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国长恨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八章 舞弄权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官天俊却并未着急离开营寨,因想既然出来了,折身又去了熊云詹的营帐内。其时,熊云詹并不在帐内,上官天俊询问帐外的侍卫。

    侍卫回道:“将军大人正在场内排练骑兵,黄昏初时就回来的,请丞相大人稍后片刻。”

    上官天俊抬眼看看西山,但见一轮红日已沉入了一半,因掀帘进去。孟俦不跟进,只在帐外守着。上官天俊进去坐下来,但见正南方摆着一张简陋的床铺,旁边一张杌子端放着茶具,再下面就是案台,案上角落里摆满了竹简,并在案上中央刻有“陋室之馨”的字样。上官天俊深为诧异,一时想不通,原来曾经的骑都护卫竟是个素雅清高之徒。等不多时,但听帐外侍卫唤道:“将军回来了!”

    上官天俊忙起身站着,只等熊云詹进来,笑道:“将军军务繁忙,实在是叨扰了。”

    熊云詹戴着银白铠甲,倒吓了一跳,一见是丞相,以为朝中有事,忙拱手问道:“不知皇上有何吩咐,烦劳丞相大人亲自来一趟?”

    上官天俊道:“是你来府上找我,我现在才来的,怎么反倒问起我来了?”

    熊云詹卸下头盔,一拍脑袋,道:“我竟忘了,趁晌午休憩的工夫,我确实进城去过丞相府。不过,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惊动了丞相,还望恕罪。”

    上官天俊道:“你也别跟我客气了,有什么事尽管说。天天来找我的人多了,我也不能一概应承,总得择要而办。你们这些为国戍守的将领们,可不要多心才是。”

    熊云詹请上官天俊坐下,道:“丞相这么说,可是让我无地自容。我确实有两件事,但都是私事,与国之大事相比,实在微不足道。不过,既然丞相来了,是丞相事无巨细,这片心意我也不敢不领。”一面亲自斟茶,说道:“这两件事,一是关于曾夫人的。我听说她的一个贴身丫头跳井死了,与曾夫人有牵连,太守那边恐碍于我的面子,不好决断。若再徇私轻判,实在于国法上看不过去。那第二件事,就是关于我胞妹的。在丞相大人面前,我也不怕笑话,我有个胞妹一直与我不睦,后来竟至于离家出走,害得两个老人家气出病来,先后撒手人寰。这在我,已然是一块心病。迩来,我却偶然打听到,胞妹就在太昌宫内。兄妹苟得团聚,父母在天之灵也好安息。故而,想请丞相大人帮个忙,打听一下胞妹的去处。若能得到皇上恩准,让胞妹回到我府上,是再好不过的了。”

    上官天俊从楚天玄口中偶也闻得一二,因故意问道:“不知胞妹姓甚名谁?”

    熊云詹回道:“熊云丸。”

    上官天俊拈须道:“你胞妹的去处,我可以帮你打听清楚。若她真的在宫内,或许服侍哪个嫔妃,纵然皇上有心放她出去,那些妃子们可不好对付。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就别多计较。以后,但凡你有进宫的机会,私下里见一见她就是了,不必来请示皇上。”

    熊云詹谢道:“那就是天恩了。”

    上官天俊又说道:“至于曾夫人,你竟不护短,我很欣赏。这个案子已经结了,至于怎么结的,你也别问,我也不会说,总之伤不着任何一个的情面。”起身将杯子放在案台中央,指着“陋室之馨”四个字,笑道:“熊将军有这样的胸襟,实是我天朝的荣幸!”说罢,抬脚踱步出去。熊云詹一直送到营帐外。

    翌日早起,上官天俊起轿先去大司徒府邸候着,等段休出来,俩人一同进宫,谒见皇上。楚天玄却披头散发的,样子甚是萎靡。小九儿在旁边垂侍,另有两个侍女一左一右轻摇着蒲扇。楚天玄坐起来,看着上官天俊,不满道:“你也是当过师父的人,而今身为丞相,朕将诸事托付给你,正好将养一阵子,你却三天两头来烦我,事事不能决断!”

