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河东往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55.教学大比武。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55.教学大比武。

    学校教学活动在有条不紊的安排中有序地进行着。转眼间,阿良所在曙光中学又迎来了一学年一度的教学大比武活动。这个活动,既是对年轻教师的一种鞭策和考验,也是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一个机遇。许多优秀的年轻教师往往会在这次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日后重点培育的学科带头人人选。

    阿良和其余几位新来的老师一样,也做好了被检阅的准备。是骡子是马,终归要拉出来遛遛的。对于上课来说,阿良有一种天生的喜爱,他每到课堂上,看着学生们充满好奇的眼睛,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而令人欣慰的是,学生们也投桃报李,给了他极大的信任和配合。

    年轻老师的优点,就是和学生们的心理代差小,容易和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打成一片,取得他们对老师的充分信任,这是阿良在上课时得到的一个切身感受。

    在学校开始教学大比武听课活动之前,年级组长把他们这些年轻老师召集起来开了个短会。会上,组长要求各位老师都要参加本学科的教学比武活动,而且要求每位老师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虚心接受上级领导的检查和督导。而且,组长还给大家传授了自己上课的心得,在正式上课之前,最好在其他班级里试上一节,然后在组内评审,改进后,最后在公开课上亮相。一定要把课堂上出精彩,上出亮点,得到各位专家的首肯。这是各位日后吃饭的本领。

    听完周组长的话,阿良方才觉得,周组长看来也是个在教学上久经沙场的老将,他一定是教学上的高手,否则,不会在不到四十岁就坐上了组长的位置,原来他在教学上确实有一手啊!真是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可见学校里的确是藏龙卧虎之处啊!

    阿良和他们一道来学校的七位外地老师,在年级里都领到了不同的开课任务,接下来一周,就是他们开始认真准备的一周。在年级组开完会后,每次放晚学回去,大家在吃晚饭的时候,都会互相交流有关这次大比武开课的情况。

    这一天,照例在吃过晚饭后,其他宿舍的几位老师也陆续聚到了阿良和新民所在的宿舍,这个习惯成了他们每天晚上的惯例。客观原因是在阿良宿舍里学校给他们配备了唯一的一台旧彩电,晚上大家多少能消遣消遣。主观上的原因那就是,大家都是年轻人,聚在一起才有共同语言,才有谈得拢的话题。当然,他们谈话的内容也是天南地北古往今来无所不包,颇有纵论天下,“谈笑有鸿儒”的味道。

    “学校里上课有晨会,午会,班会,我们这个聚会应该就是晚会了。”李新民对着坐在旁边看电视的各位老师说道。这时,电视里正播放着新闻联播的节目,报道着全国各地改革开放的优秀事迹。

    “年级组里安排了公开课的任务,大家说说各自的情况吧,我们也好做个全面的准备。大家也可以互相帮助一下,把我们这个集体的整体教学水平展示出来。这是个很不错的扬名立万的机会啊!”李新民居然把这个公开课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在学校开教学先河的高度。

    “对于这次开课,我们是要加以重视的,今年我们外地教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在好多本地老教师的眼里,对我们能否教好学生还是有看法的。”阿良也跟着新民的话说道。

    “是的,我就不断地听到有些本地教师在抱怨,市里怎么引进这么多外地教师,简直是昏头了。他们的意识里,对我们这些操着普通话的新老师,带有很大的成见的。这是标准的不得志老男人的抱怨和牢骚。”教初一语文的刘兴华说道。

    “你这个说法挺新鲜,抱怨还有分老男人和老女人的啊!”王建平边看电视边说道。

    “有些四五十岁以上的老师们,教了大半辈子书了,也没教出个名堂,但他们在学校里却都是上不怕天,下不怕地的角色,连校长有时也管不了他们,好些人都是在混日子,等退休了。这些家伙自恃对学校贡献大,对我们这些外来新生力量很是不屑一顾的。”兴华和大家解释说道。

    听着兴华的分析,阿良觉得兴华看问题还很有深度,将来是个当领导的料。由此阿良也想到了自己在社会上常常遇见的牢骚满腹的中年人。不由得浮想联翩。

    在阿良的潜意识里,对于普通的中年人,他一直有这样一个感受:对于那些在行业里混的不怎么成功的男人来说,遇到难事,他们既不能嚎啕大哭,也不能满世界骂街,生活中留给他们唯一能发泄的窗口,就是偶尔抱怨一下,发一些上可怨天,下可怨地的可有可无的牢骚。也就这点牢骚,能让他们在平凡而且不得志的生活中释放一下作为普通男人活着的压力。这也许就是作为不成功男人的悲哀之处吧。阿良想到这些,不由得脊背上冒出了一层油腻腻的燥热的汗。未来的他,可不想沦落到这样一个靠牢骚度日的人啊!

