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异想天开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 志大才疏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崔国公府内堂,贾太傅大夫人崔氏和长公主围炉聊天。

    长公主悄声道:“自得了兴阳丹,国公又生龙活虎起来,可我却总不见有孕,愁人的很。

    崔氏安慰道:“或早或晚公主总会有孕,只是公主要提防身边那些小蹄子们。”

    长公主微微一笑道:“他身边现在清净的很,哪还有什么小蹄子,不过是一些管事婆子、小厮罢了。”

    “我得了消息圣上有意立二皇子元浩为储君,太子元荣和鲁国公沆瀣一气,圣上早有废长立幼的心。只是现在内忧外患,圣上又惧于鲁达与吴娘娘娘家势力隐忍不发罢了。但江山还是圣上的江山。二皇子有一妹妹为卢娘娘所生,我有意将其求娶给静华,有朝一日元浩登上九五之尊,你我也好有立足之地。”

    “这样最好不过。”贾氏赞许。

    “明日我就进宫先讨个卢娘娘意思,只要她同意,这事也就成了七分。”长公主道。

    从崔国公府出来,崔氏失落的很,原有将翳许配静华之心,今听长公主这么一说也就不好开口,这攀龙附凤的路也就断了。想起裳自从嫁入鲁国公府便与自己断了往来,近来更是一点消息也没有,去鲁国公府打探,鲁府人只用不便相见一句话也就打发出来。翳嫁给静华已是无望,自己膝下又无一子,王氏虽说因巫蛊之事有了牢狱之灾但自有天宝继承家业,况且还有柳萌娘遗腹子天佑,现在二老爷贾商那也得了一公子天赐,想到自己未来无所依靠,崔氏脊背发凉,不由得悲从心生,呜呜咽咽的哭起来。

    回到贾府崔氏一直怏怏不乐。太傅下朝回来看到崔氏的样子关切道:“请个大夫看看吧,进来看你气色总是不好。”

    崔氏强颜欢笑道:“无妨无妨。”

    “绿珠已死,这蛊毒之事的线索也就断了。天佑身边丫鬟说绿珠是用手帕给天佑擦鼻子,天佑才中的蛊。”说着贾太傅从袖口掏出一方手帕放在崔氏面前的桌子上。

    “你看看这手帕有何不同。”贾太傅道。

    崔氏扫了一眼眼前的手帕道:“与寻常手帕没什么不同。”

    太傅收起手帕说:“商弟怀疑是任氏所为,可任氏的丫鬟小厮们那几日又没有一个出府的,这蛊毒又从何而来。”说着太傅眉头紧缩。

    太傅走后叠翠被崔氏叫进内堂,崔氏问:“你送绿珠手帕的事可有别人看到。”

    叠翠摇了摇头道:“我只说我出府替夫人买水粉,街上看到这手帕做的精巧别致,就多买了一条送她。送她的时候奴婢也是环顾四周很久,断没有一个人影的。”

    “我心总是跳的紧。原本想借孙氏之手除了王氏,虽说在吃食上做了文章可也不致死,手帕送与绿珠可做赃物,这罪名王氏也就坐实了,这样天宝就能过继到我的膝下,谁成想反而闹出人命来。叠翠你这巫蛊之术到底从何而来,会不会查到我们头上?”

    叠翠心头也是一紧,强颜欢笑道:“夫人大可放心,你知道的越少越好。”

    “今天老爷再次提起蛊毒的事,又拿出手帕来,我这心总是不安。”崔氏说话时有些六神无主。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自然是黄道吉日。

    黄道吉日自然是要祭地的。

    祭地事本由圣上亲自主持,圣上却托有恙在身。

    祭地礼由太子代行。

    祭地一应繁文缛节由元浩协办。

    元浩只好请崔国公出面帮忙主持。

    祭地的地坛早已修葺一新,从洛阳城皇宫到地坛的每一条街道都被打扫修整一番焕然如新。

    祭祀前五日国公不放心,派遣贾太傅到牺牲所查看为祭地时屠宰而准备的牲畜们,一应牛马猪羊如数都在圈中。

    祭祀前三日,满朝文武百官斋戒。

    元浩却吃了酒。

    准确的说是有人偷偷向元浩的甜茶叶的茶水里兑了蒲桃酿。

    祭祀前一日宰杀牲畜时却发现牲畜都死了,割开牲畜喉咙流出的都是黑色血液。

    崔国公三令五申众人封住口,祭祀还是要正常进行。

    祭祀前夜崔国公不放心带人又将祭品、祭器等一应用品盘查一遍。

    正日,子时,太子着祭服,出洛阳城宫城南门至地坛,燔柴炉、奏乐章、迎“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五陵山”之神位,焚香跪拜,行三叩九拜大礼。奠玉帛、进俎、行初、亚、终献礼。

    焚香,香灭。

    奠玉帛,帛断。

    进俎,俎发出哀鸣。

    太子草草送了祭神,焚烧了祭品,匆匆回宫了。

    二皇子无德饮酒,惹了神怒,嫉妒太子,故意在祭品做手脚的话就在宫里流传开。

    传的最快就是流言。

    流言止于智者。当今圣上却不是智者。

    当今圣上觉得这谣言绝不是空穴来风。

    皇上宣了参与祭地的一干人等前来盘问,元浩饮酒之事是坐实的。至于祭品、香、俎,元浩众人也说不出所以然。尽管元浩一直喊冤,却拿不出证据来,元浩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志大才疏,轻虑浅谋。”皇上送了元浩八个字。