    上官天俊忙跪下启奏道:“确有大事禀报,非皇上不能决议。”

    楚天玄且不搭理,乜斜着眼,对段休说道:“朕听说你病了,未及登门探望,可不要见责。”

    段休慌得也跪下,回禀道:“皇上龙体染恙,正需经心调养,微臣又岂敢望皇上惦记的。”

    楚天玄闭目,道:“难得听到大司徒这么顾念朕,朕甚是欣慰。”又问道:“你两个股肱大臣一同前来,是不是商量好了的?”

    上官天俊回道:“此事干系重大,所以微臣请了大司徒一同前来。”

    楚天玄依然闭目,道:“说,什么事?”

    上官天俊示意段休,段休因禀奏道:“国帑支领,已超预算,只恐撑持不了多久了。”

    楚天玄猛地睁开眼,责难道:“你是来吓唬朕的吗?”

    段休回道:“微臣不敢,皇上体恤苍生,颁布政令三年不收税,此非治国之略,难以为继是迟早的事。而今能撑到一年,微臣真的尽力了。”

    楚天玄起身,光着脚踱来踱去,道:“朝中八大财佬个个富可敌国,朕不是不知道。朕待他们不薄,大司徒就不能从他们那里想一想办法?”

    段休回道:“皇上既然知道,就更不能去打他们的主意。微臣曾也是一位贾人,深知经商人的心理,他们是从不会做赔本的买卖。皇上可以权势,将他们搜刮殆尽,但从长远来看,无异于杀鸡取卵,更会令天下贾人生怨,对我天朝基业之稳固,大为不利。”

    楚天玄急了,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告诉我,该怎么办?”

    段休道:“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必须恢复税收之政,我天朝的百姓应当予以理解。”

    楚天玄摆手道:“不行,朕既然说了三年,就是三年,岂可朝令夕改的?”

    上官天俊忙启奏道:“微臣有一计,可解眼下之危。”

    楚天玄道:“丞相有何良策?”

    上官天俊回道:“不知皇上可否记得中土曾派过来的使节?”

    一经提起,楚天玄才想到,因说道:“可是飞将霍宗的门客,叫戴兴的那个?朕也是糊涂,过了半年,竟忘了个干净。丞相昨日所说之事,可否这就是这个?”

    上官天俊回道:“正是。戴兴前些日子已经回到了中土,临别之际向微臣陈说挥师中土,解民倒悬之危的利害。微臣因想其言之有理,遂特来禀奏皇上。”

    楚天玄问道:“有何利害,你且说来与朕听一听。”

    上官天俊道:“那戴兴说中土与我天朝一衣带水,唇亡齿寒。那番邦贼寇居心叵测,欲以连横合纵之诡计,必先侵吞大玄天朝,再图霸占中土。而今霍宗部下屯兵五万在天玄寨,故而恳求皇上克日兴兵,与之合流,中土万民仰赖,感戴不尽。微臣想,他人既有所求,我们原本可以不应,天朝初定,根基未深,贸然兴兵攻伐,于国不利。但是,事在人为,多谋而多胜,恰巧碰到大司徒向微臣提及国库几近虚空一事。微臣辗转良久,心生破釜沉舟之计,不如就答应飞将霍宗之请求,与天玄寨守兵里应外合,一则趁势掩杀鸿沟边界的贼寇余党,将其一网打尽,二则看形势,挥师中土京畿,平叛其宗族祸乱。那时,我们劳师动众,远涉中土,不由得中土不向我天朝低头。再者,正可以整备军马为借口,暂征赋税,并不算皇上食言。如此一举多得,干脆利落,皇上可不得放过这样的机会。”又进谏道:“中土圣人有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皇上只是顺天应命,也是时势之所求。”

    楚天玄一听,因忽而想起联姻的卉儿,垂涎已久,正中下怀,却故作犹疑,道:“此计缓图,容朕再斟酌一二。”因又对段休道:“你传朕的口谕,去一趟国舅爷的府上,西市长街的关税一直是他把持着,叫他多少拿出些来。”上官天俊听了,明知不妥,却不禀明。楚天玄又对上官天俊道:“朕的俸禄可以不要,从今算起,往后各级官员俸禄减半,为整顿军马做准备。”

    上官天俊因问道:“那后宫的呢?”

