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缘结源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 咸粥与府门崖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黎明前的黑暗里,木楼中的三位少年或早或晚睁开了眼睛,静静等待新的一天来临。兴许是太阳也感受到了三个少年的殷切和期待,早早便划破漆黑的天幕,用亮堂堂的脸庞照耀万物。

    在打坐假寐的徐先生缓缓睁开了眼睛,起身走出了木楼,几人察觉到了动静,立马翻身起来,穿衣套鞋,在徐先生身后站成一排,随手将散乱的头发一束,整理着衣襟。

    比所有人都起得早的小一蹲在火堆前煮着野菜肉粥,嘴里背诵着据说是天启之前的远古年代流传下来的千字文,时不时拧着眉头,皱起鼻子细细思索,听到木楼前的动静,看见这不寻常的阵仗,察觉到了什么,被火燎了一般窜了起来站定,抓着衣角,脸色变幻不定。

    徐先生笑着向小一摆摆手道:“不用紧张,只是今儿他们便要参加入府试,成为正式弟子了。”

    小一不安问道:“那年哥他们是不是要搬走了?”

    “是的,不管是内门还是外门,都会分配院子,不住都不行。”佘庆年耸耸肩。

    “那你们还会来这里玩儿吗?”小一低着头,似乎自己都觉得这个要求有点过分,声音微不可闻。

    “不会。”李萧板着脸硬邦邦吐出俩个字,颇有几分李竹的模样,这俩字砸得小一嘴唇抿得紧紧的,抓着衣角的手指骨节骤然变得苍白。

    佘庆年疑惑转头,拳头上悄无声息染上一层绿色,想敲一敲李萧的脑壳,看是不是坏掉了。

    “我们以后会专心修炼,哪来的时间玩儿?不过徐先生毕竟在这里,偶尔还是要来拜会的。”李萧蓦然绽开笑脸,于是佘庆年手上的铜绿褪去,徐先生在儒衫广袖中的拳头松了开来。

    小一松了一口气,瞪了一眼李萧,转身盛粥,众人随即拿筷子上前接碗,李萧从小一手上接过满满一碗的粥,吹了吹,尝了一口,乐得嘴巴咧到了耳朵根,紧接着便是一口又一口,喝完后还把碗递给小一道:“再给我盛一碗呗。”

    小一看怪物一样看着李萧,借转身盛粥背对众人时,手指沾了点残粥送进嘴里,顿时被咸得龇牙咧嘴,小脸皱成了一朵雏菊。

    “难道李子哥好这口?”小一犹疑不定,咬咬牙,将怀里藏的盐巴扣下来一大坨放到碗底,然后盛粥进去的时候戳戳搅搅一番,转身带着笑容递给李萧。

    李萧喝着掺着盐粒的粥,傻子一般乐着。

    没别的,咸他不怕,就怕小家伙以后就对他平平常常打招呼,规规矩矩说着话儿,既然今早能吃到这齁死人的粥,那么昨晚的事儿应该就过去了。

    佘庆年发现李萧一个劲傻乐,便多看了俩眼,发现他粥碗里将化未化,晶晶亮亮的小颗粒,再看了看小一微张着嘴眼巴巴盯着李萧的样子,心里突然就为小一打抱不平起来,他知道李子喜欢甜的,小一这模样怕是给李子加了糖,还眼巴巴盯着,生怕他不开心,昨晚明明是你李萧的错,怎的还要小一先来示好?那你也给人家一个笑脸稳稳心呗,昨晚还怕小一记恨,现在尝到甜头就只会傻乐,看样子下次和悠哥一起帮小一讨公道时要下点狠手,这架子端得也太过了。

    佘庆年黑浓的眉毛皱得紧紧的,连成了一条浓黑的墨线,就差在脸上写着不满俩个字了。

    小一兀自张着嘴巴,连自己的粥都忘了端起来,想着以往最是挑剔味道的便是李子哥,莫不是李子哥舌头有毛病,羞于那啥来着,所以强自装出来的?想着想着目光便带上了一点同情。

    之后,李萧从小一手上接过了第三碗粥,尝了尝,嗯,不咸不淡,没问题了,看了眼小家伙,板着脸面无表情,看来小家伙气消得差不多了,不装了,只是还放不下架子,不肯在他这边露出笑脸而已,话说小家伙演技也太差了,先前一脸我什么都不知道的痴呆表情,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想着小家伙拙劣的演技,李萧笑出了声。

    而小一见李萧还是那么笑着,越发怜悯,三碗粥咸淡差得这么大,脸色一点都没变,看来李子哥是真的尝不出咸淡,也不知道他舌头能吃出些什么滋味来,唉,既然他那么努力地不想别人知道,我也就不问了,就当不知道吧,小一喝着粥,有些不合年纪的小惆怅。

    鹿悠和徐先生知道小一和李萧的小动作,只是笑着,虽然往常爱闹的三人安静喝粥,显得有些反常,可俩人只当是离别在即,气氛有些沉重,不想说话,全然不知就一会功夫这三人想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儿,这个误会直到多年以后闹出个波及一州修士的大乌龙才解开。

