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原名李鸿基。据说乃是西夏李继迁的后人。米脂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心,是小冰河时期的干旱重点区域。至少从天启六年开始,整个黄土高原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干旱。持续时间之长,也是极其罕见。
历史已经改变了轨迹。撤军宁锦之后,国家财政状况缓解,做为银川驿(应该在米脂县境内,不是现在的宁夏省银川市)的一名驿卒,没有被裁撤回家。驿卒原本就是社会底层,有一份保障总好过走投无路。
辽饷,就是一条金色的锁链,一方面延缓了建虏的入侵步伐,另一方面加重了北方干旱地区农民的负担。崇祯通过调整防线,压缩支出,停征辽饷之后,北方农民的处境远好于原来历史。
李鸿基此时既然没有加入流民队伍,暂时,或许以后也不会有李自成这个名字。时势造英雄,李自成就是那个乱世之中的英雄。
李鸿基即使不是很普通,但在此时的时势之中,仍然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驿卒。人其实就是生活在希望之中。李鸿基此时的生活,仍然很困难,借债度日。好在有一份驿卒的工作,债务时而增加,时而减少,总算没有被严重的饥饿困扰。
和李鸿基一样,许许多多的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之中,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被改变。
李鸿基,有一些优点,如平意近人,好交友,有顽强的韧性,个人武艺和马术水准很高。但做为一个驿卒,这些特长并不能发挥出来。
崇祯六年腊月初三,李鸿基从驿站得到消息,从明年开始,全国各地的税赋大幅降低。只是很可惜,下降的是田税。而李鸿基根本没有自己的田地。而同时下达的还有严惩官场腐败,这样李鸿基就不必再受到克扣饷银。驿卒的饷银是每年六两,实际拿到手仅四两左右。(驿站是地方开支,克扣幅度远低于军户。)每年可以增加二两银子的收入,李鸿基感到非常高兴。
此时大部分地方已经受到税赋减少的官文。许许多多的人已经开始考虑税赋减少之后,对自己的影响。大明南方的佃户比例,远高于北方。一方面是南方士大夫群体很庞大,另一个方面是北方的地形影响。在大明开国之初,北方的人口很少,不断的开荒,使远离各地王府的地区,北方约有三成的自耕农。
田赋的降低,最大的受益群体,是自耕农。因为很多大地主原本就不用交田赋。
各地王府的大部分人员远赴海外建藩,加上田赋降低的消息,让北方的土地交易开始活跃。北直隶皇庄的售卖模式,被许多宗室勋贵效仿。真正购买土地的主要买家,仍然是自耕农。一般的佃户,不可能象皇庄佃户那样,很早就通过抽水机提高了粮食产量,有了一定的积存粮食。
李鸿基也有购买田地的想法,但手中既没有银两,家中也没有过多的粮食。李鸿基在驿站,消息来源很广。多年前崇祯在延安府招拢流民移民海外,李鸿基就知道消息,但没有参与。多年来移民海外的消息越来越多,李鸿基也动心了。
此时李鸿基家中有一妻一女,妻子是韩金儿(历史改变,奸情没有被发现,所以没有被李鸿基杀死。),女儿是崇祯四年三月出生。考虑到女儿年幼,对于一众亲友准备趁年节离开米脂县,到延安府加入移民队伍,没有付诸行动。
米脂县李鸿基的同宗甚多,此次李过也加入了准备移民海外的队伍。此次同宗约二百余人,准备到延安府去。
崇祯虽然在延安府招拢流民,但考虑到诸多因素,这些流民最后会转到秦王府名下。崇祯自己建立海外移民点,有诸多不便。
目前海外移民点,规模最大的就是平凉韩王府。朱璟淞最初仅流民战俘就有十余万人。经过战乱和移民,目前延安榆林一带,人数总量大减。而平凉庆阳府周边,经过当年流寇裹挟,目前生存的人口也极少。
大明目前,大股流寇没有了。原来的流寇群体人员不断流失,小股流寇的危害较小,官府就慢慢松懈了。
冬季土地交易最活跃的,是北直隶。由于都城南迁和多年前开始的海外建藩,各个勋贵都加大了土地出售的进度。和崇祯的做法稍有不同,土地交易的资金主要来自晋商的钱庄。很多自耕农以土地做抵押,从晋商的钱庄贷款,购买勋贵的土地。对晋商而言,这是利润丰厚的生意。毕竟北方近年的粮食价格大涨。
另一个造成土地交易活跃的因素,就是遗产税的征收。众多的因素让全国的土地交易开始活跃。而全国减少田赋的消息,使购买田地的买家大幅度增加。
在一众勋贵之中,最特殊的勋贵,就是衍圣公。这是孔子的嫡系子孙。正因为孔子的特殊地位,孔府暂时没有去海外建藩。而当代衍圣公孔胤植,袭爵十余年。暂时也不用考虑遗产税征收。
孔府在山东拥有太多的土地和特权。崇祯考虑到时局需要稳定,就没有催促孔府去海外建藩。如果海外利益诱人,相信孔府会派分支去海外。
如今由于新建船只较多,南海海域和平,每年的移民从正月十五以后,就有移民队伍从内地开始出发。而海边的移民营地,从二月初就有船只向海外岛屿出发。络绎不绝的船只,一直到海上风浪大时,稍有歇息。移民队伍真正中断的时间很短暂。
只是受限于运输能力,每年的移民规模仍不能让崇祯满意。
从崇祯七年开始,一大批军户体系的中级勋贵,也将加入到移民海外的队伍之中,这些人必然选择新的海外岛屿。而崇祯给出的路线,就是吕宋(今菲律宾)的众多无人岛屿。
五年了,每年的移民规模不断增加。船只建造速度的提高,将让海外移民的规模快速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