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万界远征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皇权回归的开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话之人正是前日被贬为太尉的董卓。

    袁隗听了董卓说话立即斥驳道:“今天子高坐明堂,多地州郡也未应响应叛逆,朝廷仍为正朔,关东诸军为贼,未战而迁都,实属不智!”

    “况且雒阳城坚,守军充沛,州郡职权仍在朝廷,关中、西凉如马腾等忠臣部曲更在勤王路上,太尉大人何必长他人气之灭,自己威风!”

    董卓昨日已经接受贾诩建议,对于西迁长安之事势在必得,按照贾诩的说法,“迁都长安,西凉威势不损,威势益固”

    此时哪里还听着这些,虽然袁隗曾经有恩于董卓,但如今他却不把这老头放在眼里。

    他拉拢这些世家失败后,早就想清理袁氏这样的世家大族了。

    如今贾诩提议说,天子需要仰仗西凉和并州军抵抗关东军的逼迫,就算他真的进行清洗,朝廷内部也不会崩溃,只要顺利迁都,就能进一步大权在握。

    在贾诩眼里,关东诸军西征实际各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他的想法就是等诸军发生摩擦,相互火拼解散,届时就可以借天子名义收复地方。

    董卓想了想,按照贾诩吩咐道托词说道:“太傅哪里晓得军事,退去长安,可以依托易守难攻的渭水谷地布防,且函谷关、潼关间关隘绵延数百里,可以阻隔关东叛逆”

    “反观雒阳,贼逆可轻易攻破,况且远击长安要长驱直入,叛军粮草必不足,渭水谷地关隘无数,攻城器械想必也未配备,咱退入关中进可攻,退可守,岂非良策?”

    王澜淡淡一笑,董卓历史上西迁长安,杀人越货,将洛阳的富商和政敌财富都搜刮干净,从容搬光东汉的府库宫藏,挖掘陵墓,盗取宝货,可谓是开了坏头。

    他想的倒是简单,长安是什么地方?独属于西凉的大汉经济特区呀。

    天子在洛阳能得到并州军和世家支持,去了长安,光靠手下这几只虎族还真搞不定董卓,难不成把万恶的猪族解放出来吗?

    朝廷上真诚一片赞同的大多都是西凉派,反对的则是洛阳本土氏族,并州的吕布、王允、张辽等人刚被天子收附,在没见天子表态之前并没发表意见。

    满朝文武坐在两旁的席位上,都在等着皇帝的答复。

    王澜眼眉低垂,充满磁性的少年音响遍大殿,“京都西靠秦岭,东临嵩岳,北依王屋、太行,据大河之险,南望伏牛,河山拱戴,形胜天下不可遗弃,朕不同意迁都。”

    董卓听见王澜拒绝自己的提议不由得心中火起,大喊大叫,“陛下,老臣…”董先生话头刚起就被王兰打断,“朕意已决,董太尉莫要多言…”

    董卓听见天子如此强势,终于压不住自己心中的火气怒道:

    “哼,为了保护陛下,西凉军拼死拼活,多少人沙场埋骨,难道陛下都看不见吗,莫非陛下非要执迷不悟,让老臣麾下的凉州义勇心寒不成?”

    “哈哈哈……”王澜听了董卓的威胁不禁哑然失笑,他挥手笑道:“董卿,你问问这满朝的文武,有几人赞成迁都的?”

    见天子始终不肯松口,董卓咬牙道:“皇帝!当初陛下蒙难之时,是老臣带领西凉军救驾,后又拥立陛下,这才有了皇帝如今的威势,如今这是看不上老臣了?”

    在董卓说话时,门外响起阵阵盔甲碰撞声。

    殿内文武往外一看,一列禁卫迈着整齐的步伐步入大殿。

    张温见此怒斥道“放肆,董太尉莫非想造反?”

    张温是董卓的上司,在朝中位高权重,但也早已对董卓的行为感到不满。

    董卓“哈哈”狂笑不止,又虚张声势道:“咱家可不管这些,咱家是为了大汉考虑,圣上年幼不明事理,你们朝廷大臣难道也不明白吗?总之迁都势在必行,谁赞成?谁反对?”

