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万界远征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一章 董卓西出函谷关 霸王再起也枉然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十一月,董卓请求北地郡太守,帝准,卓又为侄子董璜求公主,帝不准,董白入太液池哀求,帝仍不准,伏寿求伏氏旧婢进宫,帝准。

    帝升焦卓、金乌子为侍中。

    董卓派遣李傕、郭汜等骄兵悍将自长安出发一路西行。

    按这么一套骚操作下来,董先生终于能安心的回去,把凉州建设成自己的地盘,当土皇帝了。

    按他的想法,将来是西征还是北上就看贾诩的发挥了。

    天子远送董先生西出函谷关,老董看着面如谪仙的王澜感动的老泪纵横。

    他高呼道:“陛下!老臣来时,雒阳长安皆腐臭,老臣曾以为,那腐臭自那街头饿死的百姓而来,而后才知,它自那城中,宫里,那殿上酸腐的人心而来。

    如今老臣走了,陛下,您要好好珍重啊,莫要被那腐臭玷污了身子”

    王澜看着手里的鼻涕面无表情,想着还要把董先生扶起来,他一脸苦逼道:“爱卿,快快请起……”

    董卓装逼说道:“那年陇西,臣也曾身背两弓,结交豪雄,饮酒纵马,吾击匈奴,战黄巾,勇武恣意,心怀壮志。

    何为豪侠英雄大丈夫?普天之下,唯老臣董仲颖一人是也!”

    董卓刚才还豪情壮志,突然又画风一转,想要来捏王澜水润的脸,王澜避开。

    董先生一脸哀怨的说道:“陛下,如今老臣为你肃清了朝堂,平定了宇内,成就了千古声名,陛下可别忘了老臣呐。”

    “好好好,天色不早了,国丈快快里去吧”

    董先生置若罔闻,又要高歌一曲:“别了,洛阳的夜……”

    王澜一脚踢在董先生骑着的马上,马受惊长嘶一声吃痛跑了起来,董先生动了,西凉军也就跟着动了。

    董卓骑着发狂的马,肥硕的身体一颠一颠回头大喊道:“陛下!陛下,你才是我董仲颖今生注定的劫数啊”

    王澜搓了搓手上的黏浊液体,差点泛起干呕厌恶的自言自语:“好了好了,说的跟真的似的”

    西凉大军离去的背影消失在漫天的烟尘之中,自董先生的离开之始,乱世就算结束了。

    王澜对刘备大军的安排也早已妥当,接下来刘备这个大夏王就要暂时被软禁在京城。

    而其麾下是关羽则要派遣大军前往南方,张飞则要去北方替代徐荣协助王允消灭黑山军。

    但江南和黑山军被评定,接下来收复辽东和交州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当这些事全部做完,整个大汉王朝除西域外,就差不多恢复了原有的领土。

    洛阳周边除了徐荣、张辽的禁卫军外,将不会留下任何边军势力。

    随着一系列的举措,自西汉以来的皇权旁落时代即将彻底结束。

    春天过去,夏天来临,这段时间都是休养生息的时间,但偏偏南北都不安定,农民伯伯们要种地,那些山贼们却屡屡出来劫掠捣乱。

    初平二年秋,整个东亚大陆的洗牌整体告一段落。

    随着十常侍之乱的爆发和外戚、宦官势力都的崩溃,大汉险些陷入混乱,汉天子刘协励精图治平定北方。

    如今世家已经彻底的瓜分了江北。

    蝴蝶效应下,世家大族开始南迁。

    自灵桓二帝至今,大汉经过几十年的折腾,王澜希望能尽快让整个帝国安稳下来。

    但从更长的时间线来对比,如今的整个世界都处于洗牌期,而这一系列动荡的导火索正是东亚。

    稳住大汉,仅仅是以武力击溃关东联盟和孙坚是远远不够的,但王澜也绝不愿意和世家大族进行妥协。

    所以还y,要还要继续打扫屋子。

    初平三年八月,天子刘协率大军南征,留王允、吕布、天子刘协镇守洛阳,于襄樊击破孙坚和刘焉联军,襄阳守军徐晃为保全兵士投城。

    十月,孙坚采纳周瑜美人计,提出将妹妹孙氏许配刘焉加强联盟,刘焉回复要求娶吴夫人,孙坚大怒,双方自此交恶。

    初平四年二月,刘焉自立成都王,和天子刘协汉中展开决战,张飞斩杀名将严颜,汉军大胜,汉天子封关羽、张飞、诸葛玄、高览、张辽为五虎上将

    初平四年九月司马懿率大军北伐,以王朗为军师。

    两军对阵,王朗正欲开口,诸葛玄拍马舞刀直取王朗,蜀军大败,汉军连克诸郡,王朗回营后大骂: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初平四年十月,刘协御驾亲,以廖化为先锋,大破孙坚于禹杭,江东区域皆平。

    自此,整个江南回归到了朝廷手中。

    袁绍和孙坚失败后,大汉的上层精英几乎全都南下做了流亡者

    尽管汉天子刘协延续了大汉王朝,但大汉的主要资源都来自中原河北等有限区域。

    大量涌入江淮各地的流民和世家贵族,挤压了江南原有的政治生态。

    如果说大汉朝廷还能恢复农民民生,通过组织屯田来确保创收,那么后者的无限欲望便只有依靠圈地和掠夺来获得短暂满足。

    何况北方居民的向南迁徙,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当前一批抵达的王、杨大族已经开始日常内斗,后来者可能还刚刚准备谋划未来的流亡生涯。

    结果北方开始国泰民安,残酷的洗牌在南方继续发酵。

    江南的地方豪门失去利益,南下的北方士族也迅速落入贫困。

    被扶持起来作为抵抗刘协,类似孙坚这样的武力集团更是生活无所依。

    在这种情况下,江南世家联合起来,开始建设远离朝廷的禹杭。

    但禹杭构筑在这些复杂矛盾之上,灭亡或被取代都只是时间问题。

    这时候袁绍的回归,就像是告诉所有人准备应付大潮来袭的钟声。

    早在初平元年三月,袁绍等人已经因为家族参与反汉叛乱而被驱逐。

    他们选择遁海逃往大汉无法控制的舟山群岛,并在当地迅速落脚。

    作为南北沿海交通的天然中转站,当地绝不缺乏来自印度等地的商船,也是向北通向黄海的必经之路。

    袁绍和最初的支持者就依靠古老的海洋经济生存下来。

    等到孙坚反汉同时爆发,袁绍又借机杀回浙东沿岸。

    袁绍等人发现自己手上能用的队伍不多,于是只好依靠黄巾起义失败后的衮州军再次起家,袁绍本人更是当起了太平道的教主。

    原本在大汉王朝的内部,不仅有高高在上的袁家和王、杨人家,也包括陈氏等地方利益集团。

    他们彼此之间的合纵连横,反而束缚住对更南方区域的开发。

    袁绍带着更多流亡者返回舟山。。

    其中也有原本的大户河北望族审氏。(审配小天使不离不弃)

    如今五年时间过去,他们也依靠着超高的海洋贸易获取了丰厚的利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