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公子弘有些忿忿,咬牙切齿地说:“是一个方形的怪镜,不能照出样貌,但是能够照出一些奇怪的东西,回来的路上,被一名随军的粗工(医道粗疏的医生)盗去。”
“哼,我已派人追杀那子,如此可恶之人,必诛之。”公子弘想到自己征伐途中,十分信任的那个人,仍然十分恼羞。
“照出奇怪的东西?照妖镜?”淑璇一心只想着公子弘说的怪镜,忙问道。仲衡心中咯噔一下,真有这种异物存在吗?
“非也,它照不出人的相貌,却能够将人的心胆照出来。”公子弘轻笑了笑,见淑璇已经将干果吃完,立即示意仆从再送一些干果,接着说:“这面镜子大约这么大,表里(表面和内部)有光,”他比划着镜子的大形状。
“哇!”淑璇瞪圆了双眼,无比惊奇,但是想到这镜子已经被盗,立即懊恼:“那盗贼真是可恶,阿弘,一定要逮到他。”
这场盛宴,真到夜半时分,大家方尽欢而散。
第二天一早,羲氏族长羲余阳传仲衡入司天殿,入殿后,仲衡见殿内仅族长与自己二人,料想有重要事件,心中有些紧张,有些期待,跃跃欲试。
“仲衡,近来你夜观天象之时,有无异常?”羲余阳性情直爽,银发高束,颇有些仙风道骨之态。
“异常?”仲衡想了想:“近三日以来,虚危、营室之间常有紫气闪烁,因是祥瑞之象,故没有向您直报,只录入候簿之中。”
“草木生息、山渊反覆,祸福善恶,须臾之间即可生变。你知道这一定是祥瑞吗?”羲余阳问:“危室之间分野之地,距回天之戈所在的狄城,有多远啊?”
“都位于北边,相距不远。”仲衡据实以答。
“阳武自狄城送来信函,狄城君长在搜捕盗戈之人,回天之戈已被人带离狄城。”羲余阳拍了拍仲衡的肩:“若回天之戈在和氏的手中,应该去往西方,但是现在北边出现异常。”
“族长,让我去吧。”仲衡恳请羲余阳允他出行,以助师兄寻戈。
“我正有此意,”羲余阳带着仲衡向外走去:“你要谨记,途中密切关注,如有异动,随机行事。有非常之物,必有非常之人,回天之戈会引出各方人士,如果遇见和氏族人,与他们一起行事更加妥当。”
“诺,定不辱命。”仲衡跟着族长去挑选了几名剑客随侍。
明日即将出发,仲衡去石屋向师叔辞行时,见淑璇已经在那儿了,正在熬煮药汁。只见昨日那少年已睁开了双眼,长眉入鬓、貌甚温雅,他的气息仍然虚弱,勉力开口向他谢恩:“与君素昧平生,蒙君高义,救泽于危,恩德铭记于心,待泽他日定报此恩。”
原来这少年名泽喜,是一名孤儿,自幼随侍于一名大医师的左右,数年前大医师被君浇处死,他靠着自学的医术,游历各诸侯国之间。
“勿需多言,你当好好歇息。”仲衡不以为意,向淑璇问明了师叔的去处,步出了石屋。
空气晴爽,绿意攀藤的梨花树下,落英满地,几案旁边一个土井炉,煮着香浓的茶,羲跃正在一本候簿上,认真地记录着。眼前分明是一幅春和景媚、柳舒花开的明媚景象,却令人生出一丝叹息,空碌碌,春光到处人如玉,满目青山心不动。
仲衡看着这位当年颇受族老们重视的清俊之才,忆起隐约听闻的传言,自那位与师叔誓言同心的女子离去之后,师叔便迁入了石屋避世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