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日封城的那天晚上,梅超风在医院会议室吃完盒饭,就跟院领导班子一干人集体讨论目前所处困境,盘查口罩、防护服等库存家底,计划还能维持多少天。自上午部门宣布“封城”起,他几乎每隔一个小时就不停地给指挥部打电话,希望从社会各种渠道去搞防护服、口罩,他甚至都盘算着向社会发起爱心募捐。
夜里十一点钟,迟迟不肯下班的梅超风从医院出来,内心感觉无比焦虑与非常的无助,此时此刻,他心疼医务人员,每天十几个小时在这里工作,即使下了班也不敢回家,怕回家给家人和亲友带来无妄之灾,他们独自在医院职工宿舍里或自驾车中进行自我隔离。自己作为管理者,他这个院长如果连自己员工的生命安全都保证不了,怎么跟医护人员的家兄父老和亲人交代?
街上行人稀少,一下子显得空荡荡的,只有寂寞的华灯在诉说昔日的辉煌。建设物上、台阶上、树枝上,依旧有彩色的灯光,不经意之中一闪一闪,淡淡的、柔柔的,并不伤害江城市美丽的夜景,让人感觉到落寞之中的一丝丝轻爽、柔美。
彩灯不断变幻着色彩,映照在穿城而过的江面上,一会绿油油、一会红彤彤,一会又变成金黄色的,真是变幻莫测。一艘艘停泊在江面上的渔船,因为有彩光相扮,也变得色彩缤纷的了。渔船原本是暗淡无光,穿上彩灯的美丽外衣,就像一位新嫁娘正对长江诉说江城市往日夜色的美丽。
神农区购物商储超市大楼外墙上的巨幅电视屏上,江城市委书记石景洲正在接受央视专访,在谈到医护人员物资短缺问题时,解释说口罩因为春节停工等原因,造成阶段性紧张。当时他只把防护服列为最紧缺资源,认为随着开工率提高和采购范围将扩大,渠道将拓展,防护服和口罩等问题会迎忍而解。没想到后来疫情如脱僵的野马,一发不可收失,并迅猛扩大,真让人始料未及,远远超出了当时的预估。
对此,石景洲感到非常内疚、愧疚、自责。他想,如果早下决心,大力生产贮备物资,早做“封城”的决定,采取像如今这样严厉的管控措施,结果会比现在要好,对全国各地的影响会小,也会让党中央、国务院少操心。可以,世间没有早晓得和未卜先知。
令梅超风意想不到的是,电视屏上的画风一转,播出了正在建设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施工场景。这个意外的消息着实令他吃了一惊:这不是市今儿早上刚决定的么?准备参照当年抗击非典而建的“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分别在位于江城蔡甸和知音湖江城职工疗养院两处地方建临时野战医院,建成之后可容纳2600张左右的床位,将大大加强对患者的收治力度。
回想起自已工作的神农医院当年的建设,如此大规模的基建,需要从项目立项、土地划拨、建设规划、勘探、设计、建设单位招标、施工单位投标等多个环节层层审批,耗时没有三两年不可能上马动工建设,怎么这次的医院建设一天之内就不哼不哈开建了呢?这又不是播电视剧,速度没那么快吧?是不是自已眼花看错了施工地方?
梅超风有些不大相信自己的眼睛,把架在鼻子上的老花眼镜取下,在自已西服外套里面那个白衬上拭擦干净重新戴上,再往电视大屏上望去:呵呵,不是自己眼花,还真有其事!他绝没想到特殊时期的办事效率是如此之高,选址、设计、施工都放在了同一天?难怪这些年来国外同行“骂”我们的建筑工人是“基建狂魔”,今夜一见,果然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实至名归。
望着那电视屏幕上人山人海热火朝天的场面,梅超风又想起了开国领袖当年带领华夏儿女为改变一穷二白落后面貌,掀起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那种战天斗地的久违场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是啊,华夏民族是坚韧不屈百折不回的坚强民族,只要上级一声号令,瞬间便可凝聚起一股无坚不摧的巨大洪流。但愿这两个“火”与“雷”,早日荡涤这病与灾。
建设者齐聚施工现场,上百台机械同时开挖,在幌如白昼的灯光下,犹如山舞银蛇原驰腊象,看着数万施工人员昼夜赶工的浩大场景,梅超风感动得哭了,往昔的这个时候,人们正伴随月亮冉冉升起,在广场、公园、草地上尽情地翩翩起舞。月亮就是一个闪亮的舞台聚光灯,给人们倾情伴舞。江风也会不失时机地送来一阵阵徐徐挑逗,掀动舞蹈者的衣裙和发丝。江水还会轻柔而有节凑地拍打着江岸,发出阵阵悦耳的涛声。
此时此刻,建设者们抛家舍业,告别父母亲人,忘记了除夕,更会忘记明天的正月初一,甚至忘记了这个寂寞的春节假日,带着对“新冠肺炎”病魔的刻骨仇恨,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心中期望早日建成。白天挥汗如雨,夜晚灯火通明,精神是何等高尚,行动是何等伟大?自已刚才还在为医院里那点小小困难纠结于心,比起他们来说,这又算得了什么?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五千年的磨难华夏民族都挺立过来,还怕一种小小的病毒入侵?只要打起精神迎难而上,万众一心假以时日,就可以攻坚克难!
