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国长恨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九章 借刀杀人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官天俊起轿离宫,至府中见太傅冷子枭与少傅李耆一齐登门议事,已等候多时。冷子枭却是坐着头也不抬,心中似乎憋着一股子气,顾自品茶。李耆略觉尴尬,遂起身向上官天俊施礼。上官天俊看了看冷子枭的脸色,不计较,因叫李耆看座,询问何事。

    李耆陪笑说道:“太学院那边最近用度接济不上,往里报了几次,都领不下来。太傅正为此事忧心忡忡,今儿带着下官来求丞相,好歹开一开恩,别委屈了江山社稷之才。”

    上官天俊看了看冷子枭,明知最近国库空虚,因皱眉道:“此事当归大司徒管,你们怎么不去找他呢?”

    冷子枭将手中的杯子一撂,不满道:“我们又不是想不到,那大司徒连大门都不让进,只好来求丞相大人,正好问个清楚,到底这么大的国家,钱都塞到谁的私囊里去了!治国不需要武夫,只管厚此薄彼的,还要太学院做什么,索性褫革掉,也省得我们多费心!”

    上官天俊道:“曾经的太阴师,而今的太傅,你的心胸当比别个都大度些,如何竟不会替皇上想一想?那钱怎么进的,怎么出的,都有一本细细的账目,太傅要查,我让大司徒拿给你翻阅就是了,只怕还轮不到你来查!你那边用度接济不上,就叫苦不迭的,岂不知皇上连自己的俸禄都不要了,能有几个像他这样为国为民的君主?我竟不知皇上又怠慢了谁,只知道我们做臣子的,不说尽心尽力,也不要无事生非,岂不是给朝廷添乱,给天下添堵?用度接济不上,那只是暂时的,皇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已经在想办法了,你又何必着急。”

    李耆怕两个人吵起来,忙打岔道:“太傅的意思,是丞相能否看在曾经的情面上帮个忙,太学院那边再过三日,连茶水钱都没了。此来也不是诉苦,是怕寒了天下仕子的心,再没有能人异士入闱了。”

    上官天俊没料到太学院穷到这个地步,原想等国舅爷那边的事了了,抄没其家财,填补上的,眼下是来不及了,因唤孟俦进来,从自己的俸禄里抽去一半,给了冷子枭,道:“我知道太傅受委屈了,这点意思,虽然杯水车薪,尚可解燃眉之急。等我催一催大司徒,过几天再从别的地方挪一部分过来。学府的事,的确不是事。国家再穷,也不能少了学子的一口饭吃。”

    冷子枭心稍宽慰,也不多坐,领着李耆离开了。孟俦送出府外,折身就要回去,冷子枭叫住,道:“你能不能告诉我,丞相是从哪里回来的?”

    孟俦殷勤笑道:“丞相的事,下属不便多问,也是府上的规矩。太傅何苦为难下属,方才怎么不自己去问呢?”

    冷子枭道:“他如今高高在上的,不似往日,有什么也不跟我说,背地里弄权使绊子。”

    孟俦道:“那是太傅想多了,一则丞相迩来总揽朝政,无暇顾及其他,二则丞相为人谦和,许多事不愿锱铢必较,在外人看来就显得冷峻不近人情。太傅先前与丞相一同辅佐皇上,融融恰恰,应当比外人都了解才是。”

    冷子枭嗤之以鼻道:“你才跟了他多久,就自以为很看得明白他?告诉你不得,我跟他同出一门,也有看不透他的时候。你不告诉我,我也能猜出来,他一定又是进宫面圣去了。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也稀罕不来,整天的只见他们议论国事,那么大的太学院,只做睁眼瞎,也不给扶持的!你进去告诉他,我今儿领的是皇上的情,可不是他的,别指望我会还他钱!”孟俦点头哈腰,不敢反驳。冷子枭道:“还有一事,按照中土的习俗,年年清明祭祀故人,我也曾见你为令郎朱雀上过坟的,怎么上个月我经过坟前,却是荒芜成堆,一片冷清呢?”

    孟俦俯首回道:“太傅有所不知,是丞相领了皇命,将原先与白虎合葬的茔塚迁到了别处,只说风水不好。”

    冷子枭一听,不满道:“安土重迁,既然定了的,就不能随意更改,也太草率了些。”语讫,抬脚匆匆离开。

    孟俦进去,什么都不说。上官天俊问道:“这半天才回来,那太傅就没说点什么闲言碎语的?”

