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渊的劝说,加之李宽率兵出征了,无兵走水路支援大唐,再加之不少朝臣反对,李世民最终还是放弃了在贞观十七年出征高句丽,顺着历史的进程而有条不紊的发生着接下来该发生的事。
在今年的九月,因为百济曾夺取新罗国四十多座城,新罗国与高句丽连兵阻绝百济通往大唐的道路,百济派使向大唐求援。
李世民遂派司农丞相里玄奖带信到高句丽,告诫高句丽停止进攻百济,否则来年将出兵攻之。
等到贞观十八年正月,相里玄奖到达平壤,代表大唐的意志告诫高句丽,作为莫离支的泉盖苏文不听,相里玄奖返回大唐禀告李世民,他才正式决意发兵攻高丽,哪怕朝臣们极力谏止,李世民依旧不听。
在贞观十八年的七月,李世民命洪、饶、江三州造船四百艘以运军粮,又发幽州、营州二都督发州兵以及契丹、奚、靺鞨部众出击辽东作为试探;以韦挺为馈运使,节度河北各州;命萧锐运河南诸州粮食从海道进发。
同年九月,莫离支泉盖苏文遣使入贡,李世民不受,并将使者拘留,同年十一月,李世民以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帅兵四万,战舰五百艘由海路前往平壤,以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帅骑兵步兵六万人前往辽东,海陆并进击高丽,并要求新罗、百济、奚、契丹分路发兵。
不过有火炮的大唐,李世民这次御驾亲征算得上一场小胜,但对于逢战必胜的大唐来说,在百姓的心里李世民的这次小胜其实亦算是败了,所以在贞观十九年,李世民班师回朝之后,大唐发生了一件大事。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此时,房玄龄和李景仁正在为了大唐购买火炮的价格和杜荷等人打嘴仗呢!
“杜小叶啊杜小叶,你我兄弟多年,没想到你竟然狮子大开口,一门火炮就敢要价格八万贯,你怎么不去抢啊!”
李景仁大怒,他实在难以接受这个价格,要知道当初李世民来台北之时,商议的火炮价格大唐众臣清清楚楚,才不过两年的时间竟然将火炮的价格提高了整整五倍。
若非此时他乃大唐使臣,真忍不住让杜荷知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国与国之间,本就是利益的关系,如今大唐求到了华国,作为华国的官员,自然是能抢多少算多少,说是抢钱,其实也没毛病。
杜荷不在意的笑道:“怎么能说是抢呢?借用陛下常说的一句话,咱们之间就如同作买卖,我报出价格,你自然可以还价嘛!”
“那你倒是给我还价的余地啊,一口咬死八万贯,你让我怎么还价?”李景仁怒气冲冲道。
一听这话,杜荷也怒了,怒道:“本官不给你还价的余地?可笑······你开口就说一万贯,这像是诚心购买的火炮吗?就连当初大唐陛下与我们陛下商议之时,亦不敢如此还价,你倒是比大唐陛下牛气了。”
“杜贤侄,当初与如今不可同日而语,你们华国卖给咱们大唐的火炮是残次品,价格自然要比当年低一些了。”房玄龄老神在在道。
(ex){}&/ “太上皇,您乃大唐······”
李渊笑呵呵的打断道:“罢了此事,朕不参与,你们谈你们的,朕就听听。”
一听李渊这话,李景仁再次看向了杜荷,笑道:“杜小叶,咱们做兄弟多少年了?快二十年了,二十年的兄弟了,你给我句实话,你们与太上皇商议的底线是多少?”
李景仁打起了感情牌,可惜杜荷不上当。
“所谓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你我如今各为其主,你觉得小爷我会将低价告诉你?”
这杜小叶如今聪明了啊,竟然不上当?
李景仁不信邪,佯装不满道:“杜小叶,算本官白认你这个兄弟了,若是二哥如今在台北,定然不会如此·······”
“小胖子,你少扯感情上的事。”李渊笑着打断了李景仁的话。
就在此前不久,万贵妃带着新城公主,拿着福伯写好的加盖了李渊大印和族印的族谱,笑呵呵的准备前往大厅感谢李渊一番,因为听到李渊等人在商议火炮之事,就准备回后院。
哪知新城公主一把掀开了大厅的门帘,只听她天真的笑道:“我知道,皇祖父他们商议的价格是四万贯。”
李渊悔不当初,早知道有会出现小孙女来搅局,当初在得知李世民派遣房玄龄等人来华国之时,就不该与刘仁轨等人在大厅之中商议火炮的价格。
听到新城公主报出价格,房玄龄和李景仁等人却未见半点笑容,房玄龄叹道:“太上皇,这个价格太高了,陛下给咱们吩咐的价格乃是两万贯。”
“房相,两万贯也太低了,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如今的火炮却非当年的火炮可比,两万贯还不够火炮的造价,更别说太武皇还曾言道赠送弹药,您要知晓,这弹药亦非一笔小数目。”刘仁轨接过了话头。
看样子就知道火炮的价格恐怕是难以降低了,一时间房玄龄等人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了。
到底姜还是老的辣,沉默不久,李渊笑道:“用不着两万贯,朕做主,以一万五千贯的价格将火炮卖给你们。”
“真的?!”李景仁满脸不敢置信,毕竟他仔细观察过大厅之中所有人的脸色,那种坚定的神色,他明白四万贯的价格应该是不会少的,却没想到李渊竟然降低了价格。
李渊点点头,见大唐使臣们一脸兴奋,见华国官员打算开口劝说,急忙道:“小胖子,你先别顾着高兴,以一万五千贯卖给你们的火炮乃是当年世民带着的那一批,并非最近两年研究出来的火炮,你可明白。”
明白了,所以华国官员朝李渊竖起了大拇指,当年的那批火炮如今已弃之不用了,与其留在台北无用武之地,还不如卖给大唐充裕国库。
而且李渊的决定不仅让华国官员满意,就连房玄龄等人也满意,毕竟李世民给他们的底线是两万贯,如今还剩余了五千贯,他们自认为自己赚到了,心中大呼,陛下臣等为您赚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