    楚天玄想了想,道:“她们女人本来就不容易,就别打她们的主意了。一个瑾妃的死,朕已经很自责了。”

    上官天俊不言,与段休领命,一齐退出。是夜,楚天玄总不能寐,因命欲传端妃过来侍奉,稍时人回道:“端妃身体不适,不能起夜。”

    楚天玄道:“那就让柔妃过来。”

    稍时人又回道:“柔妃偶感风寒,也不能过来。”

    楚天玄急了,命小九儿道:“你去看一看,不定哪一个妃子,带过来一个就是了。”

    小九儿提着灯笼,去了半日,带回来了一个。那妃子妖妖娆娆,近前跪在楚天玄的床前,娇声说道:“给皇上请安。”

    楚天玄移近蜡炬,细认却不识,因问道:“朕怎么从未见过你?”

    那妃子回道:“后宫三千佳丽,有的人守了半辈子寡,也未必见得皇上一面。”

    楚天玄把脚一抬,勾起那妃子的下颌,见其也有些姿色,戏谑道:“朕心疼又痒,你可知其疼痒之处?”

    这妃子原是风流场中的人物,姓尤名婵,活脱脱的一个尤物,细究竟与喜儿在烟花柳巷厮混过,故而深谙男人的癖好,此时忙故作娇羞之态,忸怩道:“皇上哪里疼,臣妾也就哪里疼。皇上哪里痒,臣妾也就哪里痒。皇上的疼痒,有皇上能解的,也有皇上不能解的,但凭皇上愿意,臣妾可都解了,好让皇上舒舒服服地睡一宿。”

    楚天玄已按捺不住,一把掐住尤婵的两肋,抱上床来,道:“朕怎么早没遇见你,再别说了,已经受不了了。”一边说,一边宽衣解带,俩人肢体交融,颠鸾倒凤。

    至次日天未亮,楚天玄犹觉不舍,道:“你这个尤物,可让朕舍不得。”

    尤婵光着身子,正自起身穿衣,抿嘴笑道:“皇上要见臣妾,还不是早晚的事。只是臣妾一人不能天天都来的,其他的妃子该心生妒恨了。不过皇上也别着急,臣妾认识一个人,就在宫中,与臣妾一样的品格。皇上若想念了,或今儿臣妾来,或明儿她来,别个也就不生疑。”

    楚天玄闻之,问道:“是谁,在哪里?”

    尤婵笑道:“瞧皇上急的,就在百合堂,皇后身边的一个丫头,叫喜儿的。”

    楚天玄一听,暂且按下,没想到过了两天段休又进见,禀奏道:“国舅爷正为府上添补消暑之物,拟了清单给丞相,说哪里还有往外支出的,请皇上体谅。”

    话音方落,只见楚天玄抽出冷月青锋剑,瞪大了眼珠子,发恨道:“他以为他是谁?他收了朕的关税,填饱了自己的油囊,还不知足,简直是恬不知耻!”倏忽声音颤抖道:“叫朕体谅他,普天之下,朕还体谅得过来!”

    段休从未见楚天玄这样失态,忙劝导道:“请皇上保重龙体,国舅爷吝啬不肯帮忙,将来再治他的罪不迟。”

    楚天玄气道:“不用等将来,就趁现在。”段休退出。楚天玄换装,去冥空苑,命人传召丞相。稍时上官天俊进见,见皇上犹有愠色,不敢出声。楚天玄立时说道:“朕真的是一日不临朝,不知有官员十分放诞!”

    上官天俊以为是影射自己,道:“微臣未能替皇上分忧,请皇上降罪。”

    楚天玄道:“不关你的事,朕说的是那国舅爷。朕问你,他是不是拟了添补清单,递到你府上去了?”

