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是高兴的,若说唯一不太高兴的,大抵只有李景仁一人。
大唐的使臣之中,也就李景仁懂不少商业上的问题,所以他对李渊的决定挺不高兴的。
华国如今有新式火炮,那当年的火炮肯定是弃之不用了,留在华国亦是无用,以华国和大唐之间的关系,李渊竟然将对华国而言无用的火炮以一万五千贯的价格卖给大唐,这有点过分了。
造一门火炮确实需要本钱,可本钱也值不了一万五千贯啊!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官员是正直的,购买火炮的价格明明就已经比李世民给出的底线低了不少,李景仁却依旧觉得过分了,明显是将自己的身份当成了一国臣子,出发点全是在为大唐考虑。
“太上皇,您这价格有些高了。”李景仁想了想,还是开口了。
“李侍郎,已经不错。”
“景仁啊,一万五千贯不错了,当年陛下购买火炮时亦不过这般价格。”
房玄龄和一众使臣劝说的李景仁,担心李景仁一时不当得罪了李渊,让李渊再次提高价格。
不过李景仁坚持自我,对房玄龄等人的劝说不闻不问,依旧看着李渊。
李渊哈哈大笑道:“你小子倒是看的明白,说说,你小子认为什么样的价格合适?”
“一万贯。”李景仁笑道。
见马周和刘仁轨等人下意识的点头,李渊笑道:“一万贯便一万贯,看你小子一片为大唐着想之心,朕做主,将新式火炮赠送大唐一门。”
“微臣谢过太上皇。”李景仁行礼感激,心里无比佩服李渊。
这新式火炮自然有其优点,否则也不会卖到四万贯一门,而这种优点一旦在大唐展现了出来,李景仁相信,大唐肯定会下血本购买新式火炮的。
见李景仁明悟的笑着,李渊笑道:“看来你小子当年没白跟着宽儿多年,倒是学到了宽儿几分聪慧,想明白了也得闭嘴,这事儿对大唐有好处。”
李景仁点头,心里却很别扭,李渊这话明明是夸赞他的,他怎么觉着李渊是在变相的夸赞李宽呢?
(ex){}&/ 在大军登上岛屿后不久,海上就真出现了风暴。
不过风暴并未靠近李宽他们所滞留的岛屿,所以李宽等人并不知晓,只是那一阵又一阵的狂风,海水带来的残破的船板桅杆,还有最近几日的漫天大雨,都在说明一件事,海上确实出现风暴了。
大雨倾盆,士卒欢笑不断,在海上航行最怕的就是没有淡水,虽说大军出发前准备了足够的淡水,可在海上,淡水这东西谁也不会嫌弃他多。
在岛屿上休整了五日,海面上再次变得风和日丽,一阵又一阵的微浪拍打着岸边的沙滩,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不时跳出几条小鱼,掀起朵朵浪花和阵阵波纹。
华国大军亦开始登船航行,而再次的航行,李臻和李哲兄弟两却未有晕船的迹象,所以不知从何时起,李宽总会在自己乘坐的楼船上听到关于李臻和李哲兄弟俩是受到上天眷顾的言论。
“听说了吗?前不久咱们太子殿下和二皇子无缘无故晕船,就因此所以陛下才下令让咱们去小岛停歇,这才躲过了海上的风暴。”
“可不是,看海上飘着的桅杆,估计是不小的商船,估计海上的风暴也不小,若非躲在小岛上,说不得咱们的楼船估计也跑不了。”
“要不说,太子殿下与二皇子受天眷顾呢,没有二皇子和太子殿下晕船,咱们可能就留在了海上了。”
类似这样的言论,李宽听到了很多。
很明显,这种言论是有人在引导的,而引导之人,李宽不用想也知道是怀恩,所以李宽并未去管,毕竟两个儿子在士卒之中有这样的光环,也挺不错的。
至于所谓的受上天眷顾,其实李宽觉得用小孩子的敏感度来解释更为合理,毕竟小孩子比起大人来说,敏感度确实比大人要高许多。
不过若是李臻和李哲兄弟俩的敏感度一直都存在的话,也可以说是受上天眷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