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刘金徐松两人在山下雇了马车往回赶路,下午时分赶到了临安城。刘金对徐松说要去城中采购些货物,要在城中逗留一夜,明早再赶路。
刘金找到一家小客栈安排好便去采购,徐松心中有事在房间里坐不住,便自己出去走走。城中繁华,稀奇之物多不胜数徐松却没有留恋,只是漫不经心的闲逛。在集市一面墙前停下了脚步,这是官府用来贴告示用的。正面贴着很久以前追捕盗匪的公文,四周贴满了许多私人的纸条,有招家丁、丫鬟,马夫的。徐松看到一张启示,红褪墨残的样子显然已经张贴有些日子了。是一个叫风门的帮派招收门徒,三言两语简述了门派过往,具体细节没写,只留了一个城北二十里风山的大体地址。
一看就是个小门派,大的门派人都争着往里上根本不会贴什么收徒的启示。可大的门派徐松进不去,没有银子去喂饱那些守山门的人,反正大门派不缺人,有的人争着往里进,有银子进,没银子只能滚蛋。
徐松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去看看。如果不成,那自己的命运也许就是回老家做个老实的农民。
最后徐松还是去了,因为路程很远,怕天黑之前赶不回来刘金见不到人会着急,所以雇了辆马车。马车一路颠簸终于来到风门所在,风山。却不只是一座山,而是几座山还绵在一起,远看像飘在空中的一片片。
在山脚前一处平地上座落着一座不小的庄院,不算高大的门楼上有风二字,想必就是风门的所在。
徐松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硕大的庄院里冷清清的没个人影,徐松有些害怕壮着胆子叫了声有人吗?
无人回应。徐松又叫了几声。正当徐松准备放弃要逃走时,一个稚嫩的女声响起:“你找谁?”
徐松看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女童灰头土脸的从一拐角走出来,好像是个刚从灶旁烧火出来的小丫鬟。
徐松愣了愣问道:“这是风门吗?”
见丫鬟点头,便说道:“我是来拜师学艺的。”
那丫鬟闻言愣了愣,似乎没听清楚,又问了一遍。再次确认后,小丫鬟说了句你等着,我去叫夫人来,便向里跑去。
少时便扶着一文弱妇人出来,那妇人四旬左右年纪、一脸和善。见徐松有些诧异,便解释道:“小兄弟不要误会,我是这风门主的妻子,门主有事在外,门里所以有些冷清。”
寒暄二句,那妇人便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风天门是个近些年才兴起的门派,开派祖师是一位大悟境界散修。三十年前路过此处,见此地山川灵秀,便在此开宗立派。本来风门还是有些气候的,怎料十五年前极北冰原的屠魔大战中不幸陨落。门下弟子最高只是明心境,又难撑大局。
在江湖上外处受人排挤,门下产业也被人明争暗抢的七七八八。
树倒猢狲散,弟子也都散尽,只留下大弟子卫山苦苦支撑。此时只能卖些武艺、与镖局合作一同替押镖挣点辛苦钱。每次出去都要十天半个月才回来。
徐松听完却想看以后当个镖师也比回家种地强,并没有想过其中艰辛,孩子的见识毕竟太少。
已经是下午时分,妇人吩咐丫鬟道:“小环,你去做些可口的饭菜给小徐吃,大老远的来一道,成不成的不能失了礼数。”
小环听到小跑着去了,徐松拦都拦不住。
夫人和善地说道:“不急着走,过会儿有个弟子外出回来,让他赶着马车送你回去。男怕选错行,这么大的事回家好好想想跟父母商议好着再做决定不迟。”
毫不做作和善的态度与东玄道宗相比更暖人心扉,虽然双方实力上相差太运,但给无处可去的徐松一丝希望。
傍晚时分,一个叫刘达的瘦小弟子赶着马车把徐松送回客栈。刘金遍寻徐松不见正急得团团乱转。
听完徐松说要拜师入风门,刘金想让其回家商量,徐松却说已经想好了。刘金叹出口气只好答应,捎话回去。
徐松没有留宿客栈又坐看刘达的马车回到风山,面对去而复返的徐松,夫人一脸惊讶。
天色已晚。夫人吩咐小环先去收拾房间让徐松先住下。不一会儿,便带着他来到一间太房子里面。屋里相当宽敞,靠墙有一排书架上面堆满了书籍。屋内有许多物件,似有人住只是小环稍作整理。
夫人解释道:“时间太急,没办法打扫新房间晒被子,这屋是我儿子卫青的房间,你先将就一晚。”
徐松本想推脱,却拗不过夫人坚持。
见徐松留意书架,知道其喜欢读书后便让其随意翻看。说起儿子卫青,本想让他好好读书挣个功名,免得将来走他爹卫山的老路,打打杀杀没个着落。怎料卫青好动静不下心来读书,整天喜欢舞枪弄棒,学了点本事跟看父亲卫山一起押镖去了。
闲聊二句便离开,让徐松好好休息。第二天刘达驾车载着徐松跑了一天官府,终了把户籍改到帮派内,从此你松便是风门的一员了。
第三天早晨徐松早起正在看书,刘达进来在让徐松跟着自己去砍柴。砍柴?徐松愣了一下,不是应该去练武吗?
刘达没好气的解释道:“名门大宗里不缺银子,自然让弟子专心练武。一般的门派可经不起这么消耗。一般都会让弟子半劳半练的维持。比如砍柴,即能增加收入也能增强弟子体魄。修行第一境固本期便是增加强化本身体质。”
风山连绵十余里,徐松跟着刘达翻过两座山头才到砍柴的地方,因为夫人特意嘱咐徐松才入门只让他砍一捆柴。
一连三天,徐松并不觉得累,与刘达聊些家常、每天都会带着一本书闲下来就看看。日子过得也算清闲。
到了第四天早晨,刘达告诉徐松每天要砍一担柴。徐松不解的问道:“啊?!为什么要砍那么多柴?”
刘达笑一声,说道:“一担柴多吗?!你知道一担柴能换多少个铜板吗?十五个铜板。刚够一家人一天吃饭的,你还小不知道生活的难处。以后娶媳妇盖房子人情事世、看病抓药哪个不得花钱”说教完催促着徐松赶紧砍柴。
当夕阳西落,好不容易砍完一担柴的徐松浑身疼痛,还来不及歇息,早就等的不耐烦的刘达催促其赶紧回去。累坏的徐松回屋后倒头就睡。
第二日,第三日。刘达早早的就来招呼徐松去砍柴。
------------------------------------------