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宠:双面君王爱上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心宽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赫连家这回是当真的,承平公赫连柏早就有了不臣之心,皇上明里暗里说过几回,作用不大,这回干脆派了死士去刺杀赫连柏,原想让赫连柏死了之后,赫连家那几个儿子内斗,借势削弱赫连氏的势力,可没想到……”

    这是谷丰茂的声音。

    王氏语气激烈评判道:“皇上糊涂!赫连柏岂是那么好刺杀的,赫连家的几个儿子也绝非等闲之辈,此举不仅鲁莽,而且太过冒险。”

    谷丰茂对王氏的话不能更赞同,可是事已发生,只能叹息道:“不错,我当时也是这么劝谏皇上的,可架不住皇上一意孤行,这下好了,人没有刺杀成功,却给赫连氏揪住了这个机会,借机发难,举旗谋反。”

    “听驿站来报,赫连氏已经兵分两路,一路屯兵山海关外,一路派遣使者由官道押解那些刺客进京对峙来了,这一回对峙难了,稍有差池,只怕……”

    谷丰茂说完这句话之后,内间一阵沉默,良久无人发言。

    接着王氏才用些微有点颤抖的声音补充了一句:“这会……打到建康来吗?”

    这句话也是谷半芹想问的。

    谷半芹前世在和平年代生活二十几年,这要感谢祖亲的强大,但也偶尔也从新闻媒体中了解到并不是全世界都是和平发展的,局部战争从未停歇,战争的残酷不仅仅局限在国家之间,有所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穿越过来之后,她更是只想在这里平平安安过一辈子,但谷半芹也知道打仗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

    即使谷丰茂贵为一国丞相,位高权重,但是两军交战,杀的就是位高权重的人,毕竟这能起到很好的杀鸡儆猴的作用。

    王氏问完话,谷丰茂沉默不语。

    沉默就代表了,只要这次赫连氏进京对峙的事情稍有差池,那么赫连氏打到康建就只是早晚的事情。

    一场浩劫将至,谷家上下人人自危,哪里还有聚众吃饭的心思?

    不过菜肴反正都准备好了,不吃也是浪费,王氏连里间都没出来,干脆吩咐身边的妈妈知会众人一声,分别把各位姨娘、公子小姐们送回各个院子里去。

    而桌上的各色菜肴,也各自分了分,送到了各个院子里去。

    翠微院分到了规格不高的菜,只有三个小炒,两叠滥竽充数的点心,加上一小碗的鱼滑羹,大鱼大肉什么的肯定是轮不到她们娘两的,定是送到柳姨娘和宋姨娘的院子里去。

    谷半芹一想,就觉得可惜,因为大家惊闻赫连氏造反的消息,柳姨娘和宋姨娘现在未必吃得下饭,好好的菜品大概要浪费不少,反倒是她心宽,来多杀都吃得下。

    可是等到的只是面前这几个清淡的菜,幸好还有两叠点心,其中有一叠是她刚在厅里早就眼馋的那叠子香蜜糕,鱼滑羹也不错,差强人意吧。

    段姨娘和谷半芹坐下吃饭,惊讶的是母女俩胃口都不错。

    谷半芹看着胃口丝毫不差的段姨娘,沉思。

    觉得她娘虽然只是个内宅姨娘,但是这临危不乱的气质,换了个身份,起码也是个个人领域里的出色人才。

    就凭段姨娘这临危不乱,刚听闻了动荡消息还能稳如泰山,面不改色的和女儿吃饭,就可以判断出,段姨娘其实还是有点头脑的。

    大环境下,谷半芹她们都是顺水流的小虾米,担心了也是做无用功,倒不如放下心来,反正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不如好吃好睡。

    谷丰茂从那日回来之后,就再也没在谷府里露个面,谷半芹用脚指头想都知道现在北国的高层们,面对不怀好意、日近的赫连氏,大概正火烧眉毛的想办法和平解决这件事。

    她的父亲,身为一国丞相,更是被困在朝廷的议事里与一众高官日夜不息地商议对策。

    说起赫连氏与北国赵氏之间的恩怨情仇,其实也不外乎是赫连氏势力庞大,拥军自重,功高震主,卧榻之旁卧有猛虎,是个皇帝都睡不安稳。

    一方面,北国治国,崇尚魏晋之风,重礼法,重世家,重门第,而对赫连家这个保卫着北国安宁的一方霸主,北国皇室敬畏之余,却是心存鄙夷,觉得赫连氏是靠武力蛮力发家,人品粗鄙,不解风流。

