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纽芬来小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母亲回原籍买房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芬来走出火车站时正下着小雨,大舅家的二表哥举了一块写着他名字的牌子在出站口接他。十多年不见表哥已经40多岁,额头上有了白发也比以前胖了:“芬来你真是变样了,不是过去的小孩子长成大人了,你们家的人个子都比我们高,你身高多少?”“我和我哥身高都超过1米八,我姐1米6八。”“你先跟我到东边停车场路边去等一下,我把车开过来拉你回去。”表哥开的是一辆红色拉达牌汽车,路上表哥说:“宿家老屋所在的地方现在是普天开发区,镇早就贴出通告要把老房子都拆掉。房子肯定是要拆的,咱们也不会当钉子户,周围大部分房子都已经拆完了,宿家老屋因为我爸现在是省政协副主席,开发商暂时没敢动。你妈让你来就是让你帮她去跑买房和迁户口的事情。”“表哥你的孩子多大了?”“儿子14岁上初二,女儿10岁上小学,你嫂子在博湖公园上班,我在一家旅行社上班,把你送到家我还有事晚上才能回来。”“我外婆去世几年了?”“5年了,埋在普天镇东的祖坟里。”

    到大舅家时大舅出去办事,母亲和大舅妈在家,二表哥两个没见过面的孩子都过来和表叔见面。舅妈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人了,她说:“快20年了,从一个没上学的小孩子变成大人了。宿家老屋要拆那是建于明末有3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要拆我们也没办法。你大舅把你妈找回来准备把老屋拆迁款每人1/3分了。星期天大家再一起回去一次,看有什么东西能留作纪念拿回来。”母亲说:“我和你两个舅舅商量好了,用拆房分的钱加上我们自己的钱在这里买套房子。我和你爸搬回来住,你爸爸原来分的房子给你哥住。你爸离休后单位不让走当技术顾问,现在他已经和单位谈好等这边房子交工后搬回来。户口问题你大舅已经联系好了,等拿到房产证就可以把户口迁回来。你以后毕了业到这里来和我们一起住。”芬来问:“妈你要买的是什么样的房子?”“在城西买了一套5居室,房款已经交了一部分,准备拿到拆迁款就把其余部分都交了。”“妈那房子好吗?”“位置不错在西环城路边上,万年青路北边金色年华小区9号楼,塔楼八层西南角5居室0多平米,向阳面4间我们住东边一间你住西边一间这两间各有一个阳台。朝西一间以后给你爸做书房,门厅窗户朝北还有一扇朝西的窗户。你大舅陪我去看的房,看房时公司总经理亲自出面接待,说老前辈您放心,我们一定包您满意。”大舅妈说:“那小子过去没少给你大舅找麻烦,没有你大舅帮忙哪有他的今天。就在儿女身上你大舅也没下过那么大功夫,让他办点儿正经事那还不是应该的。”

    下午大舅回来了,他对母亲和芬来说:“星期天你们两个人和我们一起回去作个最后的告别吧,老房子马上就要拆,镇东边的祖坟先不动。咱们也沾了别人的光,那块坟地里有詹家和彭家在过去当过一品大员的墓,是现在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们两家的不拆别人的也就先不拆了。开发商准备在周围修一道围墙,把它圈起来与将来新盖的房子隔开。”晚上表嫂焦平玉下班回来见了芬来说:“小弟弟来了,还认得我吗?”“不认识了。”“当年我在镇运输队船上干活,你外婆带你到码头上玩儿,见了我还说大姐姐怎么没穿鞋。”星期天二表哥租了一辆金杯带着全家和芬来母子回南郊普天镇宿家老屋,车进镇后芬来看到自己小时候曾经十分熟悉的老房子基本上都拆完了,只有宿家老屋没动,但墙上已经写了几个白色的拆字。拆完的空地上已经立起多台塔吊,往外运土的自卸卡车和水泥罐车在乡村公路上卷起滚滚尘土呼啸而过。

