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国长恨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章 纷乱天湖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程沧溟听见门外有脚步声,因警觉起来,慌忙按住剑柄。伍行风道:“贤弟别杯弓蛇影的,这整个府邸都是我的人。”一面朝门外说道:“外面是谁,还不报告进来。”

    忽而脚步声止住,也没有人在门口报告,只听一女子在门外细声喊了一句,道:“夫君。”

    伍行风一听,是冷艳芝的声音,不知何事,忙起身抬脚出去,又掩好门,见冷艳芝羞答答的样子,问道:“你来做什么?”

    冷艳芝却撅起嘴来,拉住伍行风道:“你还问我,我也不知道,我的一个丫头方才被吓着了,傻傻的在那里哭呢。问了半天,才知道她方才是从你这里出来的,我来问你出了什么事?”一边说,一边朝门框瞥了一眼,道:“大白天的,又关什么门。”

    伍行风一时也不好解释,攥着冷艳芝的手,抚慰道:“没什么事,你也别多想。”

    冷艳芝一脸娇柔嗔态,不依道:“你有什么事,可就跟我说了,藏着掖着的,我很看不惯。”说着,就把伍行风的手轻轻搡开,转身一步,道:“我知道,你是做大事的人,有些事我们女儿家不便询问,也不该问。我只说一句,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语讫,抹泪就要走。

    伍行风已是心碎,忙上前抱住,道:“我并没有藏什么,是青龙回来了,先在这书房候着,谁知你的丫头篆儿就进去了……”

    话未说完,冷艳芝忙转身,湿润的眼睛看着伍行风,道:“大家好好的过日子不行吗?”只说一半,也不好说什么,又低头抽噎不止。

    伍行风也不知怎样安慰,忽而常百韬赶过来,见状且先立住不语。冷艳芝心中明白,掩面抽身退出。伍行风不放心,唤了一个丫头过来扶着回屋里去了。常百韬这才靠近身,道:“少主方才怎么说的,那两个禁军侍卫催得紧,问你何时动身呢。”

    伍行风横眉道:“他俩算个屁!”一面道:“叫他俩慢慢地等就是了。”常百韬领命转身欲走,伍行风想想不对,忙拦住,道:“摆一桌上好的酒席,就说是我的意思,念在两位大内壮士远道而来,旅途劳顿,特意犒赏的。”语讫,转身进了书房,又与程沧溟洽谈起来。常百韬会意,领命退下去。

    原来乔蕃和秦咸带着圣旨去见伍行风,伍行风早知来意,却不急着接旨,吩咐常百韬在府邸大堂门外把风,一面故意与乔、秦两个嘘寒问暖。乔、秦两个见伍行风恁般殷勤,不好推却,对视着就坐下来了。伍行风亲自斟茶端过去,笑说道:“天大的事,怎敢劳烦皇上身边的侍卫,可是折煞我这个大都督了。”

    乔、秦两个也不敢小觑伍行风,因起身恭敬回道:“我两个只是奉命行事,只听说鸿沟边界出了乱子,太昌宫那边怕是应付不过来,特意请大都督回去议事。”一面说,一面将圣旨摊出来,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中土与番邦沆瀣一气,进犯我大玄天朝。边关告急,特请大都督玄武回宫共商退敌之计。

    伍行风故作诚惶诚恐之状,屈膝接旨,起身正要说话,忽闻敲门之声,也不避嫌,将圣旨随意放在桌子上,嚷着就出去了。乔、秦两个面面相觑,因侧耳听得是制作醉春壶一事,心中分辨不出虚实。稍时,伍行风转身又进来,故作愁眉之状,道:“实在不巧,府上出了点事。二位大内壮士若不嫌弃,在府上歇宿一夜,明日一早我亲自送下山去。”更不待乔、秦两个搭话,伍行风急匆匆出去了,到了外面,又唤常百韬去盯着乔、秦两个。

    谁知乔、秦两个捱不多时,怕耽误事,就催问常百韬。常百韬这才知道,是楚天玄下了圣谕,要请少主回宫,分明就是担心天湖村有变。常百韬想探一探少主的心思,因回身去传话,待听了伍行风一番话,心中安稳起来,自思道:“少主果然是长大了。”稍时,回到乔、秦两个的下榻之处,常百韬笑吟吟说道:“大都督繁务缠身,怕是没个两三天,走不开的。”

    乔蕃一听,觉得不对劲,起身拱手说道:“我个人敬重大都督曾是天国无邪少将,不过既然他接了旨,却不作速回宫,似有抗旨不遵之嫌。”

    常百韬笑道:“何必要将事情闹大,你就说路上绊住了,晚回了几日,皇上又能疑什么心呢。”一面又说道:“大都督就怕二位起疑,知道二位此来旅途劳顿,百忙之中,特备下了美酒佳肴,招待不周,还望见谅。”说时,即吩咐下人摆好了酒宴。

    秦咸看了看乔蕃,说道:“既然如此,权且留宿一晚,明儿我们是必要带着大都督走的。”语讫,两个坐下来吃酒啖食。

    常百韬引下人退出,悄悄将门反锁,并吩咐两个士卒过来守住门口。一时,伍行风回到大堂,唤常百韬过来,说道:“你去山下告知封将军,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常百韬问道:“要不要让青龙帮忙去守寨?”

