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河东往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54.中秋节感悟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54中秋节感悟

    时间在按部就班中悄悄溜走,真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啊!教学工作对于阿良和他们几位新教师来说,基本走上了正轨。

    这一天,农历八月十五快到了,阿良即将迎来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当中最具有团聚气氛的一个节日,也是最让人产生伤别离感受的一个节日。有好多诗句可证,其中最经典的诗句就是王维写的: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每到中秋,面对圆月美景常常让人感怀良多。对于做父母的来说,永远想念的是那个不在身边的孩子;对于做子女的来说,每逢佳节最担心的就是远在家乡的父母是否还身体康健。人这一生,永远处在一个矛盾体当中,背井离乡走远了想着什么时候能回到家乡;而无奈呆在家里的,却老是想着何时能远走高飞。

    这也许就是钱钟书大家说的围城心理吧!没有实现的愿望永远是最好的。然而现实生活中从来难得圆满,却永远不少缺憾。

    阿良和新民起了个大早,简单吃了点早饭后,一路搭伴来到了学校。早晨的学校书声朗朗,各班教室里已经出现了早读老师忙碌的身影。对于阿良所在的学校,早读一般读语文和外语两门学科,所以,每天起五更睡半夜的也是这两门学科的老师多。而且,他们基本上每天如此,他们的工作不是一般的辛苦。看着老师们的身影,阿良又突发联想:这样教书,坚持一天没问题,坚持一年也没问题,但要坚持一辈子天天如此,是常人办得到的吗?而支撑老师们这样坚持下来的动力,恐怕就是他们心中那种自愿无私奉献的蜡烛精神吧!阿良很想不通的是,也有些人会不屑一顾的说老师这是为了养家糊口不得已而为之。对于这些个说法,单从生存的角度说是对的,作为老师也只能笑看风云过了,万人万嘴,这天下拎不清的人岂是少数。但在阿良看来,如果教师这个行当只能是养家糊口的话,那这个社会将来还会有希望吗?想想几千年前的先师孔子老人家,虽半辈子流落,但所到之处也是贵为国宾待遇啊!

    在阿良的眼里,他从念书时候就对那些教过他的老教师们无比的尊敬,他们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教师,依旧任劳任怨,他们体现的就是一种平凡的伟大。

    阿良心里想着这些无来由的感受,脚下却不停步地来到了初一教学楼下。新民直接去了办公室,他第一节要忙着上课了。阿良上午没有课,所以,就没有急着去办公室,而是穿过了教学区,直接来到了操场上。他准备锻炼一下身体,在操场上跑几圈再回去备课。

    空旷的操场很开阔。开学以后,老师们组织学生拔掉了操场上恣意生长的杂草,对煤渣铺就的跑道也组织学生进行了打扫,远远看过去平坦而整洁。

    阿良在操场上慢慢的跑了起来,时不时有几只小鸟好奇地从阿良头顶飞过,叽叽喳喳抛下一连串疑问后,忽闪着翅膀飞到了操场的空地上,跳来跳去,期待能找到几粒美味的种子。看来,鸟儿们还没有吃早饭吧!阿良边跑边看着眼前的景象想到。谁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呢?应该是运气好的鸟儿有虫吃才对!阿良突发奇想。

    阿良跑了三圈,身上已经有些出汗,嘴里也有些气喘,于是停了下来,往办公室里走去。

    在走出操场的门口时,阿良遇到了鹤发童颜的张校长。张校长每天到校也很早,习惯性地巡行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脸上挂着他特有的笑容,常给人以儒雅和蔼的映象。

    看到张校长走来,阿良主动打了声招呼:“张校长早。”

    “是小良老师啊?你每天都来锻炼吗?好习惯,天天锻炼身体好。”张校长对阿良笑着说道。

    “谢谢张校长的关心。”阿良停下了脚步说道。

    “开学以来的学校生活还适应吧!我们这里的生活习惯和你内蒙老家的不同啊!”张校长问道。

    “还好,基本适应了现在学校的生活,毕竟之前在苏州读大学呆了两年了。”阿良对张校长说道。

    “我们学校给大家现在配备的条件还是很有限的,难为你们这些毕业生了,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学校的条件会不断改善的。到时候,让你们这些外来老师也能象本地老师一样安居乐业。”张校长继续和阿良说道。

    阿良内心里突然有些无名的感动,作为一个普通学校的老校长,能为他们这些年轻老师着想,阿良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