    上官天俊这才明白其中原委,因回道:“他确实将清单递到了微臣的府上,但微臣也只是碍于情面,并不曾真的就给他添补上的。他府上的东西,若论精巧奢华,比皇宫大内犹有富余。”

    楚天玄怒道:“朕不要他的东西也就罢了,而今越发胆子大了,竟敢跟朕要起东西来。”

    上官天俊正因怕女儿嫁给了三郎,那耶律蒙尚就趁势压在自己的头上,心中藏私,则旁敲侧击道:“其实这也有一说,当初耶律家族帮助皇上定鼎天下,原本承诺平分江山,然而未果,他自然心中不服。自以为拿到了皇上的把柄,处处显耀,不但连皇上不放在眼里,朝中各大臣他也不屑一顾。”

    楚天玄道:“这也怪太阴师当初太草率,岂是朕之初衷?”一面又说道:“上回你跟朕说让他与大都督玄武分庭抗礼,朕也一直找不到切入口,你可有什么法子?”

    上官天俊想了想,道:“微臣有一计,乃借刀杀人。”

    楚天玄犹豫道:“朕只是想给他俩些颜色看看,并不想真的杀了谁。”

    上官天俊劝谏道:“皇上行军之时,决策何其果断,怎么今儿反为这事犹豫不决?皇上且冷眼观之,当今能威胁到大玄天朝的,就只有他俩了。一个是拥兵二十万的大都督,谋逆之心早已昭然,直接威胁到朝廷。另一个却是朝廷的蠹虫,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早晚会腐烂到朝廷的每一个角落。今儿微臣以师父之身份,劝谏皇上一言‘除恶务尽要趁早,莫留祸根逞英雄’。”

    楚天玄沉思片刻,问道:“你且说一说,是什么借刀杀人之计?”

    上官天俊道:“国舅爷既然求皇上添补需物,皇上可应承下来,并宣其觐见,另说当初起驾移宫之时,尚有些许珍玩留在天湖村,命其前去带回,予以重赏。国舅爷视财如命,必定愿意前去走一遭。皇上可再传一口谕,意在发觉大都督有谋逆之举,要说的含糊其词,不可确信,命国舅爷相机行事,顺便搜罗些证据回来,并予以重赏。玄武绝非等闲之辈,必定早有防备,那国舅爷肯定找不出任何破绽。皇上可事先在离天湖村一百里驿站处,派人带着圣旨,暗察天湖村事态。等到玄武与国舅爷闹得不可开交时,快马加鞭传旨到天湖村。”

    楚天玄大抵已猜出其中玄机,故意问道:“圣旨如何草拟?”

    上官天俊笑道:“皇上英明,何故问微臣?那玄武只要接到了圣旨,他与国舅爷已然生隙,必然顺水推舟,欲除之而后快。”

    楚天玄摇头道:“玄武已非当初莽撞之辈,只恐他能猜透朕的用意,到时候岂不是弄巧成拙?”

    上官天俊道:“猜透又何妨,关键是玄武正好没有借口杀了国舅爷,皇上一道圣旨下去,他恰好顺水推舟,我们是彼此利用而已。”

    楚天玄明白过来,但又有一虑,道:“朕只怕三郎那边无法交代。”

    上官天俊道:“皇上不必烦忧,小女择日就要与三郎成亲。三郎虽是一位悍将,却又是一位痴子,他又对皇上分外服从,应该不会有什么逾越之举。况且,他的营寨又与车骑将军毗邻,皇上可事先秘密授意熊云詹,既能互防,又可以互相牵制。”

    楚天玄打消了心头的疑虑,即刻拟旨,写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查得国舅爷私自搜罗皇家珍器,有僭越之举,欺君之罪不可罔顾,着大都督缉拿归案。将在外,但有非常之情,宜先斩而后奏。

    书毕,密令卫北襄先行赶到离天湖村一百里处的驿站,等候时机。稍时,又宣耶律蒙尚进宫,照着上官天俊的话吩咐道:“朕亦如国舅爷一般,深爱藏器,故而首先想到国舅爷。”

    耶律蒙尚一听还有此等好事,一时油蒙了心,忻然应允,退出去即刻备轿,随行二十个亲信侍卫,就赶去了天湖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