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国长恨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六章 探谷幽兰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耶律蒙尚在大堂坐着,稍时信使就被带了进来。耶律蒙尚定睛一看,进来了两个,一个是伍行风的门客常百韬,另一个就是当初留在天湖村二十位工匠的工头刘丰,因忙起身过去相迎,问道:“是谁派了你们来的?究竟所谓何事?”

    常百韬回道:“是大都督派我们来的,说皇上派了逍遥子去天湖村,似乎已觉察其意,让我们过来探一探口风。”

    耶律蒙尚一听,皱眉坐下,道:“他这是什么意思,我竟听不明白。”

    常百韬一听,故意兜圈子道:“什么意思,我也不知。我只是传话,另外有一封绝密书信,说是必须亲手交到您的手上,等您看了,还有别的话要我说。”一边说,一边将书信掏了出来,递给耶律蒙尚。

    耶律蒙尚迫不及待地将书信打开,见写道:

    若要变革,必须彻底。玄武深知耶律家族逆来顺受,而楚天玄又背信弃义,不肯与让半壁江山。今玄武已是整军备马,箭在弦上,就等大哥遥相呼应,里应外合,必定一举推翻大玄天朝。届时,天国一半江山可归大哥所有,玄武诚惶诚恐,不敢争功。

    览毕,耶律蒙尚就将书信撂下,气愤道:“又要糊弄我,我怎么知道他有几分诚意,是不是又跟那楚天玄似的,过河拆桥?事成则已,若不成,那可是谋逆之罪,要杀头的!”忽而,转念一想,就问常百韬道:“他敢冒这样大的风险,叫你来找我,不只是送一封信而已罢了?”

    常百韬笑道:“您猜的对,少主另有一块大都督的印绶,让我转交给您,以示诚意。”说着,就从怀里将印绶取出来。

    耶律蒙尚接过来,像得了宝贝似的,仔细端详着印绶,喜不自禁道:“这可是能调动二十万大军的兵符!”一面唤展琅进来,将印绶收了,说道:“看来玄武有些诚意,又敬称我为大哥,那我这个做大哥的可不能不知好歹,不领其情。”又对常百韬道:“你回去转告大都督,就说眼下时机尚未成熟。等我这边准备好了,再做区处。”

    常百韬见耶律蒙尚有些摇摆不定,只恐夜长梦多,因又说道:“少主可是念在耶律家族乃极北大漠之地名门之后,才肯诚意相交。眼见大都督的印绶已交付与您,您还在犹豫什么?”耶律蒙尚转身拈须不语。常百韬跟进一步,说道:“据工匠传言,楚天玄有一生父尚在人间,而今隐匿于深山野壑之中,世称南山子。少主的意思,是以此大做文章,让天国子民认清楚天玄的真实身份,不再拥戴于他。您只须暗中襄助大都督,坐收渔翁之利而已。”

    耶律蒙尚闻之,惊讶道:“果真如此?”一面就问同来的刘丰,道:“你们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

    刘丰躬身回道:“凡做工匠一行的,都知道有一个技艺精湛的南山子,只不知他的真实来历。后来,也就是上两个月,我再去深山里拜访南山子,偏巧碰到了他与白老汉促膝长谈。暗中一听,我才知道,原来南山子真名叫‘楚剑平’,有一个女儿,还有一个儿子。他的女儿是给了白老汉,就是嫁给朱向南的白小蝶。他的儿子叫楚天玄,也就是当时的天国上君,而今的皇上。”

    耶律蒙尚一听,不觉失声笑出来,道:“这下可有好戏看了!我看你怎么做这个威严的天子!”一面就对常百韬道:“你回去告诉大都督,十日之后,我一定给他回复。”常百韬带着刘丰,转身就要走。耶律蒙尚又拦住道:“告诉你的少主,年轻不可躁动,咱可以从其内部,渐渐击溃楚天玄。能不动兵,还是不要涂炭生灵。”又对刘丰道:“你留下,十日之后,再回天湖村复命,顺便传达我的意思。”

    两个人各自点头,一个留下,一个匆忙赶回天湖村。常百韬赶到时,只见府邸大堂中一片狼藉,似有打斗过的痕迹。常百韬着了慌,忙出大堂,截住一个小厮就问道:“少主去哪里了?”