    杀人诛心!鲁达、卢娘娘一干人目的达到。

    二皇子祭祀上丢了人,长公主议亲的事自然就搁置了。崔国公倒被元浩传了去狠狠地责备了一番。

    祭地完毕,元浩只落下“志大才疏,轻虑浅谋”八个羞辱大字。这样的人又怎么配推崇为储君呢,也难怪元浩憋屈。

    崔国公秘密进了宫,禀明皇上此事必有蹊跷,皇上也觉得可疑,对自己气急说元浩的话也颇为后悔,只好命崔国公密查此事。

    崔国公黑着脸回到了国公府,叫过贾太傅要贾太傅一定要查清事情的真相。贾太傅自然想到了天宝,这等热闹事,静雅公主自然也是不会错过的。

    牺牲所的牲畜贾太傅是一一核对过的,一定不会有差错,又是谁做了手脚呢。先从牺牲所入手,打定主意天宝奔牺牲所而来。

    牺牲所主事等一干人却被换了一个遍,新来的杂役们什么事都是一概不知。据说是因祭祀牺牲所出了问题,犯了圣怒,所有当事人当时都被砍了头。

    这案子又无从查起。

    天宝抑郁不已,被静雅公主拉着奔迎客堂而去。

    琪自母亲圈禁以后每日伤心不已,偶尔去私塾听先生讲讲书,大多时间都把自己闷在绛萝轩中,偶尔陪贾一凡说说话,或者坐在窗前看着窗外暗自神伤。这静华有好久没来了,在自己最需要人安慰和陪伴的时候,他却不知去了哪里。

    长公主进宫和卢娘娘谈及静华求娶小公主的事,卢娘娘自然是欣喜的。虽然圣上有立二皇子元浩为储君之意,却苦于无朝臣支持,现如今和崔国公府结了亲,元浩也就多了一只臂膀,改日我定和圣上表明此事,我相信圣上也不会拒绝。

    长公主满心欢喜回到国公府说与国公,国公却不置可否,一切随长公主做主,自己不做任何决定,长公主却也讨了个无趣,长公主幽怨的看着国公问:“你是否还因过去的选择恨我。”崔国公有些伤心,又有些落寞地说:“我不知道我该恨还是不该。”长公主有些气愤地说:“还不是都是为了你们崔家!”

    婚姻大事,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消息传给静华,长公主还是被静华浇了一盆冷水下来。

    静华道:“我早已倾慕贾太傅府二小姐琪许久,况且我俩又是两情相悦,只是现在贾府内宅不宁,所以我没有和母亲提起求娶罢了。”

    长公主脸色一下阴沉下来说:“自古以来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不得你任性。”

    “如果母亲一定威逼的话,我自有我的主意。”静华梗着脖子语气坚定的说。

    “难道你还反了天不成。”说着长公主语气缓和下来道:“小公主也是金枝玉叶,况且她的哥哥元浩必将登上九五之尊,如果求娶了她,对你的前程,对我们国公府都是受益匪浅的。”

    “‘削迹捐势,不为功名’,我视功名如粪土一般。”静华不屑道。

    气的长公主脸色发青,两人不欢而散。

    出了国公府坐上马车,长公主直奔贾太傅府而来。

    看见长公主一脸不悦,崔氏试探问道:“什么事惹得公主如此心烦?”

    “还不是你们府里的妖媚姑娘迷了静华的心智了。”长公主道。

    崔氏茫然地看着长公主。

    “就是你们府上二夫人的女儿叫做琪的,静华居然因她拒绝了卢娘娘小公主的婚事,我自是不能称了他们的意。”长公主狠狠道。

    崔氏一下子明白了缘由。反而笑道:“公主也太性急了些,既然静华那边执意要娶琪,假如琪已经许配人家,他又求娶何人呢,现在这太傅府还有我说话的一席之地的。”

    长公主一把拉住崔氏的手,紧紧握住,脸上终于漏出笑容说:“你总能解我的燃眉之急。”

    长公主的事崔氏不能不办,要办还得从速办。

    崔氏思忖了半天请来了贾太傅,琪的婚事不能不和贾太傅商榷。贾太傅正为巫蛊及祭地之事烦心,对于儿女婚嫁之事也就不大上心了。

    崔氏想起了贾商,二老爷寻的人家,太傅自然不会有意见。

    “现在二小姐也到了该成婚的年龄,老爷被国事缠身,我们又都是不成事的妇道人家,所以孩子们的婚事还得二爷做主。”崔氏上来先给贾商戴了一顶高帽。

    崔氏继续道:“二爷又是商界巨贾,洛阳城里名人,自然二爷交友广、眼界宽。”

    “也是,也是。”贾商道:“现在大哥孩子们的婚事我自当上心些。”

    贾商盘算了半天道:“我倒有一户好人家,姜永山,不知嫂嫂可曾记得。”

    “记得、记得。大姑娘裳就是他替鲁国公家前来提娶的。”崔氏道。

    “姜老爷膝下有一公子名叫姜浩斗,也到了婚娶的年龄,如能嫁到姜府那是再好不过了,就怕姜老爷嫌咱家门槛低。”贾商迟疑道。

    “哪怕嫁过去作妾也好,就请二爷过去撮合撮合。”崔氏忙道。

    “那我就豁出我这张老脸试试看。”贾商笑了笑,抿了口茶。

    崔氏站起身替贾商杯子续了些茶水道:“那就烦劳二爷了。我代我妹妹王氏和二姑娘先谢谢你。”

    “一家人,一家人。”贾商摆手道:“不用那么客套。”

    崔氏和贾商这一番筹谋,绛萝轩里的人竟然一字未知。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