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游唐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福连姑苏一芷瑶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轮回井散射出耀目红芒,丫头喊道;“婆婆,你快来看”

    就见井里涌出一条凝实波动的光柱,高出井口一丈。孟婆那波澜不惊的面容,终于漏出异样的神色,又是惊讶,又是质疑。

    莫非那子手中拿的,是酆都大帝的手书?

    丫头道;“以前婆婆说其可免堕轮回,如此他便不会化为襁褓中的婴儿。带着前世记忆重生,百年难遇,有趣!”说着便跑开了,孟婆道;“茉儿,你去哪?”

    “我看他不似唐朝之人,且去瞧瞧他三生三世有何新奇?”

    丫头叫茉儿,关于她的来历。话说西晋八王之乱,司马家族自相残杀,势渐衰微。匈奴、鲜卑、羯、氐、羌,汉,六族互相攻伐,衣冠南渡后,北地汉人被大肆屠戮,幸得冉闵应时而出,灭胡令之后,其他各族对汉多少有所忌惮。后来冉闵兵败,他女儿冉淑儿南逃到东晋,与东晋名将谢玄成婚,生下一个女儿,唤作谢茉儿,不想十二岁时便夭折了。孟婆见她乖巧伶俐,便收在跟前,也有将来相传之意。

    不多时,就见茉儿嘴里嘟嘟囔囔的直摇头,便迎过去问她。

    暮雨冷烟,衰草斜阳。

    姑苏城的屋檐,淅淅沥沥的垂下晶莹的的秋雨,观塘街上的角落,躺着一个衣着怪异的青年。他全身都湿透了,却仍旧未醒,只是在秋风吹来时瑟瑟发抖。周遭聚集着许多油纸伞,伞下的众人指指点点,有人道;“这人竟将头发割了,实在是不像话”“是啊,那些先生们不是常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吗?依我看,定是个浪荡公子”“怕不是北边来的胡人吧?”“赵婶,这就是你少见了,胡人哪有这装扮的?”

    “咚!咚!咚,,,,,,”暮鼓震颤,响彻八方。

    “快回去吧!”“走!”“走!”“那他呢?”“赵婶,你和他非亲非故,管他作甚!这世上可怜人多了,你还能救的过来?”

    角落的人忽然动了动,感觉到雨滴打落,缓缓睁开眼,模糊中两个人在争论着什么。

    “可是”&ot;可是什么?你家中的三个儿子尚且还不够你烦心的了?&ot;

    这句戳中了赵婶的痛处,随着一声长叹,赵婶在那人身旁留下三个铜板,也离开了。

    那人只觉得喉内干渴难耐,便张嘴喝着雨水。

    “娘亲,你看芷瑶选的这流苏,正好系在娘亲的床头。”女孩十四五岁年纪,笑的如向日葵般,妍开在长乐谷中。

    “咦?那有人?”女孩好奇的跑过去,妇人叫道;“别淋着了,慢点儿!”说着也跟过去。

    “怪人!怪人!”女孩叫道,妇人一看果然。那人迷迷糊糊的,见有人过来,只喊;“冷,热,饿”

    女孩摸摸他的额头,一会儿滚烫,一会儿冰凉。“娘亲,咱们把他带回去吧!”女孩挽了挽妇人的衣袖,几近哀求。

    妇人有些为难,“可是你爹不在家,咱们母女留他多有不便。”

    女孩一想也是。“那怎么办?”

    “乖女儿,自然有人管他的,咱们回去吧!”

    “可是!可是”女孩迟疑时,妇人已好言扶着她往家走去。

    走到半道,女孩忽想起什么,挣脱开妇人,折回来二话不说,将绘着仕女浣纱图的心爱油伞丢到一边,使足力气,就要去背那怪人,可是她一个姑娘怎么背的动?妇人一惊,喊道;“芷瑶,快过来!”

    说话时已有了几分怒意。芷瑶却恍若未闻,妇人气冲冲的过来,还没发作,就听芷瑶气喘吁吁道;“宵禁马上就到了,到时巡城的,,,发现他,他轻则被打,重则身死,就算侥幸没人瞧见,娘亲看这,,,秋雨不歇,天凉地寒,不论是天管,地管,人管,他都是一死!”

    &ot;芷瑶,娘是为你好,咱们不知他到底是好是坏,若他是好的也罢,咱还得顾虑名声,若是为恶起来,又不知生出什么祸事!&ot;妇人被女儿的热心肠所感,也说出掏心窝子的话。

    “爹说过,我大唐海纳百川,扶危济困,遇事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还是我大唐子民吗?再说他得了风寒,行动不便,就算想做什么,我们还怕他不成!”芷瑶深呼几口气,想起爹爹的教导。

    “咚!咚!咚!”暮鼓声越来越急,待六百下终,若还不能回去,就完了。妇人咬咬牙,也去扶那怪人,“快走吧!”芷瑶笑道“好嘞,我就知道,娘亲是这世上大大的善人!”

    待得进入乐游坊内,妇人才松口气。将那怪人扶到房内,让芷瑶烧水,她去请坊里的郎中。至于那三文钱,自然是要算在药钱里了。

    郎中把把脉,说道;“并无大碍,待我修个药方,喝上五日,也便好了。”妇人道;“多谢悬壶先生”那郎中将妇人拉到一旁,轻问;“我和你芷相公是老相识了,他既称我一声哥哥,我便要多问一句,他——?”郎中瞥瞥床上那人。妇人道;“我也不知他姓甚名谁,又将前后一说。”郎中一听,写好药方,交于妇人。说;“若是平时,只管让芷瑶来我这里取药,可惜近来有些药不全了”妇人道;“已经够劳烦了,药去别处取便是。”郎中道;“弟妹,我便先走了”本来还要说“你当心些”,又生生咽回了肚里。妇人道;“我送送你”郎中连连摆手。“芷瑶,送送你悬壶伯父。”

    芷瑶跑去相送,回见妇人在看那药方,只见上面写着;“炙甘草一钱,麻黄三钱,杏仁二钱,煎水服汁,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妇人叹口气,芷瑶道;“娘亲先治他的病,待他好了,我跟他说,欠的钱可是要还的,一个铜板也不能少。”“你呀!”

    妇人从积蓄里拿出许多铜板,芷瑶按方抓药,到的第三日,那怪人便好了大半。可怜芷瑶又是煎药,又是喂饭,还要扶着他出恭,也够难为她了。

    既然怪人好了,那就该算算账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