    小厮回道:“方才逍遥子来过,少主就接了进去,再没出来过。我们也不敢问,以为是师徒之间久未见面,有好多话要说的。”

    常百韬一想,念叨道:“坏了!”于是奔出府邸,叫门口的侍卫领了一队人,漫山去寻。

    一时,惊动了山下营寨内的封幽。封幽跨马上来,找到常百韬问道:“发生了什么事,玄武人怎么不见了?”

    常百韬也是猜测,说道:“楚天玄当是知道了天湖村有异动,故而派了逍遥子来打探底细。逍遥子是何许人也?自从跟了楚天玄,他的愚忠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我想少主招架不住,肯定如实坦白了。此刻,师徒两个不定在哪里厮杀呢。”

    封幽一听,顿足叹道:“这个逍遥子,有时候可也真碍事!既然他来了,就再别放他轻易回去!”语讫,就要命人前去搜寻围剿庞绾。

    常百韬拦住道:“不可!宁愿不用他,也不能杀了他!逍遥子在江湖上名望极高,若是杀他,岂不是与江湖各路豪杰为敌?楚天玄也不是没想到,否则早就处死了狂傲不羁的浪子。”

    封幽着急了,道:“而今兵马已备齐,就等玄武一声令下,杀奔天国府地,捣毁太昌宫。这逍遥子要是回去通风报信,我们蓄谋已久的计划,岂不是前功尽弃了。”

    常百韬道:“为今之计,就是必须找到逍遥子,告诉他楚天玄的真实身份。一个本来不是天国的人,而今却修改国号,冠冕堂皇地登基称帝,成为了天国的君主,岂不是天国千年来的奇耻大辱?我不相信逍遥子知道了,会无动于衷!”

    封幽闻之,即刻动员一千兵马,漫山遍野的找寻。一时,在一处密林里,管荛的墓前,找到了庞绾。常百韬等人过来,却见庞绾以剑指着跪下的伍行风,道:“楚天玄纵使有错,可他心系苍生,福泽天下,这是亘古帝王未有之恩德。你岂能为一己之私利,悍然挑起事端,丝毫不顾百姓之苦。”

    伍行风指着管荛的墓碑,愤然问道:“荛管家是谁逼死的,师父心里不清楚吗?师父为庇护青龙,自断左臂,又是被谁所逼,师父心里不清楚吗?而今师父宁可归隐,也不入朝为官,楚天玄若真的是有道明君,师父为何不戮力同心,辅弼社稷,师父难道不是尚残存一丝愧疚,不肯再与暴君为伍的吗?”

    庞绾不待其说完,提起冷月青锋剑,大怒道:“放肆!”一面就要劈下去。

    常百韬慌忙奔过去,拦住庞绾道:“逍遥子稍安勿躁,且听在下一言。”

    庞绾收了剑,气犹未消,道:“说!”

    常百韬即躬身近前,说道:“少主之言,逍遥子可以以为是虚妄之词。但是,若逍遥子知道了楚天玄的真实身份,那么少主所说的,也都在情理之中。”一面命人将耶律蒙尚留下来的十九个制作醉春壶的工匠请了来,当着庞绾的面,说道:“这些做工匠一行的,都知道在天国隐匿着一位技艺精湛的世外高人,世称南山子。其姓楚,名剑平,曾因中土七国之乱,而避祸于此。这个南山子本有一儿一女,因辗转流离,家道中落,不得已舍家弃子。而那个被遗弃的儿子,就是当今大玄天朝的皇上,楚天玄。”一面说,一面看庞绾的脸色,又接着道:“中土有言‘名不正言不顺’,试想这样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却摇身一变成了天国的主子,岂令天国泱泱士子心服的?”

    庞绾听到这里,打断了,问那十九个工匠道:“果真有一位世外高人南山子?”

