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债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99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咱也别只等着局长回来就什么也不干,小刘,既然互相配合嘛,你就再替我‘行动’一下。”谢同说,“当然,也是替你自己、替你的家人。虽然我知道,这种天儿派你‘出外勤’辛苦是辛苦了点儿。”

    “不辛苦不辛苦!”我忙不迭地说,“我不一直在说么,只要我力所能及的,我全力配合您!您就尽管吩咐。”

    骄阳似火的烈日下,我行走在北昌区的安汤路上,回想着前几日和谢同的这段对话,不禁暗笑:“外勤”——小谢法官这个词用的好,我也爱听,足可以说明我在这场战斗中的重要作用,何为外勤者?一般都指执法人员,但某些时候,更指秘密任务的“特工”——这在外国影视中常见。两年多的战斗,我执行过多少次两边法院、法官、吴律师交给的“秘密任务”我已数不清了,这不是第一次,更不会是最后一次。

    据说,在战争年代甚至中华民族的抗战年代,做敌后地下工作、特工工作的人都会有一种神圣感和使命感,都会越干越起劲儿,因为这种工作一个“场”,一种让人能亢奋起来的、颇有成就感的“气场”,尤其是当你的使命是由正义一方派遣、你又是去行使虽然暗中但却正义之事时,你心里的那种亢奋感觉就更强。——是的,两年多来,我出“秘密外勤”已经上瘾了。

    这次奔泉水花园又是一次完全隐秘的行动:谢同让我走访一下该小区周边的所有房产中介公司的营业部,探听一下商军那套即将、也是铁定被拍卖的房子是不是还挂在他们的销售网页上,并且问及标价多少、实际成交时买家出到多少,甚至,一段时间以来,到底有没有人感兴趣,会不会在短时间内卖掉。——商军是只老“狐狸”,从她嘴里拔不出什么真话了,谢同更是不想过早跟她打交道——你不来,我决不请,且目前——2017年7月中旬——为止商军还真没去过北昌区法院执行局。当然,北昌区法院庭审大楼她是没少去过,不言而喻。

    此次前来,我还带着一个家父交给的附加“秘密任务”:父亲也是在我出发前临时起的“飞智”,他老人家让我不妨去商军居住地,在外围看看动静,再进到楼道看看有没有什么“异样”——这是当父亲得知商军母子欠了那么多家钱后忽然想到的:会不会如同港台片一样,楼道里满墙被红色油漆喷上了“某某还钱”之类的大字。当然,就是有,我们也只是看热闹——看看商军的热闹。她越如热窑,我和家人越“凉爽”。

    当然,去她的住处实地“勘察”还有一个目的——听谢同说:这半年来,那个做了抵押公证的金仑一方“忍无可忍”了,携“家人”一行“搬”入了商军家住下了,不说占据房子吧,也是给商军裹乱,“逼”其尽快或还钱或自行卖房——典型的放债人的收债手段,简直如电影里一样了!这对我和家人倒不是坏事,这样的手段是会给商军继续制造更大的压力的,她的压力越大,我和家人的压力越小。

    这可真是古人所说——恶人自有“恶人”磨。

    我还想起两年半前那个冬天,当我遇到老同学芳芳小两口时他们给我出的主意——去商军家“坐地炮”,而今有意思的是,这“工作”我们没做,倒有人真的做了。

    我先去的是商军的住处:泉水花园19号楼。对于路线,我早已“轻车熟路”,只是这大夏天里想化装“探案”是个难事——穿得太少,容易被认出。我绝不能让自己和商军走个对面儿,虽然不能说无法应对——她就是撞见我又能如何?但真如此也太打草惊蛇。于是我戴了一顶“硕大”的遮阳帽,帽檐拉得很低,外加墨镜。这又让我想起了抗战时期我的祖辈,当姥爷在前方战场正面杀敌时,爷爷却从西北运输大队调回了北京——当时的北平,和他的战友们从事对日寇的地下抗战工作,想必,当年的他们之行动,就和我如今的乔装改扮差不多吧?包括那种行正义之隐秘事时兴奋又刺激的心态,恐怕也是相同的。

    但七月炎热天气下的泉水花园小区却安静之极,尤其在这个暴晒的下午,小区里几乎没有行人,尽管这小区有个让人凉爽的名字。商军所住的那栋楼没有任何“异样”,我穿越树丛,不动声色地绕楼一圈,进出楼道的楼门敞开着,商军家朝北的、包括一二层几扇窗户有的紧闭,有的却敞开着玻璃窗只关闭着纱窗,我侧耳倾听,里面没有任何动静;来到楼后她家的花园,透过藤蔓密布的栅栏墙,里面也看不到人影;我绕回楼前悄悄走进楼道,楼道的墙面除了个别疏通管道的小广告也还算干净,并没见如父亲猜测的“红漆喷墙”——是啊,毕竟那景象是电影,或真有发生也是港台地区甚至国外,要真在我们这个城市有这样的“景观”倒也新鲜了,恐怕公安机关和当地物业也不会干的,毕竟是法制社会,讨债的再有理也不能出格,只能诉诸法院。

    但私心地说,我倒有一丝遗憾——屋里屋外都静了,说明住在里面的金仑的人和后面的债主们都太客气了。可也是,除了有“先见之明”做了抵押的金仑他们,假如不是大部分被商军骗取的家庭和个人都如我和家人一样的善良,她商军也就得逞不了了。

