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一似乎也抓到了尉迟恭的一点性格,也不给他面子了,道“要是皇上想这样,我没意见,难道你还敢抗旨不成”。
尉迟恭也很无奈,谁叫人家是君,他是臣呢!皇帝的话再怎么无理,也得听啊!他那个心里真是苦,有苦难言,不敢怪皇帝,只能把怨气都撒在李天一身上了。
看着尉迟恭的囧态,李天一的脸上出现了憨憨的笑容,让大大咧咧的尉迟恭更加生气,哼哼哼的不理采李天一。
没多么久,老皇帝就走出来了,因为有众宫女太监收拾打扮,头戴紫金冠,身着圆领袍,腰系翡翠带,脚著斩新履,手持尚方宝剑,与尉迟恭手里的金鞭一样,金光闪闪,金贵无比,走路带风,双眼如勾,把一切收入眼底,尽显皇家风范。
老皇帝向他们走来,由于太久没有习武了,所以脚步显得有些轻盈,走路不像尉迟恭那样步伐沉重,由此可见,他们的功夫相差之远,根本不在一个等级。
这一点,李天一很简单就看出来了,可能这些日子,这两种人他见得比较多的缘故吧!
老皇帝走近之后,尉迟恭立马跪拜在地,山呼万岁,头都不敢抬起来,李天一也躬下身,低下头,跟着尉迟恭给皇帝行礼。
看着尉迟恭下跪,李天一对自己受伤,就没那么多怨气了,不然他专门给皇帝太子下跪,他都难受。
皇帝走到他们身前之后,看到一直软禁自己的尉迟将车跪拜在自己面前,心里很不滋味,不知该说什么?只想快点动手,给对尉迟恭一点教训,才道“两位爱卿请起”。
尉迟恭站起来,李天一直起腰,抬起头,尉迟恭看到皇帝眼中那不善的眼神,心里嘎噔一下,暗道不妙,心往下掉了一截,就差后退半步了。
他看到了皇帝眼中的杀气,恨不能生吞活剥了他,不由得在心里大叫李天一不是东西,给他没事找事,本来皇帝好好呆在宫里多好,这不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吗?
李天一看到眼前的老皇帝,与之前烂醉要死时,完全是两个人、、、哦,不是人,是两条龙,精神抖擞,都快把他的眼睛亮瞎了。
只不过老皇帝的心思并没有在李天一身上,一心一意的想怎么找尉迟恭撒气,泄愤,虽然他武艺不如尉迟恭,要是有机会,他肯定会杀了尉迟恭。
不过心里这么想,老皇帝还是有礼貌地道“天一让活动活动筋骨,麻烦爱卿了”。
尉迟恭虽然心里一万个不愿意,还是违心地道“这是臣的荣幸,求之不得,就怕不是皇上的对手”。
这话出口,老皇帝就知道他言不由衷,不过他才不管,他要马上开始,此时他全身的武力细胞正在疯狂游动,力量都要暴体而出了,道“我们去御花园,那里宽”。
说完,也管他们同不同意,听不听,独自走在前面,贴身太监残月踏着小碎步,立马跟上去,留下茫然不知所措的尉迟恭和李天一。
深呼吸两下之后,尉迟恭才摇摇头,推着李天一跟着走,只好在心里安尉自己,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道“李天一,这下被你害惨了,要是有什么意外,我让你好看”。
这哪像一位战场驰骋的大将军,那委屈的样子,就像个小媳妇。
四人来到御花园之后,老皇帝便拔剑在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面色沉着冷静,毫无表情,道“朕知将军的武功高强,却一直无缘得见,今日有暇,正好领教一翻,还请尉迟将军不要藏私”。
尉迟恭那个为难,踟躇不前,又不敢不前,他不敢怨恨皇帝,只好把一双怨毒的眼睛杀向李天一。
对此,李天一并不放在意上心,完全是一副看戏的吃瓜群众表情,兴致勃勃,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让尉迟恭更气。
相比于李天一的不闻不问,皇帝的贴身太监残月就紧张多了,他知道皇帝在登基前是将军,长年带兵打战,功夫自是了得,可是自
从登基之后,再没有了制约他的人,除了每日繁重的军务政务外,酒色从不离身,身体早不如年轻时了,早被酒色掏空。
虽然不愿,尉迟恭还是来到了皇帝面前,躬身行礼,道“臣是武夫粗人,武艺一般,还请皇上手下留情,不要与臣一般见识,若有得罪,请多原谅”。
皇帝听后,不言不语,这样假大空的话,他已经听得太多了,曾大权在握的时候,听一听无妨,当是娱乐,如今已失势,自己还在对方的掌控之中,这话听起来更像讽刺,虽然尉迟恭没有这个意思,可是他不能阻止皇帝这样想。
老皇帝两腿快速的地上蹬两下,人就跳跃而起,身在半空之中,长剑刺向尉迟恭的面门,尉迟恭看到皇帝的这一招‘开门见山’来势很快很猛,有江湖武功的影子,他们打战的将军,学的武功主要是杀敌用,讲是实用,不像江湖中人那样,一招剑法就要千变万化。
尉迟恭见皇帝攻势这么猛,立马来一招‘铁索横江’,挡住皇帝刺向他的剑,再向上抬起,让其向天上刺去,老皇帝看一招不中,也不恼,顺势用力一跃,翻过身来,双腿其尉迟恭的胸前踢来,那速度之快,只听到风声呼呼作响。
虽然皇帝的动作很快,至少尉迟恭处于最巅峰的时期,反应和速度都不在话下,双肘弯曲,横在面前,挡住了皇帝踢来的双腿。
李天一看着免起鹊落的过程,道“想不到皇上还真厉害啊!这么大年纪了,身体还这么敏捷”。
残月道“那当然了,能做皇帝的人,谁不是文武双全,犹其是开国皇帝,更得如此,不然怎么会有那么人死心踏地的跟随,让天下人信服呢!”
据李天一所知,李渊在所有的开国皇帝中,存在感是最低一位,与秦始皇,刘邦、刘秀、杨坚,赵匡胤,忽必列,努力哈赤这些人比起,简直一文不铭,相反的是他有一位超越这些人的皇二代李世民。
此时李天一更加不相信史书了,他可以肯定李世民改过史书,曾经单纯的他根本不相信李世民篡改史书的话,认为史书上写的都是真人真事呢!
根据他在课本里学到的,老师讲到的,都是史学家如何抗争,不畏强权,不惧生死,据实写史的故事,此时他相信这些都是李世民之前的事,李世民之后的历史,只能当演义小说看了。
李天一看得兴起,对残月道“公公,你觉得我们这样看着,是不是不太尽兴啊!”
残月不明白他说这话是何意,便道“李相公意欲何为?皇上和大将军比武给你看了,这可是三生有幸,你求神拜佛也得不到的视觉享受,这都不尽兴,什么才尽兴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