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的大街上,一顶花轿穿街而过,新郎李连喜穿着大红吉服,骑在高头大马上,走在花轿前头,满脸春风得意。
李连喜是李氏商行的大掌柜,在南阳商界可谓呼风唤雨。
李氏商行与现代集团公司非常相似。高桂英虽掌管李氏商行,但她不参与具体运营,相当于董事长,而李连喜负责李氏商行的具体运营,相当于e。李弘基和高桂英还是十分信任自己的族叔,没有过多的掣肘,这让李连喜可以一展身手。李连喜在经商上确有天赋,加上李弘基的提点,李连喜将李氏商行打理的蒸蒸日上,丧子之痛逐渐淡去,心情也舒畅起来。
李氏商行虽是新创办的商行,但在来自几百年后的李弘基的指点下,又从军中抽调了一批商人出身的将士担任各级管事,加上闯军背景,这使得其他商行不敢在明面上打压李氏商行,逐渐站稳脚跟。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资金的多寡限制了商业规模的大小。由于数千年的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商人有了钱后往往用来购置田产,这使得古人的商业规模一直都做不大,无法形成后世的那种全国性的商业巨头。李弘基不同,在李氏商行成立之初,就一再强调规模效应,强调李氏商行今后要逐渐建立自己的货源(商品)、物流(商队)和终端(商铺)。
李弘基陆续追加了数千万两白银,这使得李氏商行有了充足的资本金。李连喜根据李弘基的指示,组建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商队,还在各地购置和租赁大量的商铺,从货源、物流到终端都掌握在李氏商行手中,这使得李氏商行比其他商行更具竞争优势。短短两个月,李氏商行就成为南阳第一商行。
李连喜在儿子死后,一直与自己年仅10岁的孙女相依为命,从来没有续弦的想法。但自掌管李氏商行后,随着地位的上升,李连喜逐渐成为南阳有头有脸的人物,于是就有了再娶的想法。
李连喜的媳妇比他小差不多20岁,是一位南阳商人的女儿。李弘基并不阻止闯军与南阳士绅的联姻。在李弘基看来,闯军与南阳士绅联姻,更能稳固根据地,双方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实际上,自李弘基建立南阳根据地后,闯军将士的婚嫁也多了起来,与当地士绅联姻的也不少。闯军不少将士跟随李弘基多年,一旦稳定下来自然也想有个家。对此,李弘基十分欢迎。今后,将士们将为自己在南阳的家而战。
李连喜虽是一介商人,地位并不高,但他是李弘基的族叔,李氏商行又是闯军的御用商行,刘宗敏、李过、高一功、田见秀、刘芳亮等闯军重要将领,以及李岩、牛金星、宋献策这些文臣,也都带上厚礼参加李连喜的婚宴。
李弘基和高桂英夫妇也来了,不仅送上厚礼,还亲自观礼,这让李连喜夫妇脸上倍有光。
李弘基对李连喜最满意的一点就是坚决服从。对于李弘基的任何指示,李连喜不管理解与否,都会无条件执行,这让李弘基十分欣慰。李氏商行作为李弘基的商业工具,必须为李弘基及闯军服务。
李弘基来自后世,很多商业上的想法不为古人所理解。为了向李连喜灌输现代商业思想,李弘基会向李连喜讲明这么做的原因,就像上次推动李氏商行与南阳服装厂的合作。古人都自己买布料做衣服,成衣铺生意并不好。
李弘基将李连喜召到自己的书房,对他道:“喜叔,虽然你没说,但我知道你对李氏商行卖成衣这件事还是有意见的,认为这门生意不好做。只因是我推动李氏商行与南阳服装厂的合作,所以你才接受。”
李连喜刚想说些什么,就被李弘基打断。
“喜叔,百姓为什么要自己买布来做衣服?”李弘基问道。
“市面上很难买到合身的衣服。自己缝制能节省一笔手工费。”李连喜道。
“如果服装厂做出来的衣服合身,价钱又不高,比百姓自己买布做还要便宜,你认为百姓会不会买?”李弘基拿出以前说服李岩的观点。
“当然会买了。马上就有新衣穿,谁想等个十天半月的。”李连喜脱口而出。
“南阳服装厂有数千名女工,她们做衣服是分工合作的。整件衣服由多人参与,每个人只做其中一部分。所谓熟能生巧,长期做一件事,就会将这件事做到极致。这些女工天天都在缝制衣服,做出来的衣服所费时间就会少。而且布料直接由李氏商行提供,价格肯定便宜许多。极少的人工,加上便宜的布料,做出来的衣服肯定比自己做便宜的多。
如果有一天,百姓能够在李氏商行买到便宜又合身的衣服、鞋袜这些身上穿的,还有多少人会自己做?成衣才是未来市场发展的趋势。”
“大帅说的是。但是,每个人的衣服尺寸都是不同的。”李连喜道。
“李氏商行可以为客人提供不同尺寸的衣服。只要合身,一些细微的差别没有人会去计较。我们完全可以按照男女和儿童,设计不同身型的标准尺寸。李氏商行可设计不同款式的衣服,然后交由服装厂来做。”李弘基道。
“大帅的主意非常妙。如果广泛推行,今后,自己做衣服的人就会变少,直接买衣服的人就会多起来,将成为百姓主流。”李连喜道。
“我们李氏商行要做出衣服品牌来,让百姓今后买衣服只认品牌。”李弘基道。
李弘基又向李连喜介绍了后世的品牌理念。李弘基希望,李连喜今后能够有品牌意识,李氏商行的各个产业能够品牌化运营。
“做生意就是要敢想敢做,不要拘泥于形式。李氏商行要敢为天下人先,只要不是损害闯军和百姓利益的,我们都要敢于尝试。
李氏商行可以自己建立类似于南阳服装厂这样的工厂,采用分工合作和大批量生产,做出来的东西就比其他商行更具成本优势。”李弘基道。
“如果其他商行也学会这种方法,我们该怎么办?”李连喜担忧道。
“生意本来就如此。我们不可能做独门生意。我们李氏商行的秘诀,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们的东西更好,价格更低。”李弘基道。
李连喜连忙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