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平凡的阶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32不速之客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天上午,陈建忠按照品金刀名片上的地址坐车来到了三门区赫家湾,却怎么也找不到424号这个地址,临近的只有39八号,那里是个杂货店。

    一时口渴,陈建忠去杂货店买了一瓶橘子水。付完钱,他询问店里老板娘:“大姐,这条路424号在哪里?”杂货店老板娘听了,摇摇头说:“这条路没听说过有424号的,你是不是说错路名了?”

    陈建忠把名片递给她:“名片上写的就是这条路啊。”杂货店老板娘看了一下说:“职业介绍公司?这条路上倒是有一家,但是不是这个地址?你往南走三、四百米,就会看到一家职业介绍公司。”

    陈建忠道了一声谢谢,走到了杂货店老板娘所指的职业介绍公司,但是这个公司名字与名片上的不一样。

    陈建忠走进里面,职介公司的老板娘李冬梅热情地招呼:“这位兄弟是来找工作的吗?”陈建忠过去找人,问道:“老板娘,你听说过这个人吗?”

    李冬梅接过名片,看了一下,直接说:“这条路上只有我这一家职业介绍公司,没有其他了。这个地址也不存在,哪个公司会选择这样的门牌号作为公司地址呢?最后这个人名我更加没有听过了。小兄弟,你是不是遇到骗子了?长点社会经验,名片名片,素不相识,明面上骗。”

    “遇到骗子!”陈建忠一时间好像嘴里吃了一个苍蝇一般难受,心里懊悔:我的十五块钱啊,可以吃好几顿盒饭了,就这么肉骨头砸狗,一去不回头了。

    李冬梅和他攀谈起来:“小兄弟,社会复杂有好人也有坏人,你得长个心眼,你被骗了多少钱?”

    陈建忠沮丧地回答:“他说介绍费三十,我后来只给了十五元。”老板娘见数额不大,平淡地说:“也没被骗多少,就当长个记性吧。听你口音是胜利乡人吗?”

    江州市的郊县十里乡音各不同,陈建忠听到熟悉的语调,高兴地说:“你也是胜利乡的?我是丰收村的。”李冬梅也是高兴地说:“我是高产村的,离你们村大概四五公里远。既然是老乡,以后你叫我梅姐吧。小兄弟怎么称呼?”

    陈建忠说:“梅姐,我叫陈建忠,住丰收村,初中毕业,今年十八岁。”李冬梅打量了他一下,说:“看着还像个学生,怎么不上学呢?”

    陈建忠难为情地说:“上学的时候比较调皮,没有把心思放在读书上,天天抓鱼摸螃蟹。”

    李冬梅叹了一口气说:“你跟我弟弟年纪差不多,他今年十七岁,也不好好念书,现在跟着出去打工了。小陈你想找什么样的工作?看在老乡的份上,梅姐帮你挂个名,有工作了到时候通知你。这样吧,你每天下午一两点过来等通知吧。”

    陈建忠听了十分感谢:“谢谢梅姐。”李冬梅话音一转,补充:“不过帮你找到工作了,你到时候要付介绍费的,工资收入的10作为介绍费。”

    陈建忠有点不明白,和她商量:“我现在也没什么钱,有了工作拿了工资再付介绍费,可以吗?”

    李冬梅在商言商:“可以,给你找到工作了,签个协议免得口说无凭。”

    陈建忠听了肯定地回答:“这个可以接受的。”

    唐金凤的弟弟唐金葆亲自登门,唐金凤看到了他高兴地说:“大兄弟来了。”唐金葆把礼物送给唐金凤说:“姐,我来看看你和姐夫。”唐金凤接过来,客套地说:“来就来了,自家姐弟还带什么礼物啊。”

    唐金葆客套地回答:“姐姐是自己人,姐夫毕竟还不是……”唐金凤打断了他的话:“呸,这话一说就见外了,幸亏你姐夫不在家,否则他要说你一顿。”

    唐金葆讪讪地回答:“是是是,我姐说得对,姐夫还没回家吗?”唐金凤估算:“你姐夫这会应该在避风港那里看看鱼苗的行情吧。”

    唐金葆拉着姐姐的衣袖,低声地说:“姐,听说老于家的儿子在县城里买房了,都说是老于出的钱,看来这大海上的鱼苗挣钱快,你家挣了多少了?”

    唐金凤甩开他的袖子,责备:“你不在县里做你的蔬菜摊,跑回来打听这些不着边际的事情,你看到老于拿钱出来了?”

    唐金葆说明来意:“姐,我这做生意需要一些钱周转,能不能借五千块,半年后还你。”

    唐金凤听了怒目圆瞪:“一来就要借五千?!我就知道你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她说完塞给了唐金葆一百元,说:“礼物我收下了,这个你拿着,你可以回家了。”

    唐金葆哀求:“我的亲姐姐,你就帮帮你弟弟吧,弟弟发达了,忘不了你的。”唐金凤无奈地说:“你这是要借个三五百,姐可以给你,你一张口就要五千,我得给你姐夫商量一下。”

    “好吧,姐,那你和姐夫商量商量,我先回去了。”唐金葆无可奈何,悻悻而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