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河东往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9.上学途中一路好景,学习时节两门红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9上学途中一路好景,学习时节两门红灯。

    大学,常被比喻为象牙塔,阿良至今也不明白这种叫法的由来。在那个年代,一提起大学,讲起来很令人向往,但阿良念过之后才发觉,这大学念起来却并不是那么的浪漫。尤其是对于你不喜欢学习的专业,每天还要硬着头皮去专研,那个滋味不是一般的痛苦,就好比在大热天顶着太阳在地里无望而且无助的锄地的感觉一样。

    阿良上学的学费终于凑齐了,按照通知书的要求,阿良买好了去苏州的火车票,同时,办理了行李托运,特别要提的是行李中依然有北方农人家里的宝贝-----隔热又隔潮的羊毛毡。

    那天他坐车南下,开启了他的大学行程。独行是孤独的,但阿良却路遇了平生他认为的最纯洁的三大爱情方式之一:一见钟情。

    火车在哐当哐当中前行,大约是车过丰镇的时候,在他对面上来了一位很清秀的姑娘。那种美是阿良这辈子所没有看到过的,五官布局和个人气质简直是搭配的恰到好处,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好看。她让阿良体味了什么叫一见钟情的感觉。就是那种你愿意抛弃一切跟着她走,情愿为她赴汤蹈火的感觉。那女孩子看上去很累,就在阿良对面的放茶几的台子上睡着了。坐在对面的阿良隐约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给人非常清纯的感觉。真是百年修得同车度啊!

    阿良看着座位对面的女孩,一头黑发梳的整整齐齐,几颗刘海散落在耳边,白皙的皮肤看上去光滑细腻,映衬出了生命的活力和青春的美。

    突然,车身一个急刹,台子上的一个矿泉水瓶子倒了,正好倒在那个女孩的头上,她坐了起来,这下阿良一览无余的领略了女孩那种纯洁清秀的美。阿良急忙和她说了声对不起,是他的水瓶不小心砸到了那个姑娘。女孩很客气的回了阿良,说“没关系的”。阿良才放下了那颗惴惴的心。他本来想和那个女孩子自我介绍一下,最好是能留个联系方式什么的,但考虑到他的现状,他没有勇气说出来。况且,当时车厢里到处是拥挤的人,阿良权当是欣赏了一朵美丽的花儿了。或者也叫烧火棍一头热吧,素不相识的人,如果冒昧,不是自找难堪吗?只能说,这个偶遇,是阿良在大学上学路上在内心里泛起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可遇而不可求,能好好欣赏就足够了。

    后来,那个姑娘在中途下车了,阿良一直目送他出站,那时他心里有个声音在说:如果能和她一起走该多好啊!

    火车在夜里通过了居庸关八达岭长城,前边车头拉,后边车头推,很佩服詹天佑智慧的设计,泽被了后人,解决了西出北京的难题。中国人实在伟大,有作为的中国人更是国家的脊梁,人民的福星。能造福后人,人民也纪念他,怀念他。

    车过北京,再往南走就进入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阿良一如既往的新鲜。虽然夜里没有睡着,但眼睛依然望着窗外刷拉拉随车疾驰的风景。秋季的华北平原依旧生机勃勃,田间的玉米和各类作物都开始进入收获期,远远看去,车外远处依稀有忙碌的农人在劳作,天下最勤快的莫过于农民了。看来这华北人们和阿良老家的人们也是一样的,不劳动者不得食啊,勤劳是他们一脉相承的!

    车过黄河的时候,天已经大亮,阿良得以近距离体味黄河的气势。火车走在黄河大堤上,两岸田里的人们看过去变成了会移动的黑点,可见大堤是高高在上的。雨季也刚刚结束,河道里淤积着新鲜的泥沙,河水也褪去了许多,但河道中央的河水依旧浑浊翻滚。这么浑浊的河水。怎么会有黄河鲤鱼存活呢?阿良有些疑惑。母亲河,黄沙,黄水,黄皮肤,阿良看着这滚滚黄河,脑海里不由浮想联翩。依稀记得一句诗句这样描述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母亲河啊!黄的历史悠久,黄的气势磅礴,就连黄色,也深入了华夏子孙的骨髓,成为千古的名族烙印,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伟大篇章!光秃秃的黄河大堤上,阿良觉得少了点树,应该有绿色的树木来保卫和陪伴母亲河。

    火车越往南开,地面也越平坦,阿良觉得车速也越来越快。透过车窗,阿良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绿色,空气中开始弥漫着潮湿的水汽了,迎面吹来的风,也湿热了许多,第二天夜里车过南京了,喔,火车开到了标准的南方了,车站上飘过来的的话音,阿良明显觉得听不懂了。夜里的长江大桥也是雄伟的,火车穿桥而过,桥上还有执勤的警察,整齐的走过去。但夜里的江面却看不清楚,只是来来往往的船只的灯火告诉阿良,江上船很多,想必江面一定很开阔了。黄河叫母亲河,那长江叫父亲河不就很恰当了吗?阿良突发这个奇想。车过长江,但阿良没有看到长江水的浩浩荡荡,阿良只能在遗憾中继续乘车南下。