    伍行风摆手,道:“暂且不必,那样也太大材小用了。他会是我麾下猛如虎的良将,目前形势尚不明朗,还是不要过早露头为宜。”

    常百韬站着不退出,寻思了一会儿,又说道:“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伍行风见常百韬有心思,顾自品茶,道:“在我心里,你是个敢于劝谏的诤臣,有话不妨直说,倒不似先前辅佐我的样子了。”

    常百韬自己也觉得别扭,笑道:“让少主见笑了。”一面正言道:“方才我也是听封将军一席话,说青龙此次回来,像是变了个人。我是怕青龙一身江湖习气,只为报仇,就忘了国之大事,到那时刚愎自用,意气用事,恐不堪委以重任。”

    伍行风半晌不语,末了舒一口气,道:“按理说,你既是我的管家,又是我的导师,大事小情无不向你垂询。但是,青龙是我的贤弟,又师出一门,他在危难时刻能来投靠我,我岂能置之不理?况且,天湖村二十万大军盘踞于此,我正苦于没有良将,不管青龙本意如何,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推翻大玄天朝,回归天国本真,就足够了。”常百韬闻之,不敢再言。伍行风又说道:“而今,万事俱备,就只等国舅爷那边的消息了。”一边说,一边数着日子,道:“今儿可是十日之期的最后一天了,他怎么还没有动静?”

    常百韬俯身回道:“他毕竟是国舅爷,一心只向着楚天玄。看来二十万大军的兵符并没有打动他,他要是以此来要挟,恐怕于我不利。”

    伍行风倒不害怕,道:“先不着急,他要不帮忙,我也不真求他。不就是兵符嘛,我自己训练起来的二十万大军,真给了他,他也带不动。”

    常百韬听了,笑道:“说的是呢,自精兵简政以来,上下一体,将士们无不听从少主之号令。”

    正说着,忽而门外传话,说国子监祭酒探视来了。常百韬忙缄口不言。伍行风忙起身,出去迎接,见冷子枭身后跟着两个禁军侍卫,似乎没好脸色,因笑着称道:“岳父大人好心情,屈尊前来,不胜惶恐。”

    冷子枭见常百韬跟着伍行风,厉声说道:“这就是你调教的好少主!你退下去,我跟大都督有话说!”

    常百韬俯身,乖乖地直退到府邸大门外。冷子枭更不待伍行风搭话,气冲冲地迈步走近大堂,坐下来也不说话。两个禁军侍卫在门外守着。伍行风故作不知,端茶倒水递过来,问道:“岳父大人哪里不适?”

    冷子枭一听,火星子冒出来了,怒道:“你心里哪有我这个岳父大人,你是早盼着我死去才是真的!你在这里做的事,让我在朝堂之上,百官之前,颜面扫地,你可知道?连逍遥子都劝不了你,不肖之徒,还不快跪下!”伍行风懒得解释,只乖乖地跪下听训。冷子枭气道:“看来是真的了,怎么大都督做的不踏实吗?我把女儿交给你,就是盼着你能好好的守着一个家,两口子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你还有什么不足之心,非要祸起萧墙,惹得兵荒马乱,涂炭生灵,那时你才肯安心!我今儿就是替皇上来审讯你的,你要么就跟我回宫,要么就在这里受死!”说完,见伍行风沉默不言,冷子枭起身抬脚,走到门口,亲自从侍卫腰间抽出大刀来,转身架到伍行风的后颈上,道:“既然如此,就别怪岳父大人狠心了!”说时,扬起大刀,就要砍下去。

    蓦然,冷艳芝从门外闯进来,跪着哭嚷道:“爹爹,不要!”篆儿也跟着进来跪下。冷艳芝又以身子护着伍行风,泣道:“他是你的姑爷,是我的夫君,你怎么下得了手。”

    冷子枭气犹未消,道:“他要做历史的罪人,我今儿不杀他,明儿他就会害死更多的人!”

    冷艳芝哭道:“他若死了,女儿也不活了。”

    正说着,忽而门外掠过一道影子,但见程沧溟提剑闯了进来,指着冷子枭的后背,道:“楚天玄有什么好的,值得你这样为其效忠?你这个做师父的,难道就看不明白,是你的徒弟好,还是你的姑爷好?还是你人老装糊涂,畏惧强权?你若杀了玄武,我就杀了你,我反正是无所顾忌。我还告诉你,我是我自己的主子,不做历史的奴隶。太阴师,你就好好想一想,是留下重扶天国之道,还是回去沦为楚天玄的傀儡?”

    伍行风喝止道:“青龙,不得放肆!”

