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仙人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了然修行记录11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万法归一,大道同根“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句话几乎每一个修行者都听过或见过,这是修大道必须明白的道理。穷什么理尽什么性呢?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理,尽祛人心妄想渣滓之见。以至于命,命:指的是长寿的意思,而不是你的身体生命。是指你的识性有无量之寿。佛家说明心见性,识性不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者,顺从、依赖的意思。也就是说:人与万物顺从依赖大地而生存,大地所生万物顺从于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顺从依赖于道。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名之曰道。”就是说天与地原来是混成一体的,此物轻清者上升为天,混浊者下降为地。而道顺从依赖与自然。自然又是什么呢?自然则是无所不在、至无内、至大无外,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覆盖一切的时空界域,统御宇宙一切万有的隐性秩序。总的来说前面的几句话的大体意思就是:人如果能够象自然那样就可以无所在、无所不在、至无内、至大无外,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覆盖一切的时空界域。这就是佛家所说的虚空之性,包含宇宙山河大地。然而人怎么才能恢复自然呢?那就要先修道,但是道混成在自然中,无形无象,混混沌沌,无法可修,无从寻找。那就只有从天地找起,因为此物生天地,天地又生万物。万物因天地交合而生生不息,天地混合为道。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就是说道就是生生不息,一冲一和,一阴一阳。天地万物都在道的生死循环之中,为道所役。而不是得道。欲要得道就必须背道而驰,反其道而行之,摆脱这种冲合之状态。要么纯阳、要么纯阴、要么阴阳不立、住入中道成佛。人效法天地,就应该知道天地至阳之气在东南五月夏至前。天地至阴之气在西北十一月冬至前。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此时就是天之根,天——清阳之气即将生出,这就是负阴抱阳。万物都静之极点,当阳气从一九生至九九纯阳五月夏至时阳气已老、阴气滋生。渐渐又到大雪冬至。循环不息,无始无终。春夏秋冬,月复一月,日复一日,轮转不休。人自身也是如此,当身心疲惫时,万念俱消,心静身静。一旦休息好了,养足身心,立刻又开始行动。周而复始,永无歇息之日,直到这股阳气衰败咽下。这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之物,也就是老子所说之物,此物只有在静极之时才会露出迹象。这个理已经穷尽,那么怎样才能静下来,静至极点呢?于是乎,各种各样的静止法门都出来了,平常之人当静极之时,此物便要发而向外,要么就会起身而动,要么就会思绪万千,总之身心具动,此时收拾身心安稳身心不动,此物就会漫漫平息,这是一九,静而再静此物又会启动,身心浮躁,再平息身心,此物又被伏下,这是二九,如此三九、四九……直到九九,阳春大地百花齐放,周身气血荣华。此时就要防危虑险了,因为阳极则阴生,一定要守住心神,阳气便会冲破大脑玄关,大放光明,这就是经文中所说的性光,无量寿光,这就是得道,这时候就会出现身心脱离的现象,此性已离开肉身躯壳不再受肉体的局限,这个性就是得道的自然之性,它不受任何拘束,与宇宙虚空山河大地同在,万古长存,寿命无量,这就是潇洒自在,自性清净法身佛。“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是这样。转而将此性再入此身,观察道之体现,发现原来感觉到的躁热之气与原来不一样了,它全部变成了光,此光通幽达明,能破除一切黑暗,照遍万千大千世界,此光由一阳增至九阳,再一次脱化,又出一身,如此循环不止,直到千百亿万化身,一身就是一佛,这就是佛经中所说的,“我曾经供过千百亿万佛”。此一段功夫是大智慧光明天,破除黑暗,广渡众生的大菩萨,智慧无穷无尽。此时所见之天位居西方,长见大日如来,明月万里。有人在第一次脱身之后定心有所转移,想到了肉身,于是心不再静,感觉身体下丹田中有一气产生,这就是道家所言:“有先天一气自虚无中来。蓬蓬勃勃此气一生二二生三,冲关透节,周遍全身,奇经八脉川流不息,云冲雨施,一片生机,如邵子诗:天根月窟闲往来,三十六宫皆是春。此时也没有什么丹田不丹田的,周身一片田,一身为一丹,然而当此纯阳之气饱满之时,又面临着冲破大脑玄关,不然此纯阳之气饱满之后,要么化精透体而出,要么由九窍发出,由九窍发出就是人们说的特异功能:天眼通、天耳通……当冲过十二重楼贯穿大脑之后,又是脱壳而出,如此周而复始,再立鼎修丹又出一子,子又生孙,孙又生子,乃至千百亿化身,此一段功夫功成之后,修的是阳气所以称呼为阳,如:紫阳、华阳、重阳、玉阳……又因为多是子子孙孙又成为子如:老子、孔子、庄子、朱子……此时所见之天位居东方,赫赫至紫,云满千山,是为紫气东来逍遥自在仙。立于太极之位。如果定心在此天作证而住,就是佛经中所说的:定性罗汉。若象《金刚经》所言: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佛家一直说:戒、定、慧。此时所说却是连这三个字也不存在,一尘不染,一性独然。随顺自然,妙行无住,循环不息,无始无终,轮转不休。这就是超越太极进入无极,而转观宇宙虚空万物由元始到太极,由生到死,又从死转生,一元复始,轮转不休,无终无始。此性人人具足,个个圆成,处圣不增,处凡不减,不论富贵贫贱贤愚高低,人人都有。大道为公共之物,大道无私,人人可以作仙佛。然修证之法,须要求明师指引。上智高明之士,原自大道开通,一遇明师,不难得真。得此真性,俱无量寿,天地终有坏有尽,此性永存亘古。紫阳真人诗曰:不移一步到西天,端坐诸方在眼前。项后有光犹是幻,云生足下未为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