    第二天早晨,阿良耳畔传来了广播声,苏州站到了。传说中的人间天堂到了。阿良下了车,走出车站,长长的出了一口气,36个小时的火车,坐的他头晕乎乎的,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好在正当阿良犹豫的时候,看到了出口处有苏铁师迎接新生的牌子,旁边有许多学生样的同学在忙碌。阿良提着箱子走过去,和他们说了自己是苏铁师的新生后,一位热心的同学带着他上了不远处的校车,攀谈中阿良得知他也是地理系的学生,是他的学长。阿良告诉学长,还有他的行李要去车站行李房提取。还有提取行李的证明在阿良口袋里。学长说这个交给他去办,等下午一并送到学校宿舍里,叫阿良不要担心。阿良那时是满心的感谢,头一次来远地上学,居然碰到了这么热心的同学,被人关心确实是温暖的。

    无忧无虑中,阿良随着校车来到了学校,并且找到了自己的宿舍。底楼,底铺,六个床位,旁边还有六个柜子。宿舍不大,但很整洁,只是潮湿的很,闷热得很。每人一个位置,床位上已经贴了名字,阿良把箱子放在木板床上,只是脑袋里依旧是火车的咔嗒咔嗒声。阿良靠在箱子上坐了一会儿,调整着自己的状态,说实话,他一直处在昏头昏脑状态中。也就从那天起,阿良和后来陆续到来的眉山六兄弟开始了以后俩年的大学生活。

    下午,那位学长把阿良的行李搬到了宿舍里,并且帮阿良整理好。阿良整整睡了俩天,才恢复过来。开始认识大学这个新的环境,以及新的同学们。

    阿良来到学院第一件事就是迷失了方向,南北方向他总是弄反,为此还出了不少洋相。阿良的故乡,山在他家的北边,由此他的意识当中始终觉得有山的方向就代表北方。而学院的山却在南边,因此他常常南北不分,糊涂了好长一段时间。他来学院的第二天中午去食堂吃饭,指着食堂的菜对师傅说:“给我打北边那个菜”,打菜师傅狐疑的看了阿良一眼,那意思在说,那个菜明明在南边啊!但最后还是按照阿良手指的位置打给了他。后来阿良也奇怪,食堂师傅难道听不懂他的话?而实际上是阿良自己搞错了南北方向。学地理的搞错方向,讲起来笑死人的。

    来到学校休息了俩天,阿良就开始了为期10天的军训。军训是苦的也是累的,但军训让阿良学会了如何处理内务,就是把自己的床铺整理的整整齐齐。军训也让阿良学会了组织性和纪律性,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自由散漫。但苦于阿良的视力不好,最后实弹打靶五发子弹一发也没有上榜。那是个阴天,阿良趴在地上,单眼瞄准着靶心,但一会眼睛就模糊了,越瞄越模糊,随后第一发子弹飞出。不巧的很,那个步枪后坐力很强,阿良右眼眼镜片被撞了个洞,后边几枪,阿良就是瞎开了,倒霉的打靶,阿良一环没得到,还弄坏了眼镜,阿良憋了一肚皮的火气。革命还没有开始,就要去配眼镜了,你说冤不冤啊!

    但军训也有有趣的一面。就是学院里的新生都在操场上军训,得以看看每个系里的杰出人物,尤其是音乐系和外语系,美女如云啊!记得一次军训要表演节目,音乐系的学生除了军哥唱的到位,自己出的节目也很有特色。弹拉说唱丰富多彩。尤其是音乐系的女生们更是泼辣,论表演,没有一丝的害羞和难为情。尤其是记得一位教官开了音乐系一位女生的玩笑,这位女同学立马还以颜色,把教官数落的鼻青脸肿,阿良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女孩不得了,是个人物。女孩子能够不吃哑巴亏,在阿良看来还真的不多。

    军训随着打靶结束也就告一段落了,真正的大学生活正式开始了。

    阿良在上大学时听人说大学里学习很轻松,还真的不假,大一开始,阿良每天吃饱喝足之后,才只上半天课,真的和高三的辛苦没法比。

    但对于地理专业来说,阿良一点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那课实在是无趣和无味。大学里老师讲课更是照本宣科,也不讲究点教学的艺术性,一节课讲掉一章内容,好几十页,余下的就靠自己下去慢慢消化了。什么《气象学》,什么《地球概论》,什么《教育心理学》,什么《土壤学》,什么《植物学》,都是大部头的课本,学起来如果没兴趣的话那后果就很严重。每天上课,阿良就好比在天空中游荡,耳边只记得时时飘来老师的语音。听课之余,阿良也常常环顾周围,看看哪几个家伙又逃课了。