    “张校长放心,我们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的学科和学生教好,不辜负领导对我们的期望。”阿良好像表决心一样地和张校长说道。

    “那好,小良老师,你先回办公室,我再到其他年级看看。”说着话,张校长转身往后边初三教学区走去。

    阿良一直等到老校长走过,才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老校长对他说的话,让他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当阿良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办公室里的数学老师们还没有去上课,显然,他们都在忙着为上第一节课做准备。

    阿良和大家问好后,也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他抬起头时,依旧看见了门外那颗茂密生长的柏树的浓密的翠绿,他觉得那绿色特别养眼。

    “明天就中秋节了,又到了人月两团圆的时候了。旁边周老师用带着诗意的话和大家说道。

    “新民老师,和小良老师你们有什么活动吗?”周老师对正在备课的李新民说道。

    新民正要开口,一旁的蒋老师却接口说道:“明天晚上我邀请两位新老师到我家做客,让我来略表地主之谊。”

    “蒋老师太客气了,我们俩个人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正在批改作业的李新民和蒋老师说道。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就是请你们吃个晚饭,很简单的,你们不用介意的。”蒋老师笑着和新民说道。

    “就这样定了吧,小李老师和小良老师,明天晚上放学你们一道来我家。和我家人一道过个中秋节。”蒋老师一边站起来准备上课的书,一边和新民强调着说道。

    “那就谢谢蒋老师了,明儿晚上我和阿良老师一定登门拜访。”李新民说完后,也准备去教室上课了。等各位数学老师都去上课后,办公室里又留下了阿良独自一人。阿良把当天要讲的课备好后,独坐房间,心里不由得想起了自己远在家乡的父亲和母亲。于是,他在桌柜里找了几张信纸,他准备给家里写一封信,说说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情况。

    阿良在心里先构思了一下,然后提笔洋洋洒洒地写了下去,不一会儿,一封家书就写好了。他在信里这样写到:

    “亲爱的父母亲,你们好。

    八月份离别老家来到学校工作,一路上都很顺利。来到学校以后,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对于我们这些外乡人也很关心。儿也以校为家,基本上安排好了日常生活起居,教学生活也正常进行。请父母亲不要为儿的生活担心,这里的一切都很好。

    经过将近一个多月的师生间的磨合和适应,儿子在教学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开端,所教班级学生学习积极,秩序井然。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工作上的事情也希望父母亲放心,儿子会不断努力做个好老师,做个合格的老师,做个负责任的老师。不辜负父母亲对我的期望,也不辜负张校长对我们的期望。我们张校长常说:“教师是个良心饭水”,大家要一生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发扬园丁精神。

    这里的天气眼下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水稻也快成熟了,各种物产也很丰富,市场上卖的最多的就是各种水产了,有好些在我们老家都没有见过的,什么鲫鱼、花鲢、河虾、螃蟹等等。可惜二老不在这里,不能亲口尝尝这些美味。等以后儿子在这里安家落户,条件改善之后,一定接你们下江南来看看,来玩玩,也体会一下历史上乾隆下江南的味道。

    所以,为了日后父母亲能来这里看看,儿子也希望你们多注意自己的身体。这里,儿子最担心的就是父亲您的关节炎了,等条件改善一些,儿子一定带你来南方的大医院求求医问问药,以减少病痛对你的折磨。

    这里我对妹妹也有几句话要说。妹妹你也是个孝顺的孩子。有句古话叫做‘父母在不远游’,可惜哥哥我是违背了此道,说起来叫大不孝,但对于哥来说,书念到这个地步,路走到这个关口,都抛却也不现实,否则多年的努力尽化为泡影,有时想想很有一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但路走到这个地步,哥也只好硬着头皮坚持下去,也许将来真的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也未可知。

    哥哥我不能在父母亲面前尽孝,那只有你在家里多出点力气了。在家里能帮父母亲做点事情就勤快一点,主动一点。人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啊!哥这里希望你在老家也要上进,认真生活,另外也要多看点书,充实自己的内心,开阔自己的视野和认知。

    其他的事情,我就不多说了,愿父母亲和妹妹在金秋的故乡生活也过得开开心心,甜甜美美。另外,通过邮局给家里寄去八百元钱,父母亲可以请人把家里的屋顶铺点瓦,以免去每年老屋漏雨的烦恼。

