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对于家庭和个体来说,每天人们关心最重要的三件事,一是疫情,二是物资,三是应对措施。疫情的大数据和小病例不停地在刷新,网络谣传着离张大康家所在的神农氏大街数公里外有一个小区,已经有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出现。这可是惊慌吓人的消息。
一想到病毒马上要逼近家门口,全家老小如临大敌,各种应对措施逐渐在脑海中形成。民以食为天,不管疫情多严重,一日三餐是免不了的。张大康的岳父母怕家里的食物过完年之后补济跟不上,老俩口一早也徒步去城里大型购物超市。
一路上老两口耳朵里听得最多的就是街上救护车呜呜的鸣笛声,一辆辆急救车风驰电掣呼啸而过,看得他们心情沉淀淀的,心想,女儿们在医院里该多忙,多遭罪啊,但愿老天开眼,早点结束这个背时的“瘟疫”。
超市人很多,大家都在抢菜,幸好岳父母去得早,晚一点可能就买不到了。原本打算吃完家里的食物,张大康就带着一家人去他挂职锻炼的黄鹳村避一阵子,想的是那边山多人少,环境优美空气好,粮食蔬菜供应充足,不愁吃不愁穿。但下午听村委干部电话里说,村里早已封路,所有车辆无法入村,所有外来人员一律拒绝进入,他便打消了最初的念头。
张大康听后立刻叮嘱儿子和岳父母轻易不要出门,目前有一些感染的人到处跑,因为医院收不了,小心别被他们感染到。没有了交通工具,是否会给那些住得离超市很远的居民造成了困扰及更大的暴露风险,而那些部分还提供外卖、配送服务的商家,他们的快递配送员是否得到了相应的防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又有谁能保护?
上午11时,谣言四起。“汽油断供”、“食品涨价”的消息再次从网络上袭来,市民开始抢加汽油,加油站大排长龙。网络上的这些传言,也引起了奔波于高速路上的李颜秋的阵阵恐慌,迫使她手机上寻找就近的高速路上加油站。
江城市汽油将停供的传言出现后,上午11时30分, 相关部门及时出面辟谣:缺油、缺物、乱涨价都是假消息,并在发布会上播放相关视频以安定人心。画面中的中石油很多加油站还在正常供应,各加油站的站长们也纷纷出镜,激情慷慨地劈谣,表示没有接到停止加油的通知,而且各油库储量绝对充足,因为这本是为春节期间出行而大量提前备下的物资,不存在缺油断供的现象。
最后,相关部门又找到网上发布谣言的那家加油站核实情况,这个加油站其实只是部分型号油品供应不足而暂时缺油,一些司机没有加到油,出于愤懑和哗众取宠的心里,便将不失信息传到网上,从而加深了司机们的恐慌情绪。江城市商务局接受采访时郑重表示,目前江城市成品油经营企业油源充足,供应正常。我们将按战时状态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加油站24小时营业,决不断档,也决不脱销。
随后,中石油h省江城市销售分公司也紧急下发,表示春节期间江城市地区中石油加油站正常营业,各站员工坚守岗位,尽最大能力保障广大司机朋友的能源需求。与此同时,将在火车站、机场、客运、防疫中心等交通邻近的机场东、金家墩、常码头、赫山路、吉利、徐东、宏图大道、常青、新荣、汉黄等十多座加油站,免费向客户发放一定数量的一次性口罩,引导市民提升防护意识,一起应对疫情。
张大康一整天都在群里、朋友圈里,收到各种让人心碎的消息。前两天,张大康大学里最好的朋友在朋友圈里说自己的姑妈感染了,已经确诊,姑父也疑似被感染,但没有医院收治。问张大康的妻子所在的神农区人民医院有没有办法通融一下,给弄个床位收治?张大康都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发私信告诉他,可以开通微信举报功能,自然会有就近医院医护人员上门接收。