也许,此刻的梅超风并不知道,为酬谢亿万国人的热情支持和翘首期盼,施工方破天荒地全天候24小时直播施工现场,让举国无数“蜗家”隔离的网友,成了“无冕包工头”、“监工”,热血沸腾的网友,在一旁助力加油的同时,还给上百台机械设备起了不少令人欢欣鼓舞的外号:叉车叫叉酱,挖掘机叫呕泥酱、蓝忘机,混凝土泵车叫送灰宗,电焊工被亲切地称为焊武帝。。。
更让梅超风始料不及的是,他所焦虑的医用物资,江城市委书记们所面临的困境,党中央、国务院早已进行计划提前布署,而且各种物资正在前往江城市的途中。封城的第一天,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已通过中央医药储备向江城市紧急调用了防护服14万件、医用手套11万双;通过协调紧急采购,为江城市落实各类口罩货源300万个,落实防护服货源10万件,落实护目镜21八0副;帮助江城市对接了八4消毒液、二氧化氯泡腾片等消杀用品和正压式送风系统、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喷雾机等专用设备货源,第二天一早就火速抵达了江城。
两天之内,全自动红外体温监测仪和负压救护车等订单式生产设备,组织整车(机)和关键零部件厂商便全面复工复产,全力保障江城市防控订单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还督促相关省份组织本地区企业昼夜生产,紧急组织医用防护服支持江城市,全力保障物资需求。
“人民高于一切,疫情就是命令!”,“危急时刻,身穿军装,我们不上谁上!”铮铮誓言的背后,是军人绝对忠诚的信仰、冲锋陷阵的无畏,忘我战斗的意志,爱民如亲的炽热。
联勤保障部队运输投送系统,综合运用航空、铁路和公路机动三种方式,承担起江城火神山、雷神山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医疗救治任务的军队、支援h省医疗队950名人员、70余吨物资的联合投送任务。
为保障疫情防控工作,联勤保障部队已发运铁路车辆31辆1个整列、航空投送11架次、公路转运140多台次,运送军队医护人员、医疗专家、防控指导组等人员1400多人,累计运送防护服6万多套、口罩3八万多只、乙醇酒精3千多瓶。
多难兴邦,民心激昂。大年除夕,人们正围在电视旁看春节联欢晚会,河南洛阳一家中原家居厂,接到了一笔20万元的医疗柜订单。老板喻中原先生定睛一看,原来是江城火神山医院要用的,立刻接单并回复:“不用买,我们免费捐赠!。。。”
十万火急,喻中原马上打电话召集厂里工人,十分钟后在厂子里集合,有重要任务要连夜完成。几十名工人莫明其妙赶到工厂,得知是为江城医院赶制医疗柜,二话不说,立刻换上工装匆匆进入车间撸袖开干。
由于自家工厂原料储备不足,喻中原心急火燎地打电话联系供货厂家,结果工人早放假回家除夕团圆去了,厂家没人上班,货物在短时间内无法组织生产,也无货抵达。喻中原一听倒吸一口凉气,在办公室里坐立不安:自己可是把军令状立下了,这原材料不够咋办?
穷途末路之际,喻中原把这个消息发到了当地家具协会的群里,希望大家提供帮助,为他挤出一些原材料,自己愿意出高价收购。协会的人们看到消息后,群情激昂,纷纷指责他“有私心”,只想一个人做好,独吞功劳,忘记了一个好汉三个帮,忘记了集体大家庭的力量,人们纷纷留言:别说提供原料,江城兄弟有难,我们岂能袖手旁观?大家都愿出力做奉献。
于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没想到大家竟然争相生产,比学赶帮超,争先恐后来捐赠。十四家企业连夜加班加点,到天明之前妥妥地凑齐了订单。工人们顾不得一夜的疲劳,争分夺秒地将医疗柜装车完毕。
物流公司得知货物是无偿支持江城火神山医院后,立刻心领神会地提出免费运送,保证当天送达江城,犹如我们的东风快递一般,使命必达!多么感人的一幕啊,这些小微企业主,平时本本分分做着小本生意,最不显山露水。但在关键时刻,却捧出了一颗颗坚强的红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