    程沧溟不理。冷子枭将大刀一扔,转过身来盯住程沧溟,冷笑道:“我真是为逍遥子感到可耻!这凡尘之人,谁不是为当初一己之私,才最终成就大业的?是英雄,还是俗子,那是要看其胸中点墨,是否深明百姓之疾苦。你敢指天而誓,真是为天国苍生,还是只为了心中那一丝不灭的仇恨!”一面说,一面抬脚近身一步,恨道:“后生可畏,但不是教后生轻狂,不怀敬畏之心!你害得逍遥子自断其臂,而今私逃军营,又来祸害天湖村,势必要引起一场江湖浩劫,居心叵测,敢自说是什么天国之道?天国之道,是要苍生尽享其太平,天下荫庇其子孙。你一个小小的青龙少将,胸无大志,狺狺狂吠,逞什么英雄好汉!”

    程沧溟气得脸色铁青,骂道:“那也是被楚天玄逼的!”语讫,运气将冷月青锋剑刺向冷子枭的喉头。

    伍行风翻身一跃,指间夹住剑刃,阻止道:“你疯了,还不快退下去!”程沧溟不愿收剑。伍行风小声劝道:“这是我的家事,贤弟看在我的面子上,过后再计较。”

    常百韬在大门外闻得动静,早已又抽身进来,见此情形,慌忙进来也劝程沧溟道:“青龙是天国人人敬重的侠义之士,倒不必为了一些琐碎之事,辱了名声。”

    程沧溟这才收了剑,愤然退出。常百韬也退出,紧紧跟着。伍行风转身,将冷艳芝扶起来,命篆儿道:“不好生服侍睡觉,你怎么就跟着来了。”

    冷艳芝蹙眉道:“关她什么事,是我听见了动静,自己要来的。”一面拉着篆儿就走,道:“我是白流了眼泪,让他爷儿俩尽情地闹去。”

    伍行风拦不住,回身见冷子枭怒气未消,亲自挪了椅子过来,请冷子枭坐下,道:“我知道岳父大人是带着皇命来的,但是天湖村有二十万兵马,实乃军防重地。我就是回宫,也得将诸事安排妥当,才放心得下。”

    冷子枭道:“你别跟我打马虎眼,你派人去野人谷的事,皇上已经知道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别以为自己事事做的滴水不漏,人在做,天在看,你以为你就斗得过当今皇上!他可是我与太阳师共同教出来的徒儿,连我们做师父的都猜不透他的心思,时时小心,处处留意,生怕一丝不到,就触犯了天威!他是真天子,你充其量不过是山大王。你是我姑爷,我是真心为你好,只要你肯适可而止,皇上乃英明之主,不会降罪下来的。”

    伍行风沉思半晌,忽而唤常百韬进来,命令道:“去把两位禁军副统领给放了。”

    常百韬不知其意,犹豫道:“少主可想仔细了。”

    伍行风道:“圣旨我接了,回不回宫,那是我自己的事。也别留他俩在寒舍歇宿了,好生送他俩下山,只恐皇上那头等不及了。”一面撇头对冷子枭道:“楚天玄的心思,岳父大人猜不透,我可是猜着了。他分明是怕我成了气候,步步紧逼,算计到我的头里了。好一个天国的上君,枉我曾以其为兄长相敬,竟不料他也会使一些阴柔的手段!”

    冷子枭气道:“你有几个脑袋,敢私自扣押皇上派来的人!”

    伍行风道:“扣押他几个侍卫又能怎样?岳父大人难道还没看出来吗?他若只派遣两个禁军侍卫前来宣诏,也就罢了,兴许明儿我就会乖乖地回宫去。可他又派了你来,是真怕我不回去,还是在逼着我谋逆呢?以我如今之势,谋逆无异于自掘坟墓,他想趁早收拾我,而又没有真凭实据,故而逼着我露出破绽,这才是他最狠毒的地方!他想玩,我陪着,边关正是危急之时,看他能耗到几时!岳父大人且往下等,说不定明儿一早,宫里又会来人的。”

    常百韬听完,为少主能有此番缜密心思敬服不已,忙退出去,将乔蕃和秦咸两个放了出来。那乔蕃和秦咸一出来,抽出大刀,恶狠狠地就质问常百韬道:“一个大都督,好大的架势,把我俩锁在屋里,胆敢藐视皇命,活的不耐烦了!”

    常百韬忙俯身拱手作揖,解释道:“二位大人误会了,只因伏天渐近,这山上历来瘴气盛行,二位大人非天湖村人氏,只怕水土不服,侵染到了,所以才掩门遮蔽,也是为二位大人好。也只怪我没讲明白,下人们愚拙,就把二位大人反锁在屋里了。大人有大量,还请多多包涵。”

    秦咸将刀一收,又问道:“此话当真?”

    常百韬道:“欺君之罪可是要杀头的,我有几个脑袋,怎敢信口雌黄呢?”

    乔蕃也收了大刀,道:“谅你也不敢!”

    常百韬道:“那二位大人就随我下山,赶在天黑前,到驿站歇宿才是。”

    秦咸横眉道:“走什么走?那大都督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要是空手回去,可不好向皇上交差的。”

    常百韬笑道:“大都督说了,最近军务繁忙,等明儿或后儿,安排妥当了,就回宫去的。”

    秦咸问道:“果然如此?”

    常百韬道:“不敢妄言。”

    于是,乔、秦两个随着常百韬下山,赶在天黑前到了驿站,暂且歇宿一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