄而散。只听一声巨响,炉子被炸得七零八落,地陷数尺,铁液和炉渣四散星落。
这是一起普通的炸炉事故,但在当时,绝非事故这么简单,而是上升到五行灾异的高度,更加重了铁官徒的不满情绪。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六月,颍川郡铁官徙申屠圣等180人发动起义。申屠圣自称将军,夺取武库兵器,杀死官吏,转战九郡。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山阳郡铁官徒苏令等228人发动起义。这次起义规模更大,转战十九个郡国,东郡太守和汝南都尉被杀。
起义虽被镇压下去,但冶铁作为西汉官营经济的核心之一,出了这么大的乱子,足以动摇国本。这标志着西汉的统治危机逐步加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