    孟俦笑道:“还是老爷精明,说是说了,但都无关痛痒。”

    上官天俊也不盘问,进了书房。那边冷子枭途中与李耆辞别,径直赶往太昌宫,先去冥空苑,见皇上不在,又去寝宫。谁知九儿挡在寝宫门外,道:“皇上说了,此刻谁也不见。”

    冷子枭无法,转身走了两步,又回来,问九儿道:“你能不能告诉我,今儿皇上跟丞相都商议了什么事?”

    九儿俯身回道:“里面的事,的怎么会知道,太傅也不该问的。”

    冷子枭像打了嘴似的,心有不甘,因赔笑道:“我是有事刚才去了丞相府,没见着丞相,所以来求见皇上。这宫中若是有什么大事,我也好知道个轻重缓急,明日再来禀奏不迟。”

    九儿也笑道:“太傅说哪里的话,并不是的搪塞,实在不知道里面的事。只知道皇上先是派了禁军统领,去往天湖村了,然后宣国舅爷进宫。”

    冷子枭闻之,猛地警觉,出了太昌宫,快马加鞭匆匆赶去天湖村。

    耶律蒙尚带着皇上的口谕,随行二十个亲信护卫,一路也是不敢怠慢,晓行夜宿,三天就赶到了天湖村山脚下的营寨外。守将封幽在塔楼上望见是国舅爷,下令不开门,故意拖延,一面派人向山上通报给伍行风。

    耶律蒙尚在寨外扯破了嗓门,甚为恼怒,大骂道:“一营地守将,球囊操的,也敢怠慢国舅爷!还不快开门,皇上有旨!”

    封幽见时辰差不多了,放下吊桥,跨马出寨,故作不相识,询问道:“是谁在此污言秽语?”一面列兵搭弓拉箭。

    耶律蒙尚跨马又上前了几步,扬鞭指着封幽道:“睁大你的狗眼看看,如假包换的国舅爷,你装什么糊涂!”

    封幽故作惊恐之状,忙令收了弓箭,一边滚鞍下马,抬手向耶律蒙尚请罪道:“原来是国舅爷屈尊驾临,在下眼拙。”一面列队摆开路,请耶律蒙尚进寨。

    耶律蒙尚“哼”了一声,跨马进入寨中,上了盘山路,沿途并无一个岗哨。稍时,抵达山顶天湖村,夹道又并无守卫,耶律蒙尚心想道:“这大都督治军如此松懈,何堪重任!”

    耶律蒙尚下马,由亲信侍卫牵着,绕过天湖,就是当初楚天玄寄居的上君府邸。然而,府邸门外又无士兵把守,耶律蒙尚到现在一个人影没见着,颇为诧异。一时推门而入,屋里屋外搜罗了半天,只有几件剩下的痰盂,耶律蒙尚心生疑窦,忽听庭院内一阵喊杀之声,道:“哪里来的贼盗,还不受死!”

    耶律蒙尚一行人惊恐万分,转身一看却是常百韬带着一百铠甲士兵,举着长戟围了上来。耶律蒙尚忙嚷道:“我乃当今国舅,受皇上所托,前来取东西的。”

    常百韬大笑道:“这话可差了,天湖村乃军防重地,不论有什么事,皇上必先令人通报于此。再者,国舅爷乃金贵之躯,取个东西而已,何须你亲自前来?必是瞒着皇上,偷些器物,也未可知!”不由分说,真的将耶律蒙尚一行人当做盗贼,缴了械,离开府邸,又押进了另一处内堂,硬生生给摁着跪下。

    耶律蒙尚气得脸色煞白,到了大堂,看见伍行风坐着茫然不知,而又桀骜不驯的模样,想起先前嫁祸之事,更为恼怒,骂道:“你个毛贼,老子回去,一定向皇上讨个说法,平白无故的,竟敢以下犯上,吃了豹子胆了!”

    伍行风冷笑道:“别人喊你国舅爷,是给你面子,自个也不掂量掂量是个什么东西!你若是个明白人,给我说句软话,兴许我就替你压着,不向皇上如实禀报了。”

    耶律蒙尚有口难辩,吐一口唾沫,挣扎着要起来,道:“没有我当初护着你们,哪有你们的今天!我告诉你,我那里可有你谋逆的证据,只因皇上有心袒护你,没有拿出来。你要是逼得我急了,狗急跳墙,谁也得不到好!”