    他们到达时二舅和二舅妈还有二舅家的表姐宿运泽一家已经到了,正在收拾东西,大表姐宿运红家在外地,只来了她一个人。二舅说:“我们已经把花园里的花木全卖了,假山和亭子还有牌匾、花园围墙卖给城北佛洲花园开发商,最值钱的东西是假山。他们已经把这些东西拆开运走准备在新地方重新组装起来,以后再想看宿家花园就要去佛洲花园了。卖的钱我给你们两家带来了,每家能分30万多。”过了一会儿大舅家的表姐宿运美也带着全家人来了,芬来和姐夫还有她们的孩子都是头一次见面,赶忙过去和她们打个招呼认识一下。三位表姐过来和母亲见面,她们说芬来终于长大成人,不再是过去的一个小孩子了。大家把屋里的老式硬木家具,瓷器等物品都搬到院子里,大舅带着二舅和母亲把这些东西分类贴上标签,三家各分一部分。母亲让表哥帮芬来从老房子里拆下几块精美的木雕,准备运回去先存在大舅家,以后自己买的房子交房后把它用在室内装修上。东西收拾完大家在老房子里最后一起吃了一顿饭,饭后把东西搬到外面找来的卡车上拉回去。大舅带着二舅和母亲一起到拆迁办公室,原镇供销社去办理了交钥匙和领拆迁款手续。事情办完后大舅带着来的人到镇东边宿家祖坟去上香,开发商找来的施工队已经在这块墓地周围开始挖地基盖房子。走到宿家这一分支祖坟墓碑前二表哥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铜香炉点上几支香,大舅和二舅跪在坟前老泪纵横,晚辈对不起祖宗,把自己家的房子都弄没了。趁他们烧香的时机,芬来到外公外婆的墓碑前去看了看。祷告完毕大舅说要是没有詹家和彭家在过去当过一品大员的墓,咱们家的祖坟也保不住,今天也应该到那两家墓前烧一柱香以表示感谢。从时间上讲宿家祖坟比他们要早,也多亏他们一个在南边,一个在北边,才把当中这块地方给留下来了。詹家的墓在南边,周围的院墙是新修过的,大门已经倒塌,有几个民工模样的人正在对废墟进行清理。走进大门神道用灰色石条铺成两边立有一对华表和翁仲东为文官西为武官,在它们身后各有一排古柏树。石牌楼后面是棂星门,虽然已经部分破损但门楼柱身上雕刻的双狮,山石、花草、松竹梅兰、百合、灵芝还有双鹿图都还保存的十分完好。走过棂星门是三座并列的碑亭,全部用砖石砌成,里面的石碑上记录了墓主人一生的事迹。芬来一向对这些文物考古方面的事情都十分感兴趣,特意把碑文仔细看了一遍。

    从碑亭出来是寿域门,石额上刻有:古江南普天詹公寿域。几个字,因年代久远和酸雨腐蚀字迹有些模糊。穿过寿域门是神道,两边是詹家人的一块块墓碑。神道尽头有石供桌上面摆着石供器,芬来走到这里时大舅放在石香炉里的几支香已经快烧完了。香烧完后大舅回过头来对大家说:“大家也都累了,女人和小孩子就先回车上去休息吧,北边彭家墓没有詹家保存的好,我们几个男人过去给他烧柱香就行了。”往外走的时候母亲问:“你刚才跑到哪里去了?”“我在碑亭里仔细看了一遍碑文,那里面都是些歌功颂德之词。还有他的不少晚辈都在户部和锦衣卫任职,看来当时他家的权势不小。”表哥说:“碑是由他的后人立的,当然要颂扬他挣下詹家基业的功劳了。我们小时候常到这里面来玩儿,刚才我问了干活的民工,他们说是詹家后人出钱让他们来大修祖坟的,姑姑您还记得詹家老二詹振远吗?”“记得呀,小时候我们在一个中学上学。”“他哥老大振平解放后跑到新加坡去了,听说日子混得不怎么样,在当地也属于穷人。老大的儿子绮华小时候曾和我在一块玩儿,前几年回来在上海开了一家花木公司,同时暗地里从事文物走私,确实挣了大钱。我还去过他家开的花店,绮华请我吃过饭。老二振远与他合伙走私文物,去年10月他们在夜里偷山区一座破庙里知名古石佛像的时候被附近居民发现举报,叔侄二人都被抓起来了。报纸上说在詹家租的库房里搜出文物上千件,他们家人是钱没少挣,坏事也没少做。”母亲说:“他们倒没把自己祖坟前的东西拿去卖了换钱。”