    正当阿良有感而想的时候,突然间听到了陈东学在喊他。

    “阿良,这周我们俩个互相听一下自己的公开课吧,对于学校来说,也只有我们两个专业地理老师了,我们彼此互相提一些改进意见吧。”东学和阿良说道。

    “这个最好,我还在发愁,怎么把我的公开课能设计的更加合理一些。那这周我们就把这个事情弄好,下周也好正式接受城里专家的检阅了。”阿良说道。

    “我们三个比较定心,大家说好了都上同一节课,起了个不错的名字,叫同课异构。”王建平指着张卫国和胡亮平说道。

    “我们三个资源共享吧,大家互相听一节课,针对问题不断完善和改进。”胡亮平也和其他几位说道。

    “大家别紧张嘛,不就是开一节课吗?搞得如临大敌似得。”李新民对准备上公开课的几位老师说道。

    “要相信我们的水平,大家都是师范类学院毕业,不管是专科还是本科,都进行了正规的教学实践,我们上课在知识能力上完全不必担心的,最起码上课不会产生科学性错误。对于这次公开课,我们主要注意的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教态要好;二一个就是教学组织过程要流畅。估计这次来听课的专家,多也是看我们的教学组织情况。”旁边李兴华补充着说道。

    “兴华说的很有道理,大家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把握开课的难点和重点,讲到位讲透彻,尤其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具体表现,加强师生间的配合。所以,我们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难易结合。不要提问那些难度特别大的问题。”阿良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细节上我们也要注意,板书一定要工整,不管字写得美丑,到时一定要设计自己的板书,除了简明扼要外,要注意书写工整美观。如果字体写的不优美,那尽量少写。但切记不要杂乱和出现错别字。”作为语文老师,刘兴华又给大家提出了他的观点。

    你一句我一句的热烈讨论,阿良和其他几位老师对这次公开课的具体情况也越来越明确。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啊!孔子老先生几千年前讲的一句有关互相学习的话,却在无意中道出了集体力量的巨大。

    讨论完了有关上课的事情,年轻的他们又各回归了自己的课余生活。王建平、张卫国、胡亮平三个一起回到了他们的宿舍,这三位老同学,关系不是一般的铁。阿良知道,他们一定又是回去吞云吐雾了。香烟是他们的共同挚爱。

    刘兴华和陈东学依旧在看着电视,电视里正放着一部叫《半边楼》的电视剧,围绕主人公之间发生的爱恨情仇让人不忍心错过任何一集。

    阿良和新民也坐在各自的床上,陪着大家一道感受着电视剧中情节的起起落落。

    一夜无话,第二天开始,大家就都忙着准备各自公开课的内容了。

    结合自己课务的进度,阿良决定开一节叫《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的公开课。

    经过几天的认真准备,又查资料,又写教案,阿良把课堂上几乎每一句要说的话,都事先做了设计。他找来了一块小黑板,在上边一笔画就了一副世界地图,到时,他准备让学生也来学习一下如何一笔画世界地图,让学生们感受一下学习地里的乐趣。

    从古到今,能学会天文和地理的都是高人。这就是为什么好些学生在学习时候始终学不会地理的主要原因。地理这个课程,不是一般人能轻易把握的。 他需要一个人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尤其在那个教学手段贫乏的时代,要说清楚世界格局确实不是件容易事。

    阿良唯一能够找到的教学用具,就是几个陈旧的地球仪和几张用胶水粘好的地图。想想学校提供的这点教学设备,阿良除了感叹就是心酸啊!

