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少年从军见闻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少年从军(99)飞行员的恋爱“闪电战”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听他们谈“三八团”的故事,我觉得很有趣。后来我出院回部队,途经北京时,就顺便找到“三八团”的驻地去拜访我在空军医院结识的病友们。

    病友们热情地接待了我,还遇到了两位航空预校的同学,他们也是“三八团”的飞行人员,只不过他们读的航校本科和我不是一个学校,所以几年没见面。他们领我到空勤食堂去吃饭。在宽敞、明亮的空勤食堂里,我看见女飞行人员三三两两地走进来,穿着闪光的皮飞行服,留着齐耳的短发,一个个英姿飒爽而又靓丽动人。我觉得女子穿上飞行服,特漂亮,虽是素面朝天,却赛过任何浓妆艳抹、时装丽服。她们的举止是那样的潇洒随意、落落大方,毫无半点矫揉做作。我认为,这是她们几年来蓝天白云、搏击长空而自然形成的一种气质,那是“做”不出来的。

    饭后,他们还带我到机场去参观,看见了一排排硕大的运输机,还看见更多的英姿飒爽的女飞行人员。

    回到宿舍后,我开他们的玩笑:“近水楼台先得月,你们这些人找对象方便啊!”他们直摇头:“你说的是那些女飞行人员吧?男女飞行人员结合的,有,但不多。人都是‘这山看着那山高’,人家喜欢新闻记者之类的大知识分子,看不起我们这些大老粗。”当场就有人反驳:“谁说的?赵宝桐是什么文化?大记者金凤就是要嫁给他!新闻界有人劝金凤:‘你这么好的条件,何苦要去找一个“高风险”?’金凤回答得大义凛然:‘人家在前方舍生忘死,为的是保卫我们,让我们能过上和平的生活;我们就在后方打自己的算盘?’这话讲得带劲!解气!”

    金凤同志,您知道吗?那时候就有许多飞行人员是您的“粉丝”!

    又有人说:“赵宝桐那子点子多,你比得了他?他从朝鲜回国作空战报告,请金凤给他写讲演稿。休息时,两人结伴上街玩。走在大街上,看见一家照相馆。赵宝桐就对金凤说:‘我想进去照张相。’金凤就陪他进去。就在摄影师即将揿快门的那一瞬间,赵宝桐突然出手(就像现在的电视剧里唱的:“该出手时就出手……”),一把将金凤拉过去!摄影师的照相机快门“咔嚓”一闪光,两个人就肩并肩地照了一张定情照。这一‘空战式’的‘闪电袭击’,让金凤措手不及,还没反应过来,就成了赵宝桐的媳妇了!”

    大家听了,哈哈大笑,议论纷纷:“这才称得上是飞行员的恋爱方式:主动进攻,突然袭击,闪电速度,高风险,高水平,高成效!”(别说我们那一代人保守、傻啊,现在年轻人的“闪婚”恐怕也没有这么快吧?)“难怪他会当英雄,果然身手不凡!”“赵宝桐这子也够‘坏’的了。”“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嘛!”“你们这几个子也够‘坏’的了,那就等着女人来爱吧!”……单身男子在一起,喜欢议论女人;他们说,单身女子在一起,也喜欢议论男人……是这样吗?

    同屋的飞行人员还向我展示了他们飞到各地后在当地采购的一些新颖、稀罕的玩意儿:进口手表,派克钢笔,自动铅笔,会奏乐的钟……在那个年代,这些东西都是人们少见的稀罕物。有个飞行员还给我看了一只精致的皮箱。我随口说道:“放几件换洗衣服和日用品,拎着出差倒是挺好的,以后我也买一只。”他立即接过话头:“那我就转让给你。”“你自己不用?”“我现在不想要了。”“多少钱?”“买的时候花了0元,现在你就看着给吧。”崭新的,没用过,我没好意思压他的价,当场就给了他0元。0元是当时低工资者一个月的工资呢,价格不菲,但却是精制的真牛皮箱,质量不错(那个年代几乎没有假货,连街道工厂生产的东西都要讲究质量),呈赭红色,光洁可爱,巧玲珑,拎在手上,是有点派头!

    后来有一次出差,我就提着它上路。同伴们笑话我,说我提个皮箱,像个回国探亲的华侨,不过是个“冒牌华侨”。我看看同伴们,一个个或手提,或肩背,都是软软的、没有光泽的帆布包,我提个光亮的皮箱,确实有点不合群。以后我就没好意思再拎出去,一直把它放在屋里装衣服。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它依然光洁完好。

    开通讯机的飞行员则向我介绍了他驾驶的那架通讯机。他说:“开通讯机很舒服,很自在,就像开着一辆空中轿车,杆轻,舵灵,落地的条件要求不高,哪儿都能去。价格又便宜,是我国用二百斤花生米从捷克换来的。”

    我有点不相信:“不对吧,是不是两千斤、两万斤,甚至二十万斤?你弄丢了几个0吧?”他跟我争:“没错,就是00斤。捷克人很喜欢我们中国的花生米,问我们中国人:‘这东西,你们国家很多吗?’中国人回答:‘很多,很多,多得孩子们常常装满一口袋,边走边吃。’‘怎么个加工法?’‘炒熟了吃,又脆又香。’‘花生米外面的衣,怎么处理?’‘有什么好处理的,丢掉。’‘丢掉,那太可惜了,它可以制成高级营养品。’”我们听了,觉得好笑。大家都是从农村来的,时候都有过边走边吃花生,把皮壳丢得一地的经历,谁也没把它当成是什么好东西,怎么外国人就那么喜欢它呢?不过我至今还是怀疑他弄错了,哪有那么便宜的飞机?现在要是还有,我就开一卡车的花生米过去,换它个十架八架的带回来,全家老一人发一架!出去旅游时,一人开一架飞机,不要太潇洒、太风光啊!——嘿嘿,痴人说梦,笑话!笑话!

    一位开直升机的飞行员则讲了他本人的一段遭遇:他在一次执行任务中,突然感到肚子剧痛。他断然决定向地面指挥所报告:肚子太疼了,坚持不住了,请求中断执行任务,驾机降落到附近的医院去紧急诊治。地面指挥所同意了他的请求。他便立即驾驶直升机飞赴最近的医院,在医院附近降落。经医生紧急诊断,确诊为盲肠穿孔,已经非常危险。当即推进手术室开刀,终于获救。如果他不是飞行员,或者说,他不是开直升机的,也许就给耽误了。直升机飞行员自己救自己,也算是碰巧了。

    那时候直升机的功能还不算多,也就是利用它的不需要大场地起降的优势,干点救人、运货的活儿;不像现在,武装直升机是陆军的钢铁翅膀,犹如猛虎添翼,成为陆军向敌人发起立体进攻的锐利武器!咱们的步兵也成了“飞虎队”啦!(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