    第二天芬来陪母亲去开发商售楼处办了补交余款手续,开发商约定6月初交房。办完买房和户口的事情在大舅家又住了两天,母亲决定带芬来乘高速公路上的豪华大客车去上海看奶奶。奶奶已经八5岁了,她和姑姑一家住在爷爷留下的一所大房子里,和她们在一起的还有姑姑的女儿谭锦安一家,姑姑的外孙胡双月已经上小学4年级。芬来把这套房子的每个房间都看了一遍,觉得这房子虽然面积不小但太旧了,已经有70多年历史,早就该进行大修了。奶奶听母亲说已经办完了买房手续准备搬回来非常高兴,她说:“你离开自己家30多年带大三个孩子辛苦了,都是我大儿子连累了你。如今你们都离休了,叶落归根回自己家也是应该的,以后离得近了可以常来看我。”到上海第二天早上母亲让芬来去买飞机票时只有阴历27以后的,他就买了两张阴历2八的机票。回到姑姑家以后母亲让芬来陪她到爷爷墓前去看看,芬来不想去,母亲说临来时你爸爸一再嘱咐我到你爷爷墓前去看看,我是大儿媳回来了哪有不去的道理。到郊区公墓门前时一场小雨刚过母亲让芬来买了一束鲜花和一小把香,在爷爷墓前把香插在花束上点燃又让芬来和她一起三鞠躬。墓碑是用黑色石头作的,上面写着爷爷的名字和生卒年月,1904-19八4,下面刻着父母还有叔叔婶,姑姑和姑父的名字,在孙辈人里也有自己的名字。从公墓出来芬来说他想到南京路去转一圈,母亲问:“你自己没人带路能行吗?”“没问题,虽说是好多年没来过,但我外出从来没有迷过路,实在不行还可以找人问路吗。”“那我打车回你奶奶家,你自己坐公交车去南京路吧。我为房子和户口的事到处跑实在太累,回去陪你奶奶给她检查一下身体。”