    十九个工匠齐声回道:“确有此人,就在离崂川村二十里处的深谷里,遂有空谷之幽兰的美誉,因其茅舍面对南山,故而称南山子。”

    庞绾闻之,陷入沉思。常百韬忙又跟进说道:“玄武乃冥空长者之后,继承天国之大业,理所应当。逍遥子何不认清形势,助玄武一臂之力,推翻大玄天朝。”

    哪知,庞绾又打岔道:“够了!”说罢,提剑就走。

    封幽命左右十个侍卫围住,道:“逍遥子若是回去通风报信,可别怪我不客气了!”庞绾不答,只以无极剑法,瞬间逼退十个侍卫。

    常百韬忙叫封幽住手,道:“随他去罢了!而今已是箭在弦上,纸里包不住火,楚天玄早晚是要知道的。”

    庞绾一时觉得恍惚,离开天湖村,也不回太昌宫,却径直往崂川村而去。其时,已是黄昏,庞绾立于峰顶,云海焕霞,犹如巨人一般,可揽苍穹。庞绾鸟瞰着被环山围住的崂川村,因楚天玄初定天下,还没来得及重修,此处仍是萧条一片。蓦然,云海深处,那玲珑塔内若隐若现地射出一道光芒。庞绾心想道:“难道此处尚有人定居?”于是,不假思索,纵身一跃,沿着山峦陡峭之势,飞一般下去了。

    进了村中,拟一条荒废漂泊的舴艋,也不搭桨,只一运气,沿泉流直接到了玲珑塔下。庞绾用脚轻点船舷,耸身飞上皋台,但见十八层的玲珑塔内,正中间第九层有微弱的灯光在闪烁,于是提着剑,小心翼翼地进了塔,往上攀登。

    到了第八层时,庞绾放慢脚步,且听楼上有一人说道:“这杀孽之魄已收,眼下还不确定情、权、术系谁所属。”

    又听一人说道:“倘若我猜的不错,这‘权孽’当属楚天玄。”

    忽而,又有一人,像个老顽皮,笑道:“何以见得,这话可不能乱说的。人家是当今大玄天朝的皇上,以前的天国万民,无不仰赖膜拜,心悦诚服呢。”

    庞绾一听那顽皮的笑声,就猜出是澹台誉白,另外两个听声音也认出来了,一个是东道圣人,一个是西道圣人。庞绾也不藏着了,蹬足就往上走,见到东西道圣和澹台尊老,拱手作揖,笑道:“你们几个不去逍遥湖,却在此快活起来,独留我一个,好不寂寥!”

    东西道圣与澹台尊老回头一见是逍遥子庞绾,喜出望外,慌忙起身相迎,齐声笑道:“逍遥子乃世外之人,我们所说的都是俗不可耐的凡尘之事,只怕玷污了你的清名。”

    说着,四个人一起坐下。庞绾接口笑道:“什么世外之人,这话怕是说反了。你们看我是世外之人,其实做的都是俗中之事。”又叹道:“俗中之事沾染不得,否则难脱其垢。”

    澹台尊老听了,就拢过身来,笑问道:“你我可是拜过把子的,告诉我,那红尘之中又有什么奇闻异事了?”

    庞绾一见澹台尊老这样,总是觉得别扭,因哭笑不得道:“你还是那样,改不了的。真格的,你应该去管一管那俗中的事,也免得我自断臂膀了。”说到这里,不免伤感起来。

    东西道圣听了,道:“我二人倒可施法,将你的左臂恢复原样。”

    庞绾忙伸手阻拦道:“不可,那样的话,我跟神仙有什么两样?虽然我愿意脱离凡尘,可是凡尘脱离不了我。这也许就是苍天赋予我的使命,顺其自然罢了。”

    澹台尊老又拢过身来,笑说道:“我最喜欢听奇闻异事了,你快告诉我。”

    庞绾将澹台尊老搡开,道:“老顽皮,你怎么不自己去听,自己去看呢?我要是讲出来,就不是奇闻异事了。”澹台尊老撅嘴,缩回身子不语。庞绾又转头问东西道圣道:“不知二位仙客方才说的情、杀、权、术之孽,是指什么?这里面怎么会牵扯到楚天玄?”

    东道圣人正要说,被西道圣人挡住道:“天机不可泄露!”