    阿良最头疼的是《气象学》。教气象的老师是个镇江人,操着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一会儿水平气压梯度,一会儿垂直气压梯度,一会儿低压槽,一会儿高压脊,对于没有一点地理基础知识的阿良来说,这些东西接受起来真的很费劲,那时课堂上也并没有课件这类新的教学媒体,直到这门课结束,阿良都没有搞清楚这些东西的含义,以至于第一学期结束考试阿良高挂红灯笼一个。现在想起来阿良都觉得难为情。学习自己没兴趣的东西真的要有超乎常人的毅力。时间浪费了,但头脑却空空如野。这次,阿良又吃了选择错误的大亏。但事情却不能够重来。其实,气象学老师也是很好说话的一个人,班级里有好几位经常逃课的女生,要论真才实学,不会比阿良强多少,但她们都过了,据说都是私下里去拜访了老师的缘故。而阿良和另外四位同学不通人情,都被挡在了及格的大门之外。

    这世道,不论走到哪里都不缺投机耍滑的人,而阿良就是学不会。愚拙之人啊!内心里却始终不缺正直。于是乎,直到后来,阿良都没办法尝尝所谓“领导”的滋味。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才是为官之道,也是自私之道。付出就是为了回报,如果这是真理,那阿良从小受的教育就都是胡说八道,颠覆三观了。人活着活着,就被自己学习的东西出卖了,不得不说这是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地球概论》,在阿良印象里也是门神一样的课程。它难就难在完全要靠天马行空的想象。什么日食月食,什么恒星日,太阳日,什么黄道面赤道面,什么天赤道,天顶,什么阴历,阳历,阴阳历,什么回归运动,什么天球坐标,总之,上这个课阿良觉得就是空对空,完全步入了太虚幻境。

    教地球概论的是个年轻的讲师,据说是研究生学历。他讲课水平好的,口齿清楚,字也写的不错,人也长得精神,阿良估计班里的女同学肯定喜欢上这个课,因为老师的吸引力不一般。阿良就是在云里雾里学了一学期,这个课程他真心的不会,考前他虽然也突击了几天,奈何那些东西怎么也搞不明白,嘿嘿,你懂得,这门课也挂了个红灯笼。

    好在其它课程没有出漏子,阿良没有被系里劝其退学。这个也是阿良辅导老师在找他谈话时告诉他的。不幸中还算万幸啊!

    说到阿良辅导员老师,阿良还真的要感谢她。她只比阿良高两届,也是地理系毕业的,是同门师姐。她是黑龙江人,个头不高,但人长得挺漂亮,她毕业留校,担任我们班的辅导员,相当于班主任的角色。正是她在学期结束后和阿良的谈话,才使得阿良正视了现实,重新开始了认真读书的大学生活。

    “人是要适应环境的,而不是环境适应人,大学是为有为青年开放的,他培养的是强者,大学精神崇尚的是自强不息和奋发有为,你要珍惜这个人生的机会啊!”这是阿良听辅导员讲的让他惭愧的几句话,使他永志难忘。

    是的,他不应该这么沉沦,他应该有为,应该努力,否则,怎么对得起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呢?或许此刻,他们正在地里为赚他的学费而辛苦劳作呢!他荒废不起啊!

    静下心来,阿良开始思考自己入学以来这一学期的经历,力争找到他出问题的所在。

    首先,进入大学,他迷失了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是最致命的的失误。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没有了追求,就迷失了方向,成了无头苍蝇。所以,想有所为,志就当存高远。阿良在初高中阶段,当时心心念念想的就是考大学,所以目标明确,屡败屡战;而考上大学后干什么呢?阿良没有仔细的想过,这就暴露了自己眼光的短浅。考上大学,人生的追求就结束了,再往后他没有想过今后要干什么,只是被动的觉得以后出来当老师,再无其他远大理想。就好比历史上太平天国一样,当夺得天京以后,以为大功告成,都享起了富,开始了争权夺利窝里斗,这就是暴露了农民阶级当时眼光的短浅性,就那点追求。阿良这个农民的后代也一样,就这点眼光和追求。怎么治这个苟且,阿良决定开始广泛的看书。儒家、道家和各类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书,阿良后来一本一本的读过去,出世不易,入世更难,书最后给了他无限的受用。他要做个有追求的人。

    其次,阿良考上大学后对自己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他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今后要靠什么来谋生,他一直糊涂着。直到他俩门课程补考方才清醒。

    其三,阿良所在大学的环境,同学们都在不同程度的混日子,缺少那种积极向上的氛围。阿良不得不承认,那时,师范类大学学习真的是太轻松了,你随便在校园里走走,都是来来往往,手牵着手的小情侣,谈恋爱,参加各种交友团体,成为当时的学校风尚,靡靡之音盛行。在物质面前,刻苦和努力反倒成为别人的笑谈。

    一句话概括,大学第一学期以来,阿良中了颓靡之毒,失去了进取之心。

    面对这么多问题,阿良下定决心----------改。既然错了,那就迷途知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