    伍行风突然变了脸色,猛地抽出冷月青锋剑,眨眼之间,从耶律蒙尚头上削去一绺发丝,道:“咱俩之间,原本无怨无仇的,没料到你是个软蛋,出卖我在先,是谁逼谁,还不清楚吗?我也不怕你将证据拿给楚天玄,他信不信你还是一回事,只怕你今儿出不了天湖村!”

    耶律蒙尚惊愕道:“你竟敢直呼皇上的名讳,你想干什么!”

    蓦然,府外传话太傅来了。冷子枭不等人请,三步并作两步,疾趋入堂,见伍行风手执冷月青锋剑,耶律蒙尚跪着,因指着伍行风,喝止道:“你这是要干什么?”

    耶律蒙尚此时只为逃生之计,忙求冷子枭道:“太傅来的正好,大都督不分青红皂白,强欲加罪,还要杀了我。”

    冷子枭上前夺过伍行风手中的剑,道:“他可是当今国舅,纵然有罪,要杀也轮不到你。”又命常百韬道:“还不快给国舅爷松绑!”

    常百韬站着不动。冷子枭无法,只得自己动手松绑。蓦然,府外又传话进来,说禁军统领来了。常百韬忙出去迎接,卫北襄一进大堂,即宣旨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查得国舅爷私自搜罗皇家珍器,有僭越之举,欺君之罪不可罔顾,着大都督缉拿归案。将在外,但有非常之情,宜先斩而后奏。

    伍行风跪下领旨。卫北襄一句话也不多说,折身就匆匆离开了。耶律蒙尚急了,破口大骂楚天玄,道:“你个没心没肺的狗妹丈,老子也算忠心耿耿,你竟然设计陷害要杀我!”

    伍行风也不管那么多,早就对耶律蒙尚恨之入骨,起身执剑就要先斩后快。冷子枭忙拦住,劝道:“你就没看出来,这其中有什么蹊跷吗?皇上旨意,又没有非要治他于死地,你若冒失杀了他,是会震颤朝野的!”

    常百韬因听到耶律蒙尚方才所言,想一想似乎也有些不妥,忙也过来劝道:“皇上是不是真要杀了国舅爷,我们可要审慎揣度。”

    伍行风镇定下来,命人将耶律蒙尚先押监着。耶律蒙尚被押着一路走,一路不甘心,竟然就哭了,嚷道:“你们拿我当替死鬼,我到了阴曹地府,是要向阎王爷诉苦的!”

    伍行风冷静下来,问冷子枭道:“岳父大人是不是听到什么信儿了,怎么突然来访?”

    冷子枭道:“而今皇上染恙,由丞相一人总揽朝政,很多事我是不能过问的,也不能直接向皇上反应。前几天,要不是阴差阳错地听闻国舅爷和禁军统领去了天湖村,我还不知道丞相又在皇上面前撺掇什么诡计。而今看来,是皇上铁了心要除掉耶律蒙尚,又怕惹朝中非议,故而用借刀杀人之计,实在是阴毒。”

    伍行风道:“看来他楚天玄跟我想到一块了,不过他这个情,我倒愿意领。”

    冷子枭道:“你怎么还不明白?这一定是丞相的计谋,一石二鸟,让你们鹬蚌相争。”

    伍行风道:“我知道岳父大人在朝中的日子不好过,又何必苦撑着呢?”

    冷子枭问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伍行风道:“曾经的太阳师当了丞相,而你却只落个学府太傅的虚职。楚天玄有心偏袒,谁又看不出来?我这边早已探得消息,太昌宫内已经入不敷出了,楚天玄骨子里荒淫无度,把天国交给他,早晚会败下来!我曾经给耶律蒙尚通过信,原想笼络他过来的,谁料他只是个怂包。今儿不如顺水推舟,就把他杀了,免得后患无穷。”

    冷子枭惊讶道:“你果然有谋逆之举?”