    吃过了早饭,三人将东西收拾了一番,便由徐先生袍袖一挥,带着三人消失不见,木楼前,小一躬身作揖,心里默默祝福着,久久未起身。

    ——————————

    和其他环山之间只有几条石阶单调点缀不同,在悟道山第一环山和第二环山之间,一条格外粗大的石阶蜿蜒着由下至上伏在陡峭的悬崖上,主干上还延伸出不少支路通向凹进悬崖中的宽广演武台,远远望去,就像一株巨大的窄叶藤依附于道仙山这颗奇大的树上,至于此间的人们,便如树上的蚂蚁一般上上下下忙碌着。

    和平常不同,往日忙于修炼或者各种事务的外门内门弟子今天都聚集在第一环山的几座坊市中,几座离得近又起得高的酒楼早就坐满了人,最顶上那极少有人的雅间此时也多了不少气度不凡的年轻男女凭栏而立,相互聊着天,热切地看着被众多弟子取名为府门崖的悬崖。

    在“窄叶藤”根部的空地上,已有不少人聚集在此,有的带着扈从,有的由长辈跟着,不断嘱咐着什么,有的孤身一人,掩饰不住脸上的紧张神色。

    徐先生和鹿悠三人就这样突兀地出现在人群中,有徐先生的术法做遮掩,并没人注意到身边凭空多了四人。

    李萧踮起脚尖四处看了看,低声道:“道玄府的府试一般是凑齐百人才会开一届,这届好像人数有些多,怕是有近俩百人了。”

    徐先生微微一笑,人数多是因为年前他便打了招呼,硬生生将早就该举办的府试压着,当时看府主的意思,他最多能压一年,可府门崖上的演武场有限,人数积压过多总不太好行那排队之举,好在李萧三人早早突破,少了许多麻烦,徐先生自然不会为了李萧三人便将府试压着,此事是因为他当时看上了几个上报准备参加府试的苗子,生出了一个有趣的想法。

    铛~铛~铛~,石阶旁边的一座五人环抱的铜钟突然自鸣三声,从第三环山上骤起一道流光,转瞬便停驻在府门崖前的半空中,竟是一位负手而立的白须老道,坊市酒楼中蓦然响起一阵低呼。

    “竟是清泉长老?”

    “清泉长老几年前便跨入蕴海境,按府上惯例,怎会来做这等事务?”

    “你知道什么?听说此次府试出了几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我有一位挚友年前便上报要参与府试,听他说上报的人早就够了,结果却一拖再拖,估摸着是第三环山的那些长老动了收徒的心思,在商量着怎么分呢。”

    “咱们道玄府不是来去自由吗?怎的还能拜师?那可是一辈子的事儿啊。”

    “这你都不懂,刚进来的土包子吧?道玄府来去自由没错,但长老们只是来挂名传功,各自还是有师门传承的啊,这拜师的事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拜的是长老,入的是别门,府上又不管你是哪门哪宗,只要你给得起入府礼,过得了每年的大考便行。”

    “天才?再天才能有天一院的三位师兄天才?值得长老们这么闹?我可听说三位师兄还没拜哪位长老为师。”

    “可拉倒吧,你以为长老们不想收三位师兄入门?那是不敢,你们可别往外说,我一个远亲在地字院里,他和我说,大师兄是东淼天师府里的弟子,二师兄是儒圣的开山大弟子,三师兄是北玄军神宋戟亲自送上山的。”

    “嘶!真的假的啊,三位师兄有这样的师承为何来道玄府?我可听说北玄三王五侯一脉从未有人入过别门啊。”

    “谁知道呢,总之消息是真的,那些修为通天的大人物们的想法,我们怎么猜得透。”

    半空中的老道似乎有些不耐烦众人的聒噪,淡淡开口,声若惊雷:“府试弟子登梯,从下往上,十人登一台。”

    观战的人群里,修为够的往高空升去,也只有入府试这天,道仙山这块区域会取消禁空阵法,只是不敢飞得比长老高,也不敢遮住几座客栈顶楼的贵人,所以位置也不是太宽裕。

    空地上的弟子们听到登梯开始,急忙抬腿而上,却也不敢太过慌张,怕给半空中的老道留下不好的印象。与此同时,第二环山上十几道身影御风而下,由下到上,每座演武台上落下一道,静静等到弟子们登梯,一旦有演武台站满十位府试弟子,就意味着府试正式开始,而给不给陌生的弟子们熟悉彼此天赐,商量战术的时间,就看台上站的内门弟子心情如何了。

    鹿悠三人也随着人流向上走着,直到前方无人,三人便登上了最近的演武台,李萧见三人没被阴差阳错分开,悄悄松了一口气,却被旁边的佘庆年一肘顶到软肋,挑眉挖苦道:“怕了?”

    李萧没好气道:“怕啥?反正又不是看打不打得过各位师兄。”

    说着悄悄指了指半空中的老道:“能进哪座院子,还是长老说了算。”

    佘庆年耸了耸肩,回头向前走时差点撞上了鹿悠,正奇怪悠哥怎么刚上演武台就不走了,结果他偏头看去便不觉得奇怪了,因为演武台正中站着一道山一般的魁梧身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