    在南京路进了几家大商场以后芬来觉得这大上海老房子多,看上去确实很宏伟壮观具有文物价值。但是商店里的装修和其他地方一样,没有什么特色。回到奶奶家时已经下午5点多了,姑姑说你赶紧和大家一起吃饭吧,饭后你奶奶想给你痛说革命家史。饭后奶奶坐在客厅沙发上让姑姑家的表姐拿来相册,打开相册里面是一张张已经发黄褪色的老照片。奶奶一一给芬来讲解,这是你的太爷爷太奶奶和他们的孩子,你太爷爷是个中医世家住在济南附近的一个县城。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你爷爷是老二,他的姐姐和弟弟都死在抗战时期。爷爷的妹妹也就是你的姑奶奶现在住在广西柳州,有时候还给我来电话我们聊聊天儿。这些是抗战前在山东老家照的,你爸爸他们小时候的照片。这些是你爷爷在老家的近亲,这是我娘家人的照片有的现在还有联系。离开老家时抗战前的照片保存在亲戚家留下来50多张,从37年到1949年因为连年战乱没有固定地方留下的照片很少。解放后的照片就多了,你自己仔细看一看。我和你爷爷是从小定的亲,家里本不让我上学,你太爷爷说既然是我家的人了就由我们出钱供她上学我才上了小学。后来你爷爷到北京上了医学院,我小学毕业就搬过来和你爷爷的妹妹住在一个屋成了你们家的劳动力,每天还要跟着你太爷爷学中医,你爷爷去上医学院以后举行了婚礼正式成亲有了你姑姑,想起来已经快70年了。真像红楼梦里贾母说的从作孙子媳妇起到自己也有了孙子媳妇,就像一场梦一样。你爷爷在北京上学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后来成为共产人的革命先驱并秘密加入共产党,陈独秀、李大钊还有他们的儿女你爷爷都见过。医学院毕业后他回到济南开了一个诊所从事地下党的工作。家里把我送到济南和你爷爷团圆跟着他学西医,以后就有了你爸爸和你叔叔。你爷爷负责党的情报组织在行医过程中为取得更多情报结识了不少军警界人士,经常被警察局请去在刑事案件中进行法医鉴定,还搞来了警察服装和证件,为工作需要我也加入了党组织。

    1931年春天组织内出了叛徒供出你爷爷,好在敌人行动之前有个内线同志得到消息通知了你爷爷。他马上换上警察服装带上警察证件和一些钱离开诊所,请那位内线同志通知我马上带着孩子回县城老家去。你爷爷走出诊所没多远就碰上来抓他的国民党兵,因为他穿着警服又化了装没有被认出来。身份暴露了不能继续留在济南,组织上安排他到红军部队负责医务和后勤工作。我回去在你太爷爷诊所里帮忙,由县委领导继续从事地下工作。后来领导说部队里大学毕业的干部就他一个让他改当政委,先后任团政委、旅政委、师政委、军政委、兵团副政委,省军区政委。1937年9月他给家里来信说他在延安要我带着孩子去找他,咱们一家终于又团员了。到延安以后我就在医院里当医生,抗战胜利后我和你爷爷一起被组织上派到东北工作,1949年随部队南下,1954年你爷爷转业到地方工作。实行工资制定级的时候你爷爷6级我八级,1962年我退休,1966年我们住的房子被收回赶到农村去劳动。197八年你爷爷和我联名上书要求平反恢复原有待遇,很快中央组织部为你爷爷和我平反恢复名誉,补发了工资。因为已经过了退休年龄你爷爷只恢复原有省长级待遇不再安排工作,我是副省级待遇。我年轻刚入党的时候从没想过将来要住什么样的房子,那时候每天听到看到的都是些令人痛心的消息,现在能有这上下9间的大房子虽然旧一些我也很满足了。奶奶一边讲一边让芬来看不同时期的照片,姑姑说:“回头我让你表姐找个地方复制一套等你们搬回来以后你拿去作个纪念吧。”

    听奶奶讲完家史芬来问:“姑姑您是什么时候参加工作的?”“呦,是不是你奶奶讲完该我继续痛说革命家史了,那我就给你讲一讲吧。先说我算什么地方的人?来上海30多年了,我在山东长到11岁,小学还没上完就跟你奶奶去了延安,在延安八年,1942年参加工作。那时候我说话是陕北口音,也许可以算是陕西人。1945年全家人都去了东北,我是先上班以后经过文化补习194八年和一批青年一起去苏联留学。当时上级领导说回来后要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工业化,所以我进的是一所工科大学莫斯科鲍曼技术大学,1953年回国后直到离休我一直在工厂上班。你姑父是河南人,他叔叔参加红军后国民党把他家人赶出家门,后来一家人到延安找他叔叔。我们是在延安一起上学时候认识的,1945年咱们家去东北他家没去就失去了联系。1953年我从苏联回来才又重新联系上,1954年我们结婚,1955年有了你表哥谭胜安,他现在是中校飞行员,部队住在广西,表嫂是部队军医,有个儿子叫谭飞上小学。以前他和你表姐都自认为是上海人,到部队后他听说空军飞行员里山东人,河南人最多,他说爸爸是河南人,妈妈是山东人,有了这样好的遗传基因才造就了他这个优秀飞行员,现在他们一家去了湖南岳阳你表嫂娘家。你姑父和朋友一起回他老家去作扶贫工作,说是大年三十才能回来。”