晚上,张大康和儿子张悦然、岳父母吃得特别简单,一个火锅,家里有什么就往里面加什么,不敢奢侈也不敢有一点点浪费。吃饭时,岳父对张大康说到:“物资,除了食品,就是口罩,药品感觉离百姓的实际生活还比较远。真生了病,还得上医院瞧去,自个儿买药吃不现实,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生的什么病。”
张大康接过丈人的话,说道:“嗯,爸说的对,此前我家里没有备下太多口罩,晚上我再去社区药店补充了几十个,现在提倡人人都戴口罩出门,没这玩意儿以后还真的不行。”
吃完饭以后,儿子张悦然上屋里做作业去了,岳父母也没像往常那样看电视剧,现在整个城市都因疫情而紧锁眉头,心中哭泣,哪里有心思看电视呢。张大康心中更是一团揪心的乱蔴,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可今年却不一样了,明明一家五口都在江城市,却好像远隔千山万水一般难以团聚,妻子在医院,而他们却在家被自我隔离。
但仔细想想又不该难过,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祸。这“新冠肺炎病毒”说来就来,让人一点儿防备都没有,大难来时又能逃到哪里?江城是我们的家,难道不应该自己保护家园么?响应号召,第一时间就把自己关在家里,不让病毒伤害到你,也不让你无心之过中传染给别人,减少传播,减少感染,这就是在保卫我们的家园。
岳父母一个劲儿地催促张大康去买口罩,结果,社区药店老板娘对张大康说,口罩不会短缺,会持续有货。她还说监管部门已经下达了几个不准:作为医保定点药店,一不准春节放假,二不准趁机涨价,三不准拒绝医保卡。最后,她与张大康相互加了微信,表示一旦到货就在群里通知大家。老板娘微信昵称很特别,叫“神农本草药店”。
张大康在家忙豁开了,可她妻子吕文丽还没吃上年夜饭呢,正饿着肚子给新收治的患者查体温、填表登记、安排隔离病床。。。虽说没做专科手术,但医院杂活摊派不少。神农区人民医院早已人满为患,前来求诊的人络驿不绝,所有医生都打破专科专业界线,纷纷加入到收治疑似患者的初步检查、隔离现察、确诊这一过程中。很多医护人员已经连轴转工作了两天两夜了,不少人情绪紧张繃到了极点,还是有忙不完的事情。
不仅医护人员,随着疑似症状的病患者天天逐渐增加,笼罩在医院里不安、愤怒乃至绝望的情绪,也在开始向这座城市弥蔓。平常医患关系本身就紧张,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有的病患家属因床位不够无法收治而大闹医院的,也有确诊的患者感到死亡恐惧而故意对着医生咳嗽的。。。人类情绪里最为不堪、丑陋的一面,在疫情面前开始暴露无遗。
网络、媒体上,大多数人都能理解这些患者及家属的愤怒和不安,纷纷劝告患者家属们,千万别去为难这些医生了。医者仁心,如果能救,他们怎能见死不救?他们也是没有办法了。人们很多人不知道,在过去几天里,很多医生已经超负荷工作了,还有几名医护人员已经殉职了,只不过至今还秘而未宣。
由于防护服短缺,在过去几天,很多二线医生戴着口罩就上,他们靠着一腔热血,把自己暴露在病毒中,成为最大的潜在感染人群。这个病毒最高潜伏期是14天,很多医生的家人也时刻提心吊胆,都在暗中计算着他们及家人的团聚时刻和每一个最后一次出门时间,希望14天后,不会出现那些令人担忧的症状。
人们更不知道的事,前两天神农区人民医院的几名医生,冒着行医执照被吊销的风险,直接越过相关部门向外界各地求助。他们为了守护这个城市以及市民已经竭尽全力了。而那些不明所以的人们,为什么就不能多多理解和宽容这些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白衣战士呢?