    伍行风道:“岳父大人不也是对朝廷有所不满了吗?还有一事,我一直隐瞒着没说,是怕岳父大人太过愚忠,不相信我。”语讫,命常百韬带刘丰进来,将楚天玄的真实身份告知冷子枭。冷子枭一听,坐不住了。伍行风道:“这事我师父也知道,恐怕连丞相也知道。一个外族人,怎么能做天国的君主,届时我只要将此信息散播出去,天国万民必然不再仰赖楚天玄。若岳父大人能够辅佐我,将来开国元勋,是少不了的。”

    冷子枭劝止道:“纵然如此,你也不能这么着急就要杀了耶律蒙尚。况且,我真的觉得你不是楚天玄的对手。”

    常百韬忙从旁献策道:“而今先别管他楚天玄,先除掉耶律蒙尚再说。我有一计,既可以除掉耶律蒙尚,我们又不用担任何罪。”

    伍行风催促道:“快说。”

    常百韬道:“青龙现居府上,何不借他之手,杀了耶律蒙尚。”

    伍行风一摆手,道:“不行!我岂能陷我兄弟于不义,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我不能让他一个人担这样的风险。”

    常百韬道:“少主是要做大事的,何拘节?况且,青龙私逃边关,朝廷正在四处剿捕他。其一身重罪,再多杀一个人,又有什么?他一心投靠少主,想的就是为荛管家报仇,为天玄寨三千子弟报仇,耶律蒙尚而今是楚天玄的狗腿子,少主应该成全他。”

    冷子枭一听到荛管家,忽而想起了去年,在天湖村经过密林时,恍惚入梦,听到管荛游魂之言,不禁心中胆寒。伍行风思忖片刻,因对冷子枭道:“岳父大人觉得如何?”

    冷子枭不语,起身直叹气,道:“我突然发觉自己老了,你们自己看着办,我去荛管家的坟前拜一拜就走的。”

    冷子枭出门,到了密林里,找到管荛的坟墓,却见程沧溟喝得烂醉,哭倒在墓碑前。冷子枭不敢近前,跪下远远地拜了拜,起身就离开了。程沧溟虽然醉倒,依稀听得动静,忙起身掣剑,欲追过去。不料,伍行风寻了过来,见程沧溟满身的酒臭气,道:“你怎么又喝成这样,叫我怎么放心?”一边说,一边拉住往密林外走。

    程沧溟搡开伍行风,趔趔趄趄的,嘟囔道:“你别碰我,我原以为投靠大哥,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而今看来你也是个不成器的下流人物!这天湖村我也待不下去了,明儿我就动身,到太昌宫找楚天玄去!”

    伍行风一时也不好开口,因又拉住程沧溟,道:“贤弟的心意,大哥是知道的。挥师太昌宫,那是早晚的事,请贤弟相信大哥。”一面含糊其词地说道:“只是眼下有一件棘手之事,楚天玄派了耶律蒙尚来,明目张胆地到府上搜罗遗留的器物。他是国舅爷,我又不敢阻拦,只好任凭其抄检。楚天玄早已觉察我有谋逆之心,一直不动兵,是没有证据而已。此次,若让耶律蒙尚翻出些不该翻出的东西,楚天玄一怒之下,必然大兵压境。我们之前韬光养晦,所有的努力,可就白费了。”

    程沧溟闻之,因曾与耶律浑穹交过手,道:“他的弟弟三郎倒是个人物,只不知他怎么样,且让我会一会他!”抓住伍行风的衣领,就问道:“他现在哪里?”

    伍行风道:“刚才离了府上,正往山下去。”

    原来伍行风早先命人故意放走耶律蒙尚,却不给马骑,那耶律蒙尚犹似逃出生天,与二十个亲信侍卫连滚带爬地往山下窜。孰料跑到半山腰,但见一人身披白色素装,提着酒壶,发髻缭乱,挡住了去路。耶律蒙尚不敢久留,直求道:“请壮士放一条生路。”

    程沧溟拨开眼前的乱发,问道:“你就是耶律三郎的哥哥?”耶律蒙尚直点头。程沧溟不屑道:“都说一样米养百样人,看来不假,你与那三郎,一个盗跖,一个下惠,杀了你,我都嫌脏了我的手!黄泉路上可别怨我,只怪你是楚天玄的狗奴才!”话未说完,移形换位,早已欺近身旁,使出无极剑法,耶律蒙尚与二十个亲信侍卫来不及格挡,已然见血封喉,毙命倒下。耶律蒙尚依然睁着眼,死不瞑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