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粮食漩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章 数不清的流寇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崇祯在西安府,延安府,太原府三地增加兵力,大大压缩了流寇的生存空间。

    王嘉胤王二等春季在山西受到重挫。流寇在夏季没有象原本历史上那样威风。但持续干旱,让更多的佃户面临没有粮食的处境。

    海外移民,目前以各王府的管事和佃户为主。此时连王嘉胤也没有想到,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黄龙山上再次汇聚了三千人。

    在原本历史上,崇祯三年,有两个胜利者。一个是皇太极,另外一个就是王嘉胤。

    在春季失利之后,王嘉胤王二等人明白,义军目前无法和官军对敌。太原府官军以骑兵为主,延安府官军以步兵为主。王嘉胤王二等人商议之后,决定避开这些官军。

    流寇原本就是各营有各营的头领。这些流民听说过黄龙山义军的名声,在交不起佃租时,附近各县就有人来投奔各自的同乡。

    黄龙山此时的主要头领,有王嘉胤,王二,王大用,马守应(老回回)四人。兵败山西后,和高迎祥等多人失去联系。

    四人带来各自的大营,分散成四路,绕过各个县城,约定在庆阳府会和。

    十月十六,王嘉胤率领一千二百人,从黄龙山出发。从小路而行,准备从洛川与富县之间,翻越子午岭。此时整个黄土高原之上,远离县城的地方,到处都是小股流民。

    在旱灾之年,黄龙山内,依靠山泉,收获了一些粮食。小股流寇完全可以在黄龙山内靠耕作自食其力。所以出发时,王嘉胤有大量的粮食,可以支撑一两个月。

    看到小股流民,王嘉胤就习惯性收拢。等来到子午岭之后,是十月二十三日。王嘉胤所部,人数已经增加到1800人左右。这样粮食就有点紧张了。又用三日,王嘉胤已经越过子午岭,来到庆阳府地界。这样就不必担心延安府满桂的剿杀。

    流寇的军事实力很差,因而只能四处流窜。这种流窜是大明官军逼出来的。与此同时,流寇在不断的流窜之中,也逐步学会了应对官军。流寇的人数也经常发生变化。从很早时候,大明就有了流民。随着干旱的持续和扩大,四处的流民总数一直在增加。

    王嘉胤在多年的流寇生活中,指挥能力也在提高。只是在山西遇到了战斗力强横的净军骑兵,才一日之间兵败。

    如果遇到步兵为主的官军,前后二三十里的距离,足以让中军有应对时间。

    越过子午岭之后,人数不足两千。因此王嘉胤选择报团前进,先期主要抢掠村寨。五日之后,已经裹挟了一千余人,粮食也得到了补充。到十一月初二,近三千人的队伍,让王嘉胤十分开心。

    流寇的行动速度并不快,长期的饥饿,让大部分人的体力很差。王嘉胤以前做过边军,简单将流寇按照加入时间分了一下,就朝着合水县行进。

    明代的合水县城中人口约五千左右。此时无论州城还是县城,防御力量很差。王嘉胤令人三面围城,很快就从北面攻入城中。

    流寇很快就包围了衙门,城中文官已经自缢身亡。随后三天,流寇处于狂欢之中。将富户满门灭杀,将城中所有人的粮食金银集中,最终再次裹挟了四千余人。

    流寇的人数一下子就膨胀了很多。于此同时,庆阳府下辖的多县,遭到王二,王大用,马守应的流寇队伍的洗劫。

    王二率部先后洗劫旬邑县,郴州,王大用先后洗劫真宁(今甘肃正宁),宁州(今甘肃宁县),马守应所部目前还没有联系上。

    十一月十三日到十五日,三部人马先后来到庆阳府城外围。此前流寇已经将庆阳府外围的主要道路围堵,因此庆阳府被围的信息外界无人知道。

    王二在庆阳府西面扎营,人数约三万,王大用在庆阳府南面扎营,人数约两万,王嘉胤在庆阳府东面扎营,人数约一万。合计近七万的流寇大队人马,仅就人数而言,达到一个新的。

    十一月十六日,流寇分三面向府城进军。当庆阳知府站立在城头之后,看到城外的流寇队伍,两眼发黑,两腿发软。城外分散的流寇队伍,人数数不清。如果三面人马,都是一样多,庆阳府根本无力防御。

    庆阳府,虽设有庆阳卫,一个卫所,如果兵马充足,有三千人到五千人不等。然而到了现在,卫所可用之兵不足八百人。如果不是崇祯拥有了来自后世的记忆,仅固原这个三边总督府所在之地,就多次闹饷和部分军户成为流寇。在崇祯努力下,军户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成为流寇。已经比历史上好了很多。

    庆阳卫所,并不在庆阳府城之内。这样庆阳府在毫无准备之下,可用的守卫力量,仅为百余衙役,和几个大户的家丁,合计不足三百人。

    冬季的太阳,照在这个古老的城池。带给城内众人的是极度恐慌。近年来流寇往返于黄土高原各地。庆阳府经常有各地流寇消息。可此次流寇从多个方向而来,又临近年关。一时之间庆阳卫也被阻隔在远处。

    庆阳府的地理位置,在黄土高原算是水利条件较好。整个庆阳府周围,人口众多。城墙比起周围县城,要好上许多。然而流寇占据了人数优势,此时再征调丁壮,已经为时过晚。毕竟城墙防御所需要的滚木擂石,已经搬到城墙上面的很少。

    在鼓声的催促下,在附近裹挟进来的本地人,被迫用云梯进攻城池。在庆阳的城门附近,流寇用人数优势,很快攻破西门。

    十一月十六日,庆阳府成为第一个被流寇攻破的府城。流寇合计死九百余人,轻伤三百人。随后十天时间,庆阳府一直处于混乱之中。这种混乱随着临近腊月才稍有缓解。

    十一月二十八日,王二因为此次攻破庆阳府为首功,且人马众多。被王嘉胤,王大用及流寇中小头目,推举为大首领。

    流寇的头领座次,从来都是以自己的实力说话。崇祯元年,王二与王嘉胤第一次会合时,王二人数远小于王嘉胤,这次人数远超王嘉胤和王大用。

    最近每天晚上,众人都在研究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受到此次攻破庆阳府的鼓舞,各大首领都赞同分兵行进,合兵攻击,并利用这几天时间,将九万余人(在庆阳府再次裹挟近三万人)进行编队,每营约千人,共九十二营。其中王二有四十一营,王大用有三十三营,王嘉胤有十八营。号称一百零八营。

    至此流寇规模大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