    澹台尊老听了,哈哈大笑道:“天上与人间,到底隔了什么?什么都没隔,一捅就破!”一面扭头对庞绾道:“就说那元始天尊……”

    西道圣人忙打断道:“老顽皮仔细找打!”一面对庞绾道:“不告诉你,是因为其中缘法太多。告诉了你,反而徒增烦恼。逍遥子是唯一两界之中,来去自由之人,可是十分令我们敬仰的。”一面就将一个紫晶的球体掏出来,放在桌子上,道:“这是专门吸纳死人魂魄的紫晶球,也叫摄魂咒。方才所说杀孽之魄,就是指古天煞。而权孽之魄,是指楚天玄,不过是猜测而已。”

    庞绾倒从未听过这样的奇闻,因追问道:“请二位仙师赐教,何为情、杀、权、术之孽?”

    东道圣人看了看西道圣人,笑道:“不如就告诉他罢了,其中玄理他能否猜透,咱可就不管了。”

    西道圣人听了,因笑着解释道:“情者,固结于心,乱性而为,所造之孽,是为情孽;杀者,无畏苍生福祉,忘却天灵之害,所造之孽,是为杀孽;权者,以我不为,而御人为,手握生杀之命门,所造之孽,是为权孽;术者,道之所有,所有之无,为欲而贪,为贪而营钻,所造之孽,是为术孽。此四者,为凡尘诸恶端之最。上天有好生之德,故而我两个奉师父元始天尊之命,特来人间采风度化。”

    庞绾闻之,果然悟不过来。澹台尊老从旁笑劝道:“这两个仙人,言谈之间,就好卖弄。不懂就不懂罢了,我最讨厌穷极之理,顺其自然岂不美哉?”

    东西道圣听了,就哈哈大笑。庞绾也不便再问,于是斟酒畅饮,一时酩酊大醉,四个人相拥倒在桌子上。等次日醒来,桌子上杯盘狼藉,却只剩庞绾一人,庞绾极力回想昨晚之事,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庞绾叹了一口气,提剑离开玲珑塔,沿途询问,找到一处名为“幽兰谷”的地方。

    庞绾进了山谷,七拐八拐的,似乎没有尽头,因正值春岁,沿途泉水潺潺,两岸落英缤纷,蛱蝶翩跹丛中,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忽而,前方一排柳树,飘来馥郁花香。拨开丝绦似的柳条,只见一块皋地,坐落着三间茅舍,果然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庞绾纵身一跃,轻点溪水,稳稳当当落在庭院内,一面蹑手蹑脚地就往正堂门口过去。因唤了几声,不见答应,庞绾推开门,往里探头,却见室内空空如也,不觉心下有些失落,以为南山子早已经不在这里居住了,提剑就走出庭院。

    谁知,刚踏出栅栏外,忽听皋台之下,有一位老人说道:“久闻逍遥子大名,老夫招待不周,可别见怪!”声如巨钟,不觉沧桑。

    因为此处四面环山,回音从四面袭来,庞绾辨不出声音是从哪里传过来的,提起剑,就问道:“高人怎么知道我要来?”半晌不见动静。庞绾又说道:“既然知道我来了,何不出来见一面?”

    那老人就笑道:“我就在你脚下面,只是你找不到,可怨谁呢?”

    庞绾闻之,走近皋台边,往下一望,但见一位苍髯长者,戴着蓑笠,正在潺潺的溪水里钓鱼。庞绾纵身下来,见溪水很浅,水流又很快,疑惑道:“水之浅,流之疾,鱼可怎么上钩?”

    苍髯长者笑道:“山之深,谷之隐,不也挡不住逍遥子前来探询吗?”

    庞绾顿觉失礼,忙拱手作揖道:“敢问长者是不是南山子?”

    苍髯长者笑道:“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又是谁给我取的这样的雅号,那我可得谢谢他了。”

    庞绾俯身说道:“我见长者绝非一般人品,若是南山子,我有些事要问个明白。”

    苍髯长者道:“那要是有问,而我不答呢?”

    庞绾拱手道:“那就恕晚辈冒昧,请长者回答我几个问题。”说着,就以冷月青锋剑指着苍髯长者。

    忽而皋台之上落下一人,说道:“逍遥子为难一个长辈,那可不是你的为人!”

    庞绾吓了一跳,不知是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