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粮食漩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 在苏门答腊大规模移民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苏门答腊,世界第六大岛屿。此时荷兰人因为人数较少,在东南亚一带,只有零散的军事据点,以保持贸易路线。所以此时苏门答腊岛没有荷兰东印度的据点。

    荷兰东印度公司,真正的发展是从台南据点开始,盈利大幅度增加。料罗湾海战,荷兰人损失惨重,因此上大明完全可以利用大量的荷兰船队不在东南亚海域这个空档,加快向东南亚大的岛屿移民,压缩荷兰人的发展空间。

    大明的移民与欧洲国家的资源掠夺,有极大的差别。只要移民大量到达这些岛屿,依靠悟空系列火箭,荷兰人在军事上就处于劣势。毕竟这种简化版的康格里夫火箭,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火炮威力。

    为了做好这次大移民,崇祯从三月份收到情报之后,就派出司礼监太监曹化淳等一百名太监,前往南京协调相关事宜。希望可以在北风到来前的多半年时间,总计移民五十到八十万。

    此时的大明到欧洲之间的贸易总量,按年度计算,并不高。如果真的和荷兰人关系恶化,大明不会有损失。

    此次移民,将有南方的卫所兵三万,及家属十五万左右,移民到苏门答腊。同时将军户转为民户。崇祯正在一步步改变世袭制度在整个社会中的比重。

    近几年,崇祯一直在研究元代历史。不管成吉思汗和后代,杀死了多少人。成吉思汗对于蒙古部落原有的世袭制度的改变,是十分成功的。

    成吉思汗手下,有四狗四骏,这些人多是自由民或奴隶。来自自由民和奴隶的支持,数次挽救了成吉思汗的性命。而正式这样的用人观念,使成吉思汗和札木合走上对立的道路。

    崇祯需要对世袭制度做出一定的改良,所以对成吉思汗、完颜阿骨打等人的传记时常研究,希望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改良现有的大明体制。

    将宗室高层和勋贵移民海外建藩,只是减少国内阶级矛盾的应急方法。不可能彻底解决大明的世袭制度弊端。

    这次军户移民,触动的是中低层勋贵的利益。南方这些卫所,军队战斗力极低。这些勋贵没有海外建藩的权力,移民军户之后,原有被军官占有的土地,就合法化了。所以阻力不大。

    曹化淳四月二十三日,来到南京城。南京城中,以南京守备太监卢九德和魏国公府的权力最大。按照原来的协议,到明年,各王府和勋贵的禄米将是最后一次发放,而且数量很少了。到崇祯七年,即使没有在海外建藩,也会停止发放宗室镇国将军以上的禄米和伯爵以上的禄米。

    连续三年的海外移民,规模从小到大。海外的状况也被这些王府勋贵知晓。巨大的利益刺激,和政策的倒逼,使今年移民规模很大。

    曹化淳坐镇南京,是协调大家尽可能多向苏门答腊移民。此前大明移民,选择的都是小岛屿。

    魏国公府还兼管南直隶卫所,移民的军户从那些卫所征调,需要魏国公的筹划。这时的魏国公是徐弘基。

    魏国公府是大明国公中时间最久的。此次海外建藩魏国公徐弘基,规模不大。毕竟和王府相比,国公府的佃户数量偏少。

    南京虽说没有宗室王府,但勋贵数量不少。毕竟南京周围是大明最早的地盘。朱元璋封的勋贵,老家多在南京周围。

    经过多方协调,徐弘基建议,移民的三万军户,在南直隶卫所中平均分配。

    五月初六,新的一批大移民开始。从天津到广州,整个沿海地区,将陆续有近四千船只参与人员运输。大船可载移民五百人左右,小船可载移民一百左右,实际上真正航行到苏门答腊的船只数量很少。多数船只负责将移民转运到松江(今上海市),宁波,泉州,广州四个地方。然后移民稍作修整,再运送到苏门答腊。期间郑芝龙的水师需要运送人员和武装保护。

    此时整个世界的船只排水量,正处于大幅度提高之前。即使是荷兰船队,目前无论运输人员,还是货物,单次运载量都不是很高。

    整个大明的运输能力都被调动起来。单次运输能力总量仅五到六万。单次来回时间超过一个月稍多。中间还要注意台风的到来。

    这次移民规模之大,已经是去年移民的数倍。如果此次移民顺利,海外移民总数将达到一百三十万人以上。对整个大明而言,只是百分之一稍多。但对此时的其他国家而言,是庞大的数字。

    移民船只,也会顺便运输商品,到菲律宾或巴达维亚交易。

    六月十六,曹化淳坐镇南京之后的第一批移民船只三十二艘归来。下一次出发到南洋,要等台风过后。每年台风数量多在四五次,以夏季高发。

    苏门答腊岛上,第一批移民已经盖好了不少房屋,同时会继续修建房屋和种植粮食。此前岛上没有大明的移民点。

    崇祯之所以会决定移民苏门答腊,是荷兰人在料罗湾损失太大。

    在大明展开大移民的时间,荷兰料罗湾失利的消息已经传遍欧洲。

    当时在南洋,欧洲的主要势力有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格兰人,还有罗马传教会,这些势力都将信息传回欧洲。在大明的耶稣会,还带回去了大明允许西方国家建立工厂和教会学堂等消息。

    在大航海时代初期,葡萄牙人最先找到印度海域,并封锁了其他国家的船只。西班牙人想绕过封锁,结果发现了新大陆。荷兰人起初和西班牙人是一个国王。后来西班牙国王还兼任葡萄牙国王。

    这三个国家在这个时间段,正发生着荷兰独立战争。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惨败和亏损,在阿姆斯特朗造成恐慌。东印度公司的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

    位于罗马的罗马教会学院,也得到了可以在大明建立教会学堂的消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