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这天晚上,吃完饭了,我和老猫还有我爸坐在东屋火炕上唠家常。话题又扯到买房结婚上,这话题忒沉重。我真不想提,可不提又能拖到几时呢?我都三十多了,再不结婚就四十岁了,我爸妈就七十多了,还打算让他们抱孙子不?
“爸,咱家现在有多少钱?”我开门见山的问。
“也就二十多万,其中有一半还是占地的补偿款。”我爸边说边叹气,因为就这点家底儿,而说起来他也觉得惭愧,起早贪黑的拼命挣钱,却始终攒不下钱。要不是前年我家有块地被乡里征用了,补偿十来万占地费,估计也就十万左右的积蓄。
很多看官又觉得奇怪了吧,肯定会问,现在农村都富了,你们家怎么就这点存款?说出来不怕各位看官笑话,现在的农村花销比不城里低,近年物价飞涨,农民种地的成本也是水涨船高,种子、化肥、农药就得四五千,人工还都不算在内。可到了秋天呢,屡次迎来粮价大跳水,如果再碰上旱涝年头儿,收成减半,那老农民一年下来就是在锻炼身体呢。再加上平时巨大的开销,像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结婚,生孩子,满月酒,升学宴等等,一年下来随份子的钱又得掏出去几千,能剩什么钱?
我爸妈已经够能干了,春天种完地我爸就到建筑工地打工,一个月挣个三千多块钱,好的时候四千多,没办法,他没技术,就靠卖个苦力挣点血汗钱。我妈自己在家忙活庄稼地,闲暇时候打打零工,挣多少算多少。一年下来,老两口不闲着,满打满算有也就剩三万块钱,在日常开销上至少支出两万左右。这还是指近十年物价飞涨的情况下,打工种地的收入提高了,换做我十七八岁那会儿,一年能剩一万就很不错了。
所以,有时候当子女的想心疼爸妈也晚了,好比我,年轻时不懂事,整天不务正业,异想天开,光知道张嘴跟家里要钱,花钱如流水,从没想过爸妈挣钱有多难。现在年纪大了,自己在外独立了,也终于领悟到什么叫钱难挣、屎难吃了。
“爸,我想结婚了。”
“嗯,早该结了。”
“对,换做我早结了。”老猫又跟着插句嘴。
我没理老猫,接着说:“可是我在大连那边上班,火火家也住在那边,恐怕不能回抚顺买房子。”
我爸脸色沉重的点点头,似乎早有准备,他说:“没事儿,只要你过的好,在哪儿买房子结婚都一样。”
这时,我妈在后屋洗完碗筷了,听见我们的谈话,走进屋说:“大连那边房子很贵吧?”
“贵。”我应道。
“嫂子,不瞒你说,那边的房子便宜的六七千一平,贵的上万了。”老猫急忙给报价,就像他是这方面的专家似的,实际上他也是道听途说。
我爸妈听完纷纷吃惊不已,因为抚顺没那么贵的房子,在抚顺最好的地段、最贵的房价有个七八千足以了,首付贷款买房最多也就先花二三十万,买的还是一百来平的大房子,房贷每个月也就还两千左右,撑死不过三千。
“贵也得买。”我爸咬着牙说了一句。
“对,多少钱都得买,说吧,要多少钱,不够了给你借去。”我妈也跟着说道,看来是豁出去了。
“嘿嘿…”老猫突然干笑几声,又插话了,“哥,嫂子,你俩是打算砸锅卖铁啊?”
“那咋办?”我爸不拿好眼光看着老猫。
“还能咋办,多简单啊,回抚顺买房不一样吗?咱是抚顺人,落叶归根。”老猫振振有词,但说的有几分道理。
“放屁。”我怒骂老猫,然后说:“我在大连上班,回抚顺买房子,再回大连上班,这边房子空着啊?我发现你怎么净说胡话呢!”
“香皂,你甭急眼,听我说完行不。”
“你说。”
“听我给你算这笔账啊,抚顺房价便宜,又是你老家,主要是离你爸妈近,有个大事小情方便照顾。再者,抚顺花销没那么大。你看看大连,你这几年深有体会了吧,挣得少,花的多,收入和支出不成正比。而且你不像我,将来你结婚有家有孩子了,还有双方老人要赡养,就算你和火火一个月挣一万块钱,恐怕那日子过的也是紧紧巴巴,可你要在抚顺就不一样了,月薪挣个七八千,可以说是肥吃肥喝。”
老猫这人平时看起来邋里邋遢的,可有些事情看的挺通透,分析起来头头是道。但这道理谁都懂,我是土生土长的抚顺人,我能不了解抚顺的经济情况吗?在抚顺,吃碗冷面也就六块钱,吃盘鸡蛋炒辣椒十块钱撑死了,在大连呢?一碗冷面十块,一盘辣椒炒鸡蛋十八,大半盘子全是辣椒,鸡蛋就那么几块,炒的要多难吃有多难吃。当然了,凡事不能一慨而论,我指的是个别地方相当砸人。
可通过老猫这番话,我心里真有点动摇了,仔细一想自己闯荡社会也快十年了,回故乡买房结婚,既能省一大笔钱,又能重新给自己定位,方便照顾爸妈,毕竟他们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确实一举两得。
以前我还真没深思熟虑过这些事,转念再一想,纯属扯淡呢。我回抚顺买房结婚,就算火火同意,她爸妈能同意就怪了。今时不同往日,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她爸妈更想火火一直生活在他们的范围之内,而不是远嫁他乡,想看女儿了,还要坐车来回折腾一圈儿,累个半死。
“香皂,我说的对不?”老猫小眼珠儿锃亮的问我。
“对啥啊?滚蛋吧,哪凉快哪呆着去。”我怒怼老猫,心想,就算说的对,也是白说,火火爸妈这关就过不去。
这时,我爸说话了,“必须在大连买房子。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抚顺有啥好的,房子便宜、物价便宜,那是因为挣得少,没发展起来。大连我没去过,也不知道有多好,可起码是个大城市,有发展空间。”话音一顿,又对我妈说:“把存折拿来。”
我妈没说话,却站起来拿存折去了。
“爸,不着急。”我心里颇感意外,没想到我爸的观念也改变了。
“给。”我妈取来了深红色封面的农村信用社存折,扔在了炕上,“拿着吧,家里的钱都在这儿呢。”
“香皂,家里现在就这些钱,你先拿着,回大连了去看房子,差多少就言语一声,我豁出这张老脸去给你借。咱家亲戚多,七大姑八大姨的怎么也能借来点。”说着,我爸拿起存折放到了我手里。
二十多万的存款,轻飘飘的一张存折,放在我手里却是沉甸甸的,爸妈多年的积蓄都在这儿呢,可是等我回到大连,转瞬间就荡然无存了。
但我爸的观念打动了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抚顺再好也没发展起来,这句话是对的。我在大连买房结婚,承受着十倍的压力,可压力越大动力也就越大。至于爸妈将来养老的问题,实在不行就接他们过去一起住,我相信火火不会反对,如果不习惯,或者无法生活到一起,完全可以在附近租套房子给他们住。总之,我不会扔下二老不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