    等备好课后,阿良又邀请东学坐阵,在另外一个班级里试上了一遍,又根据东学的建议作了一些改动。为了保险起见,阿良在另外一个班级里又试上了一遍,这次,阿良把年级组长也一道请来听课,最后等组长也提了改进意见后,阿良心里一颗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了地。

    不打无准备的仗,通过一周的努力,阿良对于上公开课的内容和教学流程基本上烂熟于心了,他就等下周市里的专家来听课了,阿良信心满满。

    宿舍里其他几位老师也准备的相当充分,他们尤其有强大的学科组老师的帮助,备起课来更是群策群力。这一点,让阿良羡慕的要死。要知道,在这个有一百五十多个老师的群体里,才区区的只有东学和他是专职的地理老师。地理这门课程,在学校里是一个标准的小学科。一切都要靠他们两个人自己帮助,自己努力,其他老师最多也只是提点教学上的建议。

    但这也给阿良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那就是但凡有学科上的事情,他和东学就成了学校里的地理权威。这或许就叫因祸得福吧!有需要的地方才能见成就啊!

    很快,学校里迎来了开公开课的日子,那天来了好多其他学校来听课且来校上课的大比武老师。可谓盛况空前,学校的大门上早早贴上了“热烈欢迎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曙光中学教学大比武活动!”

    当然,这天凡是有公开课教学任务的老师心里压力也是很大的。包括阿良也有些紧张,也不知道来校上课的其他学校的老师水平怎么样。但愿本次比赛能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最起码不要在各个兄弟学校中垫底啊!

    阿良依旧和新民一道结伴来到了办公室。

    在阿良上课之前,新民给了他一句宽心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加油!”

    等轮到阿良上课的时候,阿良在心里也暗自鼓劲:一定要镇定自若,大丈夫当有英雄气概。自己有备而来,应该相信自己,也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

    等阿良走进教室后,后边密密麻麻坐了二十多位听课的老师,有男有女,都严肃地坐在教室后边早就准备好的位置上。而前边学生们也都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教室里可以说寂静无声。尤其是学校里陈校长带着好几位中层领导也来听课了。这让阿良感到压力山大。

    一种紧张感立刻袭上阿良的心头,可以看的出来,学生们期待的目光里也多了一丝紧张的味道。

    阿良进去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学生要是过分紧张的话,那他这节课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于是阿良脑海里第一个要克服的,就是要打消课堂上过分紧张的气氛。

    等学生喊起立问好后,阿良第一句话没有按照他备好的节奏来,而是临时做了个小小的改动。他的目的就是要缓解学生紧张的气氛,让大家放松下来,这样学生思维才能活跃。否则,小家伙们连话都不会说了,还怎么回答他的问题啊!毕竟,初一农村里的孩子大多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尤其是教室里坐了这么多严肃的老师和领导,学生们更是不敢轻举妄动。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里来了这么多嘉宾老师听课,先让我们一起鼓掌欢迎老师们的到来。 ”阿良一边说话一边满面笑容地带领学生鼓起了掌。课堂里立刻掌声一片。学生们紧绷着的神经立刻放松了很多。

    “好,同学们把书翻到《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一节,今天就由老师带领同学们一道来认识世界上的主要陆地和海洋。

    以后的课堂时间,阿良带领着孩子们就按照自己之前设计好的路线一路讲了下去。一节课上下来非常流畅,学生们配合也相当好。上完课后,阿良如释重负,他的努力付出终于没有白费。

    等一天内其他学校来的老师的公开课全部结束,阿良上的课得到了市里专家老师的肯定,也得到了陈校长和校领导的首肯。最后,阿良在本次教学大比武中获得了优质课的表彰,这对于阿良是一个莫大的安慰和鼓励。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第一次得到了别人的首肯和认同。这为他日后的进步开了一个良好的头。

    那次公开课后,阿良乐坏了,当然,其他几位老师也得到了好评,他们几个外地教师,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学校里树立了一个良好的集体形象和榜样。也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后来,阿良和他们中几位老师成为了学校教学的骨干,刘兴华和王建平还成了学校的中层领导。

    再后来,阿良不断地在教学上接受学生和专家的检验,成为了学校里一名优秀的地理老师。

    那一年他荣获了市级教学新秀的称号。这对阿良来说,是他人生路上取得的第一个小小的成就。

    有付出才有回报,这句老话讲起来真的不假,阿良深以为意。

    那次公开课成为了阿良后来教学生活的一个新的起点,为此,他在日记里记下了自己最为真切的感受,作为自己从教生活的有力纪念。

    人生第一课

    投身教育已成真,尤须检验过龙门。

    教学有才方堪用,专家领导须首肯。

    虽说苦心为学生,也得火中炼真金。

    天下从无免费餐,本领过硬才立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