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从京城出发,3万骑兵,另有互送悟空火箭的车辆三十辆,携带一周粮草先行。随后崇祯又让户部准备粮草,由五千净军护送。崇祯不想因为粮草不济出现溃军。
孙承宗也担心遇到建虏时出现粮草不足,故行军稍缓。并在德陵净军训练营补充粮草,在居庸关补充粮草,这样加上随军护送粮草的净军二千人,民夫二千人,合计三万四千余人。
孙承宗行军很是有点细致,从斥候,到前锋,再到中军,后军,每日行走到何地立营,地点如何选择,很是细致。
现在行军的这条路线,非常有名。因为路上要经过一个地方,土木堡。大军行进,必须分开距离,以免仓促迎敌。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就是大军行动不当。正常情况下,敌情不明时,必须谨慎行军。
腊月二十二日,孙承宗的中军进入居庸关。次日抵达延庆州。腊月二十四日,刚准备启程西行,前锋斥候回报,在前方发现建虏游骑。估计怀来已经失守。
孙承宗行军,前锋与中军大约距离十里,道路虽不是太好,但这些距离对骑兵而言,不算远。斥候一般又在前锋之前二十里,斥候轮流向前向后汇报踪迹。
孙承宗问道:"在何处发现建虏踪迹?"
斥候回到:"军门,离此地约有二十里地,发现百名左右建虏游骑。前军以经在前方八里处停下备战。等待军门命令。"
孙承宗说到:"让前军再派出斥候,绕道去怀来,宣府报信,目前宣府应该还在坚守待援。"
从居庸关向西,一路都是山路,道路于骑兵不利。以孙承宗的想法,建虏应该没有攻打居庸关的想法。另外区区百人游骑,就让前军停了下来。看来明军的畏战情绪强烈。
由于没有详细的建虏情报,孙承宗也拿不定主意是否前行。就派出斥候,让后军加紧行军,并派出斥候查看周围,严防建虏绕道包围自己。
等后军进城之后,前军的斥候再次回报,百名建虏游骑已经退去。前军请示如何行事。
战场在每一个将军眼里,其实都是有太多的未知因素。首先就是不知道对方的兵力布置。如果要等到一切明了,战局已经早已结束。
明军的以文御武,导致这些文臣在战场上的临场应对能力很低。此次前军有六千人,居然被百名游骑吓住了,甚至连孙承宗都吓住了。孙承宗不知道百名游骑后面有多少建虏。
每只部队的习惯都大不相同。骑兵作战,原本斥候应该放在一百里或五十里之上。长期的防御思想,已经让明军的斥候距离大幅度下降。
要知道,二十里的距离,对骑兵而言,快速移动起来,也就是二十分钟到三十分钟。根本没有足够的应对时间。骑兵行军,每天百里是很正常的。
孙承宗拿不定主意。远处的建虏游骑,同样不知道明军斥候后面有多少兵力。山区道路不好,明军斥候一看见建虏就掉头回来。甚至连建虏的数量都估计错误呢。建虏只有60余人。
考虑了一下到怀来的地形,最终孙承宗决定留部分后军留守延庆。然后余下的后军和中军一起向西而行。
建虏的游骑,是分兵出来抢掠的。目前宣化和怀来都没有被建虏攻破。知道前面有建虏踪迹之后,孙承宗还是按照以前的速度向前行军。此时如果快速行军,一天就可以到达怀来。
孙承宗一行,小心翼翼。二十六日下午到达怀来附近,前军率先与围城的建虏斥候相遇,此时距离怀来县城还有三十里。前军领军的,是京军中的参将,胆子很小。世袭制已经阻断了军中的正常升迁秩序。因此又一次停下,等孙承宗的命令。等孙承宗命令向前之后,反倒是建虏斥候和围城的建虏先一步撤离了。建虏总数只有五百人,看到六千骑兵,知道没法取胜,只好快速撤离。
怀来之围就这样解了。其实建虏五百人,也就围了怀来三天,还差点将怀来破城。如果孙承宗一出京城,就快速行军,或许建虏根本就围不了怀来。
从怀来,到宣府,如果再按照目前速度行军,还需要两天。宣府和张家口,目前已经被围多日。
腊月二十七日,绕道探查的斥候回来了。宣府和张家口,仍在坚守。围宣化的,是阿敏。围张家口的,是皇太极。
二十八日早上出发的时候,阿敏已经知道,明朝援军来了。但来的是军队人数,将领,仍是一无所知。新军的旗号很多人不知道。阿敏决定用一万人应战援军,四千人继续攻击宣府。
正是这个决定,让阿敏败北。孙承宗此时此时前军和中军已经将距离缩小到二里,这对骑兵而言,就是全军合而为一了。
距离宣府二十里的地方,双方距离很快接近。等双方距离不足二里开始准备进攻的时间,阿敏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悟空火箭的射程。
此前在长城关口,由于建虏是远距离骚扰,所以悟空乙型燃烧火箭和丙型爆炸火箭没有用武之地。借着前方战马的掩护,一共二十架火箭发射架分两排交叉错位安装完毕。燃烧火箭的射程是500到800米,爆炸火箭的射程是1000到1200米。此时两种火箭都可以覆盖建虏的队形。
火箭准备就绪后,第一发试射就刚刚进入队列,还没有等建虏反应过来。一枚接一枚的悟空火箭,很快就飞到建虏骑兵的上空。连射十发,就是总共200枚火箭。虽然没有完全覆盖整个队形。但爆炸的声音和燃烧的火焰,一下子就让建虏的马匹出现严重混乱。一万名骑兵,在十连射中,至少直接死伤1500人以上。建虏已经控制不住马匹了,马匹四散,让建虏的队形打乱。
孙承宗见状,命令停止发射火箭,两万多骑兵顺势冲击建虏。此时建虏马匹多数掉头向回跑。自己人很容易碰撞到一起。骑兵的队列原本散的很开,但刚刚一瞬间的爆炸,形成不小的冲击波。
等阿敏反应过来的时候,建虏已经是回天乏术。此役明军大获全胜,总计斩杀建虏四千多人。建虏四散逃走,回去的路上和回去后,又死亡六百多人。明军仅死亡八百伤一千余人。大获全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