    姑姑问母亲有什么打算,母亲说:“临近春节火车票不好买,芬来已经在民航售票处买好飞机票,先到省城再坐短途慢车或者长途汽车回家。估计今年夏天我们两个人就搬回来了,原来的房子给老大。女儿在部队暂时不存在买房问题,以后我们给她一笔钱,芬来将来毕业后和我们住在一起,我们两个人一辈子挣的钱还有我妈留下的钱基本就分完了。这些天为买房和其他事情到处跑太累了,我在你家就先不外出休息两天。”姑姑问:“你现在还出诊吗?对老大的孩子你说什么话?”“每星期在专家门诊出诊三次,手术基本不作了,来之前我跟他们说了要搬家以后不来医院出诊也不去教课了。继科单位不太愿意让他走,经过同学联系母校欢迎他回校任教,项目和一部分经费带过去对学校也有很大好处,人家聘书都发了。大儿媳到我家用两年时间才能听懂我说的维语,孙子小豆今年5岁从一出生我就对他讲维语,所以听懂我说的话没问题而且讲得也不错。你女儿女婿单位效益如何?”“她们是一个厂的,造船厂效益还不错,工资也不少。比外企是少一些,可稳定性好,再说她们的年龄已经过了进外企的阶段。我说你们两个人就和我们一样在大企业干一辈子吧,我现在还能干的动给你们把孩子带大,还有你外公留下的大房子,你们有什么不满意的。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我这外孙太淘气经常在外面惹祸,也许过几年再大一点儿就能好一些。”在姑姑家住了3天,芬来去转了上海不少繁华商业街道。临走时奶奶让姑姑搀着她把芬来母子送到大门外面,希望父母夏天能一起来看自己。

    回到省城下了机场班车以后母亲让芬来打车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一个小旅馆住下,临近春节旅馆里住的人不多,放下行李芬来就去火车站买了两张明天中午的短途临客车票。回到自己家时只有父亲一个人在家里给哥哥看他们的儿子小豆,母亲把带回来的零食拿给小豆吃,对父亲说她太累了要先睡个觉,你们父子二人做晚饭吧。父亲说芬芳一家昨天回来现在出去串门儿了,母亲说吃晚饭的时候我再和她们一家见面。下午5点多姐姐一家从外面回来了,姐姐一进家门就换了衣服到厨房说:“爸,您去休息吧,我和芬来做饭。”很快在一家食品厂上班的嫂子曹芝文也回来了,晚上6点以后哥哥才回来。晚饭后母亲召开家庭会议,姐姐说:“去年春节去了钱兴原家,今年春节就该回自己家了。”母亲把买房和迁回原籍的事说了一遍,又对曹芝文说:“初二我和你公公还有你们一家三口到你家去和你家里人见面。以后这房子就归你们了,我们去和你父母打个招呼提前告别。以后再见面就不那么容易了,小豆也要让你妈帮忙照顾。咱们一家在这个小城住了20多年,我们从正当年到现在60多岁也有了孙辈人。离开是有些舍不得,可我还是想回到自己出生和长大的地方去,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我也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才决定回去的。”姐姐说:“那我们以后探亲假就要回老家去了,见两个舅舅和姑姑一家也比现在方便,既然有这么多好处我支持您搬回去。”曹芝文说:“我已经和家里人说过了,我妈说您和爸把房子给我们她表示感谢,小豆上学以后由她照看您放心去吧。只是他的维语以后可没人教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