    此致敬礼儿良上。1993年9月。

    写好信后,阿良找了个信封,贴上一枚邮票,把信放在了桌柜里,等中午放学后,去邮局把信寄出去,另外在给家里寄点钱回去。

    做完这些事情后,阿良满心的轻松,不管怎么说,他又帮家里解决了一件大事情。看来,确实如老校长和他讲的那样,以后的日子会逐渐好起来的,生活终归是有希望的。

    等阿良写好了信,办公室里的数学老师们也上完了一节课,他们依旧讨论着自己的上课心得。而阿良只是静静地听着。

    “今天讲的用未知数表示数,学生简直懵了,不知道老前辈们有什么好办法。”李新民一边改着他收上来的学生的作业一边说道。

    “不要急,慢慢来,多磨几遍就好了。”旁边周老师说道。

    “还是先要把概念掌握好,注意基础知识的讲解和把握。结合题目一步一步演算,手把手教学生入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嘛。”后边刘老师说道。

    “一句话就说清楚了,但学生就是不会啊!”李新民说出了他的看法。

    “就是用未知数来代替实际数字啊!其实就是把他当数字看待就可以了啊!”新民继续说着自己的看法。

    “耐心,耐心,再耐心,初一开始时就是这样的,以后会好的。”蒋老师笑着对新民说道。

    “嗯,对的,蒋老师,我是有些着急了,以后是要耐心点了,另外,下次我去听听蒋老师你的课吧,看看你是这么处理这些知识点的。”新民也笑着说道。

    “欢迎啊,办公室里其他数学老师的课你都可以去听得,我们互相学习嘛!”蒋老师欣然说道。

    很快,上课铃又响起,数学老师们依旧全员上阵,办公室里又留下了阿良的孤身只影。

    上午就这样过去,阿良在下午时,一股作气,上完了自己的三节课。

    到放晚学时,阿良和新民回到了宿舍,吃过晚饭后,他们准备为第二天去蒋老师家里过中秋节买点礼物。

    “新民,我们是不是要买点东西带去啊!空手去不好意思吧!”回到宿舍阿良和旁边的新民说道。

    “走吧,我们去市场上看看,看买点什么东西带去。”新民说着话,招呼阿良一道往市场上走去。

    “新民,蒋老师年级挺大的,我们买点什么东西比较恰当啊!”阿良在路上和新民说道。

    “我们就买点红枣和核桃仁吧,这东西补气又补脑,我听他们许多女教师说平常都吃这个。”新民说道。

    “就买点这个特产啊!是不是有点寒酸啊!我听周老师说蒋老师老公可是搞供销的。”阿良有些疑惑地说道。

    “礼轻情意重嘛,我们那点收入能够买个什么贵重东西啊!况且,越是条件好的人家,越不在乎吃一顿饭的。我们只是表示点礼貌和敬意就够了。不要多想,一切我来安排。我和蒋老师毕竟是一个数学组的,大家彼此之间还是有些人情的。”新民信心满满地和阿良说道。

    “我是沾你的光,蹭吃喝啊!”阿良笑着说道。

    “我一个人去太难为情,有你作伴,我们也可以互相支持一下嘛!别多想了。”新民确实是个有主意的人,他说的很有道理,阿良很受启发。

    是的,人和人相处除了原则规则以外,更重要的是还有情谊的存在,情谊有时更无价啊!阿良怎么会把这个道理忘掉了呢?以后也要学会以情动人了。阿良在心里暗暗的想到。

    依着新民的建议,他们在商店里买好了红枣和核桃仁,第二天晚学放学后,按照蒋老师给他们留的地址,俩个人一道往蒋老师家里走去。

    路上依稀有回家的学生,有些还不断地和他们打着招呼。阿良突然间觉得,在路上被教过的学生问好,自己心里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欣慰,一种被人尊重的良好感觉。

    当他们去了蒋老师家以后,蒋老师夫妻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两个人,李新民和阿良很是感动。那次过节,阿良虽然不是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但他在内心深处还是体味到了家庭的温暖和被人关心的感动,真是人间自有真情在啊!

    那天回去后,触景生情,阿良在酒意朦胧中写下了自己对于家乡的回忆,作为节日思乡的一种自我安慰。

    故乡的景

    最忆故乡天地广,放眼四望心舒畅。

    仰望蓝天追白云,俯卧草地听虫鸣。

    也有山泉流水声,滋润万物向阳生。

    偶有野兔被惊起,长鸣一声鹰击空。

    今生难忘故乡景,勾起片片思乡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