突然的“封城”、交通停摆等措施,遭受到外界不怀好意的攻击,h省省长出面澄清原委并接受记者采访,拍胸口慷慨陈词地保证道:“我省现在物资充足,居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到,完全能保证江城市居民正常的物资供应和生活需求。”
张大康备好了口罩,也顺便买了一些常规药品,如莲花清瘟囤在家里。至于其他物资,他不太担心,不说举国之力,就说h省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如九州岛岛岛通、人福医药、高德红外、华中数控、启迪桑德、奥美医疗等,以及鄂武商、中百集团等都表示正在加班加点,加大产能。他不但熟悉这些上市公司,也知道还有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在为共度时艰而努力,所以并没有过度担心的事。
应对措施方面,张大康已经清楚地看到了,除了江城市为大局“封城”,也有党和国家自上而下的运筹安排,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江城挺住!大多数人们都是在相互鼓励。说明一个现实,我们的国民有血性、有担当,也有信心,因为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家,他们名字叫“华夏”。
张大康从网络媒体和电视新闻上,还看到那些令人动容的英雄壮举和无名支撑,有写下“与夫书”和“我能上,但请别告诉我妈妈”的巾帼英雄,还有很多人表达了来江城市做志愿者的愿望,光是网友同胞给荆楚网官方号留下的私信就达数万条。“封城”第一日,让张大康看到了众志正在成城,而他也在城中与众同在,与城同在。
诗经 《秦风无衣》这么写道:岂曰无衣?与子战友。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华夏大地,上下5000年的厚重历史,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民族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争,还有各种各样的灾难,仍然屹立不倒,顽强的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生生不止,不断进取,繁荣富强,却是为何?因为这个民族身上,代代都流传着不屈不挠的精神。鲁迅曾经说过:自古以来,华夏国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都是华夏国的脊梁。
当“新冠肺炎”疫情威胁着亿万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时候,以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综合分析、果断决策,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发出号令,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等这场人民战争,展开了抗击“新冠疫情”的统一行动。
“我们特此向医院党委请战,随时听候调令,全体医护人员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奔赴抗疫一线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在此,郑重承诺宣誓: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我是一个有着25年工作经历和15年党龄的党员,为了起到一个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尽到一个医务工作者治病救人的应有职责。现在病毒肆虐,如有需要,我自愿报名申请加入医院的各项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活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一份份摁着红手印的“请战书”,一页页“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出征状,诠释的是高尚的职业精神,更展现了共产党人赤胆忠心的政治本色。一支支“最美逆行者”队伍,一排排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子弟兵”。与病魔短兵相接的战场上,鲜红的党旗,始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高高飘扬。
“封城”当天夜里,首批数百人的军队医疗队驰援江城。紧接着,来自全军各部队的4000多名医务人员陆续增援江城市。解放军医疗队来了,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医疗队岂甘落后?全党上下闻听号令,顷刻响应,紧急行动,广大党员医务工作者争先报名、带头请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风起涌,不畏艰险、冲锋在前。
江城市发热门诊量逐日增多,往年这个季节,全市发热门诊量每天大体在3000例左右,而最近的高峰时段到发热门诊就诊的人数超过15000人次,在接诊量瞬时增加的情况下,发热门诊确实是在超负荷运转,出现了大量人员排队问题,也出现了物资紧缺、床位紧张的局面。
江城市神农人民医院的院长梅超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时刻都在为医院里的物资头疼发愁,防护用品告急,而且马上就会进入病人增多的紧张时刻。防护物资稀缺,已是江城市各家医院面临的窘境。白天就有医务人员表示,穿上防护服就不敢脱,脱了可能就没有了。一旦穿上,意味着一直到全天工作忙完,都裹在防护服里透不过气。
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也在加大,自1月21日凌晨江城市卫健委首次通报疫情之后,全市已有多名医务人员被确诊,而且封城前一天的1月22日,全省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已经达到444例,其中绝大部分都在江城市,全国其他城市发现的新型肺炎确诊病例,也几乎都是从江城市输入的,形势不容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