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公司的三名董事,对亚洲的情况,有了基本认识。考虑到公司总的船只并不多,需要的是商贸利益,而不是传教。
三名董事和科恩经过多次商议,决定先派人和大明,倭国联系,以进一步了解更详细的情报。就和在巴达维亚常驻的郑芝豹取得联系,告知了本次的采购清单。同时派人去平户,了解倭国的具体战况。
在殖民时代初期,海贸的影响因素很多。当时的欧亚之间,热门货物是丝绸,陶瓷。西班牙皇室过于注重金银,给欧洲和大明带去了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也是大明最终在原来历史上灭亡的原因之一。荷兰人通过商贸,改变了殖民初期完全靠掠夺的生产模式,可以说是逐步改变了原有的殖民方式。
一方面是大明很多船队忙于移民,另一方面郑芝龙有广泛的商品来源,此时大明与荷兰人的贸易,多是郑芝龙在中间采买或运输。
料罗湾海战之后,郑芝龙和荷兰人也有过贸易。荷兰人的船只是不断往返欧洲亚洲。这次贸易规模比以前要高上很多。以前单次运输的船只在六到八艘,这次是十二艘。巴达维亚的荷兰常驻数量,将增加二艘战船和三艘商船。此前在巴达维亚的荷兰商船,仅有八艘。以后最低规模是二艘战船和十一艘商船。
即使这些商船,全部攻击大明,也很难胜利。这才是荷兰人不愿发生战争的最大原因。贸易地点,从台湾转移到巴达维亚,进一步压缩了荷兰人的盈利空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对策,就是增加船队规模。估计船只数量恢复到顶峰,还要再等一年。此时大型船只的建造速度,并不是很快。何况船厂都有原来的订单。
荷兰东印度公司,原本也有一些小型商船,在巴达维亚有一个小型船厂。从料罗湾海战之后,就扩大了船坞,由于木材需要干燥。目前的500吨左右的小船,有十三艘。这些船只比起顺风船厂的新型船只,要大了许多。
西方国家此时的船只设计思路,是依靠重炮战斗,载炮50门左右的战船已经不少了。大明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战船,但悟空系列火箭弥补了战斗力。
由于料罗湾海战的失败,荷兰人再想恢复倭国贸易难度很大。荷兰东印度公司此次前往倭国,也是在寻找对策。
崇祯六年三月十三,崇祯一行人回到京城。此时,新的移民再一次开始。今年过后,朝廷将停发镇国将军以上的禄米。财政状况会进一步改善。
小冰河时期的干旱,正在南移。从去年冬季到现在,北直隶的降雪和降雨比前几年稍多。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
三月十五日大朝会,崇祯考虑到户部存银较多(六百万两),且明年禄米会继续降低,宣布给朝臣(含地方官)赏赐白银各一百两,九边军兵赏银各二两。合计耗银二百万两左右。
同时崇祯说出迁都之事,朝臣多反对。崇祯以迁都之后,漕运消耗可减少一百万两到二百万两,可以大幅度减轻民赋。
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崇祯决定到六月十五的大朝会,再讨论迁都之事。
不算帐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运送四百万石左右的粮食到京城,路上的消耗就有四百万石以上。即使改为海运,也会消耗五十万石以上。崇祯通过自己裁撤宫禁,给朝臣提供了思路。宫禁前后裁撤人员已经接近四万人,并没有影响宫廷运转和人员无业。
最早建立的大明皇家粮行和布行,这些太监的生活还算稳定。
改制之后的大明皇家研究院,将人员重新编组,四百人左右从事设备制造,不到二百人分成十个部门,各自负责一定范围的产品研发。剩余约九十人,专门负责产品销售和专利权推广。每个研发部门,除了基本薪水,再根据专利费用进行奖励。
这个研究院就成了商业化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转化机构。大大提高了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的积极性。
四月初三,荷兰人的职员戴维斯等人,来到倭国平户城。此时的倭国已经乱做一团。
一年以前,建虏开始在九州岛唐津一带登陆。随后灭掉福冈一带的黑田家,福冈多个小藩此前就被灭。随后在半年之内,九州岛除了平户,长崎两地,其他地方全部被建虏联军占领。看到丰厚的战果,建虏和蒙古人在冬季之前,已经将留守辽东的全部人员转移到朝鲜半岛,此时建虏联军在倭国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二十多万。仅有少数人员仍留在朝鲜半岛。可以作战的兵力在六万人以上。
荷兰人来到平户,是寻找通商贸易机会。因此戴维斯四月十一又来到佐世保。这里是建虏的控制区。负责防守这里的是李永芳。
戴维斯此次,带着很多翻译和随从。荷兰人需要更多的信息,以判断是否有通商机会。
相对于荷兰人而言,建虏对大明的情况了解更多。建虏来到九州岛之后,由于皇太极只和藩主势力争斗,降低了农民的税赋。很快就稳定了倭国农民。九州岛只有沿海少数几个藩主乘船逃脱。其他藩主被建虏全部族灭。皇太极又招降了部分武士。
比起辽东,九州岛要好上很多。加上控制着朝鲜半岛,建虏如今的状况要好了很多。建虏联军的高层,已经喜欢上朝鲜半岛和九州岛。
九州岛此时,大约有百万左右人口。而整个倭国,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200万。所以占领了大部分九州岛之后,皇太极暂时停下了征战。开始考虑长期的统治问题。
在九州岛的时间越长,皇太极对倭国的情况了解就越多。平户藩藩主的女婿,是大明目前风头很强的郑芝龙。料罗湾海战皇太极也通过其他人有所了解。
皇太极偶尔也会从海商那里知道大明的消息,此时皇太极发现,倭国比想象中还要好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