    大殿上无人应声…

    王澜看着董卓,淡淡开口道:“王司徒,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王允连忙出来,恭敬道:“臣以为,陛下所言极是,迁都之事,的确可以再商议”

    王澜微微笑问,“董太尉,司徒大人都这么说了,相比其他各部也没有准备好搬迁吧,我看这事就算了。”

    董卓正要发话,从皇帝身后走出两个手持奇兵的黑袍巨人。

    有些人早已知道两只虎人的来历,低着头不说话,有些人则被他们吓得不轻,要知道这世界上何曾有过身高三米的巨人。

    其中一只肥胖的橘虎身宽体胖,黑布遮盖全身,他三两步跨下来,宫殿的地板都在震撼。

    董卓见到眼前的巨人逼近说不出话,连他身边的禁卫也寒蝉若惊往后退了几步。

    “犯上作乱者,斩!”菊虎说话时,肥硕凶恶的脸彻底展现在董卓的面前,像磨盘一样的虎脸遮蔽他的视线。

    如闸刀般的利刃即将斩下,哭泣讨饶声在大殿中回响。

    “饶命啊!陛下,饶命啊!”董卓看到虎脸吓得肝胆俱裂,大橘一声虎吼让他恐惧的整个人趴在了地上。

    王澜见此轻叹道:“哎,罢了罢了,毕竟太尉也是朕的老丈人,大橘,回来吧”

    董卓这一下,真的戳到了王澜的痛楚,他的叹气是真切的难受。

    一次兵变,皇帝威严扫地,要收拾人方法很多,若不是如今形式不允许,他还真不想这么卑劣。

    大汉有一万多军队,其中七营千人,一半是骑兵,地方有千坞,每坞两百人,一半是囚犯。

    黄巾起义后,中央扩军到两万,地方凉州六万大部分跟韩遂马腾跑了,关东很多跟了黄巾,屯军只剩七万多,平黄巾后还剩六万。

    讨伐韩遂马腾战败,后来还剩四万,结果这些人如今都归了董卓,关东诸侯基本都是临时招募的土豪或原黄巾。

    王澜手上只有两千多人,现在的董卓还没那么残暴,也没失去人心,只能命令虎力禁卫去监督,杀他却不现实。

    大橘半吨的身子歪歪斜斜的回到大殿之上。

    董卓感觉自己仿佛一丝不挂,四周无数的目光盯着自己,让他心悸。

    董先生小心翼翼的扭头去看这些恶毒的眼神,有不屑、鄙夷,甚至有人直接眯着眼睛嘲笑。

    他绝望的看到了昨天还和自己商谈对策的郑泰等人,正用一脸高高在上的蔑视表情看他。

    更不能忍受的是,深受自己信赖的王允、吕布等人此时正一脸玩味。

    最终,他在张温和袁隗的嘴角上看到了戏谑,那表情仿佛在看一个乞丐。

    王澜看着满朝文武针对董卓的无间地狱面无表情。

    他现在看到了比另一个世界里董卓临死前还要恶劣的东西。

    这是民族歧视与地域歧视,满口仁义道德,骨子里迷信暴力的虚伪和狠毒之人露出了恶毒的獠牙撕扯恐吓着孤狼。

    董卓是个深具羌胡的直爽与野蛮,但又不乏狡猾的汉子,对汉室也和羌胡人一样缺乏尊重。

    这个乡巴佬进了城,心里会念叨老家也不赖,但面对豪华的洛阳仍自惭形秽。

    也只有西凉的这些人才会批发大白菜一样任命袁绍等人太守刺史之类的高官。

    如今这些人组成联军,董太师吓的要搬家,打不过,干脆搬到好守且离家近的地方,进洛阳就没花什么本钱,现在走更是稳赚不赔。

    董先生就是个没文化、没远见,在缺乏安全感的地区长大,骨子里有小富即安顽固思想的中年大叔。

    董卓早年跟着把匈奴当孙子打的张奂混。

    后来他带领着中原新兵打黄巾吃了瘪,意识到还是老上司张奂带出的西凉军厉害。

    从此他牢牢地留在了西凉,也由此跟老乡皇甫嵩结梁子了。

    他走到如今这个地步,完全就是朝廷这帮人操控的。

    这些世家啊,董卓得势的时候,谁说一句不是,立马有一群人为虎作伥。

    董先生很厉害。

    董卓糊的时候,谁说一句董卓的好,一堆人来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董先生的权利变弱了吗?

    恐怕没有。

    路人下场了而已。

    他们都是沉默的大多数,不敢为天下先,明哲保身的人,简称鸽子。

    王澜心中默然想到,“不能全知全能,就永远别觉得自己可以掌控一切。”

    失去权势的董卓张张嘴,说话却说不出。

    世上又多了个失心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