    另一方面,赫连氏祖籍发源于西荒,祖祖辈辈都是在马上讨生活的汉子,用承恩公赫连柏自己的话来说,赫连家天生就没有温文尔雅的血脉,人人皆为胡虏作风,豪迈中带着天生的野性。

    而这与北国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相悖,当初赫连家与北国先祖,也不过是因一饭之恩结下善缘,赫连家便效忠北国赵氏,帮助北国先主打下了辽阔的疆域,建立了一代北国政权。

    但在北国建国的这数百年里,赫连氏的存在,就像是架在北国皇帝头上的一把尖刀,时时提醒着北国皇室,没有赫连氏,就没有北国的建立。

    现任北国皇帝——文广帝,看似谦逊有礼的外表下,实则刻薄寡恩,刚愎自负。亲小人,远贤臣,荒唐无度更甚北国先祖,表面上对赫连氏礼敬有加,暗地里却一直琢磨这解决赫连氏这眼中钉、肉中刺。

    而派人刺杀承恩公赫连柏,意图颠覆赫连家,收用西荒这块法外之地更成了文广帝日思夜想的心头病,而他也这么做了。

    可事实却是他用这一招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偷鸡不成蚀把米’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两句俗语。

    承恩公没杀成,反而彻底把赫连氏给惹毛了。

    本来赫连家就已经称雄一方,赫连氏从北国建立之初,就得到当时北国开国皇帝的亲口允诺,军事自主,赋税自主的绝对自主权。

    赫连氏从一开始就不受朝廷限制,赫连军更是年年扩征,年年壮大,这百年之后,其兵力扩充到了如今赫赫有名的西荒七十八万赫连铁军,手握这七十八万大军,赫连氏雄踞西荒,占地为王。

    而与之相比,北国上下也不过就二三十万杂牌军,更加上北国的大部分高层本就是绣花枕头,草包一堆,治国无能,个个中饱私囊,媚上欺下,与赫连军相比,简直就跟笑话一样。

    俗话说的好:人比人气人,货比货得扔。

    北国皇室虽居霸主之位,但是能力有限,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实力配不上野心,北国皇室没那本事,还偏要自不量力去主动招惹赫连氏,可说是自寻死路。

    赫连氏原就只是为了祖上一点恩惠,这才臣服北国赵氏近百年,若北国皇室始终以上宾之礼相待,那赫连氏还顾着忠君爱国的名声,勉强忠诚一把,可没想到的是,到了文广帝手上,不仅不礼遇,居然还打起了小九九。

    正所谓孰可忍孰不可忍,妄想颠覆赫连氏,若赫连氏再忍,岂不是把老虎当成猫?

    于是,一直臣服的赫连氏反了!

    可造反总得有个正当理由吧。

    也许赫连氏早些年就已经有了造反的想法,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理由才蛰伏至今,文广帝那个傻帽,生生的把一个好的不能再好的理由,用无比诚挚的决心送到了赫连氏手中,对赫连氏而言,简直就是天上掉馅儿饼的意外之喜啊。

    所以,赫连氏也不含糊,当即擒了刺客,一路打到了山海关,派遣将是押解着文广帝派出的刺客送来建康谈条件。

    文广帝这傻帽原本还以为只要自己稍微忍让一些,表面上跟赫连氏道个歉,再赔上一些金银钱财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后大家心照不宣的当没事发生,他继续当他的文广帝,逍遥快活,而赫连氏回去西荒继续为他保家卫国。

    不止文广帝,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

    可是当赫连氏的谈判队伍抵达建康城外,文广帝,乃至整个建康的人全都傻眼了。

    不仅如此,赫连氏居然临近建康之后,就用了一个堪称够嚣张残忍的方式宣告了自己的决心。

    赫连军将一路押解回建康的那些刺客在青天白日之下,隔着城门,尽数屠杀,并且在建康百姓眼中推出了一辆木桩子竖立的囚车,将刺客尸体高挂在木头桩子上,一路从南定门驱到了永安门,直逼皇城外。

    那二十几个刺客的血从城外流到城内,皇城大街上满是血迹,似乎赫连氏在用这种方法宣告了自己的不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