    略带“遗憾”地离开商军的住宅楼,我直奔了围绕着小区外围一圈而设的一家家房产中介公司。

    这就真得上“手段”了。我若说我是商军那套房子的债主,人家中介什么也不会告诉我的。于是我对每一家对我热情相迎的工作人员(怪“对不起”人家的,这些工作人员还以为来了个大主顾)都“谎称”我和家人是“在网上看到了‘那套南北通透252平米复式结构的房子’,想具体询问一下情况”。

    对着中介公司的电脑,我都能最快查找到商军那一套(中介公司网页上是决不会标明楼号、单元及房号的,这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行规”)——我太熟悉了。2015年2月14日我及父亲、好友东坡亲临商军家那次,我就对她家里的结构、摆设、家具过目不忘了,这种“火眼金睛”的潜力恐怕不在“极端”情况下是很少有人能练就出来的。所以从2016年各大中介网站开始登载商军那套房的信息时,我和父亲就能每每一眼看出哪套是商军的——那沙发、那茶几、那组合家具、那条文的桌布、那方格的床罩、那透过落地窗看到的外面有花有草的花园。当然,能让我们一眼看出来是她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个楼区同户型的房子本就不多,拿来交易二手房的就更少了。

    “哎呀……”几乎我见到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听到我说对此套感兴趣后都咂牙花子,“您看您能不能换一套呢?我们这里同户型在卖着的还有两三套呢!比如这12号楼的、31号楼的……”

    “哦?”我拿出了我“装傻充愣”的本事,“那大哥(大姐)您说说,为什么这套不推荐我和家人考虑?”

    “我明白您是和家人看到这家的装修比较豪华、家具比较时髦,但满不是那么回事啊!”中介人员笑道,“这房子有官司!”

    “哦?”我假装吃惊地说,“怎么回事儿?您说说!”

    “一个抵押、十个查封!”工作人员说,“热闹吧?这家房主欠了人家太多钱了,现在房子被法院冻结,虽然不知道具体日期,但被拍卖是迟早的事了!”

    “有这事儿?哎呀!”我装做满脸吃惊和失望,“那这样的房子为什么咱们挂网了一年多了?有人买吗?”

    工作人员苦笑道:“您问得好!这房主啊,是力图在法院拍卖时自行给卖掉,毕竟,我们在二手房市场上卖的价格比法院拍卖高很多,能高出几十万甚至百万都说不定!您要知道,法院拍卖那是必须比市场价低才能拍出去的,否则,买房人干吗要去买法拍房?不就是图个便宜么?”工作人员想了想,又说,“哦,您的第二个问题,我可以告诉您,这套房是真的没人买,不是不敢买,是人家买主就算真看上了,一听这样多的官司和查封,就退缩了,一是怕后续惹上不必要的、事前不了解的麻烦事儿,二是人家凭什么还得拿着钱款跟你房主去法院啊?谁有那闲功夫跟你扯这个皮?”

    “那您说……”我问,“为什么法拍房就有人敢买?”

    “问的好!”工作人员说,“有法院在那儿放着呢。这法拍房啊,只要在拍卖当天网上达成交易,就铁定是你的了,不管有多少‘案底’,也不管房主欠的钱有多少、买卖房屋的钱够不够偿还债务,法院都会把该房屋的‘案底’当场‘清零’,有法律保障啊!”

    “哦,原来如此!”我又一次茅塞顿开。

    但工作人员似乎感觉说多了话,忙改口:“然而,先生,我们也不推荐您买法拍房!这买了之后房子是您的了,可多数时候,房主既然是老赖的身份,他们可就一赖到底了,真说在里面住着不走,就算过户了,新房主一时半会儿还住不进去,还得求助法院清人!”工作人员又小声而神秘地说:“比如您看上的这套,这房主是一快七十的老太太,到时候她这房被卖了,她不走,对法院也是个麻烦事——年轻点的可以有法警铐起来,这样的病殃殃的老太太谁敢动?所以啊,我建议,您还是考虑考虑其它的同户型吧,您看电脑,我给您找……”

    这样的对话不必一一赘述,我这里是举一反三,基本我当天“私访”的所有泉水花园周边的二手房中介公司都是跟我进行如此一番对话。

    当然,我得给人面子,我要是转身就走那就“露馅”了,每每我还是耐心听完中介人员对其它推荐房屋的介绍,然后再假装感兴趣并思索一阵儿,你言我语地聊上几句,问询问询他们推荐的房屋的情况,然后便说需要回去跟家人商量一下。当然,那趟中介之行,回去的路上,我的衣兜里塞满了他们的名片,他们也自然找我要了我的手机号,我也出于“回报”都留给了人家——这倒无妨,就算他们再打来,我就推说还在考虑就行了。

    我的“知识面”还在不断扩充,不但是从法官、律师与两年来结实的当事人们口中,更也拜这些“人精”般的房产工作人员所赐,真是三人行有我师啊。

    但我心里想得最频繁的一句还是:行了,这倒把很多疑问全了解了。商军啊,你也别有这自行卖房的念想了,你就踏踏实实等着你的房子被拍卖吧。

    “九二零”之后,如今商军那套、以及同楼区同户型房屋,在中介标价已涨至五百三十万至六百五十万元不等——这市场价格对法院拍卖太有利了。

    这算行了。

    商军和黄峰母子再没有机会“翻盘”了。

    “十一家债主,一千五百万标的案款。”回去的路上,我低